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开心联吧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93) ---- 【国粹群英会】第88场现场(主持:燕子依然//裁判:湘灵)【7.16-7.25】即时裁判精彩纷呈●新擂主:大裤衩子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328445) |
-- 作者:燕子依然 -- 发布时间:2012/7/15 15:46:05 -- 【国粹群英会】第88场现场(主持:燕子依然//裁判:湘灵)【7.16-7.25】即时裁判精彩纷呈●新擂主:大裤衩子 ![]() ——————————————————————————————————————— 国粹群英会(微型擂台联赛)第88场已经开始。欢迎各位联友踊跃参与大显身手挑战擂主! 攻擂前请务必阅读:《国粹群英会游戏规则》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136007&page=1 友情提示: ------------------------------------------------------------------------------------------- 1.请联友攻擂前认真阅读《国粹群英会游戏规则》(从上面链接处进入),如不能接受此规则则谢绝攻擂; 2.群英会由联吧版主轮流主持;群英会裁判由当值主持人邀请国粹论坛资深版主、超版、首版、评委担任; 3.实行即时性裁判和一次性终裁两种裁判方式,供裁判任选其一。首先提倡即时性裁判,以利于增强群英会的现场感和激烈性;如选择一次性终裁,则要实行屏蔽攻擂,同时隐藏守擂联的守擂句(终评时公布),以便保证攻擂过程的公正性和自主性。无论选择哪种裁判方式,主持人要和裁判事先敲定并注明; 4.裁判对攻擂句逐一进行点评,最后选出攻擂成功句和若干优秀句,并附本场简要综评; 5.攻擂成功者奖励论坛积分500加奖杯一座,优秀攻擂句奖励论坛积分200;并拟推荐表现突出者出任国粹论坛版主; 6.群英会周期为15天,其中攻擂10天,总(终)评2天,擂主拟守擂联2天,主持人制作现场帖1天;具体操作时可灵活安排; 7.一注册名只能攻擂一次,请联友认真备战,慎重出手;不欢迎多次攻擂,否则单帖屏蔽或移除,或不予点评; 8.擂主不得放弃资格,强行放弃或因故不能守擂由主持或裁判从优秀句中择优代替之;强行放弃擂主资格者永远谢绝攻擂; 9.联吧版主攻擂,一律请穿马甲;已经暴露的马甲,请勿再穿; 10.为维持现场秩序,除主持人、裁判和联吧首版外,其他人在此帖内只能跟攻擂联一律不得灌水闲话:欢迎到[国粹群英会茶馆(88)] 品茗聊天,寒暄调侃,友情探讨,但不许恶语相加人身攻击。 【国粹群英会茶馆(88)】(老板娘:瞳瞳//小茶师:妙妙//说书人:云云)欢迎各位好汉前来灌水 茶馆之门: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328443&page=1 11.请参与攻擂的联友,在本场结束后的2天内,密集关注裁判结果,不要轻易丢失擂主资格。 欢迎参与!期待理解!谢谢合作!祝您成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国粹群英会第88场擂主 :松下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守擂:我忧我乐 万丈红尘守本心 [松下童] ===================================== 本场主持:燕子依然 本场裁判:湘灵 --------------------------------------------------------------- =============================================================== ★★★欢迎查阅★★★ 联吧群英会及其茶馆既往场次汇总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192585&page=1 [此贴子已经被二月川于2013-9-28 1:48:23编辑过] |
-- 作者:灵瞳 -- 发布时间:2012/7/15 16:19:53 --
各位擂友,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心联吧执行新的发帖规则,即执行楹联区的一般发帖规则。请各位自觉执行。 [此贴子已经被二月川于2012-7-15 19:30:54编辑过] |
-- 作者:山水之音 -- 发布时间:2012/7/15 21:39:0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草麒麟 -- 发布时间:2012/7/15 22:58:4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O白发渔樵O -- 发布时间:2012/7/15 23:04:2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6 1:09:17编辑过] |
-- 作者:戴笠 -- 发布时间:2012/7/16 1:33:30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6 1:34:48编辑过] |
-- 作者:孤城寒烟 -- 发布时间:2012/7/16 2:14:4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6 11:32:02编辑过] |
-- 作者:三虫 -- 发布时间:2012/7/16 5:51:3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6 6:01:50编辑过] |
-- 作者:冬夜絮语 -- 发布时间:2012/7/16 6:02:57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骁骏 -- 发布时间:2012/7/16 8:22:0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点点星光 -- 发布时间:2012/7/16 10:38:18 --
|
-- 作者:混混李子 -- 发布时间:2012/7/16 11:44:40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燕子依然于2012-7-16 16:30:36编辑过] |
-- 作者:儿女一双 -- 发布时间:2012/7/16 12:59:5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攻擂:自开自谢 一剪寒梅远俗流[儿女一双]
|
-- 作者:焦桐烂柯 -- 发布时间:2012/7/16 13:06:3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6 13:12:36编辑过] |
-- 作者:华星秋月 -- 发布时间:2012/7/16 15:17:2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灵瞳于2012-7-26 11:22:10编辑过] |
-- 作者:易水村人 -- 发布时间:2012/7/16 15:41:40 --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戈壁听琴 -- 发布时间:2012/7/16 17:34:4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冠学居士 -- 发布时间:2012/7/16 18:01:0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贝啃鲍耳 -- 发布时间:2012/7/16 18:02:27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全茅背心 -- 发布时间:2012/7/16 18:16:00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田野村姑 -- 发布时间:2012/7/16 18:44:56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刘昌佼 -- 发布时间:2012/7/16 19:55:0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土屋客 -- 发布时间:2012/7/16 20:32:26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腐儒 -- 发布时间:2012/7/16 21:02:46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2:02:01 -- 最近湘灵尘事烦杂,不能随时上来乱弹,还请各位见谅!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2:10:02 --
以下是引用山水之音在2012-7-15 21:39:0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或浮或起 万里长江任我游 [山水之音] 上联以纵的角度落笔,攻擂句从横的角度着手,思路不错。只是“长江”,属专有名词,相对于上联的“青史”而言,失之实,因而感觉气势上略嫌不足。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2:17:31 --
以下是引用草麒麟在2012-7-15 22:58:4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是衰是盛 百姓明白差使然【草麒麟】 多处运用无情对法,如使之对公等,使得后一分句,在字词对仗上具备了明显的无情对特点。是衰是盛,自对,可以。后一分句,感觉有些费解。“百姓明白”,口语化的特点很明显,“使然”,又是很明显的文言文,一句而内语体色彩截然不同。此处“差”,何指,不甚明白。汗一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6 22:21:38编辑过] |
-- 作者:玉飞花 -- 发布时间:2012/7/16 22:22:24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2:29:14 --
以下是引用O白发渔樵O在2012-7-15 23:04:2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在朝在野 九域苍生是至亲 [O白发渔樵O]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2:36:18 --
以下是引用戴笠在2012-7-16 1:33:30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或藏或出 两袖清风自袒怀 [戴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5 21:20:20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2:43:19 --
以下是引用孤城寒烟在2012-7-16 2:14:4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人谗人誉 一片丹心慰庾肠 [孤城寒烟]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2:50:07 --
以下是引用三虫在2012-7-16 5:51:3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自来自去 万古白云笑世人 [三虫] 上联从入世的角度,写清浊自有公论,攻擂句从出世的角度,借用白云这个意象,写自来自去者的洒脱与不羁。上下联感觉有略隔之嫌。“自来自去”对仗上有讲究。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2:54:41 --
以下是引用冬夜絮语在2012-7-16 6:02:57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下联:至诚至性 大义木兰有美名【冬夜絮语】 上联泛指千秋,下联特指木兰一人,由大而小,由泛而实,这样的思路不是绝对不可以,但需要充分考虑到对联的特点,要让下联托得住上联。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6 23:02:22 --
以下是引用骁骏在2012-7-16 8:22:0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孰非孰是 一片丹心守本真 [骁骏] 这个可与守擂句“我忧我乐,万丈红尘守本心”一起比照着来看:孰是孰非,与上联的谁浊谁清,略嫌过于接近了,没拓开;本真,即本源,真相,本来面貌。本真对公论,宽了些。 |
-- 作者:江苏张修顺 -- 发布时间:2012/7/17 8:56:24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8 8:15:31编辑过] |
-- 作者:和西典 -- 发布时间:2012/7/17 10:58:09 --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
-- 作者:烟山细雨 -- 发布时间:2012/7/17 11:57:28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一程烟雨 -- 发布时间:2012/7/17 11:58:4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7 12:06:28编辑过] |
-- 作者:点点霜叶红 -- 发布时间:2012/7/17 12:22:58 --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
-- 作者:雪花 -- 发布时间:2012/7/17 13:04:04 --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7 13:04:32编辑过] |
-- 作者:马夫 -- 发布时间:2012/7/17 13:36:1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望云生 -- 发布时间:2012/7/17 13:37:10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8 8:55:37编辑过] |
-- 作者:点横撇捺 -- 发布时间:2012/7/17 18:30:2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二月川于2012-7-17 18:34:04编辑过] |
-- 作者:任鹏文 -- 发布时间:2012/7/17 18:41:32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0:13:25 --
以下是引用点点星光在2012-7-16 10:38:18的发言: 攻擂句前后分句,关联不是很紧密;展壮怀,略嫌虚了些。江山对青史,宽了些。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0:16:26 --
以下是引用混混李子在2012-7-16 11:44:40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守擂:月圆月缺 万里江山展笑颜 [混混李子] 呵呵,你这是攻擂,不是守擂。。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0:24:07 --
以下是引用儿女一双在2012-7-16 12:59:5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攻擂:自开自谢 一剪寒梅远俗流[儿女一双] 攻擂句用清洁自守承接上联,精心选取了一剪寒梅这个典型的意象,不错的说。俗流,对公论,有些巧意。个人感觉,自开自谢,对仗上可以,但意韵上,感觉有再炼余地。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0:33:59 --
以下是引用焦桐烂柯在2012-7-16 13:06:3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无私无畏 七尺伟男有薄名 [焦桐烂柯] 有感某人遭遇 无私无畏,自对,不错。伟男?不是伟哥吧?嘿嘿,对青史,宽了些。不过,七尺伟男(怎么总觉得这词有些别扭呢?纯属个见哈),自古以来,有顶天立地堂堂男子汉之说,意象上,倒也对得起千秋青史。有薄名,哎,前面响当当的,到此忽然就略嫌眼浅量小了些。可惜可惜!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0:43:33 -- 以下是引用华星秋月在2012-7-16 15:17:29的发言: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下联:是贫是富 万卷书画见分明 【华星秋月】 又:时分时合 四海苍生淘英雄【林琼] 又:孰沉孰浮,万代风骚竞今朝。【念文】 这位交游广阔嘛,好吧,一句一句待我看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0:44:24 -- 哦,忘了,再补一句:下回不带这么批发着劳累偶老人家了哈,可怜九姥姥偶眼花缭乱的。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0:50:53 --
以下是引用易水村人在2012-7-16 15:41:40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是真是假,一派胡言惑世人。 [易水村人] 哦,来了个愤世嫉俗的,消消气,喝杯凉茶吧。啥,凉茶也塞牙?嘿嘿。。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1:07:23 --
以下是引用戈壁听琴在2012-7-16 17:34:4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无悲无喜 一片冰心在玉壶 [戈壁听琴] 集句能够达到如此境界,不简单了。“无悲无喜”,让人想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该不是“不色不戒,无喜无悲”吧)。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澄明清澈的玉壶,贮存晶亮纯洁的冰心,表达了对千秋自有公论的信心,与清洁自守的情操,上下联气脉相通,情脉相融,不错。只是在玉壶对存公论,于联,到底失之宽。 |
-- 作者:江湖浪子 -- 发布时间:2012/7/17 21:16:4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1:27:58 --
以下是引用冠学居士在2012-7-16 18:01:0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我行我素 万种风情发自心 [冠学居士] 喜欢我行我素。只是若严格要求结构也对仗的话,我行我素,是动宾关系,谁浊谁清,是并列关系。发自/心,存/公论,此处结构也不对应。不过,个人对“结构对应”,不是很在乎,所以,判:自对公,无情手法巧妙。攻擂句有不再汲汲于清浊之辨后的自在与高蹈。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1:30:49 --
以下是引用贝啃鲍耳在2012-7-16 18:02:27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亦邪亦正 几分癫狂透佛心 【贝啃鲍耳 】 写活佛济公之类的人物吧?只是感觉上下联有些各言其事之嫌。正邪对清浊,见巧思。癫狂对青史,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1:34:10 --
以下是引用全茅背心在2012-7-16 18:16:00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或功或罪 天下民心是准星 [全茅背心] 想起了那首歌“天下之间有杆称,这称砣就是老百姓”。思路很不错,典型的正对。只是“民心是准星”,此处用了比喻手法,“青史存公论”,则没有。准星对公论,宽。民心对青史,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1:39:54 --
以下是引用田野村姑在2012-7-16 18:44:56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云舒云卷 一叶扁舟远盛名【田野村姑】 上联写清浊有公论,下联忽然写出世,这个转折感觉全联缺乏了些必要的铺垫。云舒云卷,自对,可以。只是此处,云舒云卷,是出世远名利场的象征。前后两分句与上联的前后两分句,关系不同。扁舟对青史,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1:42:37 --
以下是引用刘昌佼在2012-7-16 19:55:0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人前人后,一个红心报国家 [刘昌佼] 意思不错。人前人后,自对,可以,只是,个人总感觉失之浅白。一个形容红心,失之草率。国家,并列,对公论,偏正,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1:44:25 --
以下是引用土屋客在2012-7-16 20:32:26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下联:有恩有爱 一对恋人共白头[土屋客] 好温馨的场面呀。只是与上联有何干系呢?两人世界,果真就彻底排除其他的一切了么?嘿嘿。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1:58:16 --
以下是引用腐儒在2012-7-16 21:02:46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你强你横 半冢黄茅叹自欺 [腐儒] ![]() 你厉害!“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腐儒真是菩萨心肠,想喝得人激浊扬清,回头是岸。(倘那人扬言说“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或者说,“楼起了,楼塌了,毕竟我起过高楼,强胜你见都没见过”,又当如何?这里应该没这类人吧?)其实,清也罢,浊也罢,强也罢,横也罢,结果都是“黄土陇头埋白骨”的。我辈的价值取向,当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对公,无情手法,巧。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7 22:02:19 --
以下是引用玉飞花在2012-7-16 22:22:24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见仁见智 四海苍生显水平 [玉飞花] 以仁智对清浊,有些意思。只是清与浊针锋相对,仁与智,就不妨双赢了。上联说,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下联说,见仁见智,何妨百花齐放百鸟齐鸣,四海之内有水平。感觉有各言其事之嫌。 |
-- 作者:流氓 -- 发布时间:2012/7/17 23:07:2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7 23:08:07编辑过] |
-- 作者:尤雅 -- 发布时间:2012/7/17 23:33:42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驾鹤追云 -- 发布时间:2012/7/17 23:52:1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一木成林 -- 发布时间:2012/7/17 23:52:42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云雀思南 -- 发布时间:2012/7/18 8:55:54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8 8:58:15编辑过] |
-- 作者:湘楚君 -- 发布时间:2012/7/18 10:33:30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楚天舒 -- 发布时间:2012/7/18 10:44:0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净苑一荷 -- 发布时间:2012/7/18 11:38:0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8 18:22:37编辑过] |
-- 作者:蜀汉 -- 发布时间:2012/7/18 15:54:44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大裤衩子 -- 发布时间:2012/7/18 17:34:5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20:37 --
以下是引用江苏张修顺在2012-7-17 8:56:24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是生是死 万里长江鉴我心 [江苏张修顺] 似乎写屈原最合适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26:17 --
以下是引用和西典在2012-7-17 10:58:0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攻擂:三升三降,一代雄才传盛名。【和西典】 通联(271200)山东省新泰市杏山路77号8信箱 联写时事,不错的思路。只是可惜,为了协律,三落三起,成了三升三降,这一顺序的改变,意思也有所不同了。正是经典故事中的“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实际效果截然不同一样。“传盛名”,此处也感觉收结弱了些了。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28:33 --
以下是引用烟山细雨在2012-7-17 11:57:28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上联写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下联则写,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这上下联的连结点在何处呢?剑芒对公论,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29:58 --
以下是引用一程烟雨在2012-7-17 11:58:4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汗,未看出来所言何事何典。“鉴曲怀”,不知何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32:45 --
以下是引用点点霜叶红在2012-7-17 12:22:58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灌水:是邪是正,四海苍生慰庾肠 [点点霜叶红] 前面已评过瘐肠之对公论了,此处不再赘言。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36:47 --
以下是引用雪花在2012-7-17 13:04:04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下联;士悲士屈,一片忠心报国家。【雪花】 忠心?为何不用现成的丹心?下联是想表达说:不管是感觉悲凉还是感觉冤屈,都要忠心报国?当然不应该是:越悲越屈,越要忠心报国吧?嘿嘿。心里头想的意思,和笔下所指的意思,有时并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作者用心去推敲。国家,并列,对公论,偏正,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38:24 --
以下是引用马夫在2012-7-17 13:36:1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似真似幻 一部红楼写世情【马夫】 对仗工稳,单句来看,也不错。只是,与上联的关联点,略感嫌远了些。 |
-- 作者:未央 -- 发布时间:2012/7/18 21:43:2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不卑不亢 万里生途在自尊 [未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8 23:55:52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44:02 --
以下是引用望云生在2012-7-17 13:37:10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方生方死 万类霜天竞自由 [望云生] 集春秋战国时人语和老人家的句子,见匠心。自由对公论,宽了些,不过,自对公,倒是有些巧,“千秋青史”与“万类霜天”的结构也有所不同,前者偏正,后者意指“万类于霜天”,于霜天,介宾短语,用后面竞(谓语)的状语。不过,九姥姥偶不很在意结构的对应,这个,咱就说说,不当事哈。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46:46 --
以下是引用点横撇捺在2012-7-17 18:30:2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政仁政恶 九域苍生吐怒声 [点横撇捺] 又来了一位愤世嫉俗者。前一分句说政仁政恶,后一分句说吐怒声,这个仁,跑哪去了?一起仔细找找,可不能丢了这仁呀。吐怒声,个人不很喜欢这种表达。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48:42 --
以下是引用任鹏文在2012-7-17 18:41:32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予取予舍 百载信诚负盛名 [难得糊涂] 思路不错,但感觉表达还不是很到位。取,舍,古今同仄。信诚,并列,对青史,偏正,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52:16 --
以下是引用江湖浪子在2012-7-17 21:16:4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不卑不亢 一片丹心护国威 [江湖浪子] 偶最喜欢应对人事能够不卑不亢的人了。这全联,合起来看,当是咏某位受过冤屈却又一心在外交上不辱使命的人吧?如能加个横批啥的,让信息传达得更明晰或者完全些,就更清楚了。“护”字感觉用得小气了些。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1:56:48 --
以下是引用流氓在2012-7-17 23:07:2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何名何利 一梦黄粱笑世人[流氓] 又见流氓,嘿嘿。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2:01:35 --
以下是引用尤雅在2012-7-17 23:33:42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是荣是辱 一介虚怀任自然 [尤雅] 因为坚信,所以坦然应对荣与辱。不错的思路。是荣是辱,自对,可以。虚怀,指胸襟宽大,虚心谦退。任自然,对存公论,宽。“任自然”,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表达,感觉可以再推敲。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2:13:09 --
以下是引用驾鹤追云在2012-7-17 23:52:1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下联:任留任去 万里云天在己心 [驾鹤追云] 攻擂句令人联想起“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名联。云天,字面上指天空高处,云层上面,引申一下,可指朝廷,也可指仙境。若指朝廷,想起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去,还是留,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猜一下驾鹤追云名字的渊源,感觉联写己心,云天在此处应该是指仙境吧?去也好,留也好,心里总是清凉一片,因为,“仙境”自在心中。当然,此处的仙境,可不定指神仙姐姐的居所哦,你们可都别想偏了。 |
-- 作者:黑衣蒙面人 -- 发布时间:2012/7/18 22:14:2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8 22:17:22 --
以下是引用一木成林在2012-7-17 23:52:42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无风无雨 几度人生得晏闲 [一木成林] 攻擂句写得很悠然自在,只是既然有清浊之对立与争论,恐怕就很难再有“无风无雨”的现实环境了吧?晏,安乐,闲,闲暇,晏闲,并列,对公论,偏正,宽。人生,对青史,宽了些。 |
-- 作者:林间有道 -- 发布时间:2012/7/18 22:59:1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8 23:01:27编辑过] |
-- 作者:无限风光 -- 发布时间:2012/7/19 13:18:37 -- 上联 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 孰强孰弱 万里长城壮国威 [无限风光] |
-- 作者:醉舞秋风 -- 发布时间:2012/7/19 17:57:27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19:47:37 --
以下是引用云雀思南在2012-7-18 8:55:54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何轻何重 四海黎民能自评[云雀思南] 关于轻重,可以马上联想到两句名言:“君为轻,民为重”;“重若泰山,轻若鸿毛”。若是从上下联的关联看,后一种联想更合情理些。思路很不重,可惜“能自评”收结弱了些。有些被对仗束缚住了的感觉。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19:53:52 --
以下是引用湘楚君在2012-7-18 10:33:30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是功是过 一代伟人有口碑 [湘楚君] 金杯银杯,不及老百姓的口碑。忽然想到了武则天的无字碑。当然,一代伟人,显然非指她。对句的思路不错,只是伟人对青史,口碑对公论,略嫌宽了些。此外,个人感觉,下联与上联之间拓开或者拓深略嫌不够。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0:03:17 --
以下是引用楚天舒在2012-7-18 10:44:0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我行我素 万类霜天竞自由 [楚天舒]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0:09:57 --
以下是引用净苑一荷在2012-7-18 11:38:0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下联:大仁大义 一片赤诚报国恩【净苑一荷】【古】 令人感动的精神。可以献给那些虽受冤屈却殒身不顾,一心只为报国救民的英雄。赤诚,并列,对青史,偏正,宽。 |
-- 作者:云岭耕夫 -- 发布时间:2012/7/19 20:12:5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0:28:49 --
以下是引用蜀汉在2012-7-18 15:54:44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忍不住想喝声彩,为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精神气!清浊自有公断,所有的喧嚣纷扰,正如十万浮烟,必有烟消火灭时,我自不卑不亢,八风不动,其定如山。只是可惜“奈我何”,对“存公论”,宽了。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0:41:18 --
以下是引用大裤衩子在2012-7-18 17:34:5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不营不染 一袭缁衣抱素心 [大裤衩子] 好!喜欢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精神与襟怀。缁衣,此处取“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义。《诗·郑风·缁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毛传:“緇,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0:47:09 --
以下是引用未央在2012-7-18 21:43:29的发言: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不卑不亢 万里生途在自尊 [未央]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0:50:47 --
以下是引用黑衣蒙面人在2012-7-18 22:14:2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为民为国 一片丹心泛俗流 [黑衣蒙面人] 思路不错。只是这个泛字,虽然与流字有相扣相应的机关,但放在全句,个人感觉还是再推敲推敲比较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0:55:09 -- 以下是引用林间有道在2012-7-18 22:59:1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全联合写某伟人,上联写其曲折,下联写其结果,思路不错。至高至大,富于形象化。屹字,见功底。只是个人感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转,缺乏了些必要的铺垫。神州对青史,伟人对公论,宽了些。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0:59:15 -- 以下是引用无限风光在2012-7-19 13:18:37的发言: 上联 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 孰强孰弱 万里长城壮国威 [无限风光] 万里长城,精心选择的意象,不错。只是,孰强孰弱,与上联的关联,也感觉有些远了。此处若能推敲得更好些,全联就振起了。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1:03:03 --
以下是引用醉舞秋风在2012-7-19 17:57:27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是功是过 净土空碑任世说 [醉舞秋风] 写无字碑吧?功过对清浊,不错。任世说,存公论,世对公,说对论,无情手法,见巧。净土空碑,欲形成自对,只是千秋青史,一般不认作自对。此外,上联写是非曲直,自有公断。下联写功过任人评说,这上下联的关联,感觉略有些偏了。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19 21:06:16 --
以下是引用云岭耕夫在2012-7-19 20:12:5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尽忠尽孝 十亿黄孙仰圣贤 [云岭耕夫] 黄孙,指炎黄子孙吧?这样缩简,个人感觉不是很好。汉典中,黄孙有条目,指王孙草的别名。当然,你不是这个意思。圣贤,并列,对公论,偏正,宽。上下联的关联点,略感远了些。 |
-- 作者:兰汉清 -- 发布时间:2012/7/20 8:00:5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0 13:33:57编辑过] |
-- 作者:臻 -- 发布时间:2012/7/20 12:53:1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竹海清流 -- 发布时间:2012/7/20 14:55:37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船 -- 发布时间:2012/7/20 15:44:0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泓泉漱玉 -- 发布时间:2012/7/20 16:42:4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全茅背心 -- 发布时间:2012/7/20 18:22:1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闲云飘逸 -- 发布时间:2012/7/20 18:29:2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灵瞳于2012-7-21 17:30:35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0 21:41:11 --
以下是引用兰汉清在2012-7-20 8:00:5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对句:著书立说 万世先师办学堂【兰汉清】孔夫子先师先圣。 个人感觉上下联的关联点偏远了些。先师对青史,学堂对公论,宽了些。办学堂,就事论事,感觉有再提炼的余地。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0 21:45:48 --
以下是引用臻在2012-7-20 12:53:1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在朝在野 一抱襟怀任俗讥 [臻] ~~~~~:) ![]() 谢谢臻姐姐捧场!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0 21:53:30 --
以下是引用竹海清流在2012-7-20 14:55:37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或轻或重 百姓良心是准星 [竹海清流] 本攻擂句可与20楼全茅背心句“或功或罪 天下民心是准星”参照着看。或轻或重,或功或罪,前者侧重与准星的彼此照应(准星——可引申为称的用处就是衡量轻重),后者可强调衡量结果的评判。百姓之千秋,比天下之对千秋,更注意到了对仗。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0 22:02:15 --
以下是引用船在2012-7-20 15:44:0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你看你听 一树梨花压海棠【船】 来人哪,把这个捣蛋的破船打出去! ![]()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0 22:05:31 --
以下是引用泓泉漱玉在2012-7-20 16:42:4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如诗如画 十里蓝图绘锦程 [泓泉漱玉] 以景语接事语,不是不可以,但也要追求下字断而意连,所谓表面风马牛,而款曲暗通。上联既有“谁浊谁清”之问,应该不是凭空而发,下联所谓“如诗如画”,便感觉有失凭藉。锦程对公论,宽了。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0 22:10:15 --
以下是引用全茅背心在2012-7-20 18:22:1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立民立国 十亿苍生念一人 [全茅背心] 你我应该是第二次照面了吧?一回生,两回熟,先握个手吧。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0 22:12:05 --
以下是引用闲云飘逸在2012-7-20 18:29:2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攻擂:君迁君贬 万众良心矗巨碑【闲云飘逸】 立意方面应该是用了心的,只是表达上感觉未曾完全到位,尤其是后一分句。此外,良心对青史,巨碑对公论,宽了。 |
-- 作者:熊明虎 -- 发布时间:2012/7/20 22:31:28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乱云飞度于2012-7-20 23:41:49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0 22:33:57 -- 请熊明虎联友按攻擂格式发帖。 |
-- 作者:浊酒歌 -- 发布时间:2012/7/20 23:13:56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灵瞳于2012-7-21 17:30:04编辑过] |
-- 作者:小李飞包 -- 发布时间:2012/7/21 0:14:5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灵瞳于2012-7-21 17:29:42编辑过] |
-- 作者:碧野 -- 发布时间:2012/7/21 17:34:58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七米阳光 -- 发布时间:2012/7/21 20:04:1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1 20:41:08 --
以下是引用熊明虎在2012-7-20 22:31:28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前一分句,个人感觉略有累赘之嫌,后一分句感觉过于平实,没能很好地托起上联。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1 20:44:53 --
以下是引用浊酒歌在2012-7-20 23:13:56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或承或变 万丈红尘法自然 [浊酒歌]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1 20:49:03 --
以下是引用小李飞包在2012-7-21 0:14:5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云舒云卷 万里长空任远游 [小李飞包] 用“云舒云卷”的意象,来象征后一分句所表达的人物形象,前呼而后应,一气呵成。只是个人感觉,攻擂句与上联的关联,不够紧密,任远游对存公论,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1 20:56:02 --
以下是引用碧野在2012-7-21 17:34:58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我贪我佞 一副铁枷现法身【碧野】 这个对句思路有趣,别出心裁。只是“法身”一词,汉典有三种解释:一,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二,指高僧之身。三,旧指修炼得道之身。个人感觉“法身”一词,用在此处,不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1 20:57:17 --
以下是引用七米阳光在2012-7-21 20:04:1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求精求细 几度众心可大同[七米阳光] 众心对青史,可大同对存公论,宽。攻擂句与上联的关联不够紧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1 20:59:22编辑过] |
-- 作者:小重天 -- 发布时间:2012/7/21 21:54:19 --
出句: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红枫 -- 发布时间:2012/7/21 22:32:42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1 23:36:39编辑过] |
-- 作者:好对对对乐 -- 发布时间:2012/7/22 0:46:1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小重天 -- 发布时间:2012/7/22 9:52:3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对句:凭舒凭卷 万象流云释道心 [小重天] |
-- 作者:史青 -- 发布时间:2012/7/22 12:49:23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地主 -- 发布时间:2012/7/22 13:45:42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回龙望日 -- 发布时间:2012/7/22 16:04:47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灵瞳于2012-7-26 11:15:58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2 20:56:48 --
以下是引用小重天在2012-7-21 21:54:19的发言: 出句: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句大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精神,喜欢“且行且驻”表现出来的气质,只是“浮云”之对“青史”,宽了,青史,平实的语言,未用任何修辞手法。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2 20:58:39 --
以下是引用红枫在2012-7-21 22:32:42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孰轻孰重 一卷雄文鉴赤诚 [红枫] 不明“一卷雄文”所指,因为上下文几乎没有其他线索暗示。赤诚,对公论,宽。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看不出有多大的关联。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2 21:05:14 --
以下是引用好对对对乐在2012-7-22 0:46:1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大鸣大放 一片丹心任社评 [好对对对乐] 大鸣大放,应该是照应后一分句的所谓“社评”吧?上联写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下联写好与坏,任人(社评,不会指纸媒新闻界的社论吧?不管如何,总是离不开人的角度与眼光吧)评说。思路还不错,只是个人不是很喜欢前一分句“大鸣大放”的语言风格。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2 21:10:01 --
以下是引用小重天在2012-7-22 9:52:3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又见小重天,握手!小重天这么喜欢道心啊,两次攻擂句,都是写道心的。嘿。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2 21:14:36 --
以下是引用史青在2012-7-22 12:49:2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孰廉孰腐 万众黎民有自评 [史青] 本攻擂句对仗工稳,不错。只是,自评,一般理解成“自我评价”“自我评议”,而此处,似乎黎民评的应该廉或者腐的官员吧,遣词造句上,感觉还需要再加以推敲。此外,上下联句略有拓开不够之嫌。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2 21:22:01 --
以下是引用地主在2012-7-22 13:45:42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忽奸忽善 一世英名葬己私 [地主] 看前一分句,可能是时奸时善,也可能是先奸而后归善,看后一分句,却是因一已之私而晚节不保的样子。攻擂句与上联,关联性似乎远了些偏了些。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2 21:25:16 --
以下是引用回龙望日在2012-7-22 16:04:47的发言: 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我真我善 一片丹心似玉冰【回龙望日】 攻擂的思路不错。真善(结构并列,意思同向)之对清浊(结构并列,意思对向),有自对,也有相对,都可指向人的精神气质。玉冰,这词为了协律而显得生硬了些。玉冰,并列,对公论,偏正,宽。 |
-- 作者:清风里 -- 发布时间:2012/7/23 9:10:41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笑对 -- 发布时间:2012/7/23 10:52:3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灵瞳于2012-7-26 11:11:23编辑过] |
-- 作者:欹窗听雨 -- 发布时间:2012/7/23 13:00:4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3 13:13:26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3 21:20:56 --
以下是引用清风里在2012-7-23 9:10:41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或褒或贬 一部春秋定是非 【清风里】 个人感觉攻擂句被上联束缚住了,没能放开。春秋,并列式结构,专指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可泛指历史,用以对“青史”,感觉还可再推敲。是非,并列结构,对公论,偏正结构,宽。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3 21:38:53 -- 以下是引用笑对在2012-7-23 10:52:39的发言: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我行我素 一片冰心在玉壶 [笑对] 本攻擂句可以和17楼戈壁听琴句“无悲无喜, 一片冰心在玉壶”相参照着看。“无悲无喜”,强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如何红尘万丈喧嚣纷扰,始终清洁自守;“我行我素”,强调自行其是,不管别人如何评说,始终按自己平素的那一套去做。谁浊谁清,并列,无悲无喜,并列,我行我素,动宾。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3 22:00:24 --
以下是引用欹窗听雨在2012-7-23 13:00:4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攻擂:是功是过 几阙残碑任众说[ 欹窗听雨] 上联写清浊自有公论,下联写功过任人评说。几阙残碑,用很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提供了一幅画面,配合着“是功是过”“任众说”的画外音,让人顿起沧桑感。这样,就消解了上联所表现出来的坚信之感。 |
-- 作者:西洲曲 -- 发布时间:2012/7/24 9:55:59 --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攻擂:惟功惟德,一世英名蕴赤心[西洲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4 12:47:00编辑过] |
-- 作者:加李 -- 发布时间:2012/7/24 10:06:05 -- |
-- 作者:江苏张修顺 -- 发布时间:2012/7/24 10:18:33 -- [此贴子已经被乱云飞度于2012-7-24 17:01:54编辑过] |
-- 作者:嵩山和尚 -- 发布时间:2012/7/24 11:06:0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李彭 -- 发布时间:2012/7/24 12:01:22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乱云飞度于2012-7-24 17:01:10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4 21:27:44 --
以下是引用西洲曲在2012-7-24 9:55:5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攻擂:惟功惟德,一世英名蕴赤心[西洲曲]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4 21:33:35 --
以下是引用加李在2012-7-24 10:06:0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将忠将恶 万里苍山有士知 [加李] 字词对仗上下了工夫。此处将,当作名词,而非副词吧。万里苍山,个人感觉,略有凑对“千秋青史”之嫌。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4 21:41:40 --
以下是引用江苏张修顺在2012-7-24 10:18:33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官廉官腐,百姓口碑胜玉言 [张修顺] 注:玉言,金口玉言,原指皇帝说的话,亦泛指不可改变的权威性的话。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4 21:47:38 --
以下是引用嵩山和尚在2012-7-24 11:06:0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何功何德 一寸黄金要命消 [嵩山和尚] 人在做,天在看。天真的在看吗?和尚,我们一起祈祷吧。嘿嘿。 |
-- 作者:长鲸 -- 发布时间:2012/7/24 21:52:56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长鲸 -- 发布时间:2012/7/24 21:53:49 -- 发错了,删不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4 21:55:52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4 21:55:05 --
以下是引用李彭在2012-7-24 12:01:22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众昏众醒 一统江山有述评 [李彭]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多谢替偶老人家想得周到,怕偶一时不记得了,特意备注一下,表扬。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4 22:03:33 --
以下是引用长鲸在2012-7-24 21:52:56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报家报国 两榜墨裁换俸钱 [长鲸] 上联语言平实,除清浊相对外,几乎未用啥修辞。本攻擂句用词典雅,很有墨水的样子,总感觉上联对不起你了。嘿嘿。 |
-- 作者:九虫 -- 发布时间:2012/7/24 22:35:25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不正经 -- 发布时间:2012/7/25 0:42:30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小偷 -- 发布时间:2012/7/25 1:01:54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屠夫 -- 发布时间:2012/7/25 1:46:44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5 1:54:09编辑过] |
-- 作者:蜀汉 -- 发布时间:2012/7/25 13:16:11 -- 湘灵好评,一一细读学习。辛苦了 |
-- 作者:学海行舟 -- 发布时间:2012/7/25 15:46:30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5 20:12:57 --
以下是引用九虫在2012-7-24 22:35:25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我啼我笑 一顶乌纱误众生 [九虫] 攻擂句中有“我”与“众生”对立,“啼”与“笑”的对象,自然是“一顶乌纱误众生”的怪现象,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字里行间,清者谁,浊者谁,也就不言而喻了。喜欢联句表现出来的清醒意识与独立姿态。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5 20:21:38 --
以下是引用不正经在2012-7-25 0:42:30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傲霜傲雪 一品寒梅知我心[不正经] 上联写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下联则精心选择傲对风雨霜雪的寒梅形象,来衬托我之冰心,暗示在清浊面前“我”之选择。只是攻擂句含蓄清雅的风格,与上联平实浅易的风格,不相同。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5 20:24:09 --
以下是引用小偷在2012-7-25 1:01:54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种梅种菊 一阙清词对月吟[小偷] 用自身的行动,来彰示面对清浊公论的自我选择,思路不错。只是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之间的关联,感觉不是很紧密。清词对青史,清青音近,最好能避免。对月吟,对存公论,宽了些。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5 20:30:57 --
以下是引用屠夫在2012-7-25 1:46:44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知寒知暖 一盏清茶品世情[屠夫] 字词对仗上下了些功夫。只是攻擂句与上联,关联点略嫌远了些。此外,清、青、情,三字音近,最好能避免。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5 20:31:36 --
以下是引用蜀汉在2012-7-25 13:16:11的发言: 湘灵好评,一一细读学习。辛苦了 ![]() ![]() ![]() 谢谢蜀汉兄鼓励,惭愧了! ![]()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5 20:35:02 --
以下是引用学海行舟在2012-7-25 15:46:30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攻擂:惩贪惩恶 一任廉风壮我行[学海行舟] 此攻擂句甚得民心,表扬一下。只是上联写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下联写,惩贪惩恶,大行激浊扬清之举,态度上,比上联显得积极主动得多了,我对公,行对论,无情对法用得巧妙自然。只是,个人感觉,后一分句略嫌虚了些。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5 21:06:05 -- 补充一下,小偷和屠夫的攻擂句与上联不规则重了“清”字。 |
-- 作者:一张白纸 -- 发布时间:2012/7/25 23:13:29 --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6 21:07:19 --
以下是引用一张白纸在2012-7-25 23:13:29的发言: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 [松下童] 下联:任晴任雨 一片丹心伴我行 [一张白纸] 前一分句有点意思,有“也无风雨也无晴”之诗意。伴我行,对存公论,讲究的是字对,未曾顾及结构,个人认为,也可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7 21:46:00编辑过]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6 21:10:22 -- 请回龙望日联友移驾开心联吧固顶帖子国粹群英会茶馆(88)问一下。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6 21:11:50 -- 联吧群英会第88场活动时间为:7月16日至7月25日,过期作品,请恕不再乱弹。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6 21:51:47 --
开心联吧群英会第88场共收到87对句,现汇总如下: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7 21:57:48 -- 非常感谢各位联友的捧场,本次群英会共收到攻擂句86句,加上守擂句,共87个对句。总体水平相当不错,湘灵整整化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细细分析各个句子,感觉八仙过海,各擅胜场:有的讲究对仗,有的追求意境,有的稍逞巧趣,有的更是选择了难度比较高的集句形式。果然可圈可点,值得欣赏与学习。但群英会就是群英会,非得排个子丑寅卯来,湘灵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个吹毛求疵,一个个相比较。但楹联作品,亦是文学作品之一,燕瘦环肥,各入法眼。湘灵也是大俗人一个,没法子也不可能超凡脱俗,来个完全客观科学地评判,免不了戴上个人主观喜好的眼镜,所以,还请各位联友加以理解。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7 22:02:35 --
本次擂台优秀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上联:谁浊谁清 千秋青史存公论【松下童】 |
-- 作者:湘灵 -- 发布时间:2012/7/27 22:08:22 -- 这几天尘事繁杂,烦人心境,又加上明儿湘灵出差,瞳瞳首席又催得急,匆匆之间乱执判笔,疏漏缪误,在所难免,还望所有参赛的联友海涵!湘灵一一谢过! |
-- 作者:乱云飞度 -- 发布时间:2012/7/27 22:53:20 -- 感谢湘灵老师辛苦点评 |
-- 作者:灵瞳 -- 发布时间:2012/7/27 23:44:54 -- 湘灵老师辛苦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7 23:45:14编辑过] |
![]() |
|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