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江迂搜: |
大家讨论:拙,第一人称代词。常用的谦词。我个人觉得“拙”对“孙”,相当于“我”对“孙”。大家看呢?欢迎讨论! [2016/11/21 08:20]
|
| 楚风汉韵: |
拙作为谦辞,一般用于名词前,如拙笔、拙作等,即看成形容词或副词,起修饰作用,与作为名词的“孙”相对,似乎欠妥。倒是与其通假的“逊”和“拙”相当匹配,可惜无情对不支持通假字。 [2016/11/21 09:51]
|
| 楚风汉韵: |
3句对仗上、关联上都不错,可惜乱律了。 [2016/11/21 10:59]
|
| 贝啃鲍耳: |
不错,好句很多,学习了 [2016/11/22 12:06]
|
| 楚风汉韵: |
胜出句上比大气,有内涵,而下比似乎有些措辞问题,用“空前绝后”来表达如何赞颂某人,不太妥。 [2016/11/26 15:20]
|
| 清江迂搜: |
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孙中山的赞颂,共产党人,国民党人都是肯定的。在这一点上,是无人能及的。能同时获得国共两党赞颂的只有孙中山一人! [2016/11/28 03:48]
|
| 不之个: |
16句,注释了是全平全仄,问下裁判,是句子不符合全平全仄呀,还是全平全仄在您看来就是出律? [2016/11/28 08:49]
|
| 不之个: |
15句,孙古同逊不代表现在同逊,那么,古韵也不能代表现在的韵吧?不知裁判用不用古韵?“地,叶,比,当,时”这些都是古玻璃,是不是现在的人也不能用?再有,冷的也不能用吗? [2016/11/28 08:50]
|
| 不之个: |
我认为冷的字并不是不合格!只要有字典明确的解释,就可以拿来用,每一个对仗字都会有第一次用的时候,第一次用的都会是冷僻,如果拒绝冷僻,对联有发展吗?声明一下,对清江兄我只有尊重,并无恶意,单纯探讨而已。 [2016/11/28 08:51]
|
| 不之个: |
楚风兄的水平是我所仰望的,但我不知道楚风兄有多大的底蕴,“无情对不支持通假字”,这么斩钉截铁,是您自己说的,还是有据可考?若有据,请拿出来共享。若无据,我就当是您说着玩了,呵呵 [2016/11/28 08:52]
|
| 不之个: |
如果想改的话,“大著三民主义”就可,只是,我推敲过认为“拙”强于“大”字,更强于“谁”。但不过我还是感谢清江兄帮我改联。 [2016/11/28 09:00]
|
| 清江迂搜: |
我觉得句子应该合联谱。没有找到全平全仄的联谱。我的感觉,若不合联谱,也应在节点上平仄交替。〖不之个:16句,注释了是全平全仄,问下裁判,是句子不符合全平全仄呀,还是全平全仄在您看来就是出律?〗 [2016/11/28 13:58]
|
| 清江迂搜: |
开始玩无情对时,老师们就讲,要避开偏冷字。我不过是鹦鹉学舌。我现在觉得,无情对就是要得到大家认可,才有意思。得不到大家认可,只有自我欣赏,就没味道。从这个角度出发,不用冷僻字就比较好。 [2016/11/28 13:46]
|
| 清江迂搜: |
无情对不支持通假字,也是老师们传下来的。我的体会是,通假字太多。就像用人名,必须是名人。 [2016/11/28 14:01]
|
| 不之个: |
不知道您的老师是哪位高人,冷僻字并非得不到认可,字典上解释得清清楚楚,想推翻?这人得有多不知深浅?我认为冷僻字是很多人不懂得意思需要去推广,就象世上本无路,要靠人走出,一个道理 [2016/11/28 14:03]
|
| 不之个: |
我实在搞不明白,支不支持通假字,允不允许冷僻字。这“古同逊”,字典上清楚明白的写着的东西。字典解释对于你们来说都是废话吗?字典也要给你们的理论让路吗? [2016/11/28 14:09]
|
| 清江迂搜: |
欢迎不之个老师讨论。讨论过程中,大家都会得到提高。 [2016/11/28 14:15]
|
| 不之个: |
清江兄客气了,清江兄的功力深厚,向您学习 [2016/11/28 14:21]
|
| 清江迂搜: |
语言文字也是在不断地发展。新词不断地涌现,旧词逐渐消亡。这也符合自然规律。孙,在“逊”的含义上已经没有人使用。我们不必抱着不放。个见。 [2016/11/28 14:38]
|
| 清江迂搜: |
我学工科的,玩无情对时间不长。文字功底谈不上。有时説些外行话在所难免。像全平全仄,我认为出律,就可能是错了。我有时一根筋。欢迎批评帮助1! [2016/11/28 14:46]
|
| 不之个: |
社会在发展,但古文化总应该在研究,文言文在中学小学大学里都是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多了不是累赘,字典里有的,我们就应该学习钻研,直到它从字典上消失的一天(我认为没这可能)。 [2016/11/28 14:50]
|
| 不之个: |
偶尔用到了,也不是您所说的抱着不放。用到,我们应该知道它认识它,不只生僻对仗,包括很多的生僻字,生僻词。他们的地位与不生僻的是同等的。一个农民,少有人会认识他,但从从社会公民角度来说,他与我们伟大的习总书记是平等的 [2016/11/28 14:55]
|
| 清江迂搜: |
我刚接触无情对时,也是经常选用冷偏字应对,因为得不到大家认可,后来就有意识避开。 [2016/11/28 15:23]
|
| 不之个: |
呵呵,说明您和我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您被您的那些所谓老师给洗脑了,没能坚持而已,相信有很多同您一样的高手们,都在坚持着那些老师们的观点。呵呵 [2016/11/28 15:35]
|
| 大音希声: |
清江老师点评的没错,古同逊,今天如果还这样用,就缺乏依据。 [2016/11/28 19:30]
|
| 大音希声: |
注明是全平全仄联,只能说明作者是"明知故犯‘"联律通则而不是疏忽,并不能说明这样用了就是对的 [2016/11/28 19:34]
|
| 大音希声: |
无情对的理论长期以来是空缺或不完善的,目前我们所依据的,更多是被大多数人形成共识的部分,有的部分还在讨论探索之中 [2016/11/28 19:38]
|
| 不之个: |
〖大音希声:清江老师点评的没错,古同逊,今天如果还这样用,就缺乏依据。〗看来话要往回说了,“吃”是古音仄,今天如果还在用,是不是同样缺乏依据? [2016/11/28 20:38]
|
| 不之个: |
〖大音希声:注明是全平全仄联,。。。说明这样用了就是对的〗如按联律通则判全平全仄为出律,我认可,必竟是有依据可寻。(通则上还有xx种对联可从宽呢,就是出律也合格,呵呵)最好把通假字生僻字的依据也找到。 [2016/11/28 20:45]
|
| 大音希声: |
今天普通话中吃已不是仄声,当然,联中有时还用仄,他的依据是当今被广泛认可的联律通则,具体说是关于双轨制 [2016/11/28 20:48]
|
| 不之个: |
〖大音希声:无情。。。在讨论探索之中〗如果是你们的理论大于字典解释的这个共识,我认为不要也罢,这只能叫狂妄无知。字的对仗最基础是取决于字典,而不是你们所谓的共识 [2016/11/28 20:53]
|
| 不之个: |
〖大音希声:今天。。。体说是关于双轨制〗既然古音仄可用,古同逊为什么不可用? [2016/11/28 20:57]
|
| 大音希声: |
字典说的是古同逊,不是同逊,这有质的区别。言外之意是曾经同逊,今天不同逊了,所以依据字典,这恰恰就是今天不能这样用。 [2016/11/28 21:01]
|
| 大音希声: |
律从宽不等于律从无,宽要有个限度,具体宽到什么程度,各人能容忍的程度不同 [2016/11/28 21:10]
|
| 不之个: |
关羽曾经是汉寿亭侯,五虎将,大将军大英雄。然后他死了,就不是汉寿亭侯,也不是五虎将了,更不是大英雄了,对吧? [2016/11/28 21:13]
|
| 大音希声: |
通假字暂时没被无情对认吸收,我总结了以一下,因为涉及字的转义和转音,情况比较复杂,界定不易。生僻字理论强势可以的,但因为熟知度低而影响无情效果,因而不被青睐 [2016/11/28 21:17]
|
| 不之个: |
〖大音希声:律从宽不等于律从无,宽。。。各人能容忍的程度不同〗没有无律的句呀,五言全平,改一个字便可符合通则,只改一个字呀,还不能容忍吗? [2016/11/28 21:18]
|
| 大音希声: |
生僻字理论上是可以的~~~手机打字,打错了 [2016/11/28 21:19]
|
| 不之个: |
其实,生僻字,通假字,不管是谁,都没有理由拒绝,联律的权威是通则,对仗的权威是字典。。如果你说不喜欢,完全可以,但若否定,我认为则太不知深浅了 [2016/11/28 21:24]
|
| 不之个: |
无情对的对仗本就严格而狭窄,我们大家不但不开拓,反而把合格的对仗挤兑走,造成越来越狭窄的应对空间,这样好吗? [2016/11/28 21:27]
|
| 大音希声: |
建议就生僻字和通假字,做出他的理论来,让大家有章可循,当然,咱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2016/11/28 21:29]
|
| 大音希声: |
同意这个,但不能为了拓展而不顾一切盲目蛮干〖不之个:无情对的对仗本就严格而狭窄,我们大家不但不开拓,反而把合格的对仗挤兑走,造成越来越狭窄的应对空间,这样好吗?〗 [2016/11/28 21:30]
|
| 不之个: |
生僻与否,只要有正确的解释,就是合格。如果因有些人不认同而弃之,那是拿别人的无知不懂来惩罚自己,可不可笑? [2016/11/28 21:31]
|
| 不之个: |
就象孙与拙,都能知道道通假字,但对仗没有问题,却何苦揪住通假字不放?我相信,没人能找到无情忌通假字的依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说不行? [2016/11/28 21:35]
|
| 不之个: |
我最讨厌的就是什么所造的理论了,一个理论,有所发扬,更有所抑制,带着他自己的感情色彩,阻碍别人的灵感。清江兄就是,他原本喜欢生僻对仗,这是与生俱来的创作力,可惜。。被扼杀了 [2016/11/28 21:41]
|
| 大音希声: |
生僻字的运用,如果不恰当,就难免曲高和寡 [2016/11/28 22:07]
|
| 大音希声: |
对联也是文学作品,如果读者都不明白你说什么,怎么又能认同你呢 [2016/11/28 22:08]
|
| 大音希声: |
世上本没有路,只有走的人多了,才能成为路 [2016/11/28 22:12]
|
| 故人来: |
感觉这个故事很可以:)若更换字就失去真实意义啰! [2016/11/28 22:17]
|
| 故人来: |
这个字确实借得妙!以一个半世纪前来说。记得小时候学习的本子上、也还按原典这么写,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此处孙字表谦顺意) [2016/11/28 22:34]
|
| 不之个: |
〖大音希声:世上本没有路,只有走的人多了,才能成为路〗这是焦点,没成路时有人走过,也很近很科学,作为版主管理者,是对走这路的人罚款?还是支持?这很重要,罚款的话,这路就不会成了。支持的话,很快就会成路。 [2016/11/29 08:00]
|
| 不之个: |
谢故人来兄支持,问好 [2016/11/29 08:01]
|
| 不之个: |
〖大音希声:生僻字的运用,如果不恰当,就难免曲高和寡〗运用的就是恰当,也一样曲高和寡。但曲高和寡有什么不好?《阳春白雪》不就是曲高和寡吗?难道还为了下里巴人,放弃《阳春白雪》吗? [2016/11/29 08:05]
|
| 清江迂搜: |
我是这样理解的:无情对的基础,是严格的单字的工对。冷僻字、通假字太多。举个例子,假如把所有姓氏都列为小类工对,那将是无所谓工对了。因为 [2016/11/29 08:06]
|
| 清江迂搜: |
因为中国姓氏以千计。都算小类工对,哪还有工不工的问题可言?这样,无情对的基础就被颠覆了。所以,不支持通假字、冷僻字是有原因的。大量使用通假字、冷僻字,会冲淡无情对的无情效果,冲淡无情对的味道。i [2016/11/29 08:18]
|
| 清江迂搜: |
基于这个原因,我也不赞成将借音字引入无情对。因为,汉字的同音字太多。这些都是个人看法。借此机会,谈谈个人看法。 [2016/11/29 08:25]
|
| 不之个: |
通假字和冷僻字很多吗?有兴趣可以搜一下,冷僻没法准确界定,但通假字七八九年级六册教科书共62个通假字。我胡说一下,在字典里有解释的通假字也就几百。不知道这62个和胡说的几百算不算多? [2016/11/29 14:34]
|
| 不之个: |
借音字,我也不赞成,因为你借音的字如果写有对仗的原字,则那叫错别字。如果写借过以后的字,又不能对仗,不知道你借了以后怎么还? [2016/11/29 14:36]
|
| 不之个: |
姓氏对仗,我不喜欢用,我也认为太多有垃圾之嫌,但我可不敢把姓氏对仗列入不合格范畴。因为最大的无情对人物张之洞,就曾“陶然亭==张之洞”。貌似这个张老师可比咱这里的老师们大多了吧? [2016/11/29 14:41]
|
| 清江迂搜: |
我没统计过。但每次都能碰上通假字、冷僻字。恐怕不只几百个。我估计要以千计。 [2016/11/30 18:38]
|
| 大音希声: |
欢迎大家参赛,今年的最后一期了。 [2016/12/2 08:51]
|
| 清江迂搜: |
我的两句完成了。 [2016/12/2 15:17]
|
| 大音希声: |
进展不大,还是要加油了 [2016/12/8 20:09]
|
| 大音希声: |
朱老总可写内容太多了,功绩,品德,身世,孝悌,为人处世等等 [2016/12/14 09:02]
|
| 凡人奇想: |
“陶然亭==张之洞”亭子名对人名是不是宽对而有情?且失律。 [2016/12/15 18:01]
|
| 楚风汉韵: |
三字联只需看句脚平仄,因三字联大都是固定词组,节奏点在句尾。人名对地名怎么能算有情?你在大厅中独自点拇指的那句:回头客/汉口人,才是有情。 [2016/12/17 2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