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理论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489)
----  [原创] 几种运用文字手段的杂体诗及区别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89&id=325841)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1 9:44:54

--  [原创] 几种运用文字手段的杂体诗及区别

  

  几种运用文字手段的杂体诗及区别

  一、离合体诗
  二、拆字体诗
  三、藏头体诗
  四、借字体诗
  
  利用汉字或字之形体写诗,是杂体诗中常用的手法,但运用某种手法,不一定就是某种手法成为诗体。如离合、拆字、藏头、借字,是手法,诗体运用了某一手法,但必须有自己独有而不相混的特点,才成诗体。本文对离合体诗、拆字体诗、藏头体诗、借字体诗进行区别介绍,以免随意混淆。
  
  一、离合体诗

  (一)离合手法

  先看两个例子:

  1、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父屈节,水潜匿方;(鱼)与时进止,出寺驰张。(日)→鲁
  吕公矶钩,阖口渭旁;(口)九域有圣,无土不王。(玉)→国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子)海外有鳦,隼逝鹰扬。(乚)→孔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鬲)龙蛇之蛰,俾它可忘。(虫)→融
  玫璇隐曜,美玉韬光。 →文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举

  全诗隐“鲁国孔融文举”六字。离合的方法是:先以每两句为一组,把上句的首字或第二个字,用下句的首字或第二字离去,可得一字;同样,下面一组的两句,离析后也可以得一字;此前后两组所得二字再合成为一字,换言之即每四句得一字。

  按:这种诗实质是离合体字谜诗,“离”的诗是谜面,每几句“合”的是字,再整合是谜底,“离合”是制谜法,非严格意义上的离合体诗。

  2、药笼 初秋 万树

  七言绝六首 其一

  菱角月浮清浪薄,荷花风度暗香排。
  草堂冷对湖山石,燕蹴残红点玉阶。

  药名诗离合体,句末与次句首字皆合成药名,

  按:这种诗实质是离合嵌名诗,“合”的是药名,“离”的是词语,也叫拆词,不是字形,亦非真正意义的离合体诗。

  以上两首诗作者称为离合(体)诗,但不是真正意义的离合体诗,虽然都运用了“离合”的手法,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离合体诗呢?

  (二)离合诗体

  运用了离合的手法的诗不一定是离合体诗,离合诗体必定要运用离合的手法。杂体诗中的离合体诗应是特指一种诗,有二个特点:

  1、离合的对象是字(非词语);
  2、诗面必须有离有合,合的字必须在本诗里出现。(非谜语)

  根据创作离合情况,离合体诗有以下几种:

  1、析字离合体诗

  一般是离合两个部首组成的合体字,拆离的字和合的字同时出现在诗句中,也叫析字诗。如:

  最早是唐《敦煌遗书》中的一首

  日日昌楼望,山山出没云。
  田心思远客,门口问贞人。
  口之足用法,不见觅之人。

  又如:宋 刘一止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鹄,志士心未已。

  又如 明 白乐三

  一大青山水连天,白水汪汪不见泉。
  山山不见神仙出,舟公来问打渔船。

  又如 春游 佚名

  日沉西去月初明,门外清声耳内闻。
  相知友远心遥想,鸟乐芳菲口乱鸣。
  山涧水枯山石出,木枝叶盛木成林。
  莫负良辰日易暮,三人同伴日游春。

  按:离的两个字和合的字在同一句诗里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2、嵌头离合体诗

  一般为绝句,前三句第一字分别从第四句第一字拆离出来。(当然也可用于尾字,可能难度大些)

  离合《霜飘枝结淚,花落蝶含愁》诗

  霜:
  雨余槛外暮蝉鸣,木叶萧疏秋气清。
  目断天涯人信杳,霜衣谁为寄边城。
  飘:
  西陵一别几经霜,示妾音书竟渺茫。
  风拂碧梧秋又至,飘篷何日复归航。
  枝:
  木兰花倚眺行云,十载幽思万里分。
  又是秋残花落后,枝头杜宇泣黄昏。
  结:
  丝丝柳絮锁青烟,士子飘流不系船。
  口说归期何日至,结成鸾凤晚风前
  淚:
  水涨江边日影斜,户前双燕又还家。
  犬声空吠人何在,淚洒东风怨落花。
  花:
  草蔓池塘又感秋,人在辽西妾倚楼。
  七首东风难割恨,花前翻悔觅封候。
  落:
  草塘秋绿雨初收,水天一色溯回求。
  各怀思念何时会,落寞香闺空自愁。
  蝶:
  虫羽尚知惜别离,世情何故永相违。
  木兰花发为谁伴,蝶恋枝头几度飞。
  含:
  人世青春有几何,之南之北别离多。
  口传佳讯无人语,含恨青山对翠峨。
  愁:
  禾黍青青半带黄,火神初退倚秋窗。
  心怀游子征衣薄,愁笔题诗淚万行。

  3、图形离合体诗

  如:镜带 竹枝词 万树

  楚山如沐晓苍苍,目断长沙木落黄。
  借问相思多少泪,恰如流水下潇湘。

  中心“湘”字离合,一字做七字用。图中方位词表示中心字所用的部位,得七言绝句一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1 19:52:39编辑过]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1 13:21:29

--  

  

  二、拆字诗

  离合诗中的“离”也有“拆”的意思,但有拆必有合,而拆字诗拆而不合,诗句中一般不出现被拆的字,如出现,也只用拆出的部首为诗句用字。拆字体诗两个特点:

  1、诗句中一般不出现被拆的字,如出现,只用拆出部分,剩余的部分不出现诗句中。
  2、被拆的对象是拆的依据,起借用作用。(图诗中常用)

  拆字诗有以下几种情况:

  1、拆词、句字为诗句之字,如:

  1)唐代陆龟蒙《闲居杂题五首》之一:

  鸣蜩早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首尾相续即为诗题,如“口”和“鸟”合为“鸣”,“虫”和“周”合为“蝉”, “日”和“十”合为“早”, 即“鸣蜩早”

  2)莲房 咏莲房 万树

  拆杜甫诗句“露冷莲房坠粉红”

  四言七首

  路转西溪,舟回南浦。
  翠盖摇风,圆珠绽雨。

  令节重七,高楼试登。
  菂剖苍玉,藕切瑶冰。

  连旬秋老,鲤鱼风蚤。
  采薏归来,萍粘岸草。

  方赏花繁,又看子聚。
  折得荷蜂,清芬入户。

  队队蜂吟,双双蝶舞。
  嘉赏名葩,何须西土。

  分破云穰,其甘如荠。
  邻沼凄凉,波飘菰米。

  系轻丝细,吐向碧荷。
  欲将新果,携赠针工。

  用工部句七字分作十四个字,以七字为首,以七字为尾,以半为起半为尾。

  2、拆字分为诗句之字,如:

  连理笺 山居咏 万树

  十年作赋草莱音,且把文心化野心。
  谷口每看山挺木,水边争听石栖禽。
  月悬青笋千枝玉,日映黄花一片金。
  多向竹林生茗火,人间无事更相寻。

  “直、浴、明、侈、敏、静、簧、花、岩、壬、甦 、愔、樆、钰、燖”十五字,每字分读。

  3、拆一字分为各句首字

  1)拆一个字与另字组合成诗句首字,如:

  蛛丝 高隐吟 万树

  吾庐掩户寂无人,空谷归田二十春。
  和令香奁穷不讳,汞郎彩笔老逾新。
  吕虞刀作樵薪斧,贡禹冠为洒酒巾。
  啸傲且寻泉水乐,功名已等陌头尘。

  拆“噐”字。

  2)拆一字分为各句首字,如:

  米囤 涨潮 七言律

  秈稻传闻始宋朝,山家种得至今饶。
  嵬祠祷岁神欣祀,鬼谷古年覡献繇。
  媿拙犁锄勤永昼,女红机杼耐良宵。
  委蛇久遂归田愿,禾既登时醉一瓢。

  拆“巍”字。

  又如:围城体拆字

  玩石之福 姜祚正

  示人以巧最传神,一表堂堂万古魂。
  口不能言风韵雅,田间水底任搜寻。

  拆“福”字。

  4、一字拆成两字读,如:

  1)竖拆 剖竹分符 张潮
  
  七言绝二首,每字分做两字读,“需次文馆”读起。
  
  需次文官肖鸟音,人人求食革闲心。
  今生分寸前番定,日夕王言手白金。

  百里空劳苦力支,木人心手木工奇。
  古来邑主官宜软,牛马甘言舍面皮。

  2)横拆 截断横行 张潮
  
  五言绝句一首,每字分做两字横读。“草木卜知音”起。
  
  草木卜知音,仓公一日心。
  入秋畨大雨,小鸟共长林。
  
  3)其它情况

  一掌金 张潮

  六言绝句一首,一字分做两字读,“子”宫读起。

  有贝力堪束鬼,空手奚足为人。
  不见黄金白玉,迷心大可丰身。

  5、从本诗句中拆出一句,如:

  引号 脱衣体 李凡

  日月山青竹木风,晴朗峰静簌林枫。
  心音一曲奇言鸟,悠韵司农寄信鸿。

  一、三句分别从三、四句中拆出。

  也许还有其它变化,但不管如何,拆字体诗不能和离合体诗混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1 13:23:02编辑过]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1 15:55:20

--  

  

  三、藏头诗

  利用汉字中合体字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用这种手法创作的诗叫藏头诗。由于利用拆字手段,又叫拆字藏头诗,由于句句藏头,也称半字连环诗(故也可归入连环诗)。但不能因为用了拆字(借字),就叫拆字(借字)体诗。藏头诗的特征是:

  1、藏形性:汉字为藏头诗提供了先决条件,大部分汉字是合体字,或形声,或会意。藏头诗利用汉字的能拆能藏的特点,把一个字形藏在另一字中。藏形不藏意,这是汉语一种修辞手段,也是藏头诗必用技巧。
  2、定位性:所藏的字的位置,也就是清代徐师曾《诗体明辨》关于藏头诗的定义所讲的:“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上句尾字也。”位置定在下句首上句尾二字。(一般尾含首)
  3、连环性:全诗句句要藏头,整体有一种你牵我拉的连环回环的感觉,“奇诗派”称之为“半字顶针连环藏头诗”。
  4、图形性:根据藏头诗两个系列白氏体和桃源体,它的基本图形也有两种,能回环的成圆形,不能回环的成方形。后来发展变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形。

  藏头诗有两种形式:

  1、拆字回环藏头诗,每句首字藏在上句尾字里,而且全诗的第一个字藏在全诗最后一字里。如:

  游紫霄宫 藏头拆字体七言 白居易

  水洗尘埃道未甞,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2、拆字不回环藏头诗,全诗首尾二字无关系,如:

  桃源碑诗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下弹琴又赋诗。
  寺静惟闻钟鼓响,音停始觉星斗移。
  多少黄冠归道观,见机而作尽忘机。
  几时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特别注意的是,藏头诗加入了离合手法的,仍然叫藏头诗。

  如:宋庠::寄范希文

  草化飞萤聚乱麻,广林野阔接平沙。
  少水矶滩露荻槁,木高微翠近开花。

  回文、离合、藏头三种手法。(但可成回文诗,回文诗中还云用离合、藏头)

  又如:嘉庆本《藏头诗》 菱花镜2

  木木林中清像谁,言佳还自要精思。
  心田胜似庄田好,子女当从君子仪。
  人义但存忠信志,士心休听巧言辞。
  舌辛当得黄连药,草乐忘忧了事机。

  虽下句首二字从上句尾字离合而成,但整诗是藏头体。

  再如:蝴蝶 慌字 刚刚

  荒墓凄凉阴雨骤,马蹄翻滚似飞芒。
  草阶秋色惜缘浅,水月镜花痛友亡。
  巟荡鸳鸯留井誓,言时唢呐送亲忙。
  心托梦化蝴蝶去,一电助威卿莫慌。

  离合“慌“字,整首是藏头体。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1 19:36:53

--  

  

  四、借字体诗

  通常情况借字是一种手法,不少诗体都用它,如借字连环、借字藏头、借字回文。其最大的功用是节省文字,那么作为独立的诗体借字体诗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首借字体是宋秦少游的《客怀》: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这首诗见宋桑世昌《回文类聚》。书中明确说明是借字体,14字读出28字,节省了一半文字。每句下句首几字借用上句尾几字,而且首尾回环,因为第三句少借一字,被人从读法上成称为脱御连环诗,后来也成了通用的诗体名称,反把原解字的手法而称名的借字体诗的正名掩盖了。

  再看借字手法在其他诗体中运用:

  藏头 明 张天瑞 借字藏头诗

  为谢先生早赴招,才高浑不怯吟萧。
  草宾寥唱须佳节,竹席留连在此朝。
  月馆兴浓毫涸砚,石床豪饮量欺瓢。
  西楼又转东楼上,一扫云蓝一个貂!

  这首诗桃源碑体诗祖宗,也是我们称的拆字藏头诗(不回环类),之所以加上拆字,是因为所藏之头是从上句尾字拆出,《回文类聚》称白居易《游紫霄宫》为藏头拆字体,现在可以纠正为拆字藏头体。而明张天瑞这首诗为啥叫借字藏头诗呢?因为首字是从尾字通过拆而借用,严格说是借旁,拆也好,借也好,只是手段,不能叫借字体,本质是藏头,叫藏头体。

  借字在图形诗中用的最多了:

  万树《璇玑碎锦》有不少相交叉、相重叠的图诗,在提示读法时叫牵用、两读(两次读到),实质就是借字,如《叠翠峰 山居乐》,山尖字牵用,但很难把它叫借字体诗。

  张潮的《奚囊寸锦》也有不少相交叉、相重叠的图诗,在提示读法时和万树不同,叫借用、借读,他们都不提借字。

  我们在归类时也不能给这类诗定体,但给了个相同的手法不叫借字,叫公字,公用的字,能否叫公字体诗呢?能否得到公认呢?至少也要明白这些不是借字体诗,借字体名称早被占用了。

  图形回文诗也用借字的手法:

  湾湖绕山千峰碧, 云浮绿荫树含烟。
  船游绕水绿波涌, 姹紫千红树花繁。

  倒读此书则为:

  繁花树红千紫姹, 涌波绿水绕游船。
  烟含树荫绿浮云, 碧峰千山绕湖湾。

  这是泉流的井字借字回文诗《京娘湖》,是字形图诗,笔画交叉的的字在句中用了两次,第二次再用到,就是借字借用,但本质还是回文体诗,不是借字体诗。

  如此看来,借字体只能是秦少游式的脱御或叠字连环诗。(现在到归到连环体诗中去了)

  结语:文字运用的杂体诗中以上四种,是有区别的。离、拆、藏、借,既是手法,也能成诗体,但由于有时有点相关,容易混淆。如果真正的把握其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就不会弄错。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1 19:39:23编辑过]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2 9:49:17

--  

  杂体诗诗体命名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以手法命名,一是以读法命名,一是以图形命名。
  
  但有些杂体诗用了几种不同的手法,要看主要特征,归类看依据了。


--  作者:刚刚
--  发布时间:2012/6/22 13:52:02

--  

  是不是体,标准一条:自始至终。
  没自始至终是手法,能自始至终,是诗体。
  不以手法用于句数多少定诗体


--  作者:妙在偶得
--  发布时间:2012/6/22 15:31:46

--  

  请举例说明之~~~


--  作者:臻
--  发布时间:2012/6/24 13:30:55

--  

  

以下是引用刚刚在2012-6-22 13:52:02的发言:
  是不是体,标准一条:自始至终。
  没自始至终是手法,能自始至终,是诗体。
  不以手法用于句数多少定诗体

  ~~~~~~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179.68750毫秒。查询数据库3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