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初级班(14期)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469)
----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69&id=271204)

--  作者:云岫无心
--  发布时间:2011/5/7 1:16:04

--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请学完第四部分“对联章法”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秋风哥哥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以上对联、出句均来自互联网,谨向作者致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1:19:09编辑过]

  
--  作者:尚义
--  发布时间:2011/5/7 9:15:08

--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请学完第四部分“对联章法”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秋风哥哥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递进关系)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并列关系)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并列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反对)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本对联没有合掌。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正义万年存
  2.傲骨铮铮做响(正对)——铁肩赫赫有名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拼斗擒拿战绩丰
  

  

  

  以上对联、出句均来自互联网,谨向作者致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5 7:35:35编辑过]

  
--  作者:稳重男士
--  发布时间:2011/5/11 0:35:34

--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请学完第四部分“对联章法”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秋风哥哥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答:此组上下联为并列关系。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答:此组上下联为递进关系。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答:此组上下联为连贯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答:此组为流水对。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答:此组为正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答: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而在此组对联中不存在合掌现象。只存在词性的不和谐。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答:风流千古恨
   浪荡一时欢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答:傲骨铮铮做响
   忠心闪闪发光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答:摸爬滚打真功在
   缉捕关押正气存


--  作者:金色胡杨
--  发布时间:2011/5/11 21:44:46

--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1句与上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为并列关系。表现出以民为本、体恤民情这个主题的两个方面。上下联分别从家庭和百姓两个不同的层面说明应多关心长辈,多关注民生。既关心小家也关注民众这个大家。从逐词看,小部类工对。

2句与上联在形式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递进关系。不仅仅要常回家看看。且还要进一步与双亲多拉拉家常,与细微处见亲情。关联字“且”很到位。

3句与上联在形式上是转折关系。上联要求常回家看看,下联锋回一转,说骄能引起祸端,应该谦虚、低调做人处世。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本联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上下联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从语义关系上讲为反对。上联讲不求当一个能干的官吏,下联说宁愿为百姓做一个好人,当好公仆,办实事。不求…. 愿为关联词用的恰倒好处。从词性上看,都很工整。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本联从语义关系上讲也为反对。上联讲少收一分,对民众而言即多得到一分恩赐,多一分关爱,下联说官多收取一文,从官的角度来说反而显得官吏不值一文钱。体现了关心民生、多与少取的爱民理念。上联的两个一分和下联的两个一文,虽然重复词不变,但关联字宽、多、取、不使上下联的意思却完全相反。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根据合掌对联义的影响程度,合掌形式大致可分为局部性和整体性。局部合掌是个别词义相同,整体合掌是指整句联义相似。

(一)局部合掌:即个别词义相似。
如果分句对成二八对”…,则与出句“五十六“合掌;说的同一个数。两词相对犯了合掌。

如果主句对成“千姿百态“,则与出句“五色十光“合掌。内容雷同。意思相同,就犯了合掌。

(二)整体合掌:即语义合掌。
如果用“千姿百态万枝柳”对“五色十光六合春”, 六合春的春光已暗含了“万枝柳”的柳色,从意义上说犯了语义性合掌。

无论是局部或整体合掌,都会影响对联的质量,应尽量避免。(1)同义词相对;(2)上下联表达同一意思的不同说法;(3)内容相同、相重的实词。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日照二人欢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彩旗猎猎生辉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弹唱吹拉秀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9 18:42:39编辑过]


--  作者:抱城山色
--  发布时间:2011/5/12 0:55:49

--  

  占位


--  作者:帘月轻轻
--  发布时间:2011/5/13 16:38:19

--  

   CJ1402 帘月轻轻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上联讲孝道,下联讲官道,上下联内容互为补充,呈并列关系。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或承接。下联内容顺应上联,回家看望双亲,再多陪着说说话,两联内容同是涉及孝道,比较连贯。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上联从正面阐述尽孝,下联从反面先指出骄是祸,再论为人处世之道,呈转折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流水对。上下联意思相承,密不可分,有一气呵成之感。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
  上联从宽厚爱民取意,廉洁清明,为官当为民着想,官宽松一分,民则受惠一分;
   下联反而行之,如果为官贪婪,哪怕多取一文,也不值一文钱。
   因从正反两面谈为官之道,则为反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是比喻上下联的对仗在意义上相似、雷同或差异不大。
  这是一幅春联,以这幅对联为例,
  
  出句是把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比喻成56朵花儿,因花儿开得灿烂无比,形成的六合春画面则象征着各民旅团结和睦相处的美好画图。
   对句以新春敲响的108声钟声承接,寓意新年有个美好的开端,但后分句合掌,钟声响了八方和,八方和与六合春几乎是一个意思,仍然围绕民族团结在写,联意没有拓展。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禅定一心清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义辞振振有声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弹唱吹拉硕果丰

  
  以上对联、出句均来自互联网,谨向作者致敬!

  向老师致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3 14:30:53编辑过]

  
--  作者:冬夜絮语
--  发布时间:2011/5/14 22:29:32

--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答:1百孝善为先 常回家看看
   千秋民做本 多俯首听听 这副联的上下联是递进关系 ,上联说 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常回家看看”是对全体民众的最简单的要求;下联是对为官者说的,要求他们把百姓放在心上,多深入到基层中倾听群众呼声 ,更好的为民造福。
   2 百孝善为先 常回家看看
   双亲年已老 且把话拉拉 这副联的上下联是 并列关系 , 要求我们作为人子的 不但要常回家看看 还要多与双亲 拉拉家常 为老人解决些实际困难。
   3 百孝善为先 常回家看看
   一生骄是祸 当处世谦谦 这副联的上下联 是转折关系 ,在下联里 似乎听到了老人们 对儿女的谆谆告诫 和作者本人的自律自省 。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答:这幅对联是流水对。是一个有良心的为官者的自律警句,也可以说是座右铭吧。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答:这副对联是反对。它从惠民和清廉两个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为官之道。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答:“合掌”指的是同义相对。我觉得这副对联中“八方”“六和”有合掌之嫌。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上 下 东 西 南 北等方位,意思基本相同。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雨诉一腔情
   月载万年欢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铁肩稳稳担当
   忠心耿耿流芳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剑戟刀枪底气增
   南北西东天网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3 21:45:25编辑过]

  
--  作者:月光雨
--  发布时间:2011/5/15 22:32:17

--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关系 此联上下联分别以家国两方面阐述,上联回家做孝子,下联在外做公仆
   斗胆题外话:作为春节征联我不大看好此联,技巧放在一边不说,按着我说的并列结构表意范围太 狭隘,春节联表达范围要面向 大 众,表意范围只局限一小部分(尤其是为政者)未免太。。。。。。。不这么想,这幅联就牛头马尾了,呵呵!个人浅薄看法,借此一角不知深浅的说说了一些,老师莫怪。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关系,此联下联承接上联的“孝,回家看看”进一步具体化,老人老了,回家陪他们多说说话。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学生太愚钝,很晕这副联,这是否是父母的叮咛呢?不过硬拉的话,那就是为人"孝"和“谦”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者自当两者皆备了,那就应该是并列关系了。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流水对,上联表达不求做官在官场上左右逢源,那求什么?下联承接上联补充只是愿为黎民百姓谋福。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此联上联减轻百姓负担,以让百姓受益为重,下联相对向百姓索取, 视轻如鸿毛,正反两面表达爱民的思想。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此联八方和六合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范围广大,四面八方,所以为合 掌
   斗胆题外话:第一分句字面看上下联似乎都是主谓结构,联意和语感上联似乎是一个整体偏正结构,下联感觉是主谓结构,因为上联“ 声”是针对“响”的量词,而“朵”是“花”的量词,如果是这样对仗似乎也不稳了。一呼百应 前呼后应有前后的衔接,前后颠倒就不成立了,而五色十光是完全并列的没有顺序,对仗似乎也勉强,后边的“八方和”和“六合春”合掌放在一边,对仗也感觉勉强,这是自己的感觉,老师莫笑,呵呵!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仁厚八方亲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清心节节为髙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南北东西大道开
   难啊!凑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6 20:18:02编辑过]

  
--  作者:尚义
--  发布时间:2011/5/25 16:20:29

--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请学完第四部分“对联章法”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秋风哥哥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关系,
上下联分别以家、国两方面阐述,上联回家做孝子,下联在外做公仆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关系,
上联常回家看看,下联是回家所见、所做。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关系,上联讲孝为先,下联讲骄是祸)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
流水对,上联表达不求做官在官场上左右逢源,下联承接上联补充只是愿为黎民百姓谋福。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上联讲民受益,下联讲官受损。)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本对联立意很好,上下联讲的不是同一个意思,但使用了同义词(“八方”与“六合”意思相近,“应”和“和”也是近义词。)算是部分合掌。这种小范围的合掌(个别词语)是允许的。不过在联作中应该尽量不用或少用同义词或近义词。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侠义万年存
  2.傲骨铮铮做响(正对)——铁肩赫赫有名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格斗擒拿战绩丰
  
  

  

  

  以上对联、出句均来自互联网,谨向作者致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4 8:18:47编辑过]

  
--  作者:尚义
--  发布时间:2011/5/25 16:27:30

--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关系,
上下联分别以家、国两方面阐述,上联回家做孝子,下联在外做公仆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关系,
上联常回家看看,下联是回家所见、所做。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关系,上联讲孝为先,下联讲骄是祸)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
流水对,上联表达不求做官在官场上左右逢源,下联承接上联补充只是愿为黎民百姓谋福。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上联讲民受益,下联讲官受损。)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本对联立意很好,上下联讲的不是同一个意思,但使用了同义词(“八方”与“六合”意思相近)算是部分合掌。这种小范围的合掌(个别词语)是允许的。不过在联作中应该尽量不用或少用同义词或近义词。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侠义万年存
  2.傲骨铮铮做响(正对)——铁肩赫赫有名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格斗擒拿战绩丰


--  作者:樱若
--  发布时间:2011/5/27 14:31:31

--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关系
  改正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关系
  改正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流水对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 八方 六合,合掌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心定一身轻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傲骨铮铮做响 


威风凛凛轩昂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苦辣酸甜唯我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8 12:52:49编辑过]


--  作者:海的世界
--  发布时间:2011/5/30 17:28:18

--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一个国家的兴衰立足于劳苦大众,多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多听听百姓的心声。国家才会稳固。感觉意与上联远了些。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父母年龄大了,想自己的孩子;有时间陪他们说说话。进一步加深了上联的孝字的语气。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骄兵必败,言示了做人的道理。与上联语义没有关联 。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上下联的一反一正,特别突出了百姓心目中清官的形象。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上下联运用了褒贬两方面,警示如何做好百姓父母官。算是警言吧。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此例对联没有看出合掌之迹,咋说啊?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落寞半生愁
  2.傲骨铮铮做响(正对)==1、红心阵阵轩昂。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玩乐吃喝好运来
  老师啊,这几个句子我真的不行。我想进行下一步学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8 13:08:09编辑过]

  
--  作者:铁木钦哥
--  发布时间:2011/6/1 23:36:27

--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递进关系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目的关系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转折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流水对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就是上下联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但是,我认为也不能一见有同义词就认定是合掌,还要看它在联句中所体现的内容是不是不同方面或者是不同层次.如果同义词在上下联表达了不同方面或不同层次,就不是合掌.
以此联为例:上联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表达了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协力共建小康的和谐景象。 下联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表达了全国各民族团结一心奔小康的意思。上下联所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上下联内容基本相同,我认为可以看做是合掌联。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淡泊一身轻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丹心熠熠生辉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弹唱吹拉绝艺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6 23:32:00编辑过]


--  作者:柳叶飘飘
--  发布时间:2011/6/9 15:45:43

--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上联以民之孝道起言,以情动人。下联以治国大道承接,以忠动人。忠孝人伦,国之 根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上联以子女之孝道起言,循循善诱。下联以双亲之身世情形承接依托。天伦之乐,自 有情在其中。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上联以民之孝道起言,以情动人。下联以持身立命做人的原则作为承接。谦孝皆为做 人的美德,两相映照,受益匪浅。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上联淡泊有品,下联热心有志。乃是一副流水对,先有前提,后有结尾。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上联以益民为主旨,下联以自省为律章。对外对内,皆是有情有义。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要说这个有合掌的地方,那就是八方和六合,同是指天下的意思。
关于合掌,也就是上下联各有词语重复一个意思,虽然字面不同,它的实质都是一样 的,在对联里面,本来文字容纳的空间就需要很大,对文字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出现 意思重复的两组词,是对文字位置的浪费,绝不可原谅。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忠孝万年碑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丹心历历成诗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歌赋诗词妙句来


--  作者:散如烟
--  发布时间:2011/6/28 21:54:22

--  

  

  请学完第四部分“对联章法”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秋风哥哥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1.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2,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5 18:43:48编辑过]

  
--  作者:恋恋红尘
--  发布时间:2011/7/7 18:02:06

--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请学完第四部分“对联章法”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秋风哥哥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关系。上联说的是人,下联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以为先,一个以民为本,性质是一样的。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关系。上联说孝为先,要常回家看看,下联是上联的承接,回了家和父母要把话拉,以示孝道。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关系,上下联表述的意思转换了。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反对。不求当官做能吏与愿为平民中的好人两者选其一,上下联内容上有转折,形成了正反两个观点。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正对。大门宽一分,老百姓进去可以申冤,不会受到叼难,这是说县衙要为民造福,下联,县老爷若有贪念,敲百姓钱,官也就一文不值了,意思当官的不要有贪心,要为百姓作主。上下连说的道理相同。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这幅对联,上下联的意思不同,上联一百八钟声,表达的是民心凝聚,党的号召力如钟声一样,一呼百应。下联五十六朵花代表祖国五十六个民族,表达的是全国人民团圆庆新年。所以虽然上下联都有相同的数字,但不是合掌。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浪漫几多欢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豪情缕缕化柔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

  天地情怀壮志酬
  以上对联、出句均来自互联网,谨向作者致敬!
--  作者:小风
--  发布时间:2011/7/28 20:22:19

--  

  

 请学完第四部分“对联章法”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秋风哥哥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关系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关系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递进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流水对
  愿为斯民做好人
  
  2.县丞衙大门: 反对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合掌是指上下联都在说同一个内容和事物、而对联又要要求我们切合主题,要语义相关,这对初学对联的人是非常头痛的事情。从讲义上理解,如果都是要讲同一个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巧妙的去阐述,两联没有同义词或近义词,从而让对联产生美感,理论上应该不算合掌,比如说 141岁得那个生日对联,这应该算是比较细微和通情达理的定义,但从其他书籍资料来看众说纷纭,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我可能以为141岁寿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合掌联。

曾看过一个资料,“部分使用同义词不可能造成诗文对偶意义相同,同一个主语完全可以说两件事。就是主语与宾语相同,只要述语不同,句义不会相同。从著名的毛泽东的那首诗分析,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两位专家都指出英雄豪杰是同义词,犯了狭义(部分)合掌毛病。中华诗词网上有位诗友指出,虎豹熊罴也是同义词,而且此联造句生堆硬砌十分明显。我认为英雄豪杰是同义词,虎豹熊罴在诗中也是同义词,判断是对的。也就是说此联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同义词,但述语不是同义词。这副联说的是两件事。汉语如果把驱虎怕虎当成一回事,还是健全的语言吗?

我觉得,这种观念是我所能接受的,就本题联来说,我觉得重要的地方,一个是钟响、花开, 另一个关键的地方是 春,和。 这几个关键的词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同样的一个事,春节,不是合掌,主题是春节,春节发生的事很多,八方和, 六合春 只是其中发生的两件。。

当今对联已经成为大众的一个娱乐和学习的工具,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能在传统规则下,取其精髓,弃其糟粕,既能发扬其光大,又要抛弃那些死板、保守的理论,这个问题该如何来做,还需要我们随着文化的发展,共同去探讨、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贞烈百年芳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威姿栩栩如生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闪展腾挪妙趣多
  以上对联、出句均来自互联网,谨向作者致敬!

<!--EndFragment-->
--  作者:燭心
--  发布时间:2011/7/31 23:29:07

--  

第四讲作业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并列关系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连贯关系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转折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流水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正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答:合掌,是指上下联对仗中意义相似或相同的现象。

看一副楹联是不是“合掌”,主要看上下联意思是不是重复、雷同。此联出句讲五十六朵花,指五十六个民族,欣欣向荣、团结一心。对句以一百八钟响指除夕钟声辞旧迎新,喻新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创辉煌,表达了美好的寄望。

上下联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有统一的思想,却在表达上并不雷同,这样不为合掌,若上联以五光十色表达对祖国的祝愿,下联又以万紫千红来对,则成为意思重复,如此即为合掌了。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淡泊一身闲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宝刀熠熠生光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惩恶除奸忠义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 12:40:03编辑过]


--  作者:晚霞红满天
--  发布时间:2011/8/6 21:17:02

--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jc1424晚霞红满天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简析:1、(递进关系)。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并列关系)。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

3、(目的关系)。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简析:流水对。上下联具有递进关系。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简析:反对。语义上下联的内容(语义)相反。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答: 所谓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上联的“八方”、“六合”可以说是合掌。因为“八方”是指东南西北……“六合”是指上下和东南西北。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对句:乖巧万人欢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对句:廉官处处为民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对句:问切望闻医技高

  
  
  
  


--  作者:云岫无心
--  发布时间:2011/8/9 10:49:36

--  

  谢谢哥哥,哥哥辛苦,是俺们家的,别让那个那个秋风老师看到,他会跟我抢


--  作者:秋风哥哥
--  发布时间:2011/8/20 22:34:01

--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评在所难免。如有不同意见,请短信告知或通知班主任。谢谢!
  为方便起见,原帖不予编辑。结果直接短信通知。
  每批作业批改结果均同时发给其他同学,以便互相参考、学习。
  
  ●稳重男士(3)-----------------------------------47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请学完第四部分“对联章法”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秋风哥哥批改
  ,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10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答:此组上下联为并列关系。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连贯
  答:此组上下联为递进关系。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转折
  答:此组上下联为连贯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10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答:此组为流水对。
  2.县丞衙大门:------------------------------------------------反对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答:此组为正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0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答: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而在此组对联中不存在
  合掌现象。只存在词性的不和谐。
  四、按要求应对(30分)---------------------------------27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答:风流千古恨-------------------风流---浪荡,堪称绝配!
  浪荡一时欢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答:傲骨铮铮做响
  忠心闪闪发光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答:摸爬滚打真功在
  缉捕关押正气存-------------------对句前后关联不是很好
  
  ●金色胡杨(4)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1句与上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为并列关系。表现出以民为本、体恤民情这个主题的两个方面。上下
  联分别从家庭和百姓两个不同的层面说明应多关心长辈,多关注民生。既关心小家也关注民众这个大家。从逐
  词看,小部类工对。
  2句与上联在形式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递进关系。不仅仅要常回家看看。且还要进一步与双亲多拉拉家
  常,与细微处见亲情。关联字“且”很到位。
  3句与上联在形式上是转折关系。上联要求常回家看看,下联锋回一转,说骄能引起祸端,应该谦虚、低调做人
  处世。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本联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上下联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从语义关系上讲为反对。上联讲
  不求当一个能干的官吏,下联说宁愿为百姓做一个好人,当好公仆,办实事。不求…. 愿为关联词用的恰倒好处
  。从词性上看,都很工整。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本联从语义关系上讲也为反对。上联讲少收一分,对民众而言即多得到一分恩赐,多一分关爱,下联说官
  多收取一文,从官的角度来说反而显得官吏不值一文钱。体现了关心民生、多与少取的爱民理念。上联的两个
  一分和下联的两个一文,虽然重复词不变,但关联字宽、多、取、不使上下联的意思却完全相反。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如果分句对成”二八对”…,则与出句“五十六“合掌;说的同一个数。
  如果主句对成“千姿百态“…,则与出句“五色十光“合掌。内容雷同。
  要避免:(1)同义词相对;(2)上下联表达同一意思的不同说法;(3)内容相同、相重的实词。
  四、按要求应对(30分)-----------------------20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日照二人欢------------------------------------------------------------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彩旗猎猎生辉-------------------如果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联意隔了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弹唱吹拉秀艺来
  
  ●抱城山色(5)
  
  占位
  ●帘月轻轻(6)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承接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20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是比喻上下联的对仗在意义上相似、雷同或差异不大。以这幅对联为例,
  出句是把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比喻成56朵花儿开放,开得灿烂无比,六合春象征着民旅大团结,和睦相处的美丽
  画面。
  下联应该或承接或转折或流水应对,对句后分句合掌,和上联是一个意思,各民旅团结了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禅定一心明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义辞振振有声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弹唱吹拉硕果丰
  ●冬夜絮语(7)------------------------80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20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答:1百孝善为先 常回家看看-------------并列
   千秋民做本 多俯首听听 这副联的上下联是递进关系 ,上联说 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常回
  家看看”是对全体民众的最简单的要求;下联是对为官者说的,要求他们把百姓放在心上,多深入到基层中倾听
  群众呼声 ,更好的为民造福。
   2 百孝善为先 常回家看看 --------------连贯
   双亲年已老 且把话拉拉 这副联的上下联是 并列关系 , 要求我们作为人子的 不但要常回家看看 还要多
  与双亲 拉拉家常 为老人解决些实际困难。
   3 百孝善为先 常回家看看
   一生骄是祸 当处世谦谦 这副联的上下联 是转折关系 ,在下联里 似乎听到了老人们 对儿女的谆谆告诫
  和作者本人的自律自省 。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20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答:这幅对联是流水对。是一个有良心的为官者的自律警句,也可以说是座右铭吧。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答:这副对联是反对。它从惠民和清廉两个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为官之道。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20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答:“合掌”指的是同义相对。我觉得这副对联中“八方”“六和”有合掌之嫌。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上 下 东 西
  南 北等方位,意思基本相同。
  四、按要求应对(30分)--------------------20
  1.风流千古恨 (反对)-----------风流!
   雨诉一腔情
   月载万年欢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铁肩稳稳担当
   忠心耿耿流芳--------------------好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剑戟刀枪底气增
   南北西东天网成-----------------可
  
  
  
  ●月光雨(8)------------------------------------89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20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关系 此联上下联分别以家国两方面阐述,上联回家做孝子,下联在外做公仆
  斗胆题外话:作为春节征联我不大看好此联,技巧放在一边不说,按着我说的并列结构表意范围太 狭隘,春节
  联表达范围要面向 大 众,表意范围只局限一小部分(尤其是为政者)未免太。。。。。。。不这么想,这幅
  联就牛头马尾了,呵呵!个人浅薄看法,借此一角不知深浅的说说了一些,老师莫怪。
  【俺也没拿他当优秀作文!呵呵】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关系,此联下联承接上联的“孝,回家看看”进一步具体化,老人老了,回家陪他们多说说话。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学生太愚钝,很晕这副联,这是否是父母的叮咛呢?不过硬拉的话,那就是为人"孝"和“谦”都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修身者自当两者皆备了,那就应该是并列关系了。--------作为个人自勉如何?
  -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20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流水对,上联表达不求做官在官场上左右逢源,那求什么?下联承接上联补充只是愿为黎民百姓谋福。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此联上联减轻百姓负担,以让百姓受益为重,下联相对向百姓索取, 视轻如鸿毛,正反两面表达爱民的
  思想。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20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此联八方和六合都是表达同
  一个意思,范围广大,四面八方,所以为合 掌
  斗胆题外话:第一分句字面看上下联似乎都是主谓结构,联意和语感上联似乎是一个整体偏正结构,下联感觉
  是主谓结构,因为上联“ 声”是针对“响”的量词,而“朵”是“花”的量词,如果是这样对仗似乎也不稳了。一呼百
  应 前呼后应有前后的衔接,前后颠倒就不成立了,而五色十光是完全并列的没有顺序,对仗似乎也勉强,
  --------【《联律通则》之所以说是“结构对应”而不是“语法结构对应”,原因正在于此:无论从现有作品分析归纳
  的结果,还是对联创作实践的需要来看,仅仅限于“语法结构对应”都是不切实际的、不合理的】
  后边的“八方和”和“六合春”合掌放在一边,对仗也感觉勉强,
  -----------【此处“春”作动词】
  这是自己的感觉,老师莫笑,呵呵!
  四、按要求应对(30分)---------------------29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仁厚八方亲---------------------------------【古】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清心节节为髙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南北东西大道开
  难啊!凑句。-----------凑得好!
  ---------------------------------------------------------------------------------------------------------------------------
   CJ1402 帘月轻轻 -----------------------------------------------90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30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上联讲孝道,下联讲官道,上下联内容互为补充,呈并列关系。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或承接。下联内容顺应上联,回家看望双亲,再多陪着说说话,两联内容同是涉及孝道,比较连贯。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上联从正面阐述尽孝,下联从反面先指出骄是祸,再论为人处世之道,呈转折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20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流水对。上下联意思相承,密不可分,有一气呵成之感。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
  上联从宽厚爱民取意,廉洁清明,为官当为民着想,官宽松一分,民则受惠一分;
   下联反而行之,如果为官贪婪,哪怕多取一文,也不值一文钱。
   因从正反两面谈为官之道,则为反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20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是比喻上下联的对仗在意义上相似、雷同或差异不大。
  这是一幅春联,以这幅对联为例,
  出句是把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比喻成56朵花儿,因花儿开得灿烂无比,形成的六合春画面则象征着各民旅团结和
  睦相处的美好画图。
   对句以新春敲响的108声钟声承接,寓意新年有个美好的开端,但后分句合掌,钟声响了八方和,八方和与
  六合春几乎是一个意思,仍然围绕民族团结在写,联意没有拓展。
  
  四、按要求应对(30分)-----------------20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禅定一心清  -----------------------------不错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义辞振振有声-----------------------可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弹唱吹拉硕果丰---------------------正对
  
  以上对联、出句均来自互联网,谨向作者致敬!
  向老师致敬。
  
  樱若  -----------------------------------------------------------------75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10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递进关系  -----------并列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并列关系  -----------连贯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18,欠分析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流水对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反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20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 八方 六合,合掌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27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心定一身轻----------------不错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傲骨铮铮做响 
  
  威风凛凛轩昂----------------轩昂宽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苦辣酸甜唯我知-----------------好!
  
   
  
  看了老师那么细致的批阅使自己深受启迪,索性把进入到初级班以来的对句都搬来,请老师过目,请老师批阅
  。
  老师辛苦!
  出句:烟云皆过眼 [散如烟]
  对句:花气每盈心[冬夜絮语]----------花气似是偏正结构的,意境稍隔
  
   出句:山前峭壁君休走【雨露】
  对句:檐下冰凌我挂心[冬夜絮语]---------相关稍差
  出句:最是撩人山抱月 [非台]
  对句:时常入梦鸟鸣春 [冬夜絮语]----------不错。没猜错的话,出句嵌了“抱月山人”,绝!
  出句:簇簇春红帘外灿 [二月川]
  对句:声声笑语垄中飘 [冬夜絮语]不错。飘字虽好,但使对句关联稍欠,来,稍差,但使关联更好。立意
  很好
  对句:啾啾燕语耳边柔 [冬夜絮语]
  对句:啾啾燕语耳边喧 [冬夜絮语]
  对句:啾啾燕语耳边嬉 [冬夜絮语]---------柔不错;喧与边同韵形成挤韵,有拗口感;嬉也觉拗了些
  
  出句:绿上寒枝春点点 [二月川]
  对句:燕归旧舍梦甜甜 [冬夜絮语]--------------妙!
  
   出句: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对句:大地春回锦万重【冬夜絮语】----------花千树、锦万重有合掌之嫌。前半部分对得好
  对句:时雨平添魅几分【冬夜絮语】-----------魅力似不可缩略为魅。平稍宽
   
  出句:莫道春风不解意【王维】
  对句:且听柳笛诉相思【冬夜絮语】---------解意--动宾,不解意--状谓,诉相思--动宾
  对句:且听柳笛正传情【冬夜絮语】
  对句:且听柳笛怎传情 [冬夜絮语]-------------好 。轻吹柳笛最传情
  出句: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
  对句:心头竟至蜀无名 [冬夜絮语]-----------词不达意
  
  出句:轻舟泛月寻溪转【李白】
  对句:碧水吟诗邀我听【冬夜絮语】 -------好 
  
  
  
  
  出句:春来遍是桃花水 [王维]
  对句:燕至依然柳叶青 [冬夜絮语]-----水、青词性不对,依然似运用欠当
  对句:雨霁时闻泥土香 [冬夜絮语]---------好。燕泥?
  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 [杜甫]
  对句:酒香兀自邀君来【冬夜絮语】--------邀君来,三平。引
  
  原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
  对句:古道斜阳柳色新【冬夜絮语】----------此句最好
  对句:两岸重峦淡墨匀【冬夜絮语】
  对句:两棹清风淡墨匀【冬夜絮语】----------均没能承接起意境
  出句:心闲常伴白云住【云岫无心】
  对句:意适每随紫燕游【冬夜絮语】 ----------好 
   出句:衣襟淡染青山色【云岫无心】
  对句:裤脚轻粘野草香【冬夜絮语】
  对句:笔下常盈泥土香【冬夜絮语】
  对句:鬓角常盈兰草香 [冬夜絮语]-----------均可
  
  “燕儿”改为“黄莺”行吗?------可
  璀璨山花堪养眼,丁冬泉水最舒心  
  ----------------------------由对句观之,絮语当为一隐逸田园躬耕垄亩的雅士骚人。
  
  出句:青山衔好月 [元.张可久]
  对句:碧海映长天[铁木钦哥]----------天黑看不见
  
  出句:青山衔好月 [元.张可久]
  重配:绿水映金星 [尚义]-----------秋水冒金星
  出句:青山衔好月 [元.张可久]
  对句:老树沐春风【冬夜絮语】------不错
  对句:碧水载轻舟【冬夜絮语】-------也可,载稍欠
  对句:古寺隐高僧【冬夜絮语】------可
  
  出句:青山衔好月 [元.张可久]
  对句:碧海揽繁星【恋恋红尘】 --------------好
  出句:青山衔好月 [元.张可久]
  对句:碧水嵌明珠 [稳重男士] -----------不错
  
  
  老师辛苦!给您敬茶
  下面是作业里布置的 最近学着写的成联:
  织女情深 投梭皓宇织神话
  钓翁意笃 垂线寒江钓古风---------------句子很好,但没有特定语言环境的话,隔。
  题天王殿内弥勒佛龛:
  谈何惬意?谈天谈地谈人间万象
  笑甚舒眉?笑雨笑风笑世上七情----------不错,禅味还是差点。
  
  心怀宽广 容天容地容人间万物
  本性率真 喜雨喜风喜世上千般 ------------绝妙!
   试题金都招远
  金都泉都好客都 显赫千载
  亮点热点闪光点 争先百强-------金都泉都都都好客 显赫越千载;亮点热点点点闪光 蝉联在百强
  亮点热点闪光点 争先百强
  亮点热点增光点 蝉联百强
  
  玉树灾后重建(看图题联)
  人间有爱 彰显急难处--------古音此处失替
  玉树长青 重生废墟中---------今音此句失对--------对是好对
  
  神州有爱 八方戮力援手
  玉树逢春 万众同心奠基--------------好是好,只是在变格中。神州有爱 八方/戮力/驰援/手;玉树逢春 万众/
  同心/共奠/基
  
  铁木钦哥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  ------------------10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递进关系-------------并列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目的关系--------连贯、顺承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转折关系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  ----------------20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流水对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反对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20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就是上下联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但是,我认为也不能一见有同义词就
  认定是合掌,还要看它在联句中所体现的内容是不是不同方面或者是不同层次.如果同义词在上下联表达了不同
  方面或不同层次,就不是合掌.
  以此联为例:上联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表达了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协力共建小康的和谐景象。 
  下联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表达了全国各民族团结一心奔小康的意思。上下联所表达的就是一个
  意思,上下联内容基本相同,我认为可以看做是合掌联。
  四、按要求应对(30分)  ------------20,3补1
  1.风流千古恨 (反对)
  淡泊一身轻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
  丹心熠熠生辉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
  聚散离合佳话传
  柳叶飘飘--------------------------------75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20,有分析没结论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上联以民之孝道起言,以情动人。下联以治国大道承接,以忠动人。忠孝人伦,国之 根本。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上联以子女之孝道起言,循循善诱。下联以双亲之身世情形承接依托。天伦之乐,自 有情在其中。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上联以民之孝道起言,以情动人。下联以持身立命做人的原则作为承接。谦孝皆为做 人的美德,两相映照,受
  益匪浅。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15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上联淡泊有品,下联热心有志。乃是一副流水对,先有前提,后有结尾。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上联以益民为主旨,下联以自省为律章。对外对内,皆是有情有义。------同上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20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要说这个有合掌的地方,那就是八方和六合,同是指天下的意思。
  关于合掌,也就是上下联各有词语重复一个意思,虽然字面不同,它的实质都是一样 的,在对联里面,本来文
  字容纳的空间就需要很大,对文字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出现 意思重复的两组词,是对文字位置的浪费,绝不可
  原谅。
  四、按要求应对(30分)-----------------------------20
  1.风流千古恨 (反对)--忠孝万年碑
   2.傲骨铮铮做响 (正对)==丹心历历成诗
  3.摸爬滚打真功在(流水对)==歌赋诗词妙句来---------------好像流不起来
  ----------------------------------------------
  中华诗词网校招生网址: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380&ID=259419&page=1
  
  恋恋红尘-----------------------------------------60
  【作业】第四讲:对联章法 (主讲:秋风哥哥)
  一、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逻辑关系(30分)-----------------------------------30
  出句: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1.张修顺: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并列关系。上联说的是人,下联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以为先,一个以民为本,性质是一样的。
  2.赵希宾: 双亲年已老,且把话拉拉
  连贯关系。上联说孝为先,要常回家看看,下联是上联的承接,回了家和父母要把话拉,以示孝道。
  3.雷晓毅: 一生骄是祸,当处世谦谦
  转折关系,上下联表述的意思转换了。
  二、简要分析以下各联上下联语义关系(20分)--------------0
  1.河南对联拾遗(李文郑)
  不求当官称能吏
  愿为斯民做好人
  反对。不求当官做能吏与愿为平民中的好人两者选其一,上下联内容上有转折,形成了正反两个观点。
  2.县丞衙大门: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正对。大门宽一分,老百姓进去可以申冤,不会受到叼难,这是说县衙要为民造福,下联,县老爷若有贪
  念,敲百姓钱,官也就一文不值了,意思当官的不要有贪心,要为百姓作主。上下连说的道理相同。
  三、以下面对联为例,谈谈你对合掌的理解(20分)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所谓合掌,即同义相对。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这幅对联,上下联的意
  思不同,上联一百八钟声,表达的是民心凝聚,党的号召力如钟声一样,一呼百应。下联五十六朵花代表祖国
  五十六个民族,表达的是全国人民团圆庆新年。所以虽然上下联都有相同的数字,但不是合掌。
  --------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上下联都有相同的数字-----------------------------------25
  四、按要求应对(

--  作者:秋风哥哥
--  发布时间:2011/8/20 22:43:25

--  

  因电脑故障,后来几位同学资料丢失,请大家见谅!


--  作者:云岫无心
--  发布时间:2011/8/20 23:33:29

--  

  哥哥辛苦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437.50000毫秒。查询数据库3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