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理论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489) ---- [原创] 几种运用文字手段的杂体诗及区别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89&id=325841) |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1 9:44:54 -- [原创] 几种运用文字手段的杂体诗及区别
几种运用文字手段的杂体诗及区别 一、离合体诗 (一)离合手法 先看两个例子: 1、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鱼)与时进止,出寺驰张。(日)→鲁 全诗隐“鲁国孔融文举”六字。离合的方法是:先以每两句为一组,把上句的首字或第二个字,用下句的首字或第二字离去,可得一字;同样,下面一组的两句,离析后也可以得一字;此前后两组所得二字再合成为一字,换言之即每四句得一字。 按:这种诗实质是离合体字谜诗,“离”的诗是谜面,每几句“合”的是字,再整合是谜底,“离合”是制谜法,非严格意义上的离合体诗。 2、药笼 初秋 万树 七言绝六首 其一 菱角月浮清浪薄,荷花风度暗香排。 药名诗离合体,句末与次句首字皆合成药名, 按:这种诗实质是离合嵌名诗,“合”的是药名,“离”的是词语,也叫拆词,不是字形,亦非真正意义的离合体诗。 以上两首诗作者称为离合(体)诗,但不是真正意义的离合体诗,虽然都运用了“离合”的手法,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离合体诗呢? (二)离合诗体 运用了离合的手法的诗不一定是离合体诗,离合诗体必定要运用离合的手法。杂体诗中的离合体诗应是特指一种诗,有二个特点: 1、离合的对象是字(非词语); 根据创作离合情况,离合体诗有以下几种: 1、析字离合体诗 一般是离合两个部首组成的合体字,拆离的字和合的字同时出现在诗句中,也叫析字诗。如: 最早是唐《敦煌遗书》中的一首 日日昌楼望,山山出没云。 又如:宋 刘一止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又如 明 白乐三 一大青山水连天,白水汪汪不见泉。 又如 春游 佚名 日沉西去月初明,门外清声耳内闻。 按:离的两个字和合的字在同一句诗里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2、嵌头离合体诗 一般为绝句,前三句第一字分别从第四句第一字拆离出来。(当然也可用于尾字,可能难度大些) 离合《霜飘枝结淚,花落蝶含愁》诗 霜: 3、图形离合体诗 如:镜带 竹枝词 万树 楚山如沐晓苍苍,目断长沙木落黄。 中心“湘”字离合,一字做七字用。图中方位词表示中心字所用的部位,得七言绝句一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1 19:52:39编辑过] |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1 13:21:29 --
二、拆字诗 离合诗中的“离”也有“拆”的意思,但有拆必有合,而拆字诗拆而不合,诗句中一般不出现被拆的字,如出现,也只用拆出的部首为诗句用字。拆字体诗两个特点: 1、诗句中一般不出现被拆的字,如出现,只用拆出部分,剩余的部分不出现诗句中。 拆字诗有以下几种情况: 1、拆词、句字为诗句之字,如: 1)唐代陆龟蒙《闲居杂题五首》之一: 鸣蜩早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首尾相续即为诗题,如“口”和“鸟”合为“鸣”,“虫”和“周”合为“蝉”, “日”和“十”合为“早”, 即“鸣蜩早” 2)莲房 咏莲房 万树 拆杜甫诗句“露冷莲房坠粉红” 四言七首 路转西溪,舟回南浦。 令节重七,高楼试登。 连旬秋老,鲤鱼风蚤。 方赏花繁,又看子聚。 队队蜂吟,双双蝶舞。 分破云穰,其甘如荠。 系轻丝细,吐向碧荷。 用工部句七字分作十四个字,以七字为首,以七字为尾,以半为起半为尾。 2、拆字分为诗句之字,如: 连理笺 山居咏 万树 十年作赋草莱音,且把文心化野心。 “直、浴、明、侈、敏、静、簧、花、岩、壬、甦 、愔、樆、钰、燖”十五字,每字分读。 3、拆一字分为各句首字 1)拆一个字与另字组合成诗句首字,如: 蛛丝 高隐吟 万树 吾庐掩户寂无人,空谷归田二十春。 拆“噐”字。 2)拆一字分为各句首字,如: 米囤 涨潮 七言律 秈稻传闻始宋朝,山家种得至今饶。 拆“巍”字。 又如:围城体拆字 玩石之福 姜祚正 示人以巧最传神,一表堂堂万古魂。 拆“福”字。 4、一字拆成两字读,如: 1)竖拆 剖竹分符 张潮 百里空劳苦力支,木人心手木工奇。 2)横拆 截断横行 张潮 一掌金 张潮 六言绝句一首,一字分做两字读,“子”宫读起。 有贝力堪束鬼,空手奚足为人。 5、从本诗句中拆出一句,如: 引号 脱衣体 李凡 日月山青竹木风,晴朗峰静簌林枫。 一、三句分别从三、四句中拆出。 也许还有其它变化,但不管如何,拆字体诗不能和离合体诗混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1 13:23:02编辑过] |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1 15:55:20 --
三、藏头诗 利用汉字中合体字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用这种手法创作的诗叫藏头诗。由于利用拆字手段,又叫拆字藏头诗,由于句句藏头,也称半字连环诗(故也可归入连环诗)。但不能因为用了拆字(借字),就叫拆字(借字)体诗。藏头诗的特征是: 1、藏形性:汉字为藏头诗提供了先决条件,大部分汉字是合体字,或形声,或会意。藏头诗利用汉字的能拆能藏的特点,把一个字形藏在另一字中。藏形不藏意,这是汉语一种修辞手段,也是藏头诗必用技巧。 藏头诗有两种形式: 1、拆字回环藏头诗,每句首字藏在上句尾字里,而且全诗的第一个字藏在全诗最后一字里。如: 游紫霄宫 藏头拆字体七言 白居易 水洗尘埃道未甞,甘于名利两相忘。 2、拆字不回环藏头诗,全诗首尾二字无关系,如: 桃源碑诗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下弹琴又赋诗。 特别注意的是,藏头诗加入了离合手法的,仍然叫藏头诗。 如:宋庠::寄范希文 草化飞萤聚乱麻,广林野阔接平沙。 回文、离合、藏头三种手法。(但可成回文诗,回文诗中还云用离合、藏头) 又如:嘉庆本《藏头诗》 菱花镜2 木木林中清像谁,言佳还自要精思。 虽下句首二字从上句尾字离合而成,但整诗是藏头体。 再如:蝴蝶 慌字 刚刚 荒墓凄凉阴雨骤,马蹄翻滚似飞芒。 离合“慌“字,整首是藏头体。 |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1 19:36:53 --
四、借字体诗 通常情况借字是一种手法,不少诗体都用它,如借字连环、借字藏头、借字回文。其最大的功用是节省文字,那么作为独立的诗体借字体诗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首借字体是宋秦少游的《客怀》: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这首诗见宋桑世昌《回文类聚》。书中明确说明是借字体,14字读出28字,节省了一半文字。每句下句首几字借用上句尾几字,而且首尾回环,因为第三句少借一字,被人从读法上成称为脱御连环诗,后来也成了通用的诗体名称,反把原解字的手法而称名的借字体诗的正名掩盖了。 再看借字手法在其他诗体中运用: 藏头 明 张天瑞 借字藏头诗 为谢先生早赴招,才高浑不怯吟萧。 这首诗桃源碑体诗祖宗,也是我们称的拆字藏头诗(不回环类),之所以加上拆字,是因为所藏之头是从上句尾字拆出,《回文类聚》称白居易《游紫霄宫》为藏头拆字体,现在可以纠正为拆字藏头体。而明张天瑞这首诗为啥叫借字藏头诗呢?因为首字是从尾字通过拆而借用,严格说是借旁,拆也好,借也好,只是手段,不能叫借字体,本质是藏头,叫藏头体。 借字在图形诗中用的最多了: 万树《璇玑碎锦》有不少相交叉、相重叠的图诗,在提示读法时叫牵用、两读(两次读到),实质就是借字,如《叠翠峰 山居乐》,山尖字牵用,但很难把它叫借字体诗。 张潮的《奚囊寸锦》也有不少相交叉、相重叠的图诗,在提示读法时和万树不同,叫借用、借读,他们都不提借字。 我们在归类时也不能给这类诗定体,但给了个相同的手法不叫借字,叫公字,公用的字,能否叫公字体诗呢?能否得到公认呢?至少也要明白这些不是借字体诗,借字体名称早被占用了。 图形回文诗也用借字的手法: 湾湖绕山千峰碧, 云浮绿荫树含烟。 倒读此书则为: 繁花树红千紫姹, 涌波绿水绕游船。 这是泉流的井字借字回文诗《京娘湖》,是字形图诗,笔画交叉的的字在句中用了两次,第二次再用到,就是借字借用,但本质还是回文体诗,不是借字体诗。 如此看来,借字体只能是秦少游式的脱御或叠字连环诗。(现在到归到连环体诗中去了) 结语:文字运用的杂体诗中以上四种,是有区别的。离、拆、藏、借,既是手法,也能成诗体,但由于有时有点相关,容易混淆。如果真正的把握其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就不会弄错。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1 19:39:23编辑过] |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2 9:49:17 -- 杂体诗诗体命名一般有三种情况: |
-- 作者:刚刚 -- 发布时间:2012/6/22 13:52:02 -- 是不是体,标准一条:自始至终。 |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2 15:31:46 -- 请举例说明之~~~ |
-- 作者:臻 -- 发布时间:2012/6/24 13:30:55 --
以下是引用刚刚在2012-6-22 13:52:02的发言: 是不是体,标准一条:自始至终。 没自始至终是手法,能自始至终,是诗体。 不以手法用于句数多少定诗体 ~~~~~~ |
![]() |
|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