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无情前哨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422)
----  无情对四级分字法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22&id=243441)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10 16:24:15

--  无情对四级分字法



  四级分字法——玉、石、瓦、泥

  字工,是无情对的基石。字愈工,“对称美”愈突出。
  无情对相比于普通对联,对字字工对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小类工对。可是,目前区分“字类”的办法沿用的是普通对联的一般区分法:即粗略地分“工”“宽”两种。

  事实是,同一个汉字,在所有与之能相对(指普通对联一般标准)的汉字中,工致程度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汉字本身的“非量化属性”,加上认识的差别,所以当出现“宽”字时,到底宽到什么程度,往往意见不一,争执不断,只能用“略宽”“较宽”“宽”等说法进行大致的表意,或干脆以“把握着话语权的人说了算”的方式解决。

  工宽之辩,显然不能满足无情对实践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有更适应无情对实际需要的一套“分字系统”。

  其实,要将对仗字组的“工致度”量化到1%-100%,不必要,也不可能。愚以为,分4类比较妥当(当然,另有方家的理论分3、5、6类也未尝不可)。分法大致如下:

  玉工:常见的、没有丝毫争议的小类相对者,如“花”对“果”;

  石工:比较偏的、冷门的,但小类相对的,如“镇”对“笺”;大小类相对者,如“树”对“桃”;

  瓦工:大类相对者,如“浪”对“桥”;

  泥工:一个大类的小类对另一大类等,如“山”对“桨”。

  这四中分法比较形象,“玉”显珍贵;“石”则较坚硬;“瓦”难禁敲打;“泥”更是难以扶上墙,不容易满意。

  这样,就可以比较明确的将“宽对”细分为“石工、瓦工、泥工”三种。这三种字,在一定情况下,都可以入联,只是有了优劣之分而已。

  无情对视野中的汉字,理论上就由“玉工——宽(石工、瓦工、泥工)——不工”的分字体系,各归其位。

  如果这分法成为共识,则对大家的“无情活动”会很有帮助。一是有了共同的语言,交流中易沟通,易形成共识;二是可以进行“网字活动”,把能对一个字的4类字找出来,形成字库;三是有利于无情对的发展,等等。

  分析示范:
  例05:

  立水迎风荷渐动 [水区瓦工]
  纳川入海林则徐 [丑时]

  1位:石工;2位:玉工;3位:玉工;4位:瓦工;5位:泥工;6位:玉工;7位:不工
  如此一分析,则字的工致程度一目了然。

  说明:
  1、《四级分字法》实际可能难以全部覆盖所有情况,尤其是动词的细分。
  2、这是适用于无情对创作、赏析、评价,特别是适用“工中求工,优中选优”需要的方法,普通对联反而不适用。如毛泽东的“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如果运用这方法来判断下联,“山”“桥”,就都是“瓦工”了。
  3、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是与时间推移相关的,具体到某一时代,也与文化背景和情境相关。比如说“网”对“报”和“书”,以前是大类相对,只能算“石工”,现在进入电子时代,有了网络,成了小类相对了,就“玉工”了。所以,此法运用起来,虽然方便些了,但对字的判断,还是会因人而异的。
  4、判断字的工致程度,也需要具体的对联情境来支撑。区分是“玉石瓦泥”中的哪类,最终要放到具体对联中来看才最准确。到底是小类相对、大类相对还是隔类相对等等,也要以对联为背景才好精细的区分。
  5、由于小类工对也是分“层级”的,在一些比赛中,对仗已经工整的作品,可能还是会面临相形见拙的情况。

  有形或无形的《四级字库》,说白了只能指引方向和思路。绝对不能说简单地用排列组合就能对出好的无情对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6 8:54:28编辑过]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125.00000毫秒。查询数据库3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