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征联信息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53) ---- 14.03.31截止:“美丽清远·环保文化杯”全国楹联大赛启事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53&id=372472) |
|
-- 作者:中山道人 -- 发布时间:2014/1/22 12:00:39 -- 14.03.31截止:“美丽清远·环保文化杯”全国楹联大赛启事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4774&extra=page%3D1“美丽清远·环保文化杯”全国楹联大赛启事 北江明珠,清香溢远。清远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一座年轻而充满魅力的宜商宜居城市。清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桥头堡”发展战略,提出了“南融北拓桥头堡,水秀山青后花园”的口号,将环境保护摆在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部署的突出位置,坚守生态红线,走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为了弘扬环保文化,为第二届“广东环境文化节”增添地方元素与亮色,同时,积极配合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考核验收和国家技术评估及考核验收工作,生动地展现“生态文明 美丽清远”形象,赞美新时期清远的美丽环境、美丽人文、美丽气质,展示清远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成果和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清远市环保局、清远市艺术研究室、中国辞赋网、联都网站共同举办“美丽清远•环保文化”全国楹联大赛活动。中国辞赋网、联都网站均为此特设“美丽清远•环保文化”全国楹联大赛征文专版。 一、主办单位 清远市环境保护局 二、承办单位 中国辞赋网 联都网站 清远市艺术研究室 三、网络推广 中国辞赋网:http://www.zhcfw.cn/ 联都论坛:www.china-liandu.com 四、组委会 主 任: 赖付标(清远市环保局总工程师) 张友茂(中国辞赋家协会秘书长、中国辞赋网首席评论员) 陈丽荣(联都网站站长) 评委: 吕湘术、蒋红岩、宋贞汉、黄政权、万峥嵘、张永光、刘光伟、朱华茂、杨振林 特约专家点评:蒋红岩 五、大赛内容与有关要求 1、征联活动主题:“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清远”。 2、紧扣环境保护、清远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3、对仗工整、立意新颖、辞采高雅、符合联律,新旧四声均可,同联不混用。 4、每人投稿数量不超过5副,以单句5-15言中短联为主。 5、用典、集句请注明出处。 六、大赛时间 即日起,至2014年3月31日截稿。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各奖现金2000元 二等奖4名:各奖现金1000元 三等奖6名:各奖现金500元 优秀奖30名:各奖现金200元 (同一作者不重复获奖) 以上获奖作品均颁发获奖证书。 八、投稿方式 方式一、电子邮箱: qyyys3375775@126.com【清远艺研室】 方式二、A4纸质打印稿件,寄至广东省清远市新城银泉路文化大楼601室王燕芳收,请在信封左下角写上“征联”二字。邮编:511518,电话:0763-3376417。 以上方式任选一种均可,不重复投稿。并需同时提交以下资料:联系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截稿时间:2014年3月31日(纸质稿件以寄件地邮戳日期为准)。 九、相关事项: 1、所有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者的原创作品,作者合法拥有著作权,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有应征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发生,由参赛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参赛作品一经入选,活动主办方即拥有作品的知识产权,活动主办方除根据本征集方案的有关规定向获奖者支付奖金或奖品外,将不支付任何报酬和费用。主办方有权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修改等活动,有权将作品用于新闻报道、展览、网络传播或出版发行,而无需征得参赛者同意,亦无需向其支付报酬。 3、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一律不参加作品应征,以保证奖项评比的公正性。评审工作坚持“清远模式”:推优、复评打分、公示加点评等全程公开。 4、活动主办方对包括本启事在内的本次大赛活动的所有文字保留最终解释权。未尽事宜,由活动主办方作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 5、参考资料: (1)360百科 “清远”辞条: http://baike.so.com/doc/5311116.html (2)360百科 “清远市环境保护局”辞条: http://baike.so.com/doc/3867908.html (3)清远历史沿革和地名的由来 清远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先秦以前的典籍所载,广东的聚居地总共只有三处:番禺、缚娄、阳禺,其中,阳禺就在当今的阳山县青莲镇一带。而人类文明的曙光,早在十万年前就照耀着这片土地。1996年,广东省考古专家在英德宝晶宫发现人类活动踪迹的古河床,挖掘出14件人工打制的砾石石器,经考证,初步断定为十万年前古人类的用具。英德云岭牛栏洞人类生活遗址,出土了一批非籼非粳的水稻硅质体,首次将岭南地区的稻谷耕作遗存年代推前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春秋战国时,清远地区属百粤。秦统一中国后,设置行政机构,开发岭南,清远地区属南海郡、长沙郡。汉初,属赵佗称号的南越国。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置清远郡,清远之名由此而始,辖中宿、威正、平、恩洽、浮护五县。还置阳山郡,辖阳山、桂阳、广德(后改称广泽、连山)等县。在含匡设衡州,领阳山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及其所属的中宿等县,置清远县、政宾县(今清新县滨江一带),仍属于南海郡。同时,废阳山郡改置连州,把衡州改名为匡州。二十年(600年),废匡州,其属县改隶广州府。唐武德六年(623年),政宾县并入清远县,属广州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连州为广东省直隶州,领阳山、连山二县。嘉庆十八年(1813年),由清远、英德两县划地设广东布政司佛冈军民厅(相当于县级建制)。 民国元年(1912年)连州改称连县。民国3年,佛冈改厅为县。抗日战争期间,广东省政府北迁连县,清远各县均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驻连县)管辖。民国35年,由连山、连县、阳山三县划地,新置连南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佛冈县曾先后归属韶关、广州、佛山管辖外,各县先后由北江行署、韶关专署、韶关行署管辖。1953年,连南与连山合并为连南瑶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县)。1958年,连县、连南、连山、阳山四县合并,称连阳各族自治县。同年,佛冈、从化两县合并,称从化县。1960年恢复阳山县。1961年恢复佛冈县,属广州市辖。1961年,恢复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1962年,成立连山壮族瑶族县。1963年,佛冈县由广州市划为韶关地区管辖。1983年7月,韶关地市合并,将清远、佛冈两县划归为广州市,其余各县属韶关市管辖。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清郊区改为清新县),并划广州市市属的佛冈县和韶关市属的连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英德县为清远市所属(英德、连县1994年改为县级市)。 2012年12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清远市部分行政区划,批准撤销清新县,设立清远市清新区,以原清新县的行政区域为清新区的行政区域。 目前,清远管辖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和连南、连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代管英德、连州两个县级市。全清远总人口约430万。 “清远”的涵义,一说取“清明广远”之意。清远在古代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政府取这个名字表示在此治理要眼光长远,政治开明,有法度。第二个说法是取自北江河“清波流远”、“清江流远”的意境。九百里北江,浩浩汤汤,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有东西两个源头,东源浈水发源于江西信丰县石碣大茅山,西源武水发源于湖南临武县麻石坤。两水汇合于韶关市区,称为北江。到清远路段,滃江、连江、潖江,群龙交汇,珠光迸射,蔚为壮观;江水清冽澄澈,常见“云随清波走,山在水中游”的美丽景象。 “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合“清”、“远”两个与山水密切相关的字作地名,使这个山水城市充满诗情画意。“清远”二字,是很美妙的形容词,跟诗画很有渊源:清代神韵派诗人王士祯毕生追求的神韵美,就是“清远为尚”:“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 清远别称“凤城”,其来由大体有三个说法: 一是清远的地形像一只凤凰,所以称“凤城”。 二是传说古时候有众多的凤凰在清远栖息。据民国版《清远县志》卷五.五记载:“凤凰山在城内西南隅城隍庙(光绪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宋史本纪)有凤凰楼此故名上有凤凰台(图书集成)故世人称清远城曰凤城”;据此,凤城的传说在清城的历史渊源最少有1014年了。 三是来源于一则人凤舍身互救的动人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清远暴雨倾盆,北江洪水泛滥,清远城一片汪洋。一位名叫张易的年轻人,水性非常好。他不停地救助水中挣扎的乡亲,挨个送到地势高的地方。筋疲力尽之际,突然听见一阵阵哀鸣呼叫,他又沿着呼叫声找过去,发现一棵梧桐树几乎全部被洪水淹没了,只有一对树丫伸出水面,树丫上挤满了小凤凰。眼看着洪水要把凤巢冲走,张易又强打精神,游了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清城上空飞来了一只巨大的凤凰,在低空中盘旋,寻找着凤巢。他发现一个青年人奋力托起了凤巢,当小凤凰被放到了高地上的一瞬间,青年人却被卷进了滔滔巨浪。这只大凤凰就是那群雏凤的母亲。她在天空盘旋着,突然扑入水中。凤凰母亲在洪水中竭力隆起身躯,被洪水围困的人们,纷纷爬向凤凰的两翼和背上,沿着凤尾走向高地。凤凰在水中整整坚持了一天一夜,人,得救了,那只义勇的凤凰,却再也没有起来。 凤凰母亲在水中涅槃,伟大的身躯化作一片凤形的土地,永远留在了清城。清远人民为了纪念她和张易,在城隍街前,筑起了一个高台,命名为“凤凰台”,清远从此有了“凤城”的别名;张易居住的那条巷子,改名为“起凤里”。 据民国版《清远县志》记载,后来在清远城相继产生了仪凤台、凤凰亭、凤羽桥、凤凰街、起凤坊、凤城书院、凤城别墅、凤城乡祠等等,虽然已经湮灭,但是,凤文化的符号却代代传承。现在,一河两岸的地名、人名、店名家族中,以“凤”为名的有数百个,随处可见,可谓别具神韵。 张易,是人中龙凤;凤凰母亲,是生命的挪亚方舟。清远的凤,不仅是神灵和美丽的化身,而且是见义勇为和感恩报恩的象征,有着巨大的悲壮之美、道德之美。这在世界各地众多的凤凰传说中独树一帜。近年来,清远出现了“好人群体现象”:救助小悦悦的陈贤妹、合力抬车救人的33位应征入伍青年、“托举哥”潘志明、“1元关爱温暖一座城”的何卓远、见义勇为的夏伯周伯、死后捐献人体器官的花季少女吴华静……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这里面有文化基因传承。清远的凤凰传说,有着很高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使清远被誉为“一座感恩的城市”。2005年以来,著名学者黄伟宗、司徒尚纪、谭元亨等深入考察清远历史文化、积多年思考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清远义勇之凤、北江女神曹主娘娘民间信仰、泽被后世的龙腹陂、老婆陂,还有沿江大量的摩崖石刻,使北江文化成为水文化的杰出代表。 (4)其他参考资料: 电视专题片《清远》解说词 《清远赋》 2013年1月21日
|
|
-- 作者:班首长 -- 发布时间:2014/1/22 20:58:44 --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1/27 22:10:59 -- 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形象宣传片) ![]() 2014-1-21 22:26 上传 下载附件 (74.5 KB) ![]() 2014-1-21 22:28 上传 下载附件 (47.86 KB) “吾州之山水名天下”。(——唐•韩愈) 这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一个古朴典雅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古邑新城,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秋福地。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漂流之乡, 中国温泉之乡。 …… 这块充满神奇与赞叹的热土,就是大文豪“韩愈”笔下的“鸢飞鱼跃”之地——“清远”! ![]() 2014-1-21 22:37 上传 下载附件 (74.5 KB) ![]() 2014-1-21 22:38 上传 下载附件 (47.86 KB) 【推出片名】 北江明珠 清香溢远 千里北江,浩浩荡荡。1500多年前,朝廷取“清波流远”之意,在这里设置“清远郡”,从此,中国的版图上就有了一个名叫“清远”的地方。(南朝 梁天监年间(502—519)置清远郡) 如今的清远市,南接广州、北界湖南、东连韶关、西邻广西,是一个“三省通衢”的重地;更是连接珠三角核心区与内陆城市——“南融北拓”的“桥头堡”。 全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人口430万。下辖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阳山县和连南、连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广东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宋•苏东坡《峡山寺》) 北宋诗人苏东坡云游到此,用“天开”与“地转”,描绘了大自然恩赐这方山水的“鬼斧神工! 北江明珠(生态篇) 出者突然成丘, 陷者呀然成谷, 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 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唐•韩愈《 燕喜亭记 》) 清远,位于 北回归线 北侧附近,距离 南海 约200公里。 独特的 地理位置 ,奇特的地形地貌 ,孕育出特征鲜明的高山 峡谷 、河流湖泊、溶洞温泉等丰富的原始生态。 仁者乐山。清远境内,名山大山,星罗棋布,千峰竞秀。 广东第一峰——石坑崆,为中国三条最主要的地理 分界线 之一的南岭山脉主峰,古称“天南第一峰”。 森森林海,绿浪翻滚。 珍禽鸟兽,神秘出没。 云海日出,瞬息万变。 深壑幽谷,飞瀑清溪。 春看山花烂漫。 夏观飞瀑流泉。 秋赏层林尽染。 冬有银装素裹。 “飞借桂林山,漓江换明迳,游廊迎奇景,簪峰镇九龙”。英德境内的九龙、明迳、岩背一带,密集分布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 置身英西峰林画廊,溪涧穿绕,岩洞相邻,民居点缀,庄稼着色,美不胜收。 地上,风景如画;地下,巧夺天工。 这座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巨型溶洞,历经两亿五千万年形成如此的地下奇观,被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秦牧誉为“神秘瑰丽的地下河”。 “宝晶宫”内,石笋、石柱林立;石花、石幔,千姿百态。宛如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碧落洞”的峭壁上,留存着历代题刻127篇,历经1000多年而重见天日。 “三教会聚”的胜地——金芝岩,相传道教高人“ 葛洪 ”隐此炼丹,丹炼成后,曾留下7颗“仙丹”藏在洞中,但至今仍未见其仙踪,成为千古奇谈。 像这样规模大、品位高的天然溶洞,在清远还有10多处,因而也赢得了全国唯一一个“中国奇洞之乡”的美誉。 智者乐水。清远因水而名,江河溪流,如网交织。 北江,古称浈水,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清远人民的母亲河。 清远境内164公里长的北江河段,吸纳着无数山涧溪流,犹如一条巨龙,在清远的大地上纵横捭阖,奔腾不息;绘就了“百里画廊”的风景长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瑰丽史诗。 泽被千秋的“龙腹陂”,秦汉时期北江流域著名的水利工程,历经1800多年,见证了岭南农耕文明的发祥。专家称,“龙腹陂”的历史文化价值,媲美“灵渠”,比肩“都江堰”。 飞来峡水利枢纽,现代治水文明的杰作。 这座名叫“丹凤朝阳”的城市雕塑,讲述着一个“人与凤凰舍身相救”的动人故事。清远也因此有了“凤城”的别称。 每年的端午时节,北江河里,碧波荡漾,龙舟竞渡,热闹非凡。 连江,古称湟水,北江水系第一大支流。 “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唐•刘禹锡) 这里,既有漓江山水之秀,又有长江三峡之险。 黄腾峡,古龙峡,青龙峡……九曲十八湾的峡谷河流,宛若镶嵌在北江沿岸一串串璀璨的明珠,更为清远赢得了“中国漂流之乡”的盛誉。 “这里有世界顶级的漂流,这里的狂野落差、优质生态、刺激程度都是世界一流的。没想到在广东,也有这样世界级的赛道。”(——捷克•国际漂流大赛冠军•罗杰斯) 惊心动魄的——“猛士漂”; 淋漓尽致的——“勇士漂”; 神秘刺激的——“暗河漂”。 中国温泉之乡,也是名符其实: 地上的; 地下的; 田里的; 树上的。 水墨灵境中,濯缨濯足,乐山乐水,白云怡意,清泉洗心。 岭南多锦绣,精华集清远。 在中国,道家把天下的好山好水,分为36洞天72福地。广东境内仅有的三处“福地”,清远独占两处。 第四十九福地——静福山,相传廖冲在这里开山修炼,白日升天。当然,那已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往事。 地处北江之畔的“第十九福地”,原名叫“清远山”。 汉景帝年间,道教祖庭据茅山派祖师茅盈之报,奏请朝廷册封清远山为天下第十九福地。梁武帝普通元年,清远山上又有了“飞来寺”。 这座“飞来禅寺”,相传是轩辕黄帝的两个庶子大禺和仲阳兄弟俩,运用神力劈开清远山,凿成清远峡,解百姓旱涝之苦后,把安徽舒州的“延祚寺”腾云驾雾搬运而来。历经重修,明清时期,“飞来寺”已跻身“岭南三大名刹”之列。 “飞来峡里藏千景,历朝诗赋满山中”。唐代的韩愈、张九龄,宋朝的苏东坡,明代的海瑞,清代的袁枚都曾慕名踏足。这些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留下的摩崖石刻,使百里画廊成了人文荟萃的宝库。 ![]() 2014-1-21 22:51 上传 下载附件 (74.5 KB) ![]() 2014-1-21 22:53 上传 下载附件 (47.86 KB) 【推出片花】 清香溢远(文化篇)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宋•苏东坡《壶中九华诗》) 这首《壶中九华诗》,道尽了“ 东坡居士 ” 对“英石”的痴迷与珍爱。 “英石”,因产自“英德”而得名。“大者可置园圃,小者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明•计成《园冶》),远在 宋代 ,就已被列为朝廷贡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文化。 翻开中国的历史,这里是中原和荆楚文化南下的必经之地,也是岭南文化孕育和形成的重要节点。 秦汉两朝,中原文明分五路进入岭南,清远占了两路:一路从粤赣交界的梅岭古道蜿蜒而下,经北江直达番禺;一路从古连州的骑田岭古道而来,由湟川水路经北江到达番禺。 这条水陆联运的骑田岭古道,不仅是秦汉时期岭南通往京城的第一要道,也是连接中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更开启了岭南文明的新纪元。 1200多年前,一代“文豪”韩愈,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而遭权臣谗害, 贬官 到了 阳山 。 韩愈任 阳山 县令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教民以诗书礼仪,易愚昧而文明,改狩猎而农耕,“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新唐书 · 韩愈传》)”阳山由此风化渐开、人文蔚起,继而名动天下。 韩愈开化了阳山,阳山也造就了韩愈。 在任阳山县令期间,一大批有志青年慕名投其门下。他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才思迸发,诗文著述颇丰,收录在《昌黎文集》中的二十余首古诗以及数篇文稿,无不脍炙人口。 无独有偶,韩愈离开阳山10年后,一代“ 诗杰 ”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 刘禹锡任连州刺史4年有余,为官一方,疏湖置亭,助教劝学,迎来了连州文化兴盛的又一个高峰。 【字幕: “连州——石兰古寨” 刘禹锡任连州刺史的第三个年头,连州出了第一个进士刘景。后来,刘景的儿子刘瞻又中进士,并且官至宰相。在“父子进士”佳话的影响下,唐宋两代,连州的进士有55人之众,享有“连州科第甲通省”之誉。到清代,清远县人朱汝珍又高中榜眼,成为岭南翘楚。 这座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奉旨敕造的“功垂捍御”牌坊,又称“西庙牌坊”。这里供奉的“曹主娘娘”——“虞夫人”,仙逝后屡受朝廷加封,又倍受当地百姓爱戴,从而成为北江文化序列中女神文化的代表。 这一处处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古老村落,这一幢幢兼收并蓄的古老民居,这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古街巷陌,已被世人誉为“中国最美的村落”。 风情多异彩,山水有灵音。清远,广东唯一的壮乡,还是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一座古老的山城,境内出土的西周青铜编钟,昭示着她的久远与厚重。 依山叠起的欧家梯田,连绵3千米,是广东规模最大、最原生态的乡野梯田。 百里瑶山,莽莽苍苍。连南瑶族自治县,全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区。 瑶族,以盘古王为自己的祖先,相传是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的化身。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神秘的瑶族文化靠口语和歌舞代代相传。 多民族的文化交融,催生了清远独特的民族风情。 正月正,“闹花灯”。 三月三,“ 开耕节 ”。 五月五,“龙舟节”。 六月六,“尝新节”。 七月七,“戏水节”“开唱节”……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相传这是瑶族始祖升天的日子。这一天,连南八排二十四冲的人从四面八方欢聚而来,举行盛大的“盘王节”。 被列入国家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耍歌堂”,是八排瑶民为喜庆丰收而举行的最隆重的传统节目,也是连南瑶族自治县规模最大的民间盛会。 歌王,鼓王,牛角王……个个身怀绝技。 瑶族舞曲、壮族民歌、采茶山歌……动听美妙。 长鼓舞、布龙舞、地狮舞……歌舞升平。 浓郁的民俗风情,让游客醉倒在香醇的米酒中,沉醉于“莎腰妹”的歌声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走进清远, 犹如流连风情万种的山水画卷…… 走在清远, 宛若徜徉流光溢彩的文化长廊…… 北江明珠,清香溢远——清远!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1/27 22:11:39 -- 清远赋 杨振林 禹贡扬州,春秋百粤。秦分南海长沙,汉隶桂阳南越。南梁置郡,寄意清明广远,同沐天恩,均沾德泽。自古粤桂湘三省通衢之地,南连广府,财货往来,车载斗量;北毗桂湘,英华荟萃,星驰雾列。 岁逢癸巳,欣逢盛典。念我桑梓,乃南中国优山美地而未曾饱览。于是登临纵目,揽胜寻芳。一江清远,千里画廊。迤逦峰林,葱茏苍莽;纵横水网,欸乃清扬。石坑崆高标南国,阳山关幽隐连江。绵邈壮乡,五岭摩云萃美;雄奇瑶寨,万山顶礼朝王。况夫幽幽牛栏洞,万年水稻遗存;烨烨宝晶宫,上古石镰砥砺。南天门前,八千青磴宏开百越人文;骑田岭上,万古慧光辉映两方福地。梦得海阳,韩文燕喜,米苏石刻一山,沈宋诗题双璧。 至若泛舟禺峡,漫赏峡山毓秀,幽思帝子钟情。延祚飞来,古寺梵音袅袅;庆云常住,琼花玉树生生。悟凤城之美,源于善根深植,明德盛盈。昔时洪水滔天之际,张易舍身,显百姓之真善美;凤凰尚义,见中华之诺亚舟。劫波尽渡,天籁长留,感恩九宇,遗爱千秋。 壮哉清远,两千年古邑,廿五载新城。长以云水胸襟,沿北拓南融之绿色走廊,构东成西就之黄金通道。藉高铁空港,架岭南文化天桥;启北江新航,续海上丝绸津要。美哉清远,旅游高地。峡谷漂流飞棹,英豪奋勇;温泉沐浴畅怀,孺妇逍遥。更舞曲歌堂,风情醉我;飞霞烟雨,中宿分潮。悠哉清远,宜居名城。光风逐浪飞虹,翔华城郭;禾雀衔花凝碧,点缀春山。无边绿海,百里香兰,渔舟唱晚,江鹭犹欢。噫嘻,胜意萦怀,欣然命笔:人间福地,世外桃源;眼前胜景,梦里家园。 ★相关掌故: 1、飞来寺:亦称“清远峡山寺”。位于飞来峡—飞霞山风景区,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与南华寺、白云寺并称为岭南三大古刹。民间传说古寺乃黄帝二子太禺、仲阳使神力令延祚寺从安徽飞来,故称飞来寺。 2、凤城的传说:典载古清远多梧桐竹实,凤凰栖息。相传有一年发生特大洪灾,人凤相继舍身互救,清远因此别称“凤城”。凤凰作为尚义、感恩的化身,在世界众多“凤城”及凤凰传奇当中独一无二。 3、舞曲歌堂: 20世纪50年代,音乐家刘铁山到连南采风,以瑶家长鼓舞为素材作《瑶族舞曲》;耍歌堂,为瑶族庆丰收之盛典,风情之集成。 4、中宿分潮:中宿分潮石,在飞来寺西侧江畔。旧志引东汉谭子和《海峤志》云:“二月、五月、八月有潮上二禺峡,逐浪返五羊,经宿而至,故名中宿峡。”分潮石是纪念这一自然现象的标志石,具有天文、地理价值。航行到珠江者,可据此决定去留。
|
|
-- 作者:梅兰芳菊 -- 发布时间:2014/2/2 13:07:26 -- 收到恢复 您发给我的稿件已经收到。谢谢,祝您好运!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2/5 22:58:22 --
以下是引用梅兰芳菊在2014-2-2 13:07:26的发言: 收到恢复 您发给我的稿件已经收到。谢谢,祝您好运! 谢谢支持!新春快乐!! |
|
-- 作者:中山道人 -- 发布时间:2014/2/7 11:04:42 --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2/9 23:22:39 --
以下是引用中山道人在2014-2-7 11:04:42的发言:
谢谢温老师支持,新春愉快,创作愉快!! |
|
-- 作者:秋风听雨 -- 发布时间:2014/2/17 0:05:22 -- 已支持。 |
|
-- 作者:文绍国 -- 发布时间:2014/2/18 11:05:38 -- 清远,清香远播!自动回复“祝你好运”有人情味。且奖金安排合理,优秀奖也有赏赐。建议征联者都向清远学,不要搞天壤之别。 |
|
-- 作者:乐天天 -- 发布时间:2014/3/6 12:04:49 -- 同感,支持! |
|
-- 作者:梅茗堂 -- 发布时间:2014/3/7 15:36:40 -- 广东值得信赖! ![]()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3/11 19:00:48 --
以下是引用秋风听雨在2014-2-17 0:05:22的发言: 已支持。 谢谢秋风听雨老师热心支持并跟帖关注,敬茶~~~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3/11 19:06:47 -- 以下是引用文绍国在2014-2-18 11:05:38的发言:清远,清香远播!自动回复“祝你好运”有人情味。且奖金安排合理,优秀奖也有赏赐。建议征联者都向清远学,不要搞天壤之别。 谢谢文绍国老师跟帖鼓励,祈愿优秀奖设置奖金在以后的赛事能够形成联界的共识!因为每一个参赛的联友都有同感,有了奖金才能体现作品的价值,光挂个名没啥意思。呵呵,包括我自己也这么认为的。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3/11 19:07:43 --
以下是引用乐天天在2014-3-6 12:04:49的发言: 同感,支持! 谢谢乐天天老师跟帖留言,创作快乐!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3/11 19:09:29 -- 以下是引用梅茗堂在2014-3-7 15:36:40的发言:广东值得信赖! ![]() 谢谢梅茗堂老师对广东的信赖,我虽然只是半个广东人,也深感荣幸!远握~~~ |
|
-- 作者:鲁子 -- 发布时间:2014/3/12 19:14:11 -- 湖北“天岳杯”地税征联也是朱朋够友老师负责收稿?怎么又负责广东清远征联事项?评联的清远模式与这个清远有关吗? |
|
-- 作者:左增杰 -- 发布时间:2014/3/12 22:18:42 -- 山高水远 志存高远 远而不远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3/13 20:07:05 -- 以下是引用鲁子在2014-3-12 19:14:11的发言: 湖北“天岳杯”地税征联也是朱朋够友老师负责收稿?怎么又负责广东清远征联事项?评联的清远模式与这个清远有关吗? 问好鲁子老师!这次“美丽清远·环保文化杯”的活动策划是杨振林先生,邀请的评委是“福地清远杯”谐趣联擂台赛原班人马和蒋红岩先生。我是评委之一,收稿工作由清远艺术研究室专人负责,我受命于各大论坛发帖并反映网友的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3 20:11:29编辑过] |
|
-- 作者:鲁子 -- 发布时间:2014/3/14 8:12:07 -- 谢谢朱老师对帖子的关注,更多谢朱老师的详细解答! |
|
-- 作者:春光明媚 -- 发布时间:2014/3/30 11:35:14 -- 解下,提醒参赛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3/31 11:53:13 --
以下是引用春光明媚在2014-3-30 11:35:14的发言: 解下,提醒参赛 谢谢春明兄置顶支持,期待最后一天的精彩! |
|
-- 作者:朱朋够友 -- 发布时间:2014/3/31 11:55:24 --
以下是引用鲁子在2014-3-14 8:12:07的发言: 谢谢朱老师对帖子的关注,更多谢朱老师的详细解答! ![]() 不客气,大家的跟帖和参与就是对清远模式的最大支持!! |
|
-- 作者:天下为公 -- 发布时间:2014/3/31 17:57:23 -- 今天发了邮件,不见回复,不知为什么别人都有恢复。烦请老师查一下是否收到,谢谢! |
|
-- 作者:天下为公 -- 发布时间:2014/3/31 18:30:37 -- 最后一天,不见回复,只好作罢。 |
|
-- 作者:大千世界谁寂寞 -- 发布时间:2014/3/31 20:55:20 -- 可是,我今天发的征联稿没有回复,是不是过期了啊?今天还是三月三十一号哦! |
|
-- 作者:云天一鹤之巢湖 -- 发布时间:2014/3/31 21:12:55 -- 我的也是! |
|
-- 作者:天下为公 -- 发布时间:2014/4/1 10:41:22 -- 谢谢朱老师:有问必复。开清风流远,为联界好人 |
|
-- 作者:鲁子 -- 发布时间:2014/4/2 8:58:01 -- 3月31日投稿,至今未开读!何故?属有效时间吧? |
|
-- 作者:天下为公 -- 发布时间:2014/4/10 18:02:04 -- 不见公示 |
|
-- 作者:龙亢联人 -- 发布时间:2014/4/12 12:52:25 -- 这个我收到过这样的回复: |
![]() |
|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