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无情版(仅版主可发主题帖)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370) ---- [灌水] 第六十六擂茶馆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370&id=328425) |
|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2/7/15 8:36:45 -- [灌水] 第六十六擂茶馆 第六十六擂已经开赛,欢迎大家到此消暑品茶,论道拍砖。 |
|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2/7/15 8:40:34 -- 64擂胜出者笑对先生,因事务繁忙未能担任本期擂主,特委托无情版代为出句,待笑对先生闲暇之时再来递招。 |
|
-- 作者:易水村人 -- 发布时间:2012/7/15 9:21:00 -- 建议点评要到位。不能敷衍,允许争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5 9:21:56编辑过] |
|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2/7/15 9:38:06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2-7-15 8:40:34的发言: 64擂胜出者笑对先生,因事务繁忙未能担任本期擂主,特委托无情版代为出句,待笑对先生闲暇之时再来递招。 晕!早说这情况啊。还以为是什么困难!!! |
|
-- 作者:员外 -- 发布时间:2012/7/15 10:24:48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攻擂:两国领空怕扯皮 是不是犯律了? |
|
-- 作者:员外 -- 发布时间:2012/7/15 11:22:14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攻擂:老郭下山冷烫头 烫头分冷烫热烫。 |
|
-- 作者:醉猫 -- 发布时间:2012/7/15 13:35:08 -- 规则是什么,能对多少句? |
|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2/7/15 21:11:40 -- 大家注意规则,每人一句啊!裁判点评前可以修改,其它家具放到茶馆里来 |
|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2/7/16 22:18:59 -- 移钢棒先生擂台帖子于此: 那我也玩“无情对”行不?不要删贴或者屏蔽,这对你们没有任何的坏处!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小河边日暖当头 [钢棒] 此为无情对的自我说明: 首先,字字字面词性对仗,也隔得不远,满足了“对字”的要求,其次,实际词性不是字字都对仗,且上下句整体不对仗,满足了“不对句”的要求,再之,上下两句各说各话,没啥联系,满足了两句“不相干”的要求,最后,上下节奏不一致,这可以加强“无情”的特征。 当然,此对不算很好,没有出现绝妙有趣的效果,但勉强也还算得上是无情对。 至于平仄,我的对句是3,2,2节奏,当然只能按3,2,2的节奏安排平仄,虽然我从不认为对联有什么必须遵守的“律”。 词性分析:孤、小皆为形容词,对上了,虽然孤有数词的特征,但只能对单,独,双等才能形成鲜明的特色,才比较好,用其它数字甚至量词就很差了。 城、池是一家,池也就是护城河,所以城和河比较接近,无情对中的名词不能隔得太远,一般尽量接近,偶尔可稍微放宽。 背,其字面常见词性既有动词,也有名词词性,实际上,动词和名词都是“背”的基本词性,所以对动词可以,但必须是原生态的动词,对形容词就不行。对名词可以,最好是身体部位的名词和方位名词,我用“边”,就是选择了“背”字字面词性之中的方位名词。 山岭和太阳,一个地上的东西一个天上的东西,与地理和天文都沾边,因而也比较接近。 寒、暖,反义形容词,最佳对。 吹,当,字面词性都是动词。 角,头,很接近。可以都是动物的身体部位,也可以都是方位名词。 无情对最基本的特征:对字不对句,且主要的字(一般包括名词,颜色词,数词和有鲜明特征的动词等等)字面词性要尽量小类相近,上下句语意不沾边,如果有绝妙有趣拍案叫绝的效果或者在表面的不相关下有特殊的方式能契合一个统一的主题,那就是极品无情对了,比如“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那联就是。如果你对无情对不那么清白,比照着这个学就不会歪到哪里去了。 如果对字也对句了(对句,实际词性一致节奏一致或者上下句子节奏相同结构也相同,上、下联实际对仗了那就是对句了),那就不是无情对了,那是正常的对联或者是隔得离谱的病工对了。主要的字词字面词性不对或者大多数字词字面词性对得很差,那也不是无情对了,也毫无无情对的味道。无情对字面词性一定要对好,可以节奏一致,节奏不一致无情效果更好,但绝对不能实际词性一致,那就对了句而不是无情对了。有些“词对”字字工对其实不是无情对,那是文字游戏中的巧趣对,那是独词对的基本要求,不然名词随便对一个名词毫无意思或者意趣。对仗讲究科学分级,词对最好要对到字,词组对到词,句子对到成分就满足基本要求了, 我不是什么无情对高手,你可以藐视我,但这个基本思想和基本认识不会错到哪里去,肯定比这里一些人乱教的所谓“无情对”要强得多。 |
|
-- 作者:醉猫 -- 发布时间:2012/7/16 22:31:40 -- 对于藐视规则的,删贴,封号都可以,象交警罚款、扣分违反交通规则行为一样的,哈哈。 |
|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2/7/17 5:40:48 -- 浅析本期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本出句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译文为“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本人也是从古诗词网查来的:))。 以无情对的方式若要做到逐字小类工对并句子通顺自然句意又能让人一目了然来应对本出句我想应该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出在“城”“岭”“寒”这三个字。 城:【名】 本义:城墙, 小类工对合律的只能是:“国”“省”“道”“县”“市”“镇”“域”“治”“府”“里”“地”,,,(暂时只想到这么多,欢迎补充) 【动】 筑城,因此若要上转句中的城为动词的话也只能牵强的用“筑”“建”“造”“盖”,,,,,之类的动词来对,其他类的动词我认为不妥。 岭:【名】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小类工对的字太少了,首选的大概就“山”“峰”“脊”“梁”“坡”,,,,,之类的了,其次才是“江”“河”“湖”“湾”“关”,,,,这些了,, 寒:这字在无情对中经常出现的字眼单单以形容词来对就有众多可对之字,如“酷”“暑”“冻”“冷”“暖”“热”“困”“好”“富”“喜”“乐”“盛”,,,,,,,等 等之类。还能上转成动词取“恐惧”之意来应对。 无奈本字出现在句中的第五个字,起着前后衔接的关键作用,看了师友们已对的那些句子,我相信,很多朋友一定卡在这个字里伤脑筋,换了N多的字来对总不能把前后完美的衔接起来。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的欢迎师友们能在和谐的前提下批评并纠正并一起探讨,就此谢过) 本才疏学浅,有幸当了本期的裁判有了更近距离地和众师友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还望大家一起努力对出更精彩的作品 因裁判不参赛,所以一并把本人的拙句献丑在这里了,欢迎拍砖。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一道登峰苦造极 [换位思考] |
|
-- 作者:一方 -- 发布时间:2012/7/19 14:13:57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只道扬州喜《画皮》,喜--火?[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0 13:40:53编辑过] |
|
-- 作者:越南天牛 -- 发布时间:2012/7/19 15:17:55 -- 还是喜欢以前那样,应对过程中对句都屏蔽的。。。 |
|
-- 作者:一方 -- 发布时间:2012/7/20 14:01:1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0 14:01:34编辑过] |
|
-- 作者:空中雨点 -- 发布时间:2012/7/21 16:31:13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刘长卿】
灌水:中国《脊梁》热播中【空中雨点】 |
|
-- 作者:空中雨点 -- 发布时间:2012/7/21 16:33:07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刘长卿】 灌水:复国屈原苦辩争【空中雨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1 16:50:29编辑过] |
|
-- 作者:路侠槐卿 -- 发布时间:2012/7/21 23:43:15 -- 孤城背岭寒吹角 小道中车满靠边 无情对容易凑,但似乎意义不大 ——这里存在上下联的关联度的问题。对句方法虽然无情,并不意味着上下联没有关联。以无情手法对句,如果同时能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只会是内容更加丰富、上下句之间关系也不失密切,可以从多角度反映同一事物。 以本人愚见,“流水无情”是最理想的无情对。 本人对句中的“悲号”,由孤、寒联想及悲,由角联想到号(尽管所处位置不一样),属于很普通的联想,而位置相同的城和号(商号)的对应则属于无情对法,一名词一动词(号由商号转为哭号)。这种糅合普通联想和无情手法的对句方法,应属于高难度的无情对句方法。 至于后面当冲、滞纳金,无情味是很浓厚,关联度则完全没有了。 再以“悲号”对: 孤城背岭寒吹角 悲号后冲凉打尖 孤城背岭寒吹角 悲号前关紧拱门 下面的对句,直接顺承出句的孤、寒,以号角所暗示的军营生活为背景确立对句主题,进一步突出冷、苦,从关联度看,或许又更加紧密些,对句手法仍不失为无情: 孤城背岭寒吹角 冷落前冲苦战人 仅从这主题关联度看,擂台以下对句考虑比较充分: 独镇边关老将军[大耳朵痴] 打道回家少白头 [春山] 大将冲关怒上头【世纪老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2 8:49:33编辑过] |
|
-- 作者:未必无情 -- 发布时间:2012/7/22 8:39:34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陋巷颜渊乐守宫 [未必无情] |
|
-- 作者:空中雨点 -- 发布时间:2012/7/22 10:07:32 -- 第4楼:老道过江会解元 [真爱无尘] 简评:老略宽,会略宽,解略宽,余字工致度基本没问题,过江和依山似乎情意绵绵但不影响整句的无情效果。 孤/独/鳏/寡/老/幼,没比这更工的了!“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2 10:09:32编辑过] |
|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2/7/22 10:44:44 -- 有其他的理由来解释吗?因为按照你所举的例子也只能说明“孤/独/鳏/寡”,要是按你孤/独/鳏/寡/老/幼逻辑的话,那"幼"岂不是也能对“孤”“独”“鳏”了? 以下是引用空中雨点在2012-7-22 10:07:32的发言:第4楼:老道过江会解元 [真爱无尘] 简评:老略宽,会略宽,解略宽,余字工致度基本没问题,过江和依山似乎情意绵绵但不影响整句的无情效果。 孤/独/鳏/寡/老/幼,没比这更工的了!“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
|
-- 作者:未必无情 -- 发布时间:2012/7/22 10:45:25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老宅面炉热窝头 [未必无情]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老宅面炉烫指头 [未必无情]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双窟眉山热窝头 [未必无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2 10:57:14编辑过] |
|
-- 作者:员外 -- 发布时间:2012/7/22 10:59:54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两国黄岩怕扯皮--------- 刚刚改的,谁知裁判长已经裁过了。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两国黄岩热闹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2 11:03:45编辑过] |
|
-- 作者:醉猫 -- 发布时间:2012/7/22 15:04:03 -- 第9楼:只道滑坡暗发毛 [醉猫] 简评:我好像喝醉了,怎么读也读不顺呀 解释:只要说滑坡心里就暗自发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2 15:05:02编辑过] |
|
-- 作者:无情特工 -- 发布时间:2012/7/22 22:34:02 -- 第33楼:谁道东坡怕扯皮 [无情特工] 简评:能解释一下谁字的工对理由吗?其他各字基本上都小类工对了,而且东坡确实不怕扯皮 ~~~~~~~~~~~~~~~~~~~~~~~~~~~~~~~~~~~~~~~~~~~~~~ 孤是皇帝的自称,对谁应该还可以吧。 ![]() |
|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2/7/23 4:39:49 -- 以下是引用无情特工在2012-7-22 22:34:02的发言:第33楼:谁道东坡怕扯皮 [无情特工] 简评:能解释一下谁字的工对理由吗?其他各字基本上都小类工对了,而且东坡确实不怕扯皮 ~~~~~~~~~~~~~~~~~~~~~~~~~~~~~~~~~~~~~~~~~~~~~~ 孤是皇帝的自称,对谁应该还可以吧。 ![]() 我认为单纯的孤不能代表“孤家”“孤王”所以算不了皇帝的自称,就算是“朕”这个字显而易见的是皇帝的自称我认为在无情对里也不适应用“谁”来对,不觉得这样的范围太大了吗,离小类工对甚远。 |
|
-- 作者:马夫 -- 发布时间:2012/7/23 8:56:56 -- 第55楼:一路爬山汗打头 [马夫]汗在前,人在后 简评:真的好艰辛的征途哈,都汗打头了我还要说这头被汗打得太勉强了 不是头被汗打。打头——走在队伍的前头,(前面过来一队人,打头的是个大高个)爬山嘛,汗滴路上土,点点滴滴地洒了一路,全洒在爬山人的前面了 |
|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2/7/23 9:28:13 -- 以下是引用马夫在2012-7-23 8:56:56的发言:第55楼:一路爬山汗打头 [马夫]汗在前,人在后 简评:真的好艰辛的征途哈,都汗打头了我还要说这头被汗打得太勉强了 不是头被汗打。打头——走在队伍的前头,(前面过来一队人,打头的是个大高个)爬山嘛,汗滴路上土,点点滴滴地洒了一路,全洒在爬山人的前面了 我说的这头被汗打得太勉强的“头”正是前头的头呀,据我所知汗是不会洒在人的前头的,“汗流浃背”“汗流满面”“汗流接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3 9:34:27编辑过] |
|
-- 作者:马夫 -- 发布时间:2012/7/23 10:33:51 -- 呵呵,看来你没体验过大汗淋漓,汗如雨下,弓腰低头,汗珠一滴滴从发梢滴落这样的爬山过程 |
|
-- 作者:未必无情 -- 发布时间:2012/7/23 10:35:14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少镇眉峰冷到心 [未必无情] 注释: 按《百度百科》 眉峰:眉头。 宋 柳永 《雪梅香》词:“别后愁颜,镇歛眉峰。”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喜今日眉峯少整,无限惜花情,试向林园寻问。”《花月痕》第四五回:“眉峯离恨锁层层,欲断情丝总未能。” |
|
-- 作者:无情特工 -- 发布时间:2012/7/23 19:11:30 --
以下是引用换位思考在2012-7-23 4:39:49的发言: 我认为单纯的孤不能代表“孤家”“孤王”所以算不了皇帝的自称,就算是“朕”这个字显而易见的是皇帝的自称我认为在无情对里也不适应用“谁”来对,不觉得这样的范围太大了吗,离小类工对甚远。 同意你的说法,但个别的字宽,只是降低了一些分值。谢谢。 |
|
-- 作者:越南天牛 -- 发布时间:2012/7/23 20:35:41 -- 第32楼:一道侃山热炕头 [越南天牛]注:侃山即侃大山;炕可作动词,烘干意。 简评:若侃字算工的话侃山二字是最亮点,炕虽可做动词用但还是觉得工值略逊,总体来说还能让人能理解句中想表达的意思,算比较成功的对句 ——背:背诵;侃:聊天。两个都是嘴巴的动作,算工不? |
|
-- 作者:红尘边上客 -- 发布时间:2012/7/23 21:27:08 -- 可否对两句任评委选一? |
|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2/7/23 21:52:48 -- 背--侃当属工对 以下是引用越南天牛在2012-7-23 20:35:41的发言:第32楼:一道侃山热炕头 [越南天牛]注:侃山即侃大山;炕可作动词,烘干意。 简评:若侃字算工的话侃山二字是最亮点,炕虽可做动词用但还是觉得工值略逊,总体来说还能让人能理解句中想表达的意思,算比较成功的对句 ——背:背诵;侃:聊天。两个都是嘴巴的动作,算工不? |
|
-- 作者:红尘边上客 -- 发布时间:2012/7/23 23:08:11 -- 无情对允许孤平失律吗? |
|
-- 作者:水区瓦工 -- 发布时间:2012/7/24 7:33:21 -- 第70楼:二月逆流冷战毛 [水区瓦工] 简评:按照我的理解至少二六位不工,且句意牵强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二月逆流冷战毛 [水区瓦工] 对完时就觉句意有点不顺当. 不过还没到牵强吧. 故事背景是 1967年 国家大事件"二月逆流"(后来平反为"二月抗争"). 后面的"毛"指毛泽东. "二月逆流"让毛泽东打了个冷战. 动词倒装使动来用也是可以的. 或者说一帮元帅们跟毛泽东的文革阵营冷战也是能说得通的。句意可能稍隐晦了点. 如果只按字面上理解成"二月的寒流让人打冷战竖毛孔"的话,确实是牵强了,而且有生造之嫌,但我本意不是这个. 另"城/月"相对,谈不上很工, 但也不至于"不工", 考虑到"边城月"、"月光之城" 等文学意向来考虑也可算是工对的吧。 "战"字作动词跟"吹"字相对也是可以的,特别是出句中"吹角"本就是战争年代军营中的事物,两者还是有联想空间的. 如果不考虑各字在句中意,只考虑字本身义项比较,说它“不工”也是可以接受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4 8:53:59编辑过] |
|
-- 作者:庄生梦蝶 -- 发布时间:2012/7/24 14:26:25 -- 看了主裁的这么多评语,就是感觉不出衡量工与否的尺度是什么?特别是关于“背”和“吹”两个动词,到底该选哪几个动词与之相对才叫小类工对? |
|
-- 作者:徐孺子 -- 发布时间:2012/7/24 14:35:57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博库巅峰上亿元 [徐孺子] 注释:浙江有博库网上书城 |
|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2/7/24 21:15:05 -- 小类工对这东西各有各的理解和区分,我所理解的小类工对是这样的,以“背”“吹”为例吧,“背”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而且还是多音字,取其名词意来对只有人体或动物的身体部位或者方位(如前后左右相同反,,,,之类的)名词来对算为工对,取其动词义可对的字(避离去向倒顺,,,,,等等),形容词的有(兴幸旺灵聪,,,,等等),还有多音字的动词义可用(负报扛抬拉推,,,,,等等)。个人认为能和背小类工对的字范围挺广的,相比之下能和“吹”构成小类工对的字就少了,因为“吹”只有一个动词的词性,人在吹(打奏鼓唱颂捧,,,,等等)或者风在吹(抚拂啸吼,,,,,等等)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而且表达得并不完整,即便如此在点评当中也难免出现误评错评现象,还请有发现问题的朋友给指出来,有错的本人好及时改正 以下是引用庄生梦蝶在2012-7-24 14:26:25的发言:看了主裁的这么多评语,就是感觉不出衡量工与否的尺度是什么?特别是关于“背”和“吹”两个动词,到底该选哪几个动词与之相对才叫小类工对? |
|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2/7/24 21:25:36 -- 以下是引用水区瓦工在2012-7-24 7:33:21的发言:第70楼:二月逆流冷战毛 [水区瓦工] 简评:按照我的理解至少二六位不工,且句意牵强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二月逆流冷战毛 [水区瓦工] 对完时就觉句意有点不顺当. 不过还没到牵强吧. 故事背景是 1967年 国家大事件"二月逆流"(后来平反为"二月抗争"). 后面的"毛"指毛泽东. "二月逆流"让毛泽东打了个冷战. 动词倒装使动来用也是可以的. 或者说一帮元帅们跟毛泽东的文革阵营冷战也是能说得通的。句意可能稍隐晦了点. 如果只按字面上理解成"二月的寒流让人打冷战竖毛孔"的话,确实是牵强了,而且有生造之嫌,但我本意不是这个. 另"城/月"相对,谈不上很工, 但也不至于"不工", 考虑到"边城月"、"月光之城" 等文学意向来考虑也可算是工对的吧。 "战"字作动词跟"吹"字相对也是可以的,特别是出句中"吹角"本就是战争年代军营中的事物,两者还是有联想空间的. 如果不考虑各字在句中意,只考虑字本身义项比较,说它“不工”也是可以接受的。 谢谢瓦工朋友让我知道了二月逆流这个文革期间的政治事件,但我还是觉得后面的“冷战毛”三个字呼应不了“二月逆流” |
|
-- 作者:员外 -- 发布时间:2012/7/24 21:56:31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对句:二月逆流冷战毛 [水区瓦工] ======================== 就是月、战宽了点,整句还是挺好。-----也是个见。呵呵 哦,“流”似乎也宽了点。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4 22:02:22编辑过] |
|
-- 作者:一百文 -- 发布时间:2012/7/26 12:09:13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攻擂:贫道离山怕洗头【一百文】 贫道不上发廊,怕影响清修 ![]() |
|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2/7/26 13:44:20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灌句:同治陈冲热恋中 [丑时] 陈冲曾经主演《末代皇帝》,这里是乱套:)博一笑耳 欢迎好事者拿我这个对句去联都说事。 |
|
-- 作者:江湖客 -- 发布时间:2012/7/26 17:10:49 -- 擂句: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攻擂:阴部股沟湿备皮 [江湖客] |
|
-- 作者:红尘边上客 -- 发布时间:2012/7/27 0:20:20 -- 孤城背岭寒吹角 [唐.刘长卿] |
|
-- 作者:女红妆 -- 发布时间:2012/7/27 6:27:33 -- 以下是引用女红妆在2012-7-22 16:44:53的发言: [换位思考]老师,当时我是先想到肩周炎这个名称,觉得很不错,周对岭也是有顾虑的,后来想想,头是山头,岭是山的岭上,周是山的四周、周围,就用它了。 ![]() ![]() 66茶馆连接错误,发到65茶馆了,晕死
|
|
-- 作者:路侠槐卿 -- 发布时间:2012/8/3 23:56:18 -- 以下是引用换位思考在2012-7-24 21:15:05的发言: 小类工对这东西各有各的理解和区分,我所理解的小类工对是这样的,以“背”“吹”为例吧,“背”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而且还是多音字,取其名词意来对只有人体或动物的身体部位或者方位(如前后左右相同反,,,,之类的)名词来对算为工对,取其动词义可对的字(避离去向倒顺,,,,,等等),形容词的有(兴幸旺灵聪,,,,等等),还有多音字的动词义可用(负报扛抬拉推,,,,,等等)。个人认为能和背小类工对的字范围挺广的,相比之下能和“吹”构成小类工对的字就少了,因为“吹”只有一个动词的词性,人在吹(打奏鼓唱颂捧,,,,等等)或者风在吹(抚拂啸吼,,,,,等等)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而且表达得并不完整,即便如此在点评当中也难免出现误评错评现象,还请有发现问题的朋友给指出来,有错的本人好及时改正 以下是引用庄生梦蝶在2012-7-24 14:26:25的发言:看了主裁的这么多评语,就是感觉不出衡量工与否的尺度是什么?特别是关于“背”和“吹”两个动词,到底该选哪几个动词与之相对才叫小类工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4 0:52:02编辑过] |
![]() |
|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