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本期题目、作品 |
作者 |
备注 |
提交/最后修改时间 |
|
题目:唐玄奘
|
|
◆单边7—25字以内,古今音不可混用,用典请注明。点击题目浏览详情。 |
|
15 |
大道穷于着相时,若非执意西行,或已修成正果 真经恰在无心处,尚未观空了悟,焉能见得如来
(3)
|
薄情郎 |
|
2015/9/20 02:53 |
33 |
五万里遥途 人间百态阅来 自悟得西天妙谛 十多年静室 梵国千经译遍 终修成浊世清渠
(3)
|
苍山隐者 |
|
2015/9/19 08:04 |
1 |
矢志修行 艰难跋涉几多年 未曾却步 造极登峰臻化境 毕生宏法 译著经文千百卷 岂止等身 通全知类集大成
(2)
|
乌山黑云 |
|
2015/9/1 13:20 |
16 |
籍出洛川,于天竺入师,最应钦东土求经,西行取法; 骨迁紫阁,自盛唐译著,尽传播两乘佛教,三藏精魂。
(2)
|
小吕飞刀 |
|
2015/9/20 20:31 |
19 |
远取真经,近宏妙法,十七年劫难不磨,愿许众生皆渡化; 西天梵唱,东土莲开,五万里慈悲广布,始知三藏有传承。
(2)
|
不知对错 |
(本期优胜)
◆前两分句各自对。 |
2015/9/14 19:52 |
22 |
克艰险而著精神,唐时佳话,今时神话; 佑和平以称使者,志在佛国,功在中国。
(2)
|
红枫 |
|
2015/9/15 14:59 |
25 |
历九死以西东。光耀禅林,万法融通归皎澈; 穷一生而取译。香浮贝叶,大唐气象乃澄明。
(2)
|
丑时 |
|
2015/9/17 15:05 |
41 |
仙露明珠朗润,松风水月清华,矢志向迦维,千万里斯人其往矣; 晨钟夕梵鹫峰,慧日法流鹿苑,因缘通释典,十七年圣教乃还焉。
(2)
|
摘星手 |
◆迦维:释迦佛诞生地。鹿苑: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后最初说法的地方。鹫峰:佛祖释迦牟尼最初修道的地方。 |
2015/9/20 22:53 |
5 |
志在真经,虽千万难犹往矣 心无杂念,纵万千诱俱空之
(1)
|
鸣春风 |
|
2015/9/3 07:58 |
23 |
乃和平使者,备历艰辛,须知同路并无孙大圣; 称民族脊梁,何关功利,试问一生几拒唐太宗?
(1)
|
竹笛 |
◆并,有“全”之意,与 几 借对 |
2015/9/16 07:01 |
27 |
弘佛法利众生,持一愿度千险,西行终取真经至 译宝典书游记,树脊梁做典范,舍已永为后世钦
(1)
|
龙凤呈祥 |
|
2015/9/19 12:25 |
31 |
秉三空之慧性,笃志佛门,为取真经临印度; 修四忍之清行,备通释典,以彰正教启中华。
(1)
|
清河闲人 |
|
2015/9/18 16:22 |
38 |
莫论大乘小乘 吾等只知三四乘 且待贫僧西域取经去 不管晴天雨天 行程已过六千天 皆为后世众生向佛来
(1)
|
水区瓦工 |
|
2015/9/20 11:21 |
39 |
一路向西,求正经解众疑,足踏风霜,怀揣信念,行程数万捧真果; 千秋敬仰,译贝叶言游记,宗开法相,名誉脊梁,大德无双烁汗青。
(1)
|
钰轩 |
|
2015/9/20 20:44 |
2 |
矢志不移 踏平磨难真经取 其名长播 赢得历朝大众钦
|
和西典 |
|
2015/9/2 18:04 |
3 |
白马驮经 千载须弥 金蝉执卷 万古大乘
|
林夕雨 |
|
2015/9/9 01:52 |
4 |
大胆秃驴 托身竟自金蝉子 无独疑有偶 悉心佛教 绝笔实则翻译家 举世并前三
|
笑嘻嘻 |
◆鸠摩罗什、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
2015/9/3 02:47 |
6 |
为取真文,敢违王意,轻装西往,信念化光芒万丈,照亮前程黑暗; 多遭劫难,何惧死生,满载东归,经书如土塔千层,填充佛法虚空。
|
东来紫气万事祥 |
◆真文:唐 高宗 《述圣记》:“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 |
2015/9/19 21:22 |
7 |
奉旨西行寻佛道 旃檀功德拜如来
|
冠学居士 |
|
2015/9/5 09:19 |
8 |
苦寻佛理,独上天竺,万难不灭求真志; 婉谢官职,勤翻经卷,百代长存惠众恩。
|
慕马客 |
|
2015/9/9 17:05 |
9 |
万里西行 跋山涉水求佛谛 三藏东渐 弘法译经证菩提
|
易兮 |
|
2015/9/8 07:58 |
10 |
其志比贞松磐石之坚,频登鹫岭,独步迦维,终期满字; 一心以弘法传灯为念,探赜妙门,精穷奥业,更获半珠。
|
大海呀全是水 |
◆迦维:释迦佛诞生地迦维罗卫 。终期满字:终于得到了佛教经典。更获半珠:更请回佛祖的舍利子。见《大唐三藏圣教序》。 |
2015/9/18 23:12 |
11 |
历大难几番,让妇孺皆晓,更教吴氏名于世; 有真经三藏,与儒道同尊,已自唐朝颂到今。
|
松下童 |
◆吴氏,指吴承恩 |
2015/9/8 16:28 |
12 |
志在求源,向五万里艰难山水,迈开脚步; 行堪励后,为数千年优秀种族,挺起脊梁。(今)
|
乱云飞度 |
◆玄奘发愿西行求法,志在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行:行为、品行、操行。鲁迅评价玄奘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
2015/9/13 21:58 |
13 |
万里求经 翻山涉水战魔难 一心向佛 护法归宗酬志坚
|
青山一叟 |
|
2015/9/9 10:52 |
14 |
敲磬诵经 莫忘天竺行险路 治学敬业 当崇仁寿诞高僧
|
秋新 |
◆唐僧出生公元602年,隋朝仁寿二年 |
2015/9/10 11:50 |
17 |
常骑白马非王子; 永伴青灯是圣僧。
|
松云客 |
|
2015/9/11 11:16 |
18 |
有意化妖妖不化; 无心成佛佛终成。
|
月眉 |
|
2015/9/13 10:09 |
20 |
苦肉破痴心,各路神仙鬼怪,来来来且随我历尽这八十一般劫难; 真经求异域,只身雪雨风霜,走走走要为人解开那百千万道迷津。
|
李苍梧 |
|
2015/9/14 10:08 |
21 |
信念服山川水漠 功德汇苦辣辛酸
|
杜顗 |
|
2015/9/14 22:13 |
24 |
欲绝邪魔,外套袈裟朝圣所; 如来弟子,西行险隘取真经。
|
学而习之 |
|
2015/9/17 08:59 |
26 |
向西天,万险千难凭执念,苦度佛缘,心种菩提修正果; 回东土,一生三藏洗浮尘,深参禅道,身居明镜释真经。
|
云水间 |
|
2015/9/17 11:18 |
28 |
乃大丈夫也,纵少求寡欲,自得百万粉丝供养; 亦真君子尔,不诳语邪行,岂愿无聊宵小参膜。
|
大音希声 |
|
2015/9/17 18:03 |
29 |
往印度取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满载而归,意志坚强,感天动地; 在长安译著,更加沥血呕心,以致身衰而逝,精神可贵,震古烁今!
|
张石醒 |
|
2015/9/19 09:27 |
30 |
一心向佛葆诚笃; 四众沿途历苦艰。
|
孙福奎 |
◆作者:孙福奎 |
2015/9/18 07:16 |
32 |
僧从东土出,领三位高徒,历尽艰辛成正果; 佛在西天迎,凭一双慧眼,了然善恶送真经。
|
云山枯木 |
|
2015/9/19 00:02 |
34 |
佛子丹心,欲渡众生出苦海,西土取经不畏险 圣僧高义,思帮三界脱樊笼,金身说法总关情
|
夕颜(//) |
|
2015/9/19 08:36 |
35 |
十八年弘法路 蹒跚步履 历葱岭巍峨 铁门险绝 始见唐人胆色 三千颂大乘天 盛会登坛 令高僧礼赞 外道折服 广宣汉域声威
|
横塘偶过 |
|
2015/9/20 22:15 |
36 |
禅师本世宦名家,五十年无空无色,守戒缁门,自有修行坚忍志 尘海见菩提觉路,八千里去国去乡,求经异域,犹曾论法大乘天
|
玉笛流香 |
◆世宦名家,即玄奘乃东汉名臣陈寔后代,曾祖,祖父,父亲皆为官宦。守戒缁门,出自玄奘答太宗的言论。 论法大乘天,唐贞观十五年,玄奘在印度曲女城论道,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 |
2015/9/20 00:18 |
37 |
大鹏金翅,九天直下缘为难: 僧者衲衣,长路向前佛是心。
|
山溪月 |
|
2015/9/20 09:48 |
40 |
一心胜苦修 西天路上一和尚 百岁证真法 弘福寺中百卷经
|
青荷居 |
|
2015/9/20 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