何以谓之有意境?

傅粉檀郎


 

王国维在谈到元剧时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这是他对“意境”的较全面的说明,包括写景、写情、述事,并未强调来个比喻、拟人才算得了意境。而写景、写情、述事,是用立意来统帅这一切的。

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谈意境:“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固然有利于启发人的联想和想象,但并不是刻意雕刻出一个取巧句子就是佳句。

宋李仲蒙:“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所谓“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仅是一个运用比喻进行修辞的问题,还必须在比喻中寄托作者深挚的感情。

苏东坡的意境观是这样:“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虽然也许颓废了点,他也同样没突出比拟手法的造句才是有意境的句子。他还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指出:“李、杜以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穠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所谓“远韵”、“至味”,实即言外之意的象外艺术的效用,是对“意境”说的一种具体说法。这样的句子今人看来可能很“平淡”,没什么灵巧。

王弼:“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指出“存象者,非得意者”;“忘象者,乃得意者”。并不是搞出个本体和喻体就是“意境”。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里一针见血地指出“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结果是“比体云构”,“兴义销亡” 。

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比”是“借物以寓其意”的,比兴互陈,方为佳句。

一句那种什么“柳枝、月”的“钩”巧句,出现在整篇诗词里,或属佳句,在古诗词中多以单句的形式出现。而作为对联,自己想出一个什么“柳枝、月”的“钩”出来,要求对方同样想一个比拟来工对,等于是文字智力竞赛。谬托“意境”。

重温经典之意境说,岂不发人深醒乎?


(转载自<北国网-楹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