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初级班(14期)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469)
----  【作业】第一讲:初识对联(点评:白木)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69&id=266929)

--  作者:云岫无心
--  发布时间:2011/4/11 11:02:07

--  【作业】第一讲:初识对联(点评:白木)

  

  请学完第一部分“初识对联”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白木老师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分)
  
1、对联
  2、平仄
  3、对仗

  二、填空(20分)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 )、鞭挞邪恶、(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
  
1、放鹤去寻三岛客
  2、山光扑面经新雨
  3、到门不敢题凡鸟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22:12:12编辑过]

  
--  作者:红霞
--  发布时间:2011/4/11 14:06:13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得分:84)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5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5

  3、对仗:“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5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5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10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这个不是对联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0
  
1、放鹤去寻三岛客
开心来防一家人
简评:防应该访吧?平仄句意思全变了.--0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水韵调弦唱晚风
简评:平仄对仗词性尚可,句意不错--10
  3、到门不敢题凡鸟
途说休言为圣人
简评:思路开阔,连接合理--10

  五、简述题(20分)----14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还可进行更深入的探讨--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还可进行更深入的思考--6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11 9:26:37编辑过]


--  作者:欲渡
--  发布时间:2011/4/11 14:20:46

--  

   
  
  
  

  请学完第一部分“初识对联”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点评老师,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得分:83)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 “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1·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2·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3·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答:第二组不是对联。
   第2组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8
  
  
1、放鹤去寻三岛客
  1· 伴梅何羡一方仙【欲渡】
   简评:联律工整,思路清晰--10
   2、山光扑面经新雨
   2· 月影盈眸沐晚风【欲渡】  
   简评:联律工整,关联上淡了,主题表现力弱--8
   3、到门不敢题凡鸟
   3· 来此焉能作败兵【欲渡】
   简评:很有想法的一个对句--10

  五、简述题(20分)----20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春联: 新年专用之门联。
  楹联: 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贺联: 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挽联: 哀悼死者用。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行业联:各行业门联
  还可进一步的探讨--10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1】上下联是围绕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表达方式去阐述。
  【2】上下联在一个主题统帅下的两个方面。上下联是从相反或对立面的角度写的,使之互相映衬,鲜明对照,相反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中心。但相反的事物(道理)必须互为关联。或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3】也可以用巧妙的技法,把迥然不同的两种事物组成相互关联的对联。
  尚可进一步探讨--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7 17:49:37编辑过]

  
--  作者:竹林雅苑
--  发布时间:2011/4/11 17:25:15

--  
学号:CJ1404 姓名:竹林雅苑 得分: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得分:93)

  一、名词解释(15分)----14
  
1、对联: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再往后看看--4
2、平仄:泛指诗文等的韵律。在古四声中,上、去、入为仄音,其余为平音;今四声,也就是今天的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为平音,上声和去声为仄音。--5
3、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中的“对仗”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是对联,使用了借对的手法,借诗经中的“大雅”与“文章”相对。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不是对联,“无”副词,“月”名词;“人”名词,“扣”动词;“扫”动词,“门”动词,词性不相当,违反了语法要素。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是对联,容易错的地方:“女”人物名词,“旁”方位名词,都是名词。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5
  
1、放鹤去寻三岛客==折梅来醉一壶春
简评:整联和对句的意境连结尚可再斟酌--8
  2、山光扑面经新雨==诗意萦心为晚风
简评:和出句表达的意境还是略远了些--8
  3、到门不敢题凡鸟==济世原须问卧龙
简评:原字可再炼下,--9
  五、简述题(20分)----19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对联按用途和内容(简称为“联类”),分为春联(庆祝新年专用之门联)、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挽联(哀悼死者用)、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等等)、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楹联(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等等。
  可再深入的探讨--9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10
答:语义相关即内容相关,其含义是: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要做到上下联语义相关,我想应该首先理解出句的意思,把出句当成自己写的,从作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思考理解出句,然后,要从情,景,时,理,趣等几个角度去考虑怎样和出句建立一个关联点,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让自己的对句和出句共同来完成这个主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联,才能做到语义相关。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4-15 0:52:05编辑过]


--  作者:柳叶飘飘
--  发布时间:2011/4/11 21:17:41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得分:64)

  一、名词解释(15分)----13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4
  2、平仄
   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4  3、对仗
   对仗就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 陶冶情操)、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句 子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句 子
  
   第2个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18
  
  
1、放鹤去寻三岛客
   入学识得百家诗
   平仄失替,头痛--4
  2、山光扑面经新雨
   燕影投怀入柳帘
   联意不错,柳帘略宽--8
  3、到门不敢题凡鸟
   入巷何须洒酒香
   词性应对须注意--6

  五、简述题(20分)----13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对联有各种分类。按字数,分为短联和长联。按用途和内容(简称为“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技巧手法(简称为“联格”),分为复字叠字格、顶针格、拆字格、回文格、同旁格、讽喻格、嵌字格、无情对、白话格、谐趣格、音韵格,等等。
   答非所问--5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可再深入的了解学习--8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4-15 1:15:15编辑过]

  
--  作者:清扬宛兮
--  发布时间:2011/4/11 21:31:52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得分:83)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对联中的“对仗”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不是对联)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不是对联)
  独坐青灯古佛旁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0
  
  1、放鹤去寻三岛客
  重配: 挟云共赴小江天
   非常不错--10
  2、山光扑面经新雨
  重配: 春水怡人漾晚晴
   主题表现较好--10

  3、到门不敢题凡鸟
  重配: 看竹何须问主人(集一个。。不知道合适不。。)
   太懒了.......0
  

  五、简述题(20分)--18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按用途和内容(简称为“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
   可深入研究---9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
   可再深入了解--9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4-17 1:24:18编辑过]

  
--  作者:月光雨
--  发布时间:2011/4/11 21:49:54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分)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2、平仄
   “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
   对仗指上下对偶句在声律、语法、章法三个方面符合规则。即: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 。
     二、填空(20分)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 陶冶情操)、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是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不是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是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
  
1、放鹤去寻三岛客
   养心只欲一枝梅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月影盈窗恋暖香
  3、到门不敢题凡鸟
   得玉何须叹落花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对联按用途和内容(简称为“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如果是自撰成联首先明确中心思想,然后上下联围绕这个中心去写。如果是对句,先明确出句的中心含义,然后围绕上联中心含义去承接、拓展、延伸、烘托上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7 20:20:31编辑过]

  
--  作者:散如烟
--  发布时间:2011/4/11 22:02:28

--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可再多了解一下--5
  2、平仄
  “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5
  3、对仗
  “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 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 陶冶情操)、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这一联]
   第二组词性失对不是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
  
1、放鹤去寻三岛客
   1、折梅犹忆一故人
  2、山光扑面经新雨
   2、诗意盈怀数落梅
  3、到门不敢题凡鸟
   3、落笔脱俗尘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技巧手法(简称为“联格”),分为复字叠字格、顶针格、拆字格、回文格、同旁格、讽喻格、嵌字格、无情对、白话格、谐趣格、音韵格,等等。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相关”是对联的特点之一,也是构成对联的一个要素。所谓“相关”,是说上下联的内容必须彼此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上下联的关系,有的相向,有的相反,有的相继或相补,有的相交或相同,总之,是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4-17 1:29:56编辑过]

  
--  作者:冬夜絮语
--  发布时间:2011/4/11 22:03:51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得分:79)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是由2行在声律文义上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律的对偶句。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是指阴平 阳平(汉语拼音1 2声),“仄”在普通话中是指上声 去声(汉语拼音3 4声)对联最基本的声律规则是上仄下平。
  3、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的重复用字等。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 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1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2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叩月门
  3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答:第3组不是对联。
  只有第2组不是
  
四 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 (30分)--26
  
1 放鹤去寻三岛客
   差风唤醒五湖春
   就对句本身来说,相当不错了,整体连接上远了,入联方能对联--8
  
2 山光扑面经新雨
   夕照可人蕴晚情
   是晚晴吧?对句需仔细品味出句外之意韵--8
  
3 到门不敢题凡鸟
   入寺唯期遇圣僧
   很工整,感觉很好--10
  
挥笔径直咏月容
  
   五 简述题 (20分)--18
  
1 按用途对联可分哪些类?
   答:可分为:春联 贺联 喜联 寿联 挽联 宅第联 庙宇堂馆胜迹联 行业联等等。
  可再深入探讨--9
  
2 如何才能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这就要求我们把一副对联看作是一篇文章,要有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创作对联时不能在上下联中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情和景物。
  可再深入探讨--9
  
(老师:因为自己复制题目时只粘贴上了前2道,后面是敲上去的 卷面有可能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14:59:24编辑过]

  
--  作者:恋恋红尘
--  发布时间:2011/4/11 22:35:03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得分:80)

一、名词解释(15分)--14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可再进行深入的探讨-4
  2、平仄

“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风,来”,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苦,木”,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

“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中的“对仗”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第二组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17
  
1、放鹤去寻三岛客

随风共赏四时春

意境略远--6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杨柳拂衣遇故知

取象似不太准确,跨度较大,主题性不强--5
 3、到门不敢题凡鸟

拜佛自称是俗人
表意略显含糊--6

五、简述题(
20分)--14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按用途和内容,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

可再进行深入的探讨--9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包括: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相同,上下联词性要相同上下,联句法要一致,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答非所问--5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4-19 15:23:27编辑过]


--  作者:稳重男士
--  发布时间:2011/4/12 3:39:34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分)
  
1、对联 答:对联,俗称“对子”,文雅称呼“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2、平仄 答:在格律诗和对联中规定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 答:“对偶”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强表现力。而“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二、填空(20分)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这组句子不是对联,因为上下句不具备词性相当的对联要素。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
  
1、放鹤去寻三岛客

出句:放鹤去寻三岛客 [杜荀鹤]
对句:乘龙来拜九天神 [稳重男士]

  2、山光扑面经新雨

出句:山光扑面经新雨 [郑燮]
对句:花色撩心历暖风 [稳重男士]


  3、到门不敢题凡鸟

出句:到门不敢题凡鸟 [王维]
对句:入室还须敬主人 [稳重男士]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对联的作用和用途十分广泛,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语义相关”即内容相关,和写文章一样,对联上下联内容要有关联承接,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相互孤立。(无情对除外)


--  作者:樱若
--  发布时间:2011/4/12 9:21:02

--  

  

  得分:90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5

  2、平仄
  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古代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在《平水韵部》中,所有的汉字被分为: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其中,上平和下平在诗词对联中称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称为“仄声”。--5

  
  3、对仗
  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对联中的“对仗”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 陶冶情操)、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第二组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3
  
  1、放鹤去寻三岛客
   抚琴自醉一水闲
   简评:对句意不错,惜平仄失替,--5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柳色盈眸醉晚晴
   简评:律工意好--10
  
  3、到门不敢题凡鸟
   倚竹自然有雅章
   简评:虽不忌孤平,但应尽量避免,对句意境连接不错--8

  五、简述题(20分)----17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按用途和内容(简称为“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对联的类叙,对以后学习成联创作非常重要,建议再作深入的学习和研究--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内容相关”也称“语义相关”。含义: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也必须站在出句者的角度上去构思,解读出句的内涵,来构思对句的立意,保证上下联场景的关联,并且追求场景的和谐,使画面更加具备美感,使联更有意境。
   可再进行深入的学习--9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11 9:41:44编辑过]

  
--  作者:帘月轻轻
--  发布时间:2011/4/12 10:44:55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CJ1402帘月轻轻 OK 得分:90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4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 --5





  2、平仄




“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5





  3、对仗




“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
可再深入的了解和学习--4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 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第二组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8
  
1、放鹤去寻三岛客
踏云来论几竿诗[帘月]
简评:整体感觉不错,踏云与几竿诗的意象可略作调整--8




  2、山光扑面经新雨
翠色披肩沐晚晴[帘月]
简评:对句工整,意境连接紧密--10





   3、到门不敢题凡鸟
归暮依然听晚钟[帘月]
简评:对句用意之深,意境不错--10




五、简述题(20分)----13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对联艺术的探求,它从最早开始的春联逐渐发展到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悼亡、行业招牌、文苑抒情、友朋酬答等诸多品类;从爱好层面看,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从张挂场所层面讲,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由于它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的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它应该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似答非所问,画蛇添足--5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内容相关”也称“语义相关”。含义: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可再深入理解--8

谢谢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9:48:58编辑过]


--  作者:牛奶
--  发布时间:2011/4/12 20:56:13

--  

  

  得分:62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2
  
  
1、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
  过于简单--3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 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5
  
  3、对仗:——“对仗”就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
  可再深入一些。--4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对应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不是)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第二组不合对联格律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15
  
  
1、放鹤去寻三岛客

   1、飞鸽穿越四更天【牛奶】(今)
   简评:立意与出句不协调,取象不准确---3
  
  2、山光扑面经新雨
   2、秀色宜人送暖风【牛奶】
   简评:可再加深一些内涵---7

    3、到门不敢题凡鸟(鳳)

   3、入室焉能垒土龙(垄)【牛奶】
   简评:过于注重机巧,而失去对联的意--5

  五、简述题(20分)----15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答: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技巧手法(简称为“联格”),分为复字叠字格、顶针格、拆字格、回文格、同旁格、讽喻格、嵌字格、无情对、白话格、谐趣格、音韵格,等等。
  后面的回答画蛇添足了--7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答: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 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可再深入一些----8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17 17:22:22编辑过]

  
--  作者:铁木钦哥
--  发布时间:2011/4/12 23:57:54

--  

得分:86
一、名词解释(15分)---14
  
1、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5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5                   3、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可再深入探讨--4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不是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0  
1、放鹤去寻三岛客

乘舟来访五湖仙
简评:意上略有合掌之嫌,可再开阔些对句的思路--8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柳色袭人沐晚风
简评:平仄合律,应对工整--9
3、到门不敢题凡鸟

求墨岂能画竹苞
简评:竹苞似词性失对,苞形容词--3

五、简述题(20分)--17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
对联按用途分: 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可再深入了解--9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可再深入探讨--8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17 17:57:53编辑过]


--  作者:草上雄风
--  发布时间:2011/4/13 9:36:03

--  
得分:66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4
  
1、对联--5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
对联属综合性文字艺术,它集书法、文学等于一体,既独立于诗、词、曲、赋、骈文、谜语、俚语等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之外,但又包容了这些艺术形式之长。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民俗性、传统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普及性等特点,应用比较广泛,雅俗共赏。它与骈文、格律诗词相媲美,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的实用性文体形式。


  2、平仄--5
“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
“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可再深入了解--4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不是)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不是)
第二组不合对联格律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4
  
1、放鹤去寻三岛客
荡舟独钓一江春
简评:整体连接不错,部分字词可再炼下,如独字改为放,春改为秋,意境开阔些--8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月色盈窗沐晚风
   简评:即非正对,亦非反对,串对,意似略隔,象为对而对--7
3、到门不敢题凡鸟
养性自当远俗人
简评:音律可稍加强一下,意尚可--9

  五、简述题(20分)---18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按用途和内容(简称为“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可再加深一些了解--9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可加深了解,如何才能--9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17 18:10:20编辑过]


--  作者:乐道
--  发布时间:2011/4/13 15:16:01

--  

  

得分:86分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14

  

  

  1、对联

  

  

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5

  

  

  

  

2、平仄

  

  

答:“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5

  

  

  

  

  3、对仗

  

  

答:“对仗”的概念从上面这句话已经可以粗略了解。我们可能更熟悉“对偶”的概念。那么对偶、对仗有什么异同呢--4

  

  

  

  

二、填空(20)--20

  

  

  答: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答: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答: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15

  

  

  

  

  

答:第二组不是对联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18

  

  

  

  

  

答:

  

  

放鹤去寻三岛客
   驾云来赏满园春
  简评:立意不明确,取象不准确---6
  

   山光扑面经新雨
   海水回身涌暮潮
  简评:过于写实,少了些许诗意---7

  

  

  

  


   到门不敢题凡鸟

  

  

来访何须溜主人
  简评:似调侃之语,访字词性失对--5
  

  

  

  

  


  五、简述题(20)----19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 民俗联、格言联、词庙陵墓联、佛寺道观联、名胜联、书院联、会馆联、行业联、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节日联、友朋酬答等诸多品类;
  可再深入了解学习--9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内容相关”也称“语义相关”。含义: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10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17 18:18:42编辑过]

  
--  作者:晚霞红满天
--  发布时间:2011/4/13 20:08:17

--  

 CJ1424 晚霞红满天 得分:89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

  2、平仄---“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对联中的“对仗”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否)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1
  
1、放鹤去寻三岛客

配:邀朋来赏二王书
简评:思路不错,应对精妙--10

  2、山光扑面经新雨

配:天外红霞为夕阳
简评:似欲用反对表达,思路不错。天外,词性失对,整句结构失对---5

  3、到门不敢题凡鸟

配:送客何须折柳枝
简评:才来就要走了,柳枝词性不工----6

五、简述题(20分)----18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对联有各种分类。按用途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可再深入一些--9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要做到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相关,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就是说上、下联统一说一件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如能进一步叙述,会更好--9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17 18:31:20编辑过]


--  作者:抱城山色
--  发布时间:2011/4/13 21:05:50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88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3
  
1、对联:
   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5
  2、平仄:
   “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4
  3、对仗:
   “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4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是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不是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是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5

  1、放鹤去寻三岛客
   乘槎欲访五湖仙
  简评:对句似有合掌之嫌,思路可再开阔---7
  2、山光扑面经新雨
   云影从容浮绿波
  简评:从容在此略有有歧义,对句意好--8
  3、到门不敢题凡鸟
   把酒已然忘俗身
  简评:独僻溪径,意味深沉---10

  五、简述题(20分)--15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按用途可分为春联、贺联、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可再深入研习--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说了语义相关的概念,对如何才能做到还需深入--7
  
白木老师辛苦!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0:02:45编辑过]

  
--  作者:非台
--  发布时间:2011/4/13 22:04:16

--  

  【作业】第一讲:初识对联(点评:白木)
  

  

  
  
  

  请学完第一部分“初识对联”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白木老师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86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5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5
  
  
  3、对仗:为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强表现力,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称为对偶。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15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答: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此组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1
  
  
1、放鹤去寻三岛客
   驾舟摇动满天星
  
简评:对句意略模糊,主题表现力不强--7
  
  2、山光扑面经新雨
   化气袭人为藕池
  
简评:是花吗?立意略散,词性小处不工--7  3、到门不敢题凡鸟
   把盏还须邀月仙
  
简评:同上,立意须明确,主题表现要到位--7
  
  五、简述题(20分)--15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按照用途对联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可再深入了解--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重点考究如何才能做到---7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0:13:18编辑过]

  
--  作者:云山枯木
--  发布时间:2011/4/14 22:43:26

--  

  【作业】第一讲:初识对联(点评:白木)
  

  

  
  

  请学完第一部分“初识对联”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白木老师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分)
  
1、对联 
   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2、平仄
   答:“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在平水韵中,平声指的是上平声和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都归入仄声。
  3、对仗
   答:“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

  二、填空(20分)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 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该组不是对联)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
  
1、放鹤去寻三岛客;
   回眸来赏一江春。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月色勾魂泣旧人。
  3、到门不敢题凡鸟;
   入庙当知拜圣僧。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按用途可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要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即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7:08:00编辑过]

  
--  作者:金色胡杨
--  发布时间:2011/4/15 19:44:44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72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3
  
1、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4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4
  3、对仗:“对偶”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强表现力。“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对联中的“对仗”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第二、三组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3
1、放鹤去寻三岛客 
邀朋来饮二锅头

简评:对句出奇出巧,和出句应对巧妙,可遇不可求--10
2
、山光扑面经新雨
皓月当头伴晚风

简评:意似远了--7
3、到门不敢题凡鸟
醉酒何须醒梦人

简评:和出句关联性似不太强--6
五、简述题(20分)--16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按用途和内容(简称为“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8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7:31:28编辑过]


--  作者:小风
--  发布时间:2011/4/16 14:55:10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62
  

  
  
  
  

  

    一、名词解释(15)--9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4
  
    2、平仄 平仄是泛指诗、词、对联等文句中的声调韵律,“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现在有今声和古声的区别。  3、对仗“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5
  
  
  

  

  

    二、填空(20)-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该两句不是对联)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该两句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18 
  
1、放鹤去寻三岛客
  
斟茶来谢万重恩
  简评:对句工整,不解对句之立意--5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水秀舒心映晚霞
  
  
简评:水秀词性失对,对句生硬--6
  
3、到门不敢题凡鸟
   观月何须叹古人
  简评:意思到了,取象不太合理--7
  

  
  
  
  

  

  

    五、简述题(20)--15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7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0:24:28编辑过]

  
--  作者:素琴无弦
--  发布时间:2011/4/17 21:12:39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82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是深受国人喜爱的传统综合性文字艺术。可以张贴在门框上等。能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可以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5
  2、平仄:“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联脚上仄下平,短的联句遵从五、七言格律诗律句的平仄规律。--5
  3、对仗:对联中的“对仗”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此组句子不是对联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此组句子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7
  
  
1、放鹤去寻三岛客===鸣琴来寄九霄情
  简评:对句思路不错,情字略白,可再炼下--9
  
  2、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月当头沐晚风
  简评:意略远,--8
  
  3、到门不敢题凡鸟===对酒犹能待雅宾
  简评:一切尽在酒中--10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20
  
答:可分为: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悼亡、行业招牌、文苑抒情、友朋酬答等诸多品类;从爱好层面看,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从张挂场所层面讲,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10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语义应当关联,要语气一致,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也可用关联词,可以用条件关联,可以用因果相关,可用流水对的形式等。--10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0:34:49编辑过]

  
--  作者:宁静星空
--  发布时间:2011/4/18 20:00:11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74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3
  
  
1、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贴”。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意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书写在纸上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5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4
  3、对仗:是指更为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4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此组句子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6
  
  
1、放鹤去寻三岛客
  2、山光扑面经新雨
  3、到门不敢题凡鸟
   1、出句:放鹤去寻三岛客,
   对句:停舟来侯五湖宾。
  简评:对句思路可再开阔---7
  
2、出句:山光扑面经新雨,
   对句:花气袭人伴暖风。
  简评:好句--10
  
3、出句:到门不敢题凡鸟,
   对句:立雪皆因仰圣师。
  简评:对句用程门立雪之典,提升了对联的内涵,立意独特--9
  
五、简述题(20分)--15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按用途对联可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语义相关也称内容相关,指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成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7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0:48:28编辑过]

  
--  作者:尚义
--  发布时间:2011/4/18 20:40:26

--  

  

【作业】第一讲:初识对联(点评:白木)得分:69分
  
  
  

  

   请学完第一部分“初识对联”的同学完成本讲作业,本帖已设置自动屏蔽,提交后请短信通知白木老师批改,短信请附上作业地址及楼层,教员批改、学员查阅修改作业可通过编辑命令,老师批改过后不得再改动!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分)--12
  
  
1、对联——对联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4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4

  

  

3、对仗——“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4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都不是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2
  
  
1、放鹤去寻三岛客——邀师来讲百家经
  简评:对鹤字的理解似不透彻,似为对而对--7
  
  2、山光扑面经新雨——水色迷人浮旧舟
  简评:思维奇巧,别有意韵,水色可炼--9
  
  3、到门不敢题凡鸟——进户只能夸大鹏
  简评:过于生硬,为对而对---6
  

  

  

五、简述题(20分)----15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7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6:40:55编辑过]

  
--  作者:水墨蝶儿
--  发布时间:2011/4/19 1:11:21

--  

  得分:81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5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5
  2、平仄 :“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5
   3、对仗: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是更严格的对偶。--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 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 陶冶情操)、鞭挞邪恶、( 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第二组 第三组
   第二组不是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7
  
  
1、放鹤去寻三岛客
   牧云来赏半江亭
   简评:律工意顺--10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河柳扶风着绿装
   简评:河字少了点诗意--9
  
  3、到门不敢题凡鸟
   赏竹必然来草堂
   简评:对句意不错,用词方面,如赏字、必然等,可再炼--8

  五、简述题(20分)----19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大体上可将其分成节令联、喜庆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九大类
   关于对联的类叙,可再深入学习。--9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对联的上下联是围绕同意事物或者同一现象,但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表达方式去阐述,而不是上下联的重合。
   对联语义相关,不仅看内容,而且看主题,总是内容表现主题,已主题统帅内容。上下联常常是在一个主题同摔下的两个方面。
   正对内容相关,反对的上下联是从相反或者对立方面的角度写的,使之相互映衬,鲜明对照,相反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中心,但相反的事物互为关联,或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流水对则是承接递进的方式进一步叙述事物,做到语义相关。
   语义相关看技法:衬托技巧,为了突出某一个事物,便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放在一起陪衬;答问的方式:设问,或者反问也可以很自然的做到语义相关。--10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11 9:17:51编辑过]

  
--  作者:优雅国粹
--  发布时间:2011/4/19 19:12:32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70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3
  
  
1、对联--------------俗称“对子”或者“楹联”或“楹贴”,是由两行对偶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上·文义上·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4
   2、平仄--------------“平”在普通话里指出,阴平·阳平,就是第一声,第二声,在对联中就成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里就是就是上声和去声,也就是所说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在对联中就称为“仄声字”--4
   3、对仗-------------是把同类或者对立的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或者相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和表现力的一种修辞方式,是更严格的对偶句,不仅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应,平仄相对,文义相关,此外 还不允许有重复用字 。--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 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这组句子是对联--因为它不仅仅是对偶句,又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应,文义相关
   空阶落叶无人扫 ----------------------------------------------------------------------------{平平仄仄平平仄}
  夜半秋声月叩门----------------------------这组句子不是对联,因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虽然字数相等,平仄也就是声律和谐,内容也相关,但是,无人扫和月叩门这两对词组的磁词性却不能对应。“无”--形容词,“月”是名词-----不对应,且“人”是名词而“叩”是动词也不对应,扫是动词与门是名词也不对应------无人+扫是主谓词组,无法和月叩+门对应。。。。
   3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这组也不是对联,因为虽然字数相等,平仄也算相应,但是词性不想当,可怜是形容词,而独坐是动词。。。。所以也不能称为对联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1
  
  
1、放鹤去寻三岛客-------------------------出句:放鹤去寻三岛客
   对句:凌峰笑看一湖春
   对句:拿镰割取一竿竹
   对句:乘舟垂钓一江秋
  第三个好--9
  
2、山光扑面经新雨------------------------------出句:山光扑面经新雨
   对句:柳色碧溪为小风
  简评:用词大胆,碧,形容词动用,可,小风指向模糊---8
  

  
  
  3、到门不敢题凡鸟-------------------------------出句:到门不敢题凡鸟
   对句:出笔总能和秋蝉
  简评:取象不准确,平仄失替--4

五、简述题(20分)--16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1答:对联按照用途可分为: 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8
  
  2 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也就是内容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对联的时候,必须做到上下联的内容要有关联,我们要把一副对联看成一篇文章,要把对联的上下联写出主题和中心思想,从而使上下联互相照应,互相联系,而不是把它们割裂开来,各自去说不相干的事情--8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6:51:45编辑过]

  
--  作者:修到梅花
--  发布时间:2011/4/28 20:35:24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74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3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4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对联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4 
3、对仗: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5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不是)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不是)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6
  
1、放鹤去寻三岛客
挂帆来沐五湖风
简评:对句立意明确,和出句相承--9
2、山光扑面经新雨
水色怡神历晚秋
简评:跨度略大,取象不太准确--7
3、到门不敢题凡鸟
入世焉能作蛰虫
简评:可作警句,发人深思---10
  五、简述题(20分)--15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按用途对联可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就是要做到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7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7:00:27编辑过]


--  作者:燭心
--  发布时间:2011/5/6 6:02:45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74分

  一、名词解释(15分)--12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称为“仄声字”。  3、对仗:“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

  二、填空(20分)--20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这一组句子不是对联, “无人/扫”主谓,与“月/扣门”主谓宾,结构 不对仗。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這一組也不是對聯,因爲“女”與“旁”詞性不對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7  
1、放鹤去寻三岛客

重配:邀松共品一山云--10

  2、山光扑面经新雨

重配:翠色拂衣洗旧尘--10

  3、到门不敢题凡鸟

重配:訪舊何需往遠山(碧山?)--7

五、简述题(20分)--15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按用途,对联可分为按用途分,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自勉联和馈赠联等。--8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做到对联上下联语义相关,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上下联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和中心思想来写作,就会做到语议相关。--7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6:30:48编辑过]


--  作者:海的世界
--  发布时间:2011/5/14 17:21:04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得分:63分

  一、名词解释(15分)--8
  
1、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4
  3、对仗

“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4

  二、填空(20分)--20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 )、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0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个人感觉随内容很贴切、平仄也相对、字数也相等,但文章与大雅词性不合;故此为病联。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个人感觉内容上没有关联。上句凄凉、下句祥和的美。节奏点不一,夜半与空阶、秋声与落叶词性也不合。故不可称联。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这组不是对联。上下只是一问一答的两句话。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21
  
1、放鹤去寻三岛客==乘舟来做一天仙--7
  2、山光扑面经新雨==水色天藏绿汀--8
  3、到门不敢题凡鸟==入室才知有寿星 --6

  五、简述题(20分)--14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7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确实记不住,伤心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首先立意,确定上联想要表达的主题。下联在对的时候与上联遥相呼应。--7



[此贴子已经被白木于2011-5-27 17:24:51编辑过]


--  作者:白木
--  发布时间:2011/5/27 18:07:21

--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分)  1、对联  2、平仄  3、对仗

本题的目的是让大家更多的理解和掌握有关对联的术语和基本概念,对联、平仄、对仗包含很多内容,是以后深入学习对联的桥梁和纽带,从这方面来说,已超出了单纯的名词解释意义,通过本题,大家可以更多的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填空(20分)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 )、鞭挞邪恶、()、征答交际等。

本题是为了加强对联基础知识学习。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本题是考察对联最基本平仄、词性、对仗结构知识的理解,第二组,无人扫==月叩门,很明显词性结构失对;而第三组,很多人容易弄混,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紧紧抓住对联的基本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问题迎刃而解了。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  1、放鹤去寻三岛客  2、山光扑面经新雨  3、到门不敢题凡鸟

本题体现的不仅是大家对对联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考察对那些基础知道的理解和运用。从简单的平仄、词性,结构,特别是深入的内容相关(立意、取象、关联),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难了。应对不能为对而对,首先在分析出句,在你看来,它在表达什么?确立主题,然后选取与之相的意象进行组合,入联方能对联,不能仅仅是看字对字,看词对词,看句对句,一定要让上下比共同表达统一的题。为了更好让大家掌握内容相着的概念,所以用了重配这样的题目,大家可以结合原句,进行探讨,置于文中去理解整体,然后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如何进行应对表达你的立意。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本题目的是让大家跳出概论性的东西,从感性的认识深入到理性的层面上来,从作业来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对联的分类即对联的类叙,是以后学习成联创作必须掌握的知识,而上下联语义相关,包括的内容更广泛:切时,切地,切人,切景,切物、切事。。。。。。需要大家进行深入的研习,才能更好的掌握到联知识。

注:在作业的批改中,可能有疏漏或考虑不周之处,如有不妥,大家可以共同探讨或和我联系,以求共同提高。


--  作者:弯儿
--  发布时间:2011/6/9 17:30:17

--  

一、名词解释(15分)  
1、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  2、平仄:“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对偶”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强表现力。“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二、填空(20分)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 )、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是对联,符合四要素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

不是对联,词性不相当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是对联,符合四要素。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  
1、放鹤去寻三岛客==埋名欲做五湖仙  
2、山光扑面经新雨
==绿柳调弦和燕声
3、到门不敢题凡鸟==对月自能泯俗尘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春联  
节日、庆贺联:
悼挽、题赠、宅第联
名胜古迹联
行业联: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首先要揣摩出句的意思,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哲理,揣摩出句的立意,然后在构思自己的下联思路,是正对反对还是流水对,不能偏离上句的主题。才能做到语义相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9 17:47:41编辑过]


--  作者:云岫无心
--  发布时间:2011/8/9 10:32:06

--  

  白木老师辛苦了


--  作者:晚霞红满天
--  发布时间:2011/8/9 21:08:08

--  

cj1424 晚霞红满天
第一讲作业:初识对联

  一、名词解释(15分)  1、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楹帖”。是由两行对偶语句构成的文体,是两行在声律、文义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般是书写在纸或布上,也可刻在竹子、木板和柱子上。是我们民族一项非常传统、较为常见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汉文学特有的产物。

  2、平仄---“平仄”的概念:“平”在普通话中指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在普通话中指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3、对仗---“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对联中的“对仗”包括三个方面:声律对仗、语法对仗、章法对仗。

  二、填空(20分)
  
1、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2、“对仗”是更严格的对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对应外,还有(平仄相对 )、忌不规则重复用字等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3、就对联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有:点缀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

  三、请指出下面哪组句子不是对联(15分)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空阶落叶无人扫
  夜半秋声月叩门(否)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坐青灯古佛旁

四、阅读前人诗联,并试着重配下联(30分)
  
1、放鹤去寻三岛客

配:邀朋来赏二王书
  2、山光扑面经新雨

配:天外红霞为夕阳
  3、到门不敢题凡鸟

配:送客何须折柳枝

五、简述题(20分)
  
1、按用途对联可分为哪些类?

答:对联有各种分类。按用途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


  2、如何才能够做到对联上下联的语义相关?

答:要做到对联上下联内容(语义)相关,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就是说上、下联统一说一件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761.71880毫秒。查询数据库3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