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三章清平乐
  叶落一曲长恨歌
————马萧萧题陕西省兴平马嵬坡杨贵妃墓。上联化用李白奉诏而作《清平调词三首》之事。在这“三章清平调”中,李白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联借以写杨贵妃得遇恩宠之时的欢乐。下联化用白居易有感于玄宗、贵妃故事而写一曲《长恨歌》,内中有“秋雨梧桐吐落时”句。联以“叶落”喻指杨贵妃“宛转蛾眉马前死”。联语用词典雅,借喻切人,发思古之幽情,极有意境。作者自注:“1985年,阅读马嵬坡征联稿,其中骂杨妃者有之,为杨妃鸣不平者有之,歌颂杨妃之美而为杨妃惋惜者有之,骂唐明皇者有之,众说纷纭。当时我想,这段历史其实无庸后人费评章,在唐代已经有人对杨贵妃其人其事作了极好的描述,一位是李太白,他亲自见过杨贵妃,并且当场作了《清平调》三章,赞美了杨贵妃的美丽,同时又说“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作了历史性的预言。另一位是白居易,在杨贵妃死后不多久,根据当代人见闻传说,写出了著名的《长恨歌》,全面地艺术地概述了杨贵妃的一生。这已经是定评了。但又有联友批评此联上联连用六个平声字,下联连用五个仄声字,为失替,不合于律。我则不以为然,自称这叫“全平全仄法”,这类联如上联全用平声,下联则必须全对仄声,只要对得好,同样可视为工整,不应以失替相责,而且我对此联相当得意,不愿改动。又,对联律向来要求非常严格的陆伟廉先生也以“九平一仄法”作为特殊情况予以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