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无情版(仅版主可发主题帖)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370)
----  ★★2010年元月赛事茶馆(老板: 当月赛事主持人)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370&id=193089)

--  作者:无情版
--  发布时间:2010/1/1 9:08:49

--  ★★2010年元月赛事茶馆(老板: 当月赛事主持人)

各位无情版联友:
  新年好!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联艺精进。2010年,无情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赛事体系,并将推出新的比赛平台。希望您以这里为“家”,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和友谊。

  其中,无情擂台,在总结过去一年经验的基础上,改版为“半月赛”,这样,您就可以更从容地应对,不会错过每一场比赛啦!祝您每次擂台都能对出佳句:)
  “神不散”无情创作赛,每月一场,即时点评。祝愿您通过参加此项比赛,创作水平日臻精进。
  “时事无情”、“雅无情”比赛也将陆续推出。

  所有比赛参赛之余,都可以到这里来歇歇脚,喝喝茶。

  预祝您新的一年里,在本版过得快乐、充实!


     
无情擂台终评评判标准
  
  
  根据<<21擂参赛须知>>终评评判标准如下:
   1、认同多音字转音变调取义。
   2、允许改变结构。
   3、以工值为入围优秀句的首要条件:"工"是指上下联对应的单个字义小类工对,不认同将单个字加上另一个(想象的未出现在句中的)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意思。
   4、可以新音或古音,但古今音不得混用。
   5、对应出句,提倡对句字字平仄相对,最起码要求是必须2、4、6、7位平仄相对,1、3位可放宽不论,第5位在不造成三平尾时可不论,不能三平尾,多音字要看它在句中的本来读音。
   6、典型的孤平应该作为一忌,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7、要求句意通顺,合乎逻辑,不能太晦涩难懂。
   8、违反第4、5、6条其中一条,属于硬伤,直接淘汰;整句有情直接淘汰。


[此贴子已经被丑时于2010-1-3 13:04:27编辑过]


--  作者:无情版
--  发布时间:2010/1/1 9:09:45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 9:28:39

--  
喝一杯美人香草园的香草茶吧:)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 9:31:07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 20:17:44

--  

  


--  作者:孤云牧雪
--  发布时间:2010/1/3 14:42:19

--  

  元旦假期大家是不是都出去玩了!牧雪先进来喝杯茶


--  作者:保持忠诚
--  发布时间:2010/1/4 19:08:41

--  

  学习


--  作者:乐清湾
--  发布时间:2010/1/4 20:30:05

--  
把擂句贴在茶馆里,请诸位品茶论对。香草茶,著名的丑茶啊!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古)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0/1/4 20:46:58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今朝评委挺麻烦 [香雾空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4 20:54:49编辑过]


--  作者:乐清湾
--  发布时间:2010/1/4 22:20:58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打油:亮分一出奖麻花 [乐清湾]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0/1/5 1:04:57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朱军崇拜谢冰心 [换位思考]







纯灌水:))))))))
--  作者:一江月
--  发布时间:2010/1/5 5:47:40

--  
麻花好吃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白天没空拧麻花 [月】

灌水~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5 11:09:21

--  
新年新气象:)
擂台赛赛句已经超100了,且精彩多多:)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8 12:58:02

--  
无情23擂参赛最终名单:

O白发渔樵O,艾莎,白鹭书童,白衣如雪,白玉楼上客,斑驳的钝剑,保持忠诚,贝啃鲍耳,边缘地带,冰雪莹儿,不是杖头悬鬯,裁剪,长安闲人,长弓,嘲风月,尘冰,程者,赤道火夫,楚客,春江蓝天,大洋逸游,丹枫鹤舞,淡水湖,东城春早,东山人,对影眉浅浅,翡莲居士,扶卧撑,腐儒,孤云牧雪,古乐雨,观音土,官坊骚客,国偲,海市蜃楼,海棠无香,好人,荷风小月,换位思考,娇娇,津味,冷月冰心,离情重,李青岩,联海学泳,刘昌佼,柳荫居士,绿色森林,梦醒十分,明月天涯,木耳,南充唐僧,潘德馨,浦江一夫,浅饮辄醉,乔木,秦溪河畔,清风拂尘,清风送爽,曲水流觞,如練,三点一四派,史青,守阙园主,岁月留痕,天真阁主,田园微风,未央,文思,无情版,吾夷族人,西关客,犀城人家,闲书三千,弦月聽簫,宪先生牛,香雾空濛,湘楚君,湘东儒子,骁骏,小学徒,笑对,笑书生,心梅,星语心,学而究,野菊花,叶落寒江,一格,一壶淡酒,一江月,一路春风,一湾清泉,易木新学,饮马冰河,幽兰自在深谷香,愚者闲人,羽羊,雨夜思君,聿舟,云林,斩月,郑联,郑群,直出青云,诸葛年少,左达承明

  感谢您积极参加无情23擂比赛。赛事现已进入投票阶段。攻擂句汇总在比赛帖(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370&id=193087&star=1#193087)的4楼,请您在元12日20时之前投票。每人可选1-10句。请填写编号:)不需要复制句子。有好的见解可到茶馆交流。
谢谢合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8 13:32:07编辑过]


--  作者:宪先生牛
--  发布时间:2010/1/8 15:22:47

--  

  出句按古音的话,对句是否也按古音啊?这样的话很多孤平啊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8 15:58:59

--  

  

以下是引用宪先生牛在2010-1-8 15:22:47的发言:
  出句按古音的话,对句是否也按古音啊?这样的话很多孤平啊

  
  对。不能混用!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0/1/8 16:20:45

--  
出句:旁岐曲径 [韩国人]

探讨:
岐(字义)
1、〔~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2. 〔~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
3. 同“”。
请教:这里的“岐”从成语的本意应该是同“”,而基本字义是“岐山”“岐伯”的意思,无情版目前不支持通假字,许多联友按“”意对句是否不妥?请丑时及各位老师讲解。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8 18:22:11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1-8 16:20:45的发言:出句:旁岐曲径 [韩国人]

探讨:
岐(字义)
1、〔~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2. 〔~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
3. 同“”。
请教:这里的“岐”从成语的本意应该是同“”,而基本字义是“岐山”“岐伯”的意思,无情版目前不支持通假字,许多联友按“”意对句是否不妥?请丑时及各位老师讲解。
确实!!!我没看仔细,一直以为是“歧”:)谢谢
--  作者:嘲风月
--  发布时间:2010/1/8 18:35:45

--  

  本来就是玩玩,昨天随便发了对句,现在看看有这么多好对句,嘿嘿,自己也就只能是玩玩了


--  作者:枫林
--  发布时间:2010/1/8 19:10:31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对句:香荷有意点波心 【枫林】
--  作者:冰雪莹儿
--  发布时间:2010/1/8 19:58:44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单人匹马走天涯 [冰雪莹儿]

第一次玩没细看,不知道能发两联。把未发的第二联发这里玩吧

--  作者:直出青云
--  发布时间:2010/1/8 21:12:31

--  

  没有看清是无情对


--  作者:琴莫言
--  发布时间:2010/1/8 21:59:15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那时有点落花生 [琴莫言]

--  作者:乐清湾
--  发布时间:2010/1/8 22:00:44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古风一首劝桑麻 [乐清湾]

--  作者:孤云牧雪
--  发布时间:2010/1/9 17:15:56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今天要转站荷兰 [孤云牧雪]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0/1/9 20:26:08

--  

  无情22擂攻擂优秀句为何不赏银子?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0 8:22:36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1-9 20:26:08的发言:无情22擂攻擂优秀句为何不赏银子?

  
  走不了的:)
--  作者:南海袁
--  发布时间:2010/1/13 0:14:43

--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春风着意绽梅花 [南海袁]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0/1/13 10:33:38

--  
此联应是不错的无情联,但落选了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攻擂:今天净捧打金枝 [香雾空濛]
《打金枝》剧本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3 11:05:26

--  
以下是引用香雾空濛在2010-1-13 10:33:38的发言:此联应是不错的无情联,但落选了
擂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攻擂:今天净捧打金枝 [香雾空濛]
《打金枝》剧本

确实完美!编号是多少,主持人为你主持公道。
这次投票,显示部分新朋友不是特别了解无情,有一句明显是有情句,也入选了。
投票只是主要参考,斑竹裁判团会拿准的。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3 11:10:55

--  
是046号,我投了一票的:)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0/1/13 14:31:54

--  

  谢谢时版青睐!


--  作者:孤云牧雪
--  发布时间:2010/1/14 18:15:00

--  
000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古)
137阴天少搅拌花茶--(注:易变味、变质)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4 18:47:13

--  
以下是引用孤云牧雪在2010-1-14 18:15:00的发言:
000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古)
137阴天少搅拌花茶--(注:易变味、变质)

阴天/明月:可直对(即普通对联也可如此);花/竹:小大类之对;花茶/竹叶:有情。没选上不冤:)


--  作者:换位思考
--  发布时间:2010/1/14 20:00:10

--  

  丑时满面长天花
  
  
  也不错呀,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4 20:00:36编辑过]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0/1/15 9:54:55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0-1-14 18:47:13的发言:


阴天/明月:可直对(即普通对联也可如此);花/竹:小大类之对;花茶/竹叶:有情。没选上不冤:)



花茶既然算有情,那么“麻花”是否也应算有情呢?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0/1/15 10:36:34

--  
059后周多事扰柴荣
127宋江得捧起花心
自己感觉这两句其实不错,不料得票甚低。请老师点评一下哦。

--  作者:孤云牧雪
--  发布时间:2010/1/15 12:53:48

--  

  
  斑竹误会也,牧雪只是把自己的贴到这里给大家看看,并非申冤也,此次擂台赛佳作实在多多,加上这个是截止那天晚上胡乱写的,本来就不好,牧雪一点不觉得冤


--  作者:孤云牧雪
--  发布时间:2010/1/15 12:57:07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1-15 9:54:55的发言:
  
  
  花茶既然算有情,那么“麻花”是否也应算有情呢?

  
  花茶与竹叶的意思较近,麻花则绝对是无情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5 13:00:26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1-15 9:54:55的发言:
  
  
  花茶既然算有情,那么“麻花”是否也应算有情呢?

  
  个人认为“麻花”“丝衣”等因转义而实现无情。
  “麻花”因属性的原因,以“麻”为比喻而得名。在这里“麻花”整词转义。
  同样“丝”由“丝线”义转义为了“金石丝竹”的“丝”(乐器)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5 13:04:07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1-15 10:36:34的发言:059后周多事扰柴荣
127宋江得捧起花心
自己感觉这两句其实不错,不料得票甚低。请老师点评一下哦。


一、荣/叶,请您查字义,我看不出是否工:)
二、我认为唯“花/竹”是小类对大类。不过,句意上是否有什么典故:)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5 13:09:19

--  
建议:不是特别清楚时,认真查字典,参照此表分析一下:)

示范:
出句:十里荷盘争托月 [滑弦惊梦]
对句:一同举盏闹翻天 [丑时]

    无情对手法运用情况分析

出句

在句中的实际词性和意义

数词

量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动词

名词

9+1

市制长度单位

植物荷花

扁而浅的用具

力求获得

用手掌承着

月亮

形成无情工对的词性和意义

数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动词

动词

名词

9+1

街坊

承载
承受

扁而浅的用具

辩论
争斗

用手掌承着

月份

对句

在句中的实际词性和意义

副词

副词

动词

名词

动词

动词

名词


在一起

向上托

小杯子

搅扰

歪倒

地面以上的高空

形成无情工对的词性和意义

数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动词

动词

名词

最小正整数

面积单位。如,同里

向上托

小杯子

搅扰

歪倒

一昼夜24小时

结论

下变

双变

上变

直对

上转

直对

双转

说明

“荷”变音转调取义

注:
1、以一个字“在句中的实际词性和意义”为参照物,考察,拿它“形成无情工对的词性和意义”与参照物比较;

2、比较之下,如果词性发生了变化,就说明运用了“变词性”手法(简称“变”);如果意义发生了变化,就说明运用了“转义”手法(简称“转”);

3、上比中的字(或词)“变”,称为“上变”,下比中的字(或词)“变”,称为“下变”,上下比中的字(或词)同时都“变”,称为“双变”;

4、上比中的字(或词)“转”,称为“上转”,下比中的字(或词)“转”,称为“下转”,上下比中的字(或词)同时都“转”,称为“双转”;

5、“变词性”的同时,肯定伴随着“转义”,通常只注明“变”,而不同时注明“转”;直对:即不转也不变;

6、如果拿普通对联按此方式分析,通常没有任何“转”“变”情况(运用了无情手法的普通对联除外)。


--  作者:乐清湾
--  发布时间:2010/1/16 13:38:21

--  
无情24擂已推出,敬请参与!

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一路春风]
先奉上丑时家名茶,请!!!
喝一杯美人香草园的香草茶吧:)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0/1/18 8:40:18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0-1-15 13:04:07的发言:
  
  
  一、荣/叶,请您查字义,我看不出是否工:)
  二、我认为唯“花/竹”是小类对大类。不过,句意上是否有什么典故:)

  荣:基本字义
  

1.
  
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悴(枯)。
2.
  
受人敬重,与“辱”相对:光~。~升。~誉。
3.
  
“梧桐”的别称。
4.
  
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华。
5.
  
姓。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8 9:21:43

--  

  荣:基本字义
  

1.
  
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悴(枯)。
2.
  
受人敬重,与“辱”相对:光~。~升。~誉。
3.
  
“梧桐”的别称。
4.
  
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华。
5.
  
姓。
=============================================================
如此说来:荣/叶,工对,长见识了:)

建议无情对尽量走通俗路子,碰到“偏、冷”的工对,简要说明一下:)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9 9:55:19

--  

  
“神不散”主帖腐儒之回帖  
  
以下是引用非洲龙在2010-1-18 22:45:29的发言:
  
  
  评:字很工!意牵强,鲜仄声,失律。

  鲜,上古音平,作形容词时古今皆平,作动词、形副(少)、地名时古今皆仄。
  牵强之意是指家生草还是指整日光鲜?或者是指草光鲜?
  家生草是指人工饲养的草,具体解释请查词典。句意就不再扯淡了。
  
  另,满目霜花与一头雾水之所以不是无情,乃是因为句构相同。如果以意转为依据,则大部分能双关的句子都是无情。象”摇竹叶、举金瓜“,都是动宾结构,且无固定名词,居然也算无情?
  由近两期的无情擂台和这位裁判的点评,可以看出:无情版的无情概念仍然模糊,各有高见却难以统一。包括丑时在内,在点评时对一些字词是否工对只凭印象不求甚解(略举两例“红、恶”“公、太“)所以,无情版当务之急不是别的,是无情概念的统一,无情句点评不要评经验,要依据字典。
  个见,有针对性,但无恶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9 9:58:43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9 10:41:09

--  
回46楼腐儒观点:

  1、“鲜”的平仄问题,等龙版回答。但您的对句,在龙版点评前,我也看了,确实觉得不太自然流畅。

  2、中华文化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本来是一种“笼统”文化,要做到量化和精确,非常难。这也是争鸣多之源。很多领域都存在“模糊区”,无情对也如此。在您之前,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请见子版中我提的理论课题)。

  3、有“笼统”与“精确要求”的矛盾,有“模糊区”,大家就先停下来?活动就不要开展了?事实是,模糊区域永远存在。

  4、具体和您探讨“词转义”问题。首先,您说的“双关”不准确,应该是“引申义(比喻义)”对“本义”。汉语的词,很多的“引申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变得“本义”不复用,而只用其“引申义(比喻义)”。如“风流”“一头雾水”已不再表示“自然的风流动”“头上全是雾水”,包括“金瓜”已不是“植物的果实”“桑麻”是借指“农事”等等,用它们来应对一些“在出句中取其本义的词”,属于“词转义”。

  5、无情对与普通对联是有“脐带”连着的,并不是您认为的“非此即彼”。我正在写的《无情手法提升对联创作境界》,探讨的就是这问题。也就是说,无情手法(通常是“词转义”)应用于普通对联创作,是很常见的。比如“采风/避雨”用之有情、无情皆可。又比如:
  出句:琴案束云扫 [画面玲珑]
  对句:诗钟待月敲 [丑时]
  鲜明地论证了其“脐带”的存在。

  6、“红、恶”“公、太”,它们是有相同的词性,所以我判为宽,只-1分而未-2分。说实话,还真不好说属于“玉石瓦泥”哪一类。我有查字典的习惯。不过,您要申诉,自己拿证据来:)

  我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差错和局限性。最终证明有失误也很正常嘛。如45楼:)
  有本事,臭腐儒就去领一个理论课题。你拿出的稿子,没有被我找出10处问题,就算你厉害,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9 10:43:48编辑过]


--  作者:程者
--  发布时间:2010/1/19 12:06:23

--  

  “神不散”怎么个无情法?个人比较看同“无情对”是“神散而形不散”的说法。“神散”是指上下对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而“形不散”则是指对句“逐字工对”。


--  作者:程者
--  发布时间:2010/1/19 12:08:24

--  

  “无情对”与“散文”走的是相反的两个极端,即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而无情对则是“神散而形不散”。


--  作者:程者
--  发布时间:2010/1/19 12:12:29

--  

  看了这里的一些无情对赛事评选和点评,感觉很多联友包括斑竹对无情对的特征有着很多的不了解以及误解。不敢苟同。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19 12:13:10

--  

  

以下是引用程者在2010-1-19 12:08:24的发言:
  “无情对”与“散文”走的是相反的两个极端,即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而无情对则是“神散而形不散”。

  
  NO!实践中,部分无情对做到了“神不散”,请见子版范例:)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19 20:38:11

--  

  回47楼丑时:
  1,平仄问题有工具可查,没必要扯淡。句子流不流畅,相信是对家生一词的认同。实际上,家生在方言里读gasheng,家生菜,家生草,家生花等都是相对于野而言。
  2,文字的模糊不是仅仅存在于无情,就是对联本身,与律诗也存在着模糊区。但律诗中的对仗是不是对联,是可以很容易分辨出来的。无情对较于常规对联,有明显的特点,就是与出句句构相异。这一点是不存在所谓模糊区的。
  3,有争议不代表反对活动。只不过是通过活动中的争议,让无情概念更加明朗。如果活动不允许争议,俺看这活动不办也罢。
  4,一头雾水对满目霜花,在常规对联中本来就是工对,它采用的是借对手法,并不因为词义的一实一虚就失对了。而在无情中,因为都是结构相同,所以字字有情。摇竹叶与举金瓜同样如此,而且是实对实的工对。
  5,俺很明确的说,  
  出句:琴案束云扫 [画面玲珑]
  对句:诗钟待月敲 [丑时]
  不是无情对。云扫不了琴案,月也敲不了诗钟,用的什么手法,你自己清楚。文字的东西,本来就有相连处,但如果以此为借口来模糊概念,那就没必要提啥无情对。
  6,红,你正跑红啊,是什么意思?恶,不好。这是宽对吗?
  俺从来都很敬重做理论的人,但并不是俺就会对理论顶礼膜拜!别说是还在探讨过程中的理论,就是已经成为定义的理论,俺觉着不对,还是会大放厥词!如果丑管觉着俺的话不入耳,尽管提醒俺说:这里不欢迎反对意见!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19 21:41:36

--  

  

以下是引用程者在2010-1-19 12:06:23的发言:
  “神不散”怎么个无情法?个人比较看同“无情对”是“神散而形不散”的说法。“神散”是指上下对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而“形不散”则是指对句“逐字工对”。

  和程者先生扯会儿~~~
  个人认为,对联的形,更准确的说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字字工对本来就是对联的极端要求,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本来走的就是这种极端,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而所谓的字词转义,只是改变句子结构的一种手法而已。即使不转义,只要能够改变结构,同样能作出无情对。
  神不散,指的是上下比中,能有一个相关联的点。这个关联点乍看也许是不容易看出的,但把联句放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却让人感到很自然、很融洽,从而取得会意一笑的效果。
  没别的意思,唠嗑儿哈:))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0 7:52:32

--  
回52楼腐儒:
2、我指出无情对会一直存在“模糊区”,是批驳您的“无情版当务之急是统一概念”。也就是说“照您的逻辑,我们应一直把统一概念当作当务之急”
3、您说“无情版当务之急是统一概念”,言外之意就是“其他不急”,就是“你们概念尚且不清,就,,,”。
4、从52楼之4,和53楼可以看出:您对无情手法认识确实还不太清楚。比如“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而所谓的字词转义,只是改变句子结构的一种手法而已。”这句话会让人越来越糊涂。这个要扯清楚,不是我一两言在这里可以做到。简言之:普通对联以词和句为单位工对(也可少量的只求字工对而词不工对);无情对以字为单位工对(但不忌讳部分句中的词工对)。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才能正确认识其创作手法。您到我的“无情道场”去,我们慢慢探讨。
5、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脐带”的存在,证明“借对”在无情对和普通对联中皆可运用,批驳您的“借对”非此即彼的观点。我指出存在“模糊区”,但在4、5有很明确清晰的回答,什么叫做“借口”?清楚的,就是清楚!逻辑上的事情,别玩花招,呵呵:)

  这小子还把激将法用上了。别人我还不一定有精力,您讨论来吧!我奉陪。不过,如果您不想突破自己,就算我热情,我们讨论再多也白搭。
  我对无情对,半年前也是门外汉,但我愿意不断突破自己当时的认知体系,才介入得快点。无情对于我,当然还有未知世界,但目前已认识到的(主要在《概论》中),还是清晰的。您不膜拜理论,是对的,但光有挑战精神还是不行:)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0 9:24:47

--  

  哈哈,
  没听说过强调某事是当务之急就代表其他事不急,你这也太望文生义了吧。
  况且,俺说的是无情版的当务之急。
  无情对作为一种非常规对,如何完善它的体系,本来就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而无情版为了让无情对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入进来并认识和喜爱它,势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赛事来达到目的。有赛事必有点评,有裁判,也就必须有一套较为合理和统一的裁判方案,这就是规则。
  在一定范围内统一游戏规则,不是无情版的当务之急吗?
  从你的4可以看出你对对联的义与形还没弄清楚,或者说还没引起重视。
  对联,不管是普通对联还是无情对,都是通过字词的含义组成句子来表达意思的。普通对联要求字词句相对,就是指字词属性相同句子结构相同,而无情对遵循并追求字词工对但选择了改变句子结构来达到无情效果,即所谓“字工形散”,这种效果,往往是通过运用字词的歧义或所谓转义来达到的。这么简单明了的话,既然让你越来越糊涂?
  俺记得无情版前版首陈远清在他的如何识别无情对的帖子里,最后一条就专门提出了句子结构不同的观点。可见,这并不是俺一家之言。
  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区别无情对和普通对联,最简单明了的就是句子结构。只要句子结构不同,无情对与普通对联就不存在什么“模糊区域”!
  所以,人为地制造所谓模糊区域,只是无情概念模糊的一个借口罢了。
  对于对联,俺一向的宗旨就是兴之所至趣之所至,从不愿刻意追求啥突破。挑毛病来扯蛋,是俺唯一能有所进步的途径。能让俺膜拜的只要两种人:1,俺挑不出毛病,2,准确地将俺驳的哑口无言。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0 10:31:35

--  
  概念是概念!规则是规则!两回事:)

  我看您一直强调“无情对遵循并追求字词工对但选择了改变句子结构来达到无情效果”。我告诉您,错!1、无情对什么时候强调“词工”?就是要追求“词不工”;2、“改变句子结构”目前无情版认可这一手法,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反对它(以前我在诙谐版和草野老师他们就争鸣过);3、就算完全排除“改变句子结构”手法,无情对也一样蓬勃发展;4、创作时,倡导尽量不选择“改变句子结构”手法,我在《概论》里已有明确观点。
  下面,我以23擂您强烈质疑的句子为例,说一说不改变句子结构为什么还是无情对:
  出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今天/有幸/吻/梅根 [梦醒十分]
  腐儒认为这个应对“没有改变句子结构”,特别是“吻梅根/摇竹叶”有情,只有改变结构,如“打金枝/摇竹叶”才无情。
  首先我要反问的是:“今天/有幸”也没变结构,您为什么认为它无情呢?
  其次,请注意,考察有情无情,要“以词为单位”。这一应对,只有5位的“吻/摇”没有变词性或转义,属于“单字词”直对,与普通对联无异。而“梅根”,和“桑麻”、“麻花”等,因为是人名、借义和比喻义的原因,对本义的“竹叶”,“词转义”无情。(当然,在普通对联中,也有人拿他们应对。这就是我说的并非“非此即彼”)
  无情对,肯定运用了造无情手法,但并不要求所有的字词全部施加造无情手法,只要歧义效果明显,就是无情对(也有人叫“半截无情”)。也就是说,即使是以下情况,它也是合格的无情对,甚至可以拿奖:
  出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今天有幸赏桃花
  对句:今天有意赏梅花

  我可不敢奢望能得到著名的腐儒同志膜拜,能平视就不错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0 11:41:43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0 12:24:15

--  
首先,请注意字词与词组的区别,某些单字本身就是词,所以归于词类,它没有结构一说;而词组是不同的,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组成的短语,它是具有结构的。无情对对于字工和句子结构不同准确的表述是字词工对、词组或句子结构不同。
所举之例,很明显的错误在于对句子结构的误解。
出句: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对句:今天有幸/吻/梅根 [梦醒十分]
明月无端/今天有幸,之所以俺认为他符合形散要求,是因为明月是句中主语,而今天不是。今天有幸是人有幸而不是天有幸,主语人省略,因此,在句中,无端是明月的状语,而今天有幸是主语人的补语,句子变成了无端/今天有幸,而不是明月/今天、无端/有幸。如果按无端/有幸,那就是百分百的有情了。
后三字中虽然竹叶偏正词组、梅根固定词组,词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摇竹叶/吻梅根却都是动宾结构,达不到形散要求,所以不是无情。
鉴于无情对对于字词小类工对的严格要求,因此,部分无情部分有情的句子,当然不合乎无情对的要求。
至于有歧义即算无情,那普通对联中的只对不联就都是无情对了。
明月无端摇竹叶
鲜花有幸献梅根
这是无情对吗?
如果是,它和普通对联有区别吗?
如果不是,为什么呢?没有歧义吗?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0 12:47:02

--  
  总算谈到正路上来了,也接近“模糊区”了。
  以7字句为例,在极端情况下:只有2/7运用造无情手法,但仍然是无情对。但这个2/7,必须对整句的歧义作出足够的贡献。如
  明月无端摇竹叶
  今天有意赏桃花
  “今天”已起到了这个作用。

  前面我说到,我在研究《无情手法提升对联创作境界》这一课题,无情手法可以应用到普通对联中。腐儒所举的“鲜花有幸献梅根”,由于“梅根”对整句的歧义效果贡献不如“今天”,所以,可以归之于“运用了无情手法的普通对联”(即梅根/竹叶,运用了转义手法无疑)。

  所以,到底是“部分词素有情的无情对”还是“运用了无情手法的普通对联”,判断这两种情况,目前无情版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看歧义效果如何,看上下比“是否是并行的和弦”。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0 13:26:07

--  

  俺对模糊一说是持反对意见的。
  例句俺已按个人理解作了说明。对这种既达不到无情的形散要求,又不符合对联的对仗要求的句子,俺认为它根本称不上是对句!
  俺的举例,达不到无情的形散要求,只不过是一只对不联的普通水句罢了。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0 15:41:24

--  
  请注意:我是说“接近模糊区”(和你说话可真得严谨,呵呵),目前谈论的还是很清晰的。
  “形散”的说法,对无情对的概括很不准确的,容易误导人:)
  其实,这些我在《概论》里全说得清清楚楚,又不能要求您一定去读它。哎!

  明月无端摇竹叶
  鲜花有幸献梅根

  因为它没有严重地打乱对联上下比的“并行感”,所以我判断它是“运用了无情手法的普通对联”,您叫它水句也可。

  请别忘了:争鸣的焦点在于“梅根/竹叶”有没有运用无情手法。
  我再举一例:
  明月无端摇竹叶
  鲜花有幸献姚明

  按普通对联词语的“可替换性”,按理,如果“梅根/竹叶”仅仅是普通应对的话,这里由一个人名换成另一个人名,应该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可是,换成“姚明”为什么会有明显的不协调感呢?就是因为组成“梅根”的2个字“梅/竹”“根/叶”按一组一组“字”去考察时,带给了人对称感。
  所以,毫无疑问“梅根/竹叶”运用的是“转义”手法。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0 18:28:27

--  

  算了,不鬼扯了。
  弄半天,争的不是一个东东。俺说的是摇竹叶/吻梅根,争的是形散,是句子结构。姚明对竹叶,咋对?借对不是借对,宽又过了太平洋,根本就不对。
  没去拜读你那大作,俺凭什么同你争论形散?任何一个你我都无争议的无情对,你用形散的要求去分析看看。
  俺早说过,无情对于俺,纯粹是练对字。对着对着,接触到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产生了疑问,如此罢了。


--  作者:好人
--  发布时间:2010/1/20 19:28:44

--  

  

以下是引用程者在2010-1-19 12:12:29的发言:
  看了这里的一些无情对赛事评选和点评,感觉很多联友包括斑竹对无情对的特征有着很多的不了解以及误解。不敢苟同。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8:48:12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0 18:28:27的发言:
  算了,不鬼扯了。
  弄半天,争的不是一个东东。俺说的是摇竹叶/吻梅根,争的是形散,是句子结构。姚明对竹叶,咋对?借对不是借对,宽又过了太平洋,根本就不对。
  没去拜读你那大作,俺凭什么同你争论形散?任何一个你我都无争议的无情对,你用形散的要求去分析看看。
  俺早说过,无情对于俺,纯粹是练对字。对着对着,接触到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产生了疑问,如此罢了。

  
  前面我说了,“形散”来概括无情对的特征,有一定道理,但不准确,容易误导人。
  无情对的本质特征是:在一般对联所要求的“对称元素”中,选择性破坏一部分“对称元素”,固守且更深入追求另一部分“对称元素”,因既对称又不对称,形成距离美。无情对的艺术价值在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把握了这一点,才会对各种表层现象有清晰的认识。
  这最后一段说的是大实话:)
  作个结论。目前腐儒兄弟对无情手法的认识:“变词性”很精通;“变结构”误解中;“转义”糊涂中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10:19:14

--  

  你也先别忙于结论。
  俺在等待着你那“全转义、但完全不改变词性和句子结构”的无情对诞生!
  俺还就真的不相信树上能长出鱼来!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1:13:23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1 10:19:14的发言:
你也先别忙于结论。
俺在等待着你那“全转义、但完全不改变词性和句子结构”的无情对诞生!
俺还就真的不相信树上能长出鱼来!
笨笨,《无情对概论》里有例子呀:)自己找去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1:32:21

--  
  还是我帮您找来吧:)谁叫是咱兄弟呢?
  这就是“树上的鱼”——全转义无情:
  千秋抗日英雄
  半夏防风贝母 [柳絮飘
]
  无情应对,通常有8型式,我在《概论》中把它归纳为“无情八式”。“词只转义而词内不变结构和词性”是之一。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13:03:51

--  
哈哈
牛仔啊,俺真服了y!
千秋/抗日英雄
半夏/防风/贝母 [柳絮飘]
这里的词性和句子结构是相同的吗?
就是抗日英雄,它本身也是个偏正结构的专有名词。俺就是按专有名词或固定名词的大类,你这句子结构也是不相同的!
一个字词,按它同属性的含义去应对,这就是普通对联的对法;取其不同属性的含义来应对,一般叫借对,可以使用于普通对联,也可以作无情对。但是,普通对联的句子无法全部使用借对,而无情对可以做到。但这样做的结果是词组属性和句子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在句中作谓语的动词,如果你取了它非动词属性的含义(比如名词属性的含义)来构成句子,那这个字词还能作谓语吗?
最基本的现代汉语语法,你居然昏头。俺看你是走火入魔了!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3:30:38

--  
  1、你说的所谓“句子结构变化”是指的“句子成分的变化”;无情对通常说的“造无情手法之改变句子结构”是指“使下比断句和上比不同”。原来这点您没搞清楚;

  2、谁说普通对联一定“要按词的同属性和句的同句子成分应对”呀!古人可不知道现代语法。你抓紧去学中班的自学教材吧(我也才学完不久);所以,在这方面,有情无情有区别,但不是本质区别:)

  3、“抗日英雄”谁说是固定词组?

  4、按您的“变结构论”,这个例句的句子成分确实不一致。但如果真要霸蛮的话,理论上是可以对出“句子成分也一样的全转义无情”的:)(我会把这事记在心上,哪天对好了告诉您“鱼上树”了,呵呵)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14:07:56

--  

  语法的基本概念都要鬼扯?无论按意节、音节,抗日英雄你分的开吗?
  古人不知道现代汉语的语法,不错。但不代表古人没有句构意识!再说,古人有无情对这个概念吗?
  你告诉俺,今人认定古人的对句是不是无情对,用什么来分析?
  下面是引用百度百科对无情对的论述:
  众所周知,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一个姓叶的先生出联:“鸡冠花未放。”有人对:“狗尾草先生。”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成了偏正结构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这就大大地嘲讽了叶先生。
  ~~~~
  这是用什么概念来分析无情句?
  而且,就上面的句子,离开解说,是无情对吗?
  一个现代人,自小接触至老使用的都是现代语法,一鬼扯到对联上,说不清楚的就往古语法上推。谁告诉俺,你很懂古语法,你创作的对联是有意使用古语法的?你可以按古语法将句子句构合理的分析出来?
  古语法本来就是通过对古人作品的分类,用现代汉语语法进行对比而推断出来的。在这种对比中所使用的杠杆就是现代汉语语法。离开现代汉语语法,你跟俺鬼扯个啥的词性句构?古人有这种说法吗?你比划的那个什么转义表是用古语法做出来的?
  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4:42:28

--  
  切!学逻辑去:)净来些东拉西扯!

  我是说“普通对联(作者不管是古人、今人)的上下比,按照现代语法来考察,词性不对品,句子成分不一致的情况多着呢”。无情对在这方面的特征当然更明显,但不是它与普通对联的根本区别。所谓“变结构”的造无情手法,是指“使上下比断句不同”,而不是“使句子成分发生变化”。

  您不是说您不膜拜权威吗?一个“百度百科”就让您“尽信书”了?那也是人弄的。那人不一定怎么高明!
  “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此说法错误有二:“字词相对”应为“字工对;词刻意追求不相对”;“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认识肤浅!无情前哨“神不散”正赛得欢呢:)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15:13:54

--  

  费劲!
  你到底看明白了没有?
  1,引用百度,是告诉你,现代人判断古语法也好无情对也好,都是借用现代汉语语法来分析的!
  2,俺没说那个无情定义是标准的。相反,就他所举的那一例,根本不是无情对!只不过是有歧义效果的普通对联。
  3,什么叫词性,什么叫句子结构,你是真不懂还是非要装糊涂?
  4,断句法是对联按音节或意节来确定韵律的手法,不是分析句子结构。它的俗称叫打拍子!
  5,你所举的那一例,按马蹄韵断句,是合律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15:15:30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5:24:59

--  
晕!以彼来证此,顾左右而言他,是腐儒辩论之精髓:)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15:54:59

--  

  废话!
  你把俺的所有帖子集中看一下,那一次不是围绕词性和句子结构表达观点的?
  
  俺现在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俺对无情对的观点:
  一副对联,如果下比与上比相比较,字字工对,但词组属性(这个概念是为了区分单字词的)、句子结构不同,且下比句子自身无歧义,句意合理,符合联律,整联有明显歧义效果的,即是无情对。
  声明:俺这是反证法,不是无情对的定义。
  牛仔,你有种找出一个符合俺这个条件却不是无情对的对联出来!
  俺跟你扯半天,本来是想让你在为无情对定义时多一条思路(用语法来概定),好让你那破概论更有说服力。没想到你尽跟俺鬼扯!
  明确的说,俺就是针对你的部分有情部分无情和词性句构来的。
  不过呢,你所谓的句子结构既然是指对联的节奏,那说明在句子结构方面你那破概论还是空白。俺可是填补了空白哈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6:16:44

--  
  一副对联,如果下比与上比相比较,字字工对,但词组属性(这个概念是为了区分单字词的)、句子结构不同,且下比句子自身无歧义,句意合理,符合联律,整联有明显歧义效果的,即是无情对。

  哈哈,除了标红处是毫无疑问的,其他的可谓废话,或易产生误解。
  “字字工对,句意合理,符合联律”,什么对联都遵守。
  “词组属性、句子结构不同”,不准确!1、无情对不尽然(虽然比例少);2、普通对联也可能有此属性。
  “下比句子自身无歧义”,不准确!下比能能对出双解句来,那是更妙的句子。

  我的破《概论》,并没有涵盖一切(但涵盖了我们讨论的内容),所以我们才在子版力倡理论研究。
  无论谁在这个版面留下的足迹,都有可能给我撰写或完善理论稿以启示,当然包括臭腐儒:))呵呵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17:15:09

--  
最后一次回帖。
普通对联谁要求字字工对了?
点评语“句意牵强”是怎么得出的?
出句律句,对句非律句,是按律句还是按非律句?
别可能!拿出词组属性、句子结构不同”的普通对联的例子!
百度的那个,鸡冠花未放,狗尾草先生。你说是普通对联,还是无情对?别扯成联妖!

没让你当老师,是让你造一个符合俺条件的非无情句来证明俺是错误的!
再补充一下:鸡冠花未放,狗屁叶先生。是普通对还是无情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17:38:56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7:41:55

--  
哈哈,我就不信你不回了:)

鸡冠花未放
狗尾草先生
肯定是无情对!

为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找来了一批普通对联:

廉之一字,自律何须反腐;
贪被双规,他行当悔牢监。

清晨〔状语〕入〔述语〕古寺〔宾语〕,
初日〔主语〕照〔述语〕高林〔宾语〕。〔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在常规语法学眼里,这两个句子句型不同,前者是无主句,后者是有主句。“清晨”和“初日”的语法成分不同。

黄鹤一去〔动词〕不复返,
白云千载〔名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此地一为〔动词〕别,
孤蓬万里〔名词〕征。〔李白《送友人》〕

寒枝一綻〔动词〕已春色,
輕萼數點〔名词〕亦幽香。〔張居正《詠江濱梅得陽字》〕

靈丸搗就千年〔名词〕藥,
鑌屑錘成百煉〔动词〕身。〔張居正《玄兔》〕

一身〔名词〕去國六千里
萬死〔动词〕投荒十二年
——柳子厚《別舎弟宗一》

出句:青墨涂鸦山变色[慎之]
对句:银箫引凤月多情[一支春]

“对联只要遵守一个前提:具有某种相同属性,同时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就行。”——叶落无痕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8:04:35

--  
最后一次回帖。
普通对联谁要求字字工对了?

  这腐儒兄弟是不是辩糊涂了啊。绝大部分普通对联如果也“以字为单位”去考察,哪有不工的啊!只不过“工致度”比无情对可能稍逊而已。“石工、瓦工、泥工”也是工啊:)

  只能说:普通对联追求字工、词工;无情对更追求字工,尽力追求词不工。“字工”(义工和律工),是无情对之所以还叫“对”的根本!

--  作者:聿舟
--  发布时间:2010/1/21 18:54:35

--  

哈,这儿好热闹啊。俺就不信你们俩都是最后一帖,俺来把水搅混~~

首先,这里也欢迎腐儒来提反对意见,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俺以前不是也老反对腐儒嘛,嘿,这次俺又来了:)

翻看了前面腐儒的帖,发现腐儒提出的主要四个问题:

1、平仄问题,个人意见同意您的句子合律。

2、家生草的解释,俺觉得还是有生造的嫌疑啊,如今网络发达,就算生造的词,时间稍长点网上都可见一大堆。我专门去google,百度几个大搜索引擎去搜了下“家生草”,没有出现一例作为词或词组按您这样用的,不信可以自己去搜下:)

3、关于半截无情就没有好句子了?显然不是的。抄来网友所列前人流传很广的例子:
杨三已死无京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有酒不妨邀月饮/无钱哪得食云吞
乡下采风,一架瓜棚遮北斗;/山中避雨,半边竹笠寄东坡
赐同进士出身/替如夫人洗脚

以上几句或多或少都有有情的词或词组,但并不影响其无情效果。要不然也不会流传下来了。

4、看前面几段话,觉得您有点“唯结构论”了,举个例子:
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莫妙小柴胡

看上面这个句子,该句没有结构变化,按您的结构分析应该是有情句了?可前人都认为是无情句而且流传甚广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19:01:56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19:07:38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0-1-21 17:41:55的发言:哈哈,我就不信你不回了:)

鸡冠花/未/放
狗尾草/先/生
肯定是无情对!
前三字都是植物名,四字副词,末字动词,标准的普通对联。如果因为先生的歧义而认定为无情对,俺看,你把机巧版和无情版合并算了。
鸡冠花/未/放
狗屁/叶先生
字字工对,词性句构完全不同,标准的无情对!

为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找来了一批普通对联:

廉之一字,自律/何须/反腐;
贪被双规,他行/当悔/牢监。
后分句34两字显然是工对,词性未变。他行是什么意思请解释,免得为句构纠缠不清。反腐是动宾结构的专有名词,牢监是并列名词,属宽对。不符合俺的无情要求。

清晨〔状语〕入〔述语〕古寺〔宾语〕,
初日〔主语〕照〔述语〕高林〔宾语〕。〔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种句型,貌似被你认定为无情对了。
其中,前两字词性相同,在句中成分不同,后三字词性句构都相同。整体句构不同,是诗中对仗句,不是对联。就算有人认为是对联,也不符合俺的无情要求。倒是符合你的无情标准。

在常规语法学眼里,这两个句子句型不同,前者是无主句,后者是有主句。“清晨”和“初日”的语法成分不同。

黄鹤一去〔动词〕不复返,
白云千载〔名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最基本的对联要求都达不到。别以为古诗中的对仗就是对联!

此地一为〔动词〕别,
孤蓬万里〔名词〕征。〔李白《送友人》〕
同上。

寒枝一綻〔动词〕已春色,
輕萼數點〔名词〕亦幽香。〔張居正《詠江濱梅得陽字》〕

句构相同,谓语是第五字。词性相同,除点是数量词借对为动词外。

靈丸搗就千年〔名词〕藥,
鑌屑錘成百煉〔动词〕身。〔張居正《玄兔》〕

句构完全相同,词性相同,千年药与百炼身都是偏正词组。未字字工对。

一身〔名词〕去國六千里
萬死〔动词〕投荒十二年
——柳子厚《別舎弟宗一》
未字字工对,后五字结构完全相同。

出句:青墨涂鸦山变色[慎之]
对句:银箫引凤月多情[一支春]
多情与变色的对法你自己去问春老师。俺认为是工对。其余全部未改变。

“对联只要遵守一个前提:具有某种相同属性,同时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就行。”——叶落无痕

对称/愉悦/美感,是你的感觉还是俺的感觉或者是他的感觉?不负责任的话谁都会说!

普通对联要求词性相同,句子结构相同,不追求(能做到当然更好)字字工对。这句话俺再陈述一遍!

你认为你找来的这些对联或对仗是符合俺的无情要求吗?
 一副对联,如果下比与上比相比较,字字工对,但词组属性(这个概念是为了区分单字词的)、句子结构不同,且下比句子自身无歧义,句意合理,符合联律,整联有明显歧义效果的,即是无情对。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1 19:11:01

--  
哈哈哈哈哈哈哈,腐儒同志终于没忍住:)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19:31:59

--  
杨三已死无京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有酒不妨邀月饮/无钱哪得食云吞
乡下采风,一架瓜棚遮北斗;/山中避雨,半边竹笠寄东坡
这几句与普通对联有何不同?凡借对就是无情吗?这几句要是无情,无情的意远就是扯淡了。
赐同/进士/出身
替/如夫人/洗/脚
标准的无情句.
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莫妙小柴胡
看上面这个句子,该句没有结构变化,按您的结构分析应该是有情句了?可前人都认为是无情句而且流传甚广哦。
这一句,老实说,如果是成联,肯定只能算无情,但因为345字有情,又不能算无情。如果是出对句,完全可以作普通对。实际上,诗钟中很多只对不联的句子,没听谁说是无情对。

由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你同意:只要对句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就算无情对。
可惜了牛仔的概论!

--  作者:聿舟
--  发布时间:2010/1/21 20:06:21

--  

  “这几句与普通对联有何不同?凡借对就是无情吗?这几句要是无情,无情的意远就是扯淡了”
  
  这几句确实是被经常作为经典无情例子来列举的,一般人也是认为无情的。您认为他有情的道理再充分,也无法一时改变千百年来的惯例。所以我认为这些自然是无情句了,哪怕您认为他的意味很淡很淡。
  
赐同/进士/出身
  替/如夫人/洗/脚
  标准的无情句.
  
  哈,您同意他无情,但又故意忽略它的有情部分,
  赐同/进士/出身
  替/如/夫人/洗/脚
  进士和夫人是部分有情的,这是无可置疑的。
  
  

  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莫妙小柴胡
  这一句,老实说,如果是成联,肯定只能算无情,但因为345字有情,又不能算无情。如果是出对句,完全可以作普通对。实际上,诗钟中很多只对不联的句子,没听谁说是无情对
  
  哈,相对于您前面所言“不存在模糊区域”,这儿您也两说了,能给您造点模糊,也算小胜利了:)
  
  由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你同意:只要对句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就算无情对。
  可惜了牛仔的概论!
  
  我觉得牛仔的概论,没有讲“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但不属于无情对”的意思啊?
  
口渴了,敬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20:08:21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20:50:08

--  

  

以下是引用聿舟在2010-1-21 20:06:21的发言:
  “这几句与普通对联有何不同?凡借对就是无情吗?这几句要是无情,无情的意远就是扯淡了”
  
  这几句确实是被经常作为经典无情例子来列举的,一般人也是认为无情的。您认为他有情的道理再充分,也无法一时改变千百年来的惯例。所以我认为这些自然是无情句了,哪怕您认为他的意味很淡很淡。
  
  貌似无情对的说法没有那么久的历史吧?好象很多人都认为张之洞是鼻祖呢。
  先别扯啥有情。貌似意远是牛仔无情概论中无情的一个重点标志吧。你说说那一句意远了?
  
赐同/进士/出身
  替/如夫人/洗/脚
  标准的无情句.
  
  哈,您同意他无情,但又故意忽略它的有情部分,
  赐同/进士/出身
  替/如/夫人/洗/脚
  进士和夫人是部分有情的,这是无可置疑的。
  
  如夫人一词,请查词典。还有,家生一词,也请查词典。
  
  

  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莫妙小柴胡
  这一句,老实说,如果是成联,肯定只能算无情,但因为345字有情,又不能算无情。如果是出对句,完全可以作普通对。实际上,诗钟中很多只对不联的句子,没听谁说是无情对
  
  哈,相对于您前面所言“不存在模糊区域”,这儿您也两说了,能给您造点模糊,也算小胜利了:)
  
  这不是什么模糊区域,俺会求证下它与诗钟的联系。现在俺说不清。
  
  由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你同意:只要对句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就算无情对。
  可惜了牛仔的概论!
  
  我觉得牛仔的概论,没有讲“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但不属于无情对”的意思啊?
  
口渴了,敬茶~
  
  断章取义了吧?俺说的是“只要对句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就算无情对。”那牛仔就没必要弄个什么概论来七七八八鬼扯了。
  

  
  
--  作者:非洲龙
--  发布时间:2010/1/21 21:26:31

--  

  真热闹!我之过!开眼界!我之功!(看了前面的舌战,偷着乐!)不是月亮惹的祸,都是我的错。谁叫我乱点评什么呢?其实这是好事,文学需要争鸣!只要大家都是善意的。


--  作者:非洲龙
--  发布时间:2010/1/21 21:49:41

--  

  回复腐版“家生草整日光鲜”
  说真的我对句意理解有误,怎么也没有想到“家生”,还以为是家中生的简称呢,整句意为:家中生草(因为)整日 光少。鲜为少,故是仄声。这样理解当然意思牵强了!按原意鲜为平没错,不过意思仍然牵强。


--  作者:聿舟
--  发布时间:2010/1/21 22:05:52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1 20:50:08的发言: 
  貌似无情对的说法没有那么久的历史吧?好象很多人都认为张之洞是鼻祖呢。
  先别扯啥有情。貌似意远是牛仔无情概论中无情的一个重点标志吧。你说说那一句意远了?
  
  
杨三已死无京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网上查是清末的句子)
  有酒不妨邀月饮/无钱哪得食云吞(清朝后期一个叫何又雄, 字淡如的广东人)
  
  张之洞是1837年9月12日出生,没理由说这几句是在张之洞之前啊?
  
  “意远”是相对而言的,就按您说的按结构来分析,“已死”对“先生”明显结构变了,词性也变了,按您的理论也应该是无情啊,至少是半截无情的。“邀月饮”对“食云吞”也是一样。这在某中程度上不是“意远”吗?
  
  

  
  如夫人一词,请查词典。还有,家生一词,也请查词典。
  
  “如夫人”原意也是刘邦所称“如”同“夫人”一样,后逐渐演变为小老婆的代名词的。如果您按演变后的意思舍弃原来的意思而判断为无情的话,那么金瓜就算是由瓜果演变为兵器的,那也应该是按演变后的意思而判为无情呀:)
  另外,就算“家生”(名词哦,泛指用具﹑器物)成立,也并不代表“家生草”就说的通。“电脑”成立,那么“电脑草”是什么意思哈:)
  
  
  
  
  
  这不是什么模糊区域,俺会求证下它与诗钟的联系。现在俺说不清。
  
  善~
  
  
  
  断章取义了吧?俺说的是“只要对句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就算无情对。”那牛仔就没必要弄个什么概论来七七八八鬼扯了。
  
  你们两个都善于乱中取胜,棋逢对手啊:)
  
  
  再次敬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22:10:05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22:44:57

--  

  

以下是引用非洲龙在2010-1-21 21:49:41的发言:
  回复腐版“家生草整日光鲜”
  说真的我对句意理解有误,怎么也没有想到“家生”,还以为是家中生的简称呢,整句意为:家中生草(因为)整日 光少。鲜为少,故是仄声。这样理解当然意思牵强了!按原意鲜为平没错,不过意思仍然牵强。

  木事,黑龙老师,整个儿没有针对你的点评的意思!
  俺最先烦的是牛仔的无情对只对不联,后来他居然弄了个雅无情出来塞住俺的嘴。俺现在大力反对他的半无情半有情,俺看他咋塞住俺。
  家生一词实际上在汉典第二条解释里已明确解释为人工培养的、相对于野生。俺要说野生草您一准不会觉得牵强。
  因为对句子的理解不同而导致多音字的判断不同是很正常的。俺没有一点责怪您的意思。
  您辛苦了,俺给您奉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23:23:36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1 23:04:20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1 20:50:08的发言: 
  貌似无情对的说法没有那么久的历史吧?好象很多人都认为张之洞是鼻祖呢。
  先别扯啥有情。貌似意远是牛仔无情概论中无情的一个重点标志吧。你说说那一句意远了?
  
  
杨三已死无京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网上查是清末的句子)
  有酒不妨邀月饮/无钱哪得食云吞(清朝后期一个叫何又雄, 字淡如的广东人)
  
  张之洞是1837年9月12日出生,没理由说这几句是在张之洞之前啊?
  
  俺真的要抓狂了!你咋老歪曲俺的意思呢?俺那意思明明是说就算张之洞是无情对的鼻祖,无情对也不会有千年历史!
  
  “意远”是相对而言的,就按您说的按结构来分析,“已死”对“先生”明显结构变了,词性也变了,按您的理论也应该是无情啊,至少是半截无情的。“邀月饮”对“食云吞”也是一样。这在某中程度上不是“意远”吗?
  
  你为啥不提俺说的借对手法啊?俺正在极力反对半无情的说法,你按俺啥理论来判断呢?词性不同句构相同俺要是承认是无情,你那举金瓜俺凭啥不承认?未必你好欺些?
  

  
  如夫人一词,请查词典。还有,家生一词,也请查词典。
  
  “如夫人”原意也是刘邦所称“如”同“夫人”一样,后逐渐演变为小老婆的代名词的。如果您按演变后的意思舍弃原来的意思而判断为无情的话,那么金瓜就算是由瓜果演变为兵器的,那也应该是按演变后的意思而判为无情呀:)
  另外,就算“家生”(名词哦,泛指用具﹑器物)成立,也并不代表“家生草”就说的通。“电脑”成立,那么“电脑草”是什么意思哈:)
  
  哥哥喂,拜托你查词典认真些好吗?家生在汉典第二条是咋说的?就算你那金瓜是专有名词,能与如夫人比较吗?人家是三对两,明显改变了句构,你那金瓜好像没有吧?
  
  
  
  
  
  这不是什么模糊区域,俺会求证下它与诗钟的联系。现在俺说不清。
  
  善~
  善个鬼!诗钟首重立意!这句子俺说不通了~~~商量下,暂且算特例,行不?
  
  
  断章取义了吧?俺说的是“只要对句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就算无情对。”那牛仔就没必要弄个什么概论来七七八八鬼扯了。
  
  你们两个都善于乱中取胜,棋逢对手啊:)
  
  
  再次敬茶!
俺喝一杯了
  

  
--  作者:聿舟
--  发布时间:2010/1/21 23:37:35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1 23:04:20的发言:

   俺真的要抓狂了!你咋老歪曲俺的意思呢?俺那意思明明是说就算张之洞是无情对的鼻祖,无情对也不会有千年历史!
  
呵,俺随意“千百年”一说,就来抓俺的辫子,俺也发狂哦。千百只是约数,正如成千上百,只要上了一百,马马虎虎就可以用了,未必还板着指头数数:)
  
  你为啥不提俺说的借对手法啊?俺正在极力反对半无情的说法,你按俺啥理论来判断呢?词性不同句构相同俺要是承认是无情,你那举金瓜俺凭啥不承认?未必你好欺些?
  借对和半无情一时还确实难有清楚的界限,但全凭结构也未必分得清。杨三已死/李二先生,这句一个是主谓结构,一个是偏正结构,按您说是借对,但结构变了,也有矛盾吧?
  哥哥喂,拜托你查词典认真些好吗?家生在汉典第二条是咋说的?
  
俺查的新华字典,第二条确是:2.方言。泛指用具﹑器物。这个可怨不得俺不认真:)
  
  
 
  再茶~~
  茶不够浓了,明天再来
  
  
  
  


  
  
--  作者:程者
--  发布时间:2010/1/22 2:41:32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19 21:41:36的发言:
  
  
  
  

  和程者先生扯会儿~~~
  个人认为,对联的形,更准确的说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字字工对本来就是对联的极端要求,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本来走的就是这种极端,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而所谓的字词转义,只是改变句子结构的一种手法而已。即使不转义,只要能够改变结构,同样能作出无情对。
  神不散,指的是上下比中,能有一个相关联的点。这个关联点乍看也许是不容易看出的,但把联句放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却让人感到很自然、很融洽,从而取得会意一笑的效果。
  没别的意思,唠嗑儿哈:))

  “个人认为,对联的形,更准确的说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字字工对本来就是对联的极端要求,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本来走的就是这种极端,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而所谓的字词转义,只是改变句子结构的一种手法而已。即使不转义,只要能够改变结构,同样能作出无情对”这个俺认同哈。
  
  至于“神”散不散,也许应该根本是与无情对无关的话题。看来你即可以举出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无情对,上下比毫无关系,也能举出很多不错的无情对,上下比的话题上有一定的牵扯。也就是说,写无情对,单单追求所谓的“神不散”,根本是多此一举。
  
  这也许就象是绘画,有工笔,有写意,还有一些其它的形式。就绘画本身来说,不能说工笔是画画的最高境界,也不能说写意是最高境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有它们共同的定义,它们都不是书法。
  
  话扯远了。说回无情对来。把你的话再完善一下:
  
  无情对与传统规范对的区别在于,它要求对句字字在可查范围内尽可能地工整到小类,而利用其字本身的多意、多性,或与其它字构成的词组在结构、词类所含字数、词组性质等方面形成的与所对之比的相同位置的字词形成显著不同。而其不同的显著和完整度,是评价对句的无情度的一个关键指标。另外,无情对与传统技巧对之间的区别在于,传统技巧对要求对句在字、词或词组、或句意上,上下比相同位置的句子成份要有类似的歧意、别解,或其它的技巧成份。而无情对的对句,则不能,或尽量不能。出句如果有歧意、别解成份,则对句应尽量避免用类似的、或相应歧意、别解方法。
  
  腐乳,这样说,行吧?嘿嘿。。。没别的意思,唠嗑儿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2:49:35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9:07:37

--  

哈哈,欢迎腐儒同志在说跟最后一帖后,又重出江湖:))继续?
要不,到子版专门开个帖子,邀请程先生一起争鸣?子版就需要这样的阵地!

  在腐儒还没有决定是否继续的情况下,先小结一下46楼-90楼:

一、腐儒最初说“无情版概念不清”、“评委点评只凭印象不求甚解”。结果,主要还是腐儒同志自己“无情对于俺,纯粹是练对字。对着对着,接触到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产生了疑问,如此罢了。”,希望通过争鸣澄清还不清楚的概念。我们作为斑竹,我作为兄弟,对此义不容辞,呵呵。评委和斑竹也有出小差错的时候,但评委和斑竹们对无情对的认识,也没有到“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对丑时的破《概论》所覆盖的内容,认识是全面而清晰的。

二、争鸣的焦点主要在于:
1、“不变结构的转义”是否存在。丑方观点:存在,且普遍;腐方观点:不存在,除非结构变(含词的属性变)
2、“部分词素有情的对仗”算不算无情对。丑方观点:歧义效果明显,算;腐方观点:不算
3、“改变句子结构”的无情手法到底指什么。丑方观点:通常指,使按意节的断句发生变化;腐方观点:使词的属性和上下比句子成分的不同。

三、回应一下腐儒的新高论“俺说的是“只要对句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就算无情对。”那牛仔就没必要弄个什么概论来七七八八鬼扯了。”
首先,祝贺您终于明白“只要对句产生了明显的歧义效果,就算无情对。”,但也要注意一些前提条件。
其次,不可能什么门类“弄清个基本方向就没有研究必要”了吧。像您这样自学能力强,悟性特高者,尚且“一头雾水”,我的《概论》破是破,但也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再说,一个腐儒明白了,千万个腐儒还没明白,网校还有那么多同学呢。
好在它还不是普通理论的一般性的归纳总结,原创指数还算高,否则,还真会体无完肤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9:12:16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9:30:53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1 23:04:20的发言:

   俺真的要抓狂了!你咋老歪曲俺的意思呢?俺那意思明明是说就算张之洞是无情对的鼻祖,无情对也不会有千年历史!
  
呵,俺随意“千百年”一说,就来抓俺的辫子,俺也发狂哦。千百只是约数,正如成千上百,只要上了一百,马马虎虎就可以用了,未必还板着指头数数:)
  
  切,也是个鬼扯的。无情对只是后人对前人一些歧义的不太合乎对联规范的联句尝试进行分类的产物,因为时间不长,尚未形成合理的系统的理论。说的够清楚吧?
  
  你为啥不提俺说的借对手法啊?俺正在极力反对半无情的说法,你按俺啥理论来判断呢?词性不同句构相同俺要是承认是无情,你那举金瓜俺凭啥不承认?未必你好欺些?
  借对和半无情一时还确实难有清楚的界限,但全凭结构也未必分得清。杨三已死/李二先生,这句一个是主谓结构,一个是偏正结构,按您说是借对,但结构变了,也有矛盾吧?
  
  借对手法本来就是取能相对的一面来表达另一种意思,也是无情对惯用的一个手法。李二先生不能作主谓吗?
  
  哥哥喂,拜托你查词典认真些好吗?家生在汉典第二条是咋说的?
  
俺查的新华字典,第二条确是:2.方言。泛指用具﹑器物。这个可怨不得俺不认真:)
  
  俺说的是汉典哈。不过也错了,是第三条:家生, 生物由人工饲养或栽培,称为“家生”。对“野生”而言。 
  
 
  再茶~~
  茶不够浓了,明天再来
  
  俺添一碗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9:41:22

--  
腐儒最初说“无情版概念不清”、“评委点评只凭印象不求甚解”。结果,主要还是腐儒同志自己“无情对于俺,纯粹是练对字。对着对着,接触到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产生了疑问,如此罢了。”,希望通过争鸣澄清还不清楚的概念。我们作为斑竹,我作为兄弟,对此义不容辞,呵呵。评委和斑竹也有出小差错的时候,但评委和斑竹们对无情对的认识,也没有到“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对丑时的破《概论》所覆盖的内容,认识是全面而清晰的。

1,无情版概念不清,指的就是无情定义。所以才有结构一说。
2,评委点评只凭印象不求甚解,指的是字词句意。不但无情对,普通对也有这样情况。当句中出现了评委不很熟悉的字词,不是去进行查证,而是根据印象望文生义。
3,俺从没否定歧义效果在无情对中的重要性!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9:48:16

--  

  

以下是引用程者在2010-1-22 2:41:32的发言:
  
  
  
  

  “个人认为,对联的形,更准确的说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字字工对本来就是对联的极端要求,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本来走的就是这种极端,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而所谓的字词转义,只是改变句子结构的一种手法而已。即使不转义,只要能够改变结构,同样能作出无情对”这个俺认同哈。
  
  至于“神”散不散,也许应该根本是与无情对无关的话题。看来你即可以举出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无情对,上下比毫无关系,也能举出很多不错的无情对,上下比的话题上有一定的牵扯。也就是说,写无情对,单单追求所谓的“神不散”,根本是多此一举。
  
  这也许就象是绘画,有工笔,有写意,还有一些其它的形式。就绘画本身来说,不能说工笔是画画的最高境界,也不能说写意是最高境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有它们共同的定义,它们都不是书法。
  这里有比较的错误:无情对首先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要求的就是既对又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绘画与工笔。
  
  话扯远了。说回无情对来。把你的话再完善一下:
  
  无情对与传统规范对的区别在于,它要求对句字字在可查范围内尽可能地工整到小类,而利用其字本身的多意、多性,或与其它字构成的词组在结构、词类所含字数、词组性质等方面形成的与所对之比的相同位置的字词形成显著不同。而其不同的显著和完整度,是评价对句的无情度的一个关键指标。另外,无情对与传统技巧对之间的区别在于,传统技巧对要求对句在字、词或词组、或句意上,上下比相同位置的句子成份要有类似的歧意、别解,或其它的技巧成份。而无情对的对句,则不能,或尽量不能。出句如果有歧意、别解成份,则对句应尽量避免用类似的、或相应歧意、别解方法。
  
  腐乳,这样说,行吧?嘿嘿。。。没别的意思,唠嗑儿哈:))

你很高明!俺用尽了俺所认识的字鬼扯那么多,你这段话全说清楚了。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俺就是这个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9:50:02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9:59:56

--  

  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莫妙小柴胡
  
  这一联俺仔细琢磨了一下,感觉还是结构问题。
  上比:避暑是个行为动词,他本身在句中不能作主语,句子的主语应该是人,但省略了。
  下比:伤寒是医学名词,他对症的药是小柴胡,所以,句子主语是伤寒,句构为主谓宾,与上比的动宾结构不同。
  所以,此联的句构仍然不一样。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0:05:04

--  
  就算在比较熟悉的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识的盲点,认识的盲区。我每次在统计无情擂台所有应对作品时,对此深有感触,每次都长见识。常常,在欣赏老斑竹和几位实力派老联友的应对时,也有明显的长见识、开眼界之感。

  我认为且相信,本版所请评委之严谨与认真(一般自己没把握还是会去查的)。也不否定个性化评判的存在,不否定因疏忽出差错的可能。

  有不同意见,提出来;有小差错,指出来。然后商量,修改,这也是“无情生活的一部分”,是“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至少目前,所有评委的态度都是真诚、诚恳的。也没有谁去掩饰过什么。

  本版的管理基点之一就是:所有赛事都有申诉的时间、机会和平台(我最不喜欢一个人说了算,又不许申诉的搞法)。这个茶馆功能之一就是“申诉处”。现在,申诉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以后但有疑问,欢迎大家真诚交流。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0:17:59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2 9:59:56的发言:
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莫妙小柴胡

这一联俺仔细琢磨了一下,感觉还是结构问题。
上比:避暑是个行为动词,他本身在句中不能作主语,句子的主语应该是人,但省略了。
下比:伤寒是医学名词,他对症的药是小柴胡,所以,句子主语是伤寒,句构为主谓宾,与上比的动宾结构不同。
所以,此联的句构仍然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
  请注意:几乎所有无情对“句构”不一样,是“施加在对句中的所有无情手法综合起来形成的表征”。而不是“腐儒版”之“改变句子结构”手法造成的。
  也就是说:造无情的三大手法“转义”、“变词性”、“变结构”是并列关系。即论证了此“变结构”非“腐儒版变结构”。

  如您所言,“句构”变化(请千万别再叫“变结构”,免得搞混),是无情对常见的表征(而不是创作手法)。也不需要找特例了(理论上应有极少数。比中福利彩还难)。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10:39:15

--  

  拜托,你所谓的句构是断句节奏,与俺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俺论证这一联,目的是论证:凡无情对,它的对句句子结构(成分)必定与出句不同。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1:40:39

--  
以下是引用程者在2010-1-22 2:41:32的发言:



“个人认为,对联的形,更准确的说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字字工对本来就是对联的极端要求,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本来走的就是这种极端,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而所谓的字词转义,只是改变句子结构的一种手法而已。即使不转义,只要能够改变结构,同样能作出无情对”这个俺认同哈。

至于“神”散不散,也许应该根本是与无情对无关的话题。看来你即可以举出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无情对,上下比毫无关系,也能举出很多不错的无情对,上下比的话题上有一定的牵扯。也就是说,写无情对,单单追求所谓的“神不散”,根本是多此一举。

这也许就象是绘画,有工笔,有写意,还有一些其它的形式。就绘画本身来说,不能说工笔是画画的最高境界,也不能说写意是最高境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有它们共同的定义,它们都不是书法。

话扯远了。说回无情对来。把你的话再完善一下:

无情对与传统规范对的区别在于,它要求对句字字在可查范围内尽可能地工整到小类,而利用其字本身的多意、多性,或与其它字构成的词组在结构、词类所含字数、词组性质等方面形成的与所对之比的相同位置的字词形成显著不同。而其不同的显著和完整度,是评价对句的无情度的一个关键指标。另外,无情对与传统技巧对之间的区别在于,传统技巧对要求对句在字、词或词组、或句意上,上下比相同位置的句子成份要有类似的歧意、别解,或其它的技巧成份。而无情对的对句,则不能,或尽量不能。出句如果有歧意、别解成份,则对句应尽量避免用类似的、或相应歧意、别解方法。

腐乳,这样说,行吧?嘿嘿。。。没别的意思,唠嗑儿哈:))




  程先生思路确实比腐兄弟清晰。

  
不过,对不起。您几乎所有观点,我都不敢苟同:

  一、
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本来走的就是这种极端,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
  您和腐儒一样,看到的是无情对的表征之一。这样概括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是,1、它不是与普通对联的本质区别。许多普通对联,上下比结构上不一定完全对称,具有灵活性。2、一些诙谐联,也有此特征。所以。你们这样的归纳,于联友认识无情对,区分与其他对联的不同,意义不大。只有抓住本质,才能清晰。

  二、至于“神”散不散,也许应该根本是与无情对无关的话题。单单追求所谓的“神不散”,根本是多此一举。就象是绘画,有工笔,有写意,还有一些其它的形式。就绘画本身来说,不能说工笔是画画的最高境界,也不能说写意是最高境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有它们共同的定义,它们都不是书法。
  “神散”无情与“神不散”无情的关系,不是“工笔”与“写意”的关系。“神不散”无情,先有“神散”无情之属性,再增加一属性而已。倡导更完美的、可以更好服务于时代的艺术形式,怎能叫多余?照您的逻辑:对联之于文学,多余;无情之于对联,多余;量子力学之于经典力学,多余(真多余,我们还有机会在这互联网交流吗)。
  我在子版的《时事无情试对》,证明无情对做到“神不散”,并不难。将来,创作重心逐步向“神不散”迁移,乃必然之趋势。在赏析与评判中,“神不散”被认为更高一筹,也很正常!

  三、
利用其字本身的多意、多性,或与其它字构成的词组在结构、词类所含字数、词组性质等方面形成的与所对之比的相同位置的字词形成显著不同。不同的显著和完整度,是评价对句的无情度的一个关键指标。
  根据我的“观点一”,您所说的这个“关键指标”,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东东。如果请您当裁判,按这个标准仲裁,会引发很多争议,斑竹会难以省心:)为什么呢?就因为您和腐儒是“根据并不完全独具的表征”来判断。我的概论里提的《三维评判法》,量化而抓住本质,特推荐交流:)

  四、
无情对与传统技巧对之间的区别在于,传统技巧对要求对句在字、词或词组、或句意上,上下比相同位置的句子成份要有类似的歧意、别解,或其它的技巧成份。而无情对的对句,则不能,或尽量不能。出句如果有歧意、别解成份,则对句应尽量避免用类似的、或相应歧意、别解方法。
  拿无情对与传统技巧对去对比,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就像拿“谐音”和“玻璃”去比,没必要!
  另,有“歧意、别解”的出句作为无情出句,确实目前不提倡,但不代表没前途!我认为“无情前哨”可以在这方面去尝试。为什么呢?无情之趣,说白了是“距离之趣”“错落之趣”,再恰当叠加“歧意、别解”,使之更耐嚼,是可以作为的。我的破《概论》里就收录了这么一个精彩的例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1:44:29编辑过]


--  作者:程者
--  发布时间:2010/1/22 11:51:25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2 9:48:16的发言:
  
   这里有比较的错误:无情对首先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要求的就是既对又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绘画与工笔。
  

这就是你腐乳的不对哈。不知道“无情对”这个名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偏偏就把“联”这个字给落下了。很少听人说“无情对联”那么完整的话了。就拿无情对的老鼻祖“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来说,看不出来上下比句意上的联系。不过,如果你大喝一声“真的没联系吗?”俺也许会怯怯地说一声“还真有”。啥联系?“树/果”、“半寻/一点”、“纵斧/相干”、“已/然” 、“休/不”难道这还联系不紧么?也许这也就是无情对要求逐字小类工对的原因。要不然,上下比没啥好联系的了,就象腐乳你说的,那还叫对联吗?所以嘛,还是联的。当然,就是这个无情对的祖宗,如果你使劲歧解、歪解对句,没准也有可能找出它们意思上的关联来。不过,俺是不会去费这方面的劲的了。


  
--  作者:程者
--  发布时间:2010/1/22 12:05:07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0-1-22 11:40:39的发言:



  程先生思路确实比腐兄弟清晰。

  
不过,对不起。您几乎所有观点,我都不敢苟同:

  一、
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本来走的就是这种极端,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
  您和腐儒一样,看到的是无情对的表征之一。这样概括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是,1、它不是与普通对联的本质区别。许多普通对联,上下比结构上不一定完全对称,具有灵活性。2、一些诙谐联,也有此特征。所以。你们这样的归纳,于联友认识无情对,区分与其他对联的不同,意义不大。只有抓住本质,才能清晰。

  二、至于“神”散不散,也许应该根本是与无情对无关的话题。单单追求所谓的“神不散”,根本是多此一举。就象是绘画,有工笔,有写意,还有一些其它的形式。就绘画本身来说,不能说工笔是画画的最高境界,也不能说写意是最高境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有它们共同的定义,它们都不是书法。
  “神散”无情与“神不散”无情的关系,不是“工笔”与“写意”的关系。“神不散”无情,先有“神散”无情之属性,再增加一属性而已。倡导更完美的、可以更好服务于时代的艺术形式,怎能叫多余?照您的逻辑:对联之于文学,多余;无情之于对联,多余;量子力学之于经典力学,多余(真多余,我们还有机会在这互联网交流吗)。
  我在子版的《时事无情试对》,证明无情对做到“神不散”,并不难。将来,创作重心逐步向“神不散”迁移,乃必然之趋势。在赏析与评判中,“神不散”被认为更高一筹,也很正常!

  三、
利用其字本身的多意、多性,或与其它字构成的词组在结构、词类所含字数、词组性质等方面形成的与所对之比的相同位置的字词形成显著不同。不同的显著和完整度,是评价对句的无情度的一个关键指标。
  根据我的“观点一”,您所说的这个“关键指标”,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东东。如果请您当裁判,按这个标准仲裁,会引发很多争议,斑竹会难以省心:)为什么呢?就因为您和腐儒是“根据并不完全独具的表征”来判断。我的概论里提的《三维评判法》,量化而抓住本质,特推荐交流:)

  四、
无情对与传统技巧对之间的区别在于,传统技巧对要求对句在字、词或词组、或句意上,上下比相同位置的句子成份要有类似的歧意、别解,或其它的技巧成份。而无情对的对句,则不能,或尽量不能。出句如果有歧意、别解成份,则对句应尽量避免用类似的、或相应歧意、别解方法。
  拿无情对与传统技巧对去对比,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就像拿“谐音”和“玻璃”去比,没必要!
  另,有“歧意、别解”的出句作为无情出句,确实目前不提倡,但不代表没前途!我认为“无情前哨”可以在这方面去尝试。为什么呢?无情之趣,说白了是“距离之趣”“错落之趣”,再恰当叠加“歧意、别解”,使之更耐嚼,是可以作为的。我的破《概论》里就收录了这么一个精彩的例子!

丑兄,对不起。您几乎所有观点,我也不敢苟同:)

您的创新精神值得赞扬。但新酒最好还是用新瓶。因为这容易把俺搞糊涂。会让俺以为无情对就一定要“神不散”。改个名儿吧。或是创新个名儿吧。要不就叫“有神对”吧。。。嘿嘿。。。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2:15:58

--  
以下是引用程者在2010-1-22 11:51:25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2 9:48:16的发言:

 这里有比较的错误:无情对首先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要求的就是既对又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绘画与工笔。

这就是你腐乳的不对哈。不知道“无情对”这个名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偏偏就把“联”这个字给落下了。很少听人说“无情对联”那么完整的话了。就拿无情对的老鼻祖“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来说,看不出来上下比句意上的联系。不过,如果你大喝一声“真的没联系吗?”俺也许会怯怯地说一声“还真有”。啥联系?“树/果”、“半寻/一点”、“纵斧/相干”、“已/然” 、“休/不”难道这还联系不紧么?也许这也就是无情对要求逐字小类工对的原因。要不然,上下比没啥好联系的了,就象腐乳你说的,那还叫对联吗?所以嘛,还是联的。当然,就是这个无情对的祖宗,如果你使劲歧解、歪解对句,没准也有可能找出它们意思上的关联来。不过,俺是不会去费这方面的劲的了。


  
  再次不认同!
  1、怎么能凭“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神散”,就结论“无情对不需要往‘神不散’发展”呢?
  2、“无情对”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中华文化常见艺术门类,谁见过起过4个字或更多字的名字的?扣字眼,那是腐儒(指一类人啊,呵呵)之见。假设当时叫“无情联”,或叫“歧联”“单字对”等等,有什么区别?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2:57:48

--  

丑兄,对不起。您几乎所有观点,我也不敢苟同:)
----呵呵,但愿您有更多支持者。或者,在子版成一家之言,占一席之地。


您的创新精神值得赞扬。但新酒最好还是用新瓶。因为这容易把俺搞糊涂。会让俺以为无情对就一定要“神不散”。改个名儿吧。或是创新个名儿吧。要不就叫“有神对”吧。。。嘿嘿。。。

——呵呵,“旧瓶装新酒”这是老话,概括了“继承与发展的科学观点”。倒是您的创新精神更强,直接用“新瓶装新酒”,属于完全的“原始创新”啊,这可是开宗立派的创举啊,如真能做到,且被不少人接受,丑某叹服。
“神不散”概括准确,且没有否定“神散”无情的存在啊,怎么会让您产生错觉呢?您提议的“有神对”,既概括不准确,又有歧义。您想啊,哪副普通对联不是“有神对”啊,这不是会让人糊涂吗?另外,“有神”之“神”,本意是指“主题”,又可以理解为“神韵”等,那不叫人更糊涂了吗?

倒是,叫“神聚”无情等,还是可以。现在都已经实施,并被大部分人认同。您就适应环境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2:59:27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13:39:49

--  

  

以下是引用程者在2010-1-22 11:51:25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2 9:48:16的发言:
  
   这里有比较的错误:无情对首先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要求的就是既对又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绘画与工笔。
  

  这就是你腐乳的不对哈。不知道“无情对”这个名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偏偏就把“联”这个字给落下了。很少听人说“无情对联”那么完整的话了。就拿无情对的老鼻祖“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来说,看不出来上下比句意上的联系。不过,如果你大喝一声“真的没联系吗?”俺也许会怯怯地说一声“还真有”。啥联系?“树/果”、“半寻/一点”、“纵斧/相干”、“已/然” 、“休/不”难道这还联系不紧么?也许这也就是无情对要求逐字小类工对的原因。要不然,上下比没啥好联系的了,就象腐乳你说的,那还叫对联吗?所以嘛,还是联的。当然,就是这个无情对的祖宗,如果你使劲歧解、歪解对句,没准也有可能找出它们意思上的关联来。不过,俺是不会去费这方面的劲的了。
  
  
  

  

  程先生厉害!居然直接开除无情对的联藉了:))
  牛仔挺幸运的哈,终于找到香草了~~~~
  
  其实,无情对的神,或者说关联点,有的能从字面上体会出来,有的却很难找到,它必须通过一个特定的环境,才能让人领会到。这就是俺对神不散的理解。
  说白点就是:你得想办法设计一个环境,让你的无情对不至于是胡说八道。
  所以,老张那句,如果要让它有关联点,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4:31:27

--  
感谢腐儒和程者对本版的大力支持:)
欢迎友好争鸣(也可对丑时来点挖苦什么的,呵呵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15:00:04

--  
  一、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本来走的就是这种极端,它要区别于普通对联,唯一能做的改变,就只有在句子结构上做文章。
  您和腐儒一样,看到的是无情对的表征之一。这样概括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是,1、它不是与普通对联的本质区别。许多普通对联,上下比结构上不一定完全对称,具有灵活性。2、一些诙谐联,也有此特征。所以。你们这样的归纳,于联友认识无情对,区分与其他对联的不同,意义不大。只有抓住本质,才能清晰。

这句话没经过大脑!
诙谐联和巧趣联的句子结构必须相同,否则就是失对。
鸡冠花未放
狗尾草先生
这一句之所以是普通对联,就是因为它是正对。虽然先生一词有歧义,但这正是巧趣联所追求的效果。试想,当时应该没有无情对的概念吧?如果换成狗屁叶先生,那叶先生会承认这是对联吗?
这就是无情和巧趣的区别。
俺在群聊时开玩笑说:
这世上本来没有无情对。现在所谓的无情对手法,古人在出对句时是没人敢这样对的。如果这样对,一定会被人骂扯蛋。但老张吃了螃蟹,他主动扯了回蛋,而且还挺有味道。于是扯的人就多起来,这蛋就孵成鸡了。后来,有心人就开始论证归类,专心养鸡,果然这鸡就生出了无情对。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5:21:45

--  
诙谐,以句子本身的意思“幽默”取胜;无情,以“又对称又不对称的距离美”取胜。有些无情对,对句本身一点也不搞笑,但“距离之美”是少不了的。很多人没有把这个关系真正分清楚,包括腐儒:)

试想,当时应该没有无情对的概念吧?这世上本来没有无情对。现在所谓的无情对手法,古人在出对句时是没人敢这样对的。如果这样对,一定会被人骂扯蛋。

——这话是真正的没有经过大脑!
什么艺术门类不是先有人吃螃蟹、摸索,慢慢成气候,然后有人总结(伴随着概念的诞生、完善、被认同),然后发展,手法更丰富、领域更宽广,然后又开始派生分支?
腐儒这番言论,到底能说明什么?是否很幼稚?很滑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5:23:20编辑过]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15:47:58

--  

  看东西不前后连贯,专门断章取义,该打!
  无情对最初根本不是对联,只是人们用相同字数的句子开玩笑罢了。张之洞的果然出现后,有心人发现,它虽然不符合对联的要求,却字字工对,声律和谐,且妙趣横生。于是就进行了归类研究,形成了现在的无情对理论的基本观点。
  也就是说,无情对除了字字工对声律和谐以外,其它的都不具有对联特征。反过来说:无情对除了遵守字字工对声律和谐的要求外,其它的应该一概与普通对联不同!
  另,趣味并不仅仅是好笑,冷幽默也是一种趣味。相反,好笑的也不一定就是趣味,就算是,也是低级趣味。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5:53:55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2 13:39:49的发言:



程先生厉害!居然直接开除无情对的联藉了:))
牛仔挺幸运的哈,终于找到香草了~~~~

其实,无情对的神,或者说关联点,有的能从字面上体会出来,有的却很难找到,它必须通过一个特定的环境,才能让人领会到。这就是俺对神不散的理解。
说白点就是:你得想办法设计一个环境,让你的无情对不至于是胡说八道。
所以,老张那句,如果要让它有关联点,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不要把“神不散”想得、说得这么艰难,不要吓着联友们。我认为,它和一般对联的创作难度没有什么区别。
  事实胜于雄辩。我这个帖子里的,绝大部分是“神不散”。每次创作,也就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相信您可以看新闻发生的时间,创作时间再长也长不到哪里去):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22&ID=191452&page=1
  哪里一定要设定什么环境?不就是创作方式和要求的不同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5:56:04编辑过]


--  作者:水区瓦工
--  发布时间:2010/1/22 16:13:38

--  

  有意思。实在没时间一楼楼都拜读一遍,所以对大家观点还没研究透。但不妨发表下我个人意见:
  
  无情对的定义,比较公认的是字字工对,但出对句整句句意不相干的对子,以出对句相去十万八千里从而更有谐趣效果为佳。
  前人的定义是死的,后人有突破创新是值得鼓励。
  不过,我理解是,如果最近本版较推崇的“神不散无情对”,算是让出对句找到了关联,那么它本质就是即“对”又“联”了,只要出对句有关联了,那么就跟无情对的原始定义(或者说传统玩法)中的“出对句整句句意不相干”有矛盾了。“神不散无情对”只是在对的时候采用了“借对”手法,古人律诗和对联中采用借对手法的也不少,只是咱们现在这“神不散无情对”是要求每字都借对罢了。
  不管“神不散无情对”在定义、归类方面是否有“麻烦”,只要其能给大家带来乐趣,又具有文学艺术价值,那我不妨就继续玩,先不急着给它找什么归宿。至于以丑时兄为代表的各位更愿意将之归到“无情对”,可能是更多原因是它创作手法“借对”是无情对的重要基础,能玩这种“神不散无情对”的也只能是本身在“借对”方面是高手的无情对好手。所以,暂将这“神不散”也归到无情对阵营也未尝不可。但大家都没有必要将之盖棺定论。
  就象“马”+“驴”=“骡”,骡有马和驴的双重特征。
  现在“带借对手法的流水对”+“无情对”=“神不散无情对”,这个刚怀胎几个月,最后生出是马是驴还不清楚哦。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6:16:33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2 15:47:58的发言:
看东西不前后连贯,专门断章取义,该打!
无情对最初根本不是对联,只是人们用相同字数的句子开玩笑罢了。张之洞的果然出现后,有心人发现,它虽然不符合对联的要求,却字字工对,声律和谐,且妙趣横生。于是就进行了归类研究,形成了现在的无情对理论的基本观点。
也就是说,无情对除了字字工对声律和谐以外,其它的都不具有对联特征。反过来说:无情对除了遵守字字工对声律和谐的要求外,其它的应该一概与普通对联不同!
另,趣味并不仅仅是好笑,冷幽默也是一种趣味。相反,好笑的也不一定就是趣味,就算是,也是低级趣味。
  张之洞绝对不会是裹足不前之人,否则不会力推现代实业和实用之学。我所在的企业,前身正好是张之洞创建的汉阳兵工厂。当时只能生产“汉阳造”,现在一枚导弹可以把腐儒炸个稀巴烂,哈哈。
  假设能隔世相会的话,老张一定会说:“神不散”,好!“雅无情”,妙!“时事无情”,经世致用之学也:)

  
无情对除了遵守字字工对声律和谐的要求外,其它的应该一概与普通对联不同!
???字数呢(开个玩笑)。老张的“果然一点不相干”之“不/休”属于单字词直对,与普通对联无异,你怎么自圆其说?我们也一直没有否定“字工(含义工和律工)”啊。

  我说有人搞混两种幽默,不是说无情对不属于诙谐联、趣联!去斑竹室看看去,我还在倡议搞“趣联联赛”啊:)
  现在的联吧诙谐子版,其定位是除开无情对了的。如果我说“除无情对外的诙谐联”,你觉得很好玩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6:18:04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6:33:04

--  
以下是引用水区瓦工在2010-1-22 16:13:38的发言:
有意思。实在没时间一楼楼都拜读一遍,所以对大家观点还没研究透。但不妨发表下我个人意见:

无情对的定义,比较公认的是字字工对,但出对句整句句意不相干的对子,以出对句相去十万八千里从而更有谐趣效果为佳。
前人的定义是死的,后人有突破创新是值得鼓励。
不过,我理解是,如果最近本版较推崇的“神不散无情对”,算是让出对句找到了关联,那么它本质就是即“对”又“联”了,只要出对句有关联了,那么就跟无情对的原始定义(或者说传统玩法)中的“出对句整句句意不相干”有矛盾了。“神不散无情对”只是在对的时候采用了“借对”手法,古人律诗和对联中采用借对手法的也不少,只是咱们现在这“神不散无情对”是要求每字都借对罢了。
不管“神不散无情对”在定义、归类方面是否有“麻烦”,只要其能给大家带来乐趣,又具有文学艺术价值,那我不妨就继续玩,先不急着给它找什么归宿。至于以丑时兄为代表的各位更愿意将之归到“无情对”,可能是更多原因是它创作手法“借对”是无情对的重要基础,能玩这种“神不散无情对”的也只能是本身在“借对”方面是高手的无情对好手。所以,暂将这“神不散”也归到无情对阵营也未尝不可。但大家都没有必要将之盖棺定论。
就象“马”+“驴”=“骡”,骡有马和驴的双重特征。
现在“带借对手法的流水对”+“无情对”=“神不散无情对”,这个刚怀胎几个月,最后生出是马是驴还不清楚哦。





  呵呵,瓦工!您这观点如果评价,只能评为“瓦工”(呵呵,乐一下:)

  我来玩无情前,有人不是归纳无情对是“字工意远”吗?您对“意远”理解有点偏差。

  “神不散”与“意远”毫不矛盾。相反,它们是有机统一的和谐的整体。
  “神不散”是指围绕同一主题。也就是说,“神散”是各言其事;
  “意远”则是指无情对参考普通对联的审美体系,其“对称元素”与“不对称元素”之间拉开的距离带给人审美上的感觉。
  您只要看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复制一个例子过来:

奇行当赞颂
博导领学风

时事链接》》》
  2009年12月30日,四川在线 北师大博导投师四川大学重读博士。80多岁高龄的四川大学音韵、训诂大师赵振铎虽退休已久但仍在带博士,现在门下还多出一位重量级的弟子——北师大博导周流溪先生。求学佳话在师生间慢慢传开来,获悉的老师同学无不惊叹。“周老师是外语方面的专家,也是著名语言学家。一般情况下,教授退休后多做学术、带学生,而像周老师这样的专家,还要再读博士真是令人敬佩!现在这样的人好少哦!”在四川大学,少数知道此事的老师和学生们均点头称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6:39:02编辑过]


--  作者:水区瓦工
--  发布时间:2010/1/22 17:00:05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0-1-22 16:33:04的发言:  您只要看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复制一个例子过来:

奇行当赞颂
博导领学风


还是那句话,仅有“借对”手法的普通对联,没有无情对的谐趣效果。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7:26:16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0-1-22 16:33:04的发言:  您只要看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复制一个例子过来:

奇行当赞颂
博导领学风


还是那句话,仅有“借对”手法的普通对联,没有无情对的谐趣效果。

  ???这么明显的“变词性”手法!
--  作者:水区瓦工
--  发布时间:2010/1/22 17:55:33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0-1-22 17:26:16的发言:


还是那句话,仅有“借对”手法的普通对联,没有无情对的谐趣效果。

  ???这么明显的“变词性”手法!

问题关键就是“变词性”作为借对只是一种手法,“借对”不是无情对的本质。
就象书法需要用笔写字,但不能说用笔写字就是书法。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17:56:27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0-1-22 16:16:33的发言:  张之洞绝对不会是裹足不前之人,否则不会力推现代实业和实用之学。我所在的企业,前身正好是张之洞创建的汉阳兵工厂。当时只能生产“汉阳造”,现在一枚导弹可以把腐儒炸个稀巴烂,哈哈。
  假设能隔世相会的话,老张一定会说:“神不散”,好!“雅无情”,妙!“时事无情”,经世致用之学也:)

  
无情对除了遵守字字工对声律和谐的要求外,其它的应该一概与普通对联不同!
???字数呢(开个玩笑)。老张的“果然一点不相干”之“不/休”属于单字词直对,与普通对联无异,你怎么自圆其说?我们也一直没有否定“字工(含义工和律工)”啊。

  我说有人搞混两种幽默,不是说无情对不属于诙谐联、趣联!去斑竹室看看去,我还在倡议搞“趣联联赛”啊:)
  现在的联吧诙谐子版,其定位是除开无情对了的。如果我说“除无情对外的诙谐联”,你觉得很好玩吗?

考!牛兄弟,你现在是不是有点头昏啊?休息一下~~~
字字工对,字数不等,咋字字工对?
真的不知道巧趣版和诙谐版为什么拒绝无情对吗?
俺告诉你吧:无论是巧趣联或者诙谐联,它要求的是遵守普通对联的基本规则。无情对除了字字工对声律相对以外,不再遵守其它规则,相反,无情要求越远越好。你与它走的不是一条道,它怎么会欢迎你?
反过来,你若与它是一样的,那你干嘛非要披个无情的马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7:57:57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18:17:12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0-1-22 17:56:27的发言:


考!牛兄弟,你现在是不是有点头昏啊?休息一下~~~
字字工对,字数不等,咋字字工对?
真的不知道巧趣版和诙谐版为什么拒绝无情对吗?
俺告诉你吧:无论是巧趣联或者诙谐联,它要求的是遵守普通对联的基本规则。无情对除了字字工对声律相对以外,不再遵守其它规则,相反,无情要求越远越好。你与它走的不是一条道,它怎么会欢迎你?
反过来,你若与它是一样的,那你干嘛非要披个无情的马甲?




  胡扯!
  先有巧趣版后有无情版。你去翻,巧趣版以前有许多关于无情的帖子。后来无情壮大到可以自立门户了,才分出来。
  先有无情版,后有诙谐版。为了内容设置的不重复,川站才那么定位。纯粹管理范畴的事,给你瞎掰来着了?

  村长安排正事啦。暂时不奉陪了!也希望你谈得方向对一点好不好:)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2 19:37:57

--  

  悲哀!人一旦要是钻了牛角尖,真正是无可救药!
  
  巧趣版之前怎样俺不知道。从俺注册到国粹以来,俺就没看到过巧趣版的机巧联允许无情对。相反,就从近期所举行的几场赛事来看,就因为对仗不工而刷下了不少句子。
  网上所有的联赛,俺就没看到有一场允许无情对的。
  诙谐版的版规,俺把关于对仗部分给你看看:
  1.本版并不提倡和鼓励取消楹联的对仗和声律等基本要求;本版也不是不谙对仗和声律者的乐园;在本版所发的诙谐灌水联句,也要遵循楹联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规律,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联律和对仗的要求;
  
  5.在本版所发的诙谐罐水联句,必须讲究对仗(必要时可以适当宽对),丝毫不管对仗的联句视为恶意灌水,由版主删除。
  
  8.在本版所发的诙谐灌水联句,要注意探索适宜的形式;欢迎口语、俗语、方言、专名入联,欢迎有规律重字、双关、顶针等技巧入联,提倡白话联、非律句(主要指非五言七言句),同时不排除文言、律句式诙谐对联。
  
  允许机巧联的技巧入联,就是不说允许无情手法入联。怕与无情版重复,就不怕与巧趣版重复?
  
  鉴于牛仔牛性发作,讨论停止!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2 20:02:31

--  
切!注册:2009-2-10

腐儒呀,巧趣版历史多长,你注册时间多长呀:)本版郑联斑竹弄的“接龙游戏”就是从巧趣版借鉴过来的。

您扯远了。三边我都是斑竹,扯这个没意思:)您先去积累些继续争鸣的资本吧(对兄弟,我就不讲客气哈)

--  作者:翡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10/1/22 21:21:46

--  
夹在两位斑竹及程者联友中间说几句公道话:
第一。“神不散”古已有之,并非丑时斑竹首创。因此不必怀疑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诸位要问为什么是“古已有之”呢?且看: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上比是一种酒,下比是一道菜。佳酿配佳肴,并且中西合璧。这岂止“神不散”,简直堪称天生一对了。
第二。虽然俺举双脚赞同丑时斑竹的“神不散”理论,但是阁下“煽动”(俺打了引号的,呵呵)大家创作无情对时刻意往这一方向靠,个人认为太“左”了。“神不散”的无情对确实很妙,但往往只能偶然得之。阁下自己也提到过,每个汉字的可塑性毕竟是很有限的。阁下的“时事无情试对”俺也欣赏了,除了个别是针对两条不同的新闻分别拟句的(比如偷菜和足球先生那个),多数都是关于同一新闻的成联,因此毋庸置疑满足“神不散”要求,然私以为阁下对“字工”的要求却太宽了,尤其是动词,也包括一些形容词。
第三。关于有情无情的界限,确实很难判定,俺也提不出什么愚见,个人赞同丑时斑竹的“脐带”和“模糊”理论。
最后。俺墙裂支持腐儒斑竹允许按联句结构确定声律的观点。个人认为,该标准与传统的马蹄韵,就如同古音和今音一样,可以同时存在,但必须独立执行,不得混用。俺水平实在太臭,在此胡绉。如有冒犯,还望诸位见谅!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0/1/22 23:36:58

--  
以下是引用非洲龙在2010-1-21 22:19:22的发言:以友辅仁多体面
自知经典益身心 [香雾空濛]


评:多体面/益身心好!前半部分字均宽了点,无情尚可,关联不够。

前半部分字均宽了点
以(动转介)/自(代转介)——工否?
友(名)/交(动转名)朋友——工否?
辅(动)佐助,从旁帮助 /经(名转动}治理——工否?
仁(名)完美的道德 /典(名)常道,准则——工否?
无情尚可,关联不够
此为进德修身之联,上下比怎不关联?什么才是关联?

以下是引用非洲龙在2010-1-21 22:46:41的发言:出句:云浮高阁寂 [剑冷天河]
对句:白露下庭芜 [香雾空濛]


评:寂/芜稍宽,其他皆工。以改变句子结构的无情手法对句不错!很好的无情对!可惜庭芜不是地名,否则就是很好的“神不散”句。

寂(形)寂寞;孤单;冷落/芜(名转形 )杂乱。
可惜庭芜不是地名,否则就是很好的“神不散”句
白露:秋天的露水。《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诗:“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二:“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
为何“庭芜”要地名?是个词不行吗?
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还是偷盗窃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 的句子而成的,可否?为什么一定要地名?

出句:风光无限好 [赤兔马]
对句:冰雪净聪明 [香雾空濛]
杜甫句
非版评:限/聪宽。如没有特别说明,很难看出上下句有关联性。

联意:风光无限美好,冰雪净化聪明。怎不关联?

请大家砸砖!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3 7:44:58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3 8:43:57

--  
以下是引用翡莲居士在2010-1-22 21:21:46的发言:
夹在两位斑竹及程者联友中间说几句公道话:
第一。“神不散”古已有之,并非丑时斑竹首创。因此不必怀疑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诸位要问为什么是“古已有之”呢?且看: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上比是一种酒,下比是一道菜。佳酿配佳肴,并且中西合璧。这岂止“神不散”,简直堪称天生一对了。
第二。虽然俺举双脚赞同丑时斑竹的“神不散”理论,但是阁下“煽动”(俺打了引号的,呵呵)大家创作无情对时刻意往这一方向靠,个人认为太“左”了。“神不散”的无情对确实很妙,但往往只能偶然得之。阁下自己也提到过,每个汉字的可塑性毕竟是很有限的。阁下的“时事无情试对”俺也欣赏了,除了个别是针对两条不同的新闻分别拟句的(比如偷菜和足球先生那个),多数都是关于同一新闻的成联,因此毋庸置疑满足“神不散”要求,然私以为阁下对“字工”的要求却太宽了,尤其是动词,也包括一些形容词。
第三。关于有情无情的界限,确实很难判定,俺也提不出什么愚见,个人赞同丑时斑竹的“脐带”和“模糊”理论。
最后。俺墙裂支持腐儒斑竹允许按联句结构确定声律的观点。个人认为,该标准与传统的马蹄韵,就如同古音和今音一样,可以同时存在,但必须独立执行,不得混用。俺水平实在太臭,在此胡绉。如有冒犯,还望诸位见谅!


1、“神不散无情”,我所了解,最先明确以实例来说理的,是非洲龙老首版;
2、三星白兰地,神散!
3、我是倡导大家调整创作习惯,要注意从“神不散”入手。但谁要不想认同,甚至对整个对联也不感兴趣,也得尊重他。
--  作者:翡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10/1/23 9:10:39

--  
回丑版:
“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为什么“神散”呢?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3 11:14:29

--  
迟点和香雾在此探讨。今天实在太忙

以友辅仁多体面
自知经典益身心 [香雾空濛]
——个见:此句龙版评得应算到位,234位无大问题,但难以算“玉工”。整联属哲理类无情,“神不散”特征较好。“多体面”,显得层次低了点:)
出句:云浮高阁寂 [剑冷天河]
对句:白露下庭芜 [香雾空濛]
——个见:较出色的雅无情!在特定环境中有神不散特征:)

出句:风光无限好 [赤兔马]
对句:冰雪净聪明 [香雾空濛]
杜甫句
——个见:就算在特定环境下,这“神不散”还真难以体味到。


佩服香雾:最纯粹的无情钻研者!期待理论研究有您加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5 14:26:21编辑过]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0/1/24 10:35:23

--  

  我怎么找不到时事无情和神不散活动的帖子了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4 10:45:35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1-24 10:35:23的发言:
  我怎么找不到时事无情和神不散活动的帖子了

  
  在子版:)
--  作者:一格
--  发布时间:2010/1/24 17:52:56

--  
24擂茶话(一)
这个"老李"不简单!占对句总数的11.4%
看看那些句子的字较工、词句较无情且通顺?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19攻擂:挑肥老李出言臭
046攻擂:哭穷老李出言软
082攻擂:骂肥老李出牌臭
072攻擂:借光老李出书火
086攻擂:发威老李出招很
092擂句:哭穷老李开标致
107攻擂:刻薄老李空迂腐

049攻擂:喝高老李推辞酒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80攻擂:说明老李装文雅
087攻擂:话粗老李装文雅
112
攻擂:吹牛老李装文雅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22攻擂: 合肥老李别发火
051攻擂:合肥老李司棋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18:50:13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4 18:22:47

--  
上一期的“丑时”也多:)))
--  作者:一格
--  发布时间:2010/1/24 18:44:16

--  
24擂茶话(二)
请出三国、水浒战将及古名人的,占对句总数11.4%
(从字、词、句)看看:这些"猛人"能帮那些攻擂句取胜?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40攻擂:云长偃月斩文丑
073攻擂:云长困李典文丑
096攻擂:云长白马诛文丑 白马为地名
063
攻擂:骋彪赤兔诛文丑
005攻擂:云长暖酒调文火
098攻擂:云长温酒斩华雄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102攻擂智深拔柳招牌活
114攻擂:解珍怕杜迁言爽
言爽(词典:说话不守信用);解、杜,水浒人物。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06攻擂:确实老杜之诗好  
113攻擂:云中老杜留诗韵
103攻擂:叹悲苦杜甫诗吻
诗吻:诗句的语气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12攻擂:环肥热李主回味
105攻擂:呼高力士拾鞋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21:13:21编辑过]


--  作者:一格
--  发布时间:2010/1/24 19:24:49

--  
24擂茶话(三)
强烈要求合肥市长请客!其它市长看着办吧。
以地名入句的,占对句总数11.4%。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08攻擂:合肥冷雪飞文庙 古音
010攻擂:合肥白酒飘曲味
016攻擂:合肥热地走台秀
021攻擂:合肥狂饮张弓酒 饮:指酒。句,弓:[量词]
022攻擂: 合肥老李别发火
032攻擂:合肥新竹增颜色新竹,台湾。
045攻擂:合肥老柳逢春
051攻擂:合肥老李司棋梦
052攻擂:合肥温岭够回味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13攻擂:说明曼谷花书热
035攻擂
减肥热桂平集美桂平.集美:地名
066攻擂:赶明上海游人多
067攻擂:巴西丹麦立陶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20:11:03编辑过]


--  作者:一格
--  发布时间:2010/1/24 19:54:07

--  
24擂茶话(四)
呵呵!李宁、李支书、名人及其他人物也来了......占对句总数11.4%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39攻擂:叹清冷李宁发火

079攻擂:读清贫李宁回味《清贫》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74攻擂:论强壮李支书酷
088攻擂:骂长春李支书色
108攻擂:送温暖李支书供 供/供品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61攻擂:挑肥雨果经文雅
100攻擂:吃亏秋菊不辞苦
秋菊打官司,古音。
017攻擂: 听余秋雨点评累

000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055攻擂:走光美女含羞笑
062
攻擂:减肥胖妹嫌药苦
111攻擂:减肥辣女排毒臭 今音
104攻擂:道童大蒲扇吹火
015攻擂:流氓恶棍出言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19:55:09编辑过]


--  作者:程者
--  发布时间:2010/1/25 3:27:03

--  
以下是引用翡莲居士在2010-1-22 21:21:46的发言:
夹在两位斑竹及程者联友中间说几句公道话:
第一。“神不散”古已有之,并非丑时斑竹首创。因此不必怀疑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诸位要问为什么是“古已有之”呢?且看: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上比是一种酒,下比是一道菜。佳酿配佳肴,并且中西合璧。这岂止“神不散”,简直堪称天生一对了。
第二。虽然俺举双脚赞同丑时斑竹的“神不散”理论,但是阁下“煽动”(俺打了引号的,呵呵)大家创作无情对时刻意往这一方向靠,个人认为太“左”了。“神不散”的无情对确实很妙,但往往只能偶然得之。阁下自己也提到过,每个汉字的可塑性毕竟是很有限的。阁下的“时事无情试对”俺也欣赏了,除了个别是针对两条不同的新闻分别拟句的(比如偷菜和足球先生那个),多数都是关于同一新闻的成联,因此毋庸置疑满足“神不散”要求,然私以为阁下对“字工”的要求却太宽了,尤其是动词,也包括一些形容词。
第三。关于有情无情的界限,确实很难判定,俺也提不出什么愚见,个人赞同丑时斑竹的“脐带”和“模糊”理论。
最后。俺墙裂支持腐儒斑竹允许按联句结构确定声律的观点。个人认为,该标准与传统的马蹄韵,就如同古音和今音一样,可以同时存在,但必须独立执行,不得混用。俺水平实在太臭,在此胡绉。如有冒犯,还望诸位见谅!

说到“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俺要借此句,用丑兄的方法,说点儿别的事儿。

第一,从前面来看,丑兄的论证一个观点对错,最有力的方式就是看看前人有没有例证。

第二,我现在也用这个方法试一试,看看是否能论证出什么东西来。例证就是“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第三,论点是,无情对最基本的要求只是要求小类对,其它的对联特征都不重要。

首先,你我都认可,“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是一个经典的无情对(否则就说不下事去了)。既然这样,我发现几个问题,一是“兰/梅”第四字出律。二是“黄梅天”整个一个三平尾。这些都是传统规范对联的大忌。但既然“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是一经典无情(应该还有一些这样的经典例子),那么,我是不是就可以从此得出结论,“三平尾”是无情对的最高境界?“出律”是无情对的最高境界?

嘿嘿。。。说笑哈。。。这个估计你们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只是,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出另外一些结论。

也许,无情对的最基本要求并不是字字“工”对(这里说的“工”是指既是同一小类,又符合平仄),而只是要求逐字以同一小类对。平仄并不是那么重要。至于其它的结构、词性、和节点之类的,则能歪就歪,越歪越好。而平仄合不合、句意联不联、什不什么尾,都无所谓,只要最后能博人“会心一笑”(腐乳语)就好。

也许就是这样,无情联本身不就是一种娱乐、狡辩的文字游戏么?只要你能从中得到一种不一样的乐趣,也许无情对就达到了它的目的,其它什么什么的,真的就不重要了。。。

说一下“狡辩”:狡辩要有狡辩的理由。这里把无情对作为对联的一种来狡辩的理由是,它是逐字小类相对,上下比字数相同。也许还有是句脚字平仄相反(有没有句脚处平仄也相同的经典无情例证呢?如果有,那算我白说了哈)。

好了,说到这里,我也向腐乳同志学习,就此打住了。。。各位,失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5 3:45:53编辑过]


--  作者:翡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10/1/25 7:56:09

--  
回程者:
俺认同允许按联句结构确定声律,也是为这个古句作的辩护。即使按马蹄韵其下比失律且三平尾,但是没人否认其念起来朗朗上口。正是因为其节点在第二字,只要第二字及尾字合律,读来就不会觉得别扭,不信的话可以自己替换几个字试试。当然前提是要按今音,个人认为古音是不科学的(每次看到上比尾字古音仄今音平的联句俺总是很蛋疼,明明读来无比拗口,可偏偏它就是合律)。至于马蹄韵那套规矩,就如同八股文,僵硬死板,全然没从实际出发,没有把“上口”作为基本原则。
个见,欢迎拍砖!

--  作者:未可触及
--  发布时间:2010/1/25 13:52:21

--  

  问好居士!古韵不科学?接触多了可能兄台会改观,古韵更符合方言。呵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0/1/25 15:12:45

--  

  关于律,俺声明下:
  俺没说无情对上下比各自按各自的节奏确定声律,相反,俺反对这种说法!
  居士老师对那古联可能有误解。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按律来说,这是个非律句。上下比遵循相反律。它不遵循马蹄,因为,从意节上,后面的三字句是不能分割的;从音节上,也没谁将那三字分开读。所以,上下比各自按句脚交替:即二五字交替。至于三平尾,非律句的要求是能避则避,不能避则遵循相反律。
  个见。


--  作者:郑联
--  发布时间:2010/1/25 15:24:49

--  
马蹄韵,强奸民意。按意节对韵,必成终极定式:)
--  作者:非洲龙
--  发布时间:2010/1/25 22:16:15

--  

  

以下是引用香雾空濛在2010-1-22 23:22:54的发言:
  
  
  

  寂(形)寂寞;孤单;冷落/芜(名转形 )杂乱。
  可惜庭芜不是地名,否则就是很好的“神不散”句
  白露:秋天的露水。《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诗:“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二:“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
  为何“庭芜”要地名?是个词不行吗?
  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还是偷盗窃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 的句子而成的,可否?为什么一定要地名?

  出对句字词句意均理解,没错。庭芜不是不行,如果是个地名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一样了,出对句联起来意境更不一样,关联性也就更强。这其中奥妙需要读者自己细细品味。原对也具有一定“神不散”特征。由于上述原因,故没有特别说明,其实点评已包含此意,只是比较隐晦罢了。
  (其他两句暂存不复)


--  作者:翡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10/1/26 2:01:30

--  
回未可触及联友:
多谢阁下提点!:)
俺刚用俺自家的方言测试了一些古音入声字,果然跟平声字感觉全然不同(其实俺是浙人,不过普通话还凑合)。比如“十/实”、“食/石”跟“时”,不仅发音不同,声调也很不一样(也许这就是所谓“入声”吧)。
不过,对普通话而言,古音确实是扯蛋无疑,发音一模一样的两个字,竟然会是一平一仄,这是无论如何都没法自圆其说的。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0/1/26 7:37:13

--  
以下是引用非洲龙在2010-1-25 22:16:15的发言:

  出对句字词句意均理解,没错。庭芜不是不行,如果是个地名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一样了,出对句联起来意境更不一样,关联性也就更强。这其中奥妙需要读者自己细细品味。原对也具有一定“神不散”特征。由于上述原因,故没有特别说明,其实点评已包含此意,只是比较隐晦罢了。
(其他两句暂存不复)

呵呵!无非是白露下长安 [唐 刘驾]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0/1/29 17:09:30

--  

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一路春风]
攻擂:白添/秋菊花/诗韵 [香雾空
]38
吟:[]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 [] 吟咏;诵读。
白:(转义)[] 1)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2)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 表明;说明。
瘦:[转动] 消损;减少。 添:[] 增加,增补。
/秋。 /菊。
入:[] 交、交纳。花:[转动] 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
/诗。 /韵。

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一路春风]
攻擂:和/消暑药/于/文火 [香雾空
]48
和:[] 调和;调治;调适 。如:和药。 (转音转义) 应和;跟着唱。
以诗歌酬答。
消:[] 减削。
/暑。 /药。
于:[转动] 取。 /文。 /火。
哈哈!自己的孩子自己爱,仅得自己的一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9 17:50:24编辑过]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29 17:55:23

--  
以下是引用香雾空濛在2010-1-29 17:09:30的发言:

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一路春风]
攻擂:白添/秋菊花/诗韵 [香雾空
]38
吟:[]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 [] 吟咏;诵读。
白:(转义)[] 1)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2)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 表明;说明。
瘦:[转动] 消损;减少。 添:[] 增加,增补。
/秋。 /菊。
入:[] 交、交纳。花:[转动] 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
/诗。 /韵。

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一路春风]
攻擂:和/消暑药/于/文火 [香雾空
]48
和:[] 调和;调治;调适 。如:和药。 (转音转义) 应和;跟着唱。
以诗歌酬答。
消:[] 减削。
/暑。 /药。
于:[转动] 取。 /文。 /火。
哈哈!自己的孩子自己爱,仅得自己的一票。




  个人认为:第一句句意不太明朗,所以我没投。
  第二句我选第一轮时选了。超过10句后,只能割爱。原因:药/梅,大小类相对;于/入,也不能算“玉工”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0/1/29 18:06:24

--  

  药,治病草也。——《说文》


--  作者:翡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10/1/29 18:13:23

--  
话说24擂:
俺原以为“麦克风”会跟人撞车,没想到就俺用了这茬。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0/1/29 20:47:27

--  
没有看到110的票数?
110攻擂:白油烧麦出绝味
是很不错的无情对!我可能投错号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9 20:56:33编辑过]


--  作者:乐清湾
--  发布时间:2010/1/29 21:32:41

--  
以下是引用香雾空濛在2010-1-29 20:47:27的发言:
没有看到110的票数?
110攻擂:白油烧麦出绝味
是很不错的无情对!我可能投错号码!

110出警了,有1人值班,让我给漏了。不过不是您报的警。另1人赶不上趟,没报上。


--  作者:一格
--  发布时间:2010/1/29 22:09:13

--  
以下句字字工、词句歧义、通顺,但投票的群众太"无情",可惜了!

擂句:吟瘦寒梅入句香

攻擂:
白油烧麦出绝味--1票
攻擂:解珍怕杜迁言爽--2票
攻擂:吃光酸枣还回味--3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30 0:51:14编辑过]


--  作者:水区瓦工
--  发布时间:2010/1/30 7:31:56

--  
乐清湾主持辛苦了.不过一点小失误随便提一下,不要介意哦:
023
攻擂:穿空爆竹添声色
024
攻擂:吃完热狗来张纸

统计投票结果时把这两句的序号搞反了,上一句才是023,结果将下一句标为023了.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0/1/30 7:56:12

--  

  强烈建议下擂由各位版主先对硬伤句删减后,再由群众投票,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  作者:翡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10/1/30 8:12:51

--  
回贝啃:
所谓硬伤,主要是指失律吧。
虽然俺对马蹄韵标准颇有微词,不过阁下的提议还是要顶下。

--  作者:水区瓦工
--  发布时间:2010/1/30 8:35:24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1-30 7:56:12的发言:
  强烈建议下擂由各位版主先对硬伤句删减后,再由群众投票,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顶!
  这个建议我以前提过,在十五、十六擂实施过,但十七擂又改成全部句子投票了。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370&ID=180594&page=6
  
  不过那时擂台周期短,参赛句子不多,那时六七十句缩减到三十来句再投票较为合适。
  现在擂台周期变长了,参赛句子都超过一百多句,投票者不一定都能认真看完每一句,对一些硬伤没专业水准也看不大出来,所以可以考虑由各版主讨论排除掉有硬伤的句子并给出理由,缩减到50句较为优秀的,再投票。
  所谓硬伤,“出律”只是一方面,另外宽对字过多、有情字过多,句意不通顺,凑痕太大不自然。。。。等都是考虑因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30 8:36:47编辑过]

  
--  作者:翡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10/1/30 8:47:06

--  
回瓦工:
如果严格参照马蹄韵,是否合律是一目了然的。
至于对仗及句意,多少总还有些回旋讨论的余地。故私以为不宜一棍打死。

--  作者:未可触及
--  发布时间:2010/1/30 21:41:41

--  

  回居士:也许古韵本身并不扯蛋,而以普通话去测定古韵平仄那一定是扯蛋:)问好!


--  作者:翡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10/1/31 0:20:54

--  
回未可触及:
其实咱俩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古音和普通话两者互不兼容”。

--  作者:未可触及
--  发布时间:2010/1/31 13:24:03

--  

  回居士:对头!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1/31 16:50:33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1-30 7:56:12的发言:
强烈建议下擂由各位版主先对硬伤句删减后,再由群众投票,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去年底这样弄过。事实证明效果不好:)
  因为,初学者总是被刷下,对投票就没积极性了。

  我们办擂台的目的:不完全是要个准确公正的结果;而是希望它成为一个共同参与,共同快乐,共同提高的平台:))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0/2/10 13:29:27

--  
积学无多能致用
屯兵百万郑成功
郑:形容词,与“能”对略宽
没注意学古为仄音,发现时想修改已过期,临时想一个未能参赛。请丑时老师评一下,拜托了。

--  作者:丑时
--  发布时间:2010/2/10 16:03:56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0-2-10 13:29:27的发言:
积学无多能致用
屯兵百万郑成功
郑:形容词,与“能”对略宽
没注意学古为仄音,发现时想修改已过期,临时想一个未能参赛。请丑时老师评一下,拜托了。

  没赶上没关系,重在参与和共同提高:)
  这句运用无情手法娴熟,歧义效果也较好:)

  只是不知道郑成功曾经是否带过百万之师?估计没有:)

  祝贺您虎年快乐,大展虎威!!!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781.25000毫秒。查询数据库5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