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谜联合璧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308)
---- [原创] 谜联合璧巧而工(浅谈谜联)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308&id=43858)
|
-- 作者:小李探花
-- 发布时间:2006/7/19 18:32:43
-- [原创]谜联合璧巧而工(浅谈谜联)
谜联合璧巧而工(浅谈谜联) 灯谜是一种利用汉字的一字多义或一字多音,采用字义的会意和别解或是字形的增损离合,从而得出谜底的一种文学形式,灯谜的特点是短小、趣味、睿智。对联则是一种讲究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谐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工整严密,具有高度的建筑美和音韵美。灯谜和对联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但并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在灯谜和对联的边缘地带,两者交叉重合的部分,就是别具一样的谜联。 一、 谜联的特点: 谜联既是灯谜也是对联,一则谜联可以看成是一则以对联为谜面的灯谜,也可以看成一副藏着谜底的对联。以对联为谜面,增加了灯谜的文学性,对联融入谜意,显得更加兴味盎然。 灯谜和对联结合,自古就已有之,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着这方面的故事。相传宋代苏小妹在吃咸鸭蛋时,忽然灵机一动,吟出"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的上联,让苏东坡对下联.苏东坡一时却被难住了,有一天他在吃石榴,忽然顿受启发,便对出了下联:"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此联对仗工整,构思奇巧。 谜联既然也是灯谜,在扣合手法上便同样具有灯谜的特点,同样遵循灯谜的法门。一般情况下,谜联所包含的灯谜法门主要有如下几种: 1、 会意法:就是从对联本身所包含的文义上,直接会意 出谜底来。 如: 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写乾坤。 这是明代学者解缙小时候的故事。据说有位大官问小解缙父母在家干什么?小解缙答了上面的对联。其实,解缙家是开豆腐店的,父亲白天黑夜挑水,水桶里映着日光月影,故说:“肩挑日月”。母亲天天在家推磨磨豆腐,故说“手转乾坤”。 又如: 干干净净欢欢喜喜 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射词牌名二 十六字令、字字双 再如:举起千斤石滴滴热汗地面洒 落下一声雷朵朵鲜花脚底开 射人事活动 打夯 2、 别解法:即利用汉字多音多义的特点,通过“不作本 意商”,“回互其辞”而“使昏迷也”,以文字本义以外的另一种释义(即引伸义)来扣合谜底。 如: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据说这副对联,是从前一个白衣出身的御史,受到前来迎接他的秀才举人们的轻视,县令出了上面对联来教训他们。因为“红门”隐“黉门秀才”,“酸子”喻寒酸之意。众秀才听后,面面相觑,不好做声。 又如: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 这是一则谜底为“猜谜”的著名谜联,是众人所熟知的。传说有一年元宵,乾隆命大小臣工上进灯谜,以供紫禁城悬挂,纪晓岚所献上的就是这一则。这是一则包含多种法门的谜联。 3、 分扣法:即上下联分别扣合谜底的一半。 如:姜尚渭河垂钓 花荣水泊拽弓 射成语 沉鱼落雁 上联用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分扣谜底上半部分“沉鱼”,下联则以“小李广梁山射雁”的典故扣合谜底下半部分“落雁”。注意,谜联中的分扣法极像诗钟分咏的一种形式,但谜联不是诗钟,两者之间虽然有相同之处,但却属于两种不同的对联形式。关于诗钟,请有兴趣的朋友到诗钟版中阅读有关资料,不在这里论述了。 4、 离合法:即通过字形的离合,把要表达的意思直接在 联中体现出来或者通过增损离合得出隐含的谜底。 如: 妙人儿倪家少女; 搞长弓张府高才。 这是华罗庚教授一九八一年在合肥讲学,饭后见宾馆女服务员小倪迎面走来,他即兴脱口说出上联。但下联久思不,得。恰好科技大学来了一位姓张的医生站在小倪身旁,华老恍然说出下联。联底本为“倪”“张”二人,他把“倪”字拆为“人兒”,“妙”字拆为“少女”,“张”字拆为“长弓”,“搞”字拆为“高才”,拆得巧妙轻松,颇有雅俗共赏之趣。 又如: 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 炉火已灭,且把意马站边。 这是某地庵里的一副趣联。庵里原来香火兴旺,因长老外出云游,小和尚却把香火弄得冷落不振。他为了招徕香客,请来一位读书人在山门石柱上刻了上面这副似是劝善的对联,长老回来一看,悟出上联“香”字下面落“日”,剩个“禾”字,“禾”下添个少了一点的“凡”为“几”,正是一个“秃”字。下联“炉”旁灭火,再站个“马”字,是为“驴”字,上下联合之是“秃驴”,是暗骂和尚的。他急忙叫出小和尚追问情由并解释给他听,小和尚知道是自已行为不规,那位读书人故意捉弄于他,只好暗自叫苦。 5、借喻法:即把要表达的谜底隐藏起来,在对联面句中采用借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自己去会意。 如: 三鸟害人,鸦鸽鸨; 一群祸国,鹿獐螬。 这是“五四”运动中出现的一副战斗性对联,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和会在法国巴黎举行。英法帝国主义者以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胁迫中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当时主持北洋政府的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很为动摇,北京学生及各界纷纷罢课罢市反对签字。联中“鹿、獐、螬”,即以谐音借喻“陆、章、曹”三个卖国贼,使人读了有痛快淋漓的感觉。 6、 象形法:即是把谜底所要表述的事物,用象形的手法, 通过对联谜面文字上的形象化描述,运用生动的比喻让人去揣摹,从而得出谜底。 如: 樱桃小口,齿楞楞吞粗吐细; 杨柳纤腰,星闪闪知重识轻。 谜底是“磨”与“秤杆”。两物都十分形象,读来饶有趣味。 在五言联和七言联的联律中,有一种平仄格式是直接从古代的律诗中演化而来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中,其颌联和颈联许多就是对仗工整的对联,所以谜联中,有一些谜面采用了原诗中的原句,更为难得。 如: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射物理名词二 两相、遥感 又如: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射古作家二 杜回、归庄 这种以现成诗联为谜面的作品,创作时采用的只能是以面求底,即从谜面寻求出相应的谜底来,要从中得到精品之作,实属可遇不可求。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谜联表情达意有二种类型,一是把所要影射的事物或对象隐藏在谜面中,没有明确指出要猜射的是什么,而是采用借喻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会意其中的奥妙之处;二是整则联谜本身就是一则规范的灯谜作品,具有谜面、谜目和谜底三要素(谜格不是必备的要素),这种形式,是当今谜联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 谜联创作的要求: 谜联做为一种亦谜亦联的文学形式,在创作上当然要求既应该遵循灯谜的法门,又要符合对联的平仄和联律,只有既合谜理又合联律的作品才能算是谜联中佳作。 在灯谜中,有一种形式叫“独脚虎”,谜面为七言句,特别讲究声律,这是这种形式的灯谜本身的格式要求。但“平仄乃谜之末事”,灯谜不是诗词,如果谋制谜面时过多地受到声律的限制,这对灯谜路子的拓宽不利,这一点为当今谜界所共识。但话说回来,谜联既然是对联,自然就得讲究联律,若不讲究联律,还叫“联”吗?也正因为如此,谜联在创作上不仅难于灯谜,也难于对联。实际上,联谜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上面一节所引用的例子中,有一些是不合联律的,甚至离规范对联的要求很远。但这些作品是由前人流传下来而且也被认可了的,反映了谜联的发展过程。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大量与对联有关的故事中,许多妙联趣对也是不合联律的。所以,在谜联创作上,本人认为注意如下几点: 1、谜面的联句应该尽量符合联律,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放宽些,但也不宜放得过宽。 2、应该遵循灯谜的法门。 3、上下联在谜目上应该力求一致。有一些谜联作品,整个谜面上下联不可分割,成为一个整体来扣合谜底,这个在谜目上自然是一致的。但有一些作品谜面中的上下联是分开而单独成谜的,这时便要求上平联的谜目应该统一,不要出现上联的谜目是“成语一”,而下联的谜目却是“字一”等。在灯谜创作中,一谜多目也是为人所不取的。 小李探花2006年7月19日临屏而作
|
-- 作者:小李探花
-- 发布时间:2006/7/19 18:36:04
--
在谜联版开版之际,匆成此文,谈一点个人对谜联的看法,错漏之处,请好人老师、露骨男人老师和其他老师斧正!感谢!
|
-- 作者:冬儿
-- 发布时间:2006/7/19 21:35:27
--
小李探花出手不凡!历害
|
-- 作者:小李探花
-- 发布时间:2006/7/21 10:41:09
--
以下是引用冬儿在2006-7-19 21:35:27的发言: 小李探花出手不凡!历害  呵呵,感谢总坛主的鼓励!请多光临指导!
|
-- 作者:蝶梦千寻
-- 发布时间:2006/7/27 16:45:05
--
深奥,学习中……
|
-- 作者:小李探花
-- 发布时间:2006/7/27 21:20:12
--
呵呵,一孔之见而已。 欢迎蝶梦千寻女士光临谜联版!有空请多来玩!
|
-- 作者:伊人胜雪
-- 发布时间:2006/8/25 18:45:16
--
小李探花出手不凡!历害 冬儿胜雪一身可望
|
-- 作者:紫竹
-- 发布时间:2007/6/24 22:09:18
--
拜小李探花为师,先在这里好好学习.还请老师多出迷联.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
-- 作者:小李探花
-- 发布时间:2007/6/25 18:35:38
--
呵呵,紫竹女士言重了,“师”字李某绝不敢当!谜联合璧版的的三位版主才是真正的老师!有空多来玩玩吧。  
|
-- 作者:笑嘻嘻
-- 发布时间:2007/7/6 2:26:44
--
假如进入时光隧道的话,飞刀秘诀肯定会失传,小蜜蜂也会去当兵做侦查员,不过小蜜蜂在侦查的过程似乎并不在乎...  哈 好文章,谢谢小李飞刀.......
|
-- 作者:小李探花
-- 发布时间:2007/7/6 12:00:34
--
以下是引用笑嘻嘻在2007-7-6 2:26:44的发言: 假如进入时光隧道的话,飞刀秘诀肯定会失传,小蜜蜂也会去当兵做侦查员,不过小蜜蜂在侦查的过程似乎并不在乎...  哈 好文章,谢谢小李飞刀....... 哈哈哈,哪里哪里? 嘻嘻嘻,好说好说!  
|
-- 作者:笑嘻嘻
-- 发布时间:2007/7/10 22:43:36
--
1、 会意法 2、 别解法 3、 分扣法 4、 离合法 5、 借喻法 6、 象形法  再来时迁小李飞刀秘诀...... 时迁时迁,时过境迁!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
-- 作者:采薇
-- 发布时间:2008/9/5 10:33:26
--
这联做起来似乎更难
|
-- 作者:筱之叶
-- 发布时间:2008/9/9 21:10:20
--
干干净净欢欢喜喜 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射词牌名二 十六字令、字字双 提问:“字字双”倒是可以理解,“十六字令”只是因为16个字是不是有点牵强?还有别的原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