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开心联吧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93)
----  【国粹群英会茶馆(63)】(老板娘:豆豆//小茶师:妙妙//老茶客:红红//说书人:莎莎)欢迎惠顾!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278620)

--  作者:联吧妙茶师
--  发布时间:2011/6/29 22:22:14

--  【国粹群英会茶馆(63)】(老板娘:豆豆//小茶师:妙妙//老茶客:红红//说书人:莎莎)欢迎惠顾!

  
  
  
  
  铜壶煮沸三江水,玉碗调匀五岳茶。
  春夏秋冬迎雅客,东南西北品新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神龙入海,雄风劲吹;茶馆有缘,聚义招贤;英雄打擂,一往无前。茶馆兴隆,人声鼎沸;大碗香茶,传福送瑞;茶具仿古,不是很贵;美女端茶,未饮先醉;豆豆可人,妙妙艺佳;开门迎客,闭月羞花。英雄脚步咚咚咚,资深茶客红红红。好运长来陪君坐,名师评书意万重。四季以文会友,千金本色不移;不爱江山爱佳联,若敢出手自不凡!今天,开心联吧迎来群英会第63场擂台赛,攻防之间,欢迎新老朋友继续切磋,开心讨论,共同提高。
  
  临屏最易见修为,话到嘴边双泪垂。
  交往都应怕缘尽,切磋何必论人非。
  来前只道谁招我,过后方思我是谁。
  无情无义平添厌,白在其间走一回。
  
  ------------------------------------------------------------
  ★★★欢迎查阅★★★
  联吧群英会及其茶馆既往场次汇总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192585&page=1
  
  背景音乐
  

[此贴子已经被二月川于2011-7-1 1:53:16编辑过]

  
--  作者:南国红豆生
--  发布时间:2011/6/29 22:34:16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南国红豆生
--  发布时间:2011/6/29 23:23:18

--  

热烈欢迎陈顺老师出任国粹群英会第63场裁判!豆豆给您上茶啦。


--  作者:风之云
--  发布时间:2011/6/29 23:25:54

--  
茶馆香茗酬贵客
擂台妙句等裁师

问好茶馆老板和各位老师!

--  作者:草麒麟
--  发布时间:2011/6/30 15:43:35

--  
茶馆香茗酬贵客
人熟味真谢群英
向大家问好!

--  作者:南国红豆生
--  发布时间:2011/7/1 20:52:04

--  
以下是引用风之云在2011-6-29 23:25:54的发言:茶馆香茗酬贵客
擂台妙句等裁师

问好茶馆老板和各位老师!

问好风老师!请喝红豆茶!


--  作者:南国红豆生
--  发布时间:2011/7/1 20:53:28

--  
以下是引用草麒麟在2011-6-30 15:43:35的发言:茶馆香茗酬贵客
人熟味真谢群英
向大家问好!

草麒麟老师好!请您喝茶!


--  作者:月光雨
--  发布时间:2011/7/1 21:24:36

--  

  大家好!
  欢迎各位师友,大家在这里尽情品茶!喝完了,欢迎到隔壁打擂参赛!
  打完擂的朋友欢迎大家在这里品茶,谈联,聊天。
  小店茶暖味香人情厚,大家尽兴!
  祝各位师友攻擂成功!开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 21:25:37编辑过]

  
--  作者:没有意见
--  发布时间:2011/7/2 0:22:09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晚露]
下联:捧红豆几颗 对满窗明月 相思一夜风流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2 1:05:01

--  
以下是引用白云飘在2011-7-1 14:36:03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剪百里祥云 描翠峦千叠 熏陶万品性灵 [白云飘]

“本对立意好,对得很工整,看得出是出自高人之手。用祥云描翠峦,意境妙也。所嫌末分句读来稍觉有些什么,可惜!评为合格句。”

陈顺老师:您好!
  不太明白您的评语“所嫌末分句读来稍觉有些什么”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明示为盼。末分句三个词,汉语词典解释如下:

  熏陶: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梁启超 《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 达尔文 ﹞为教师 亨士罗 所器重,受其熏陶,慨然有立伟功于学界之志。” 茅盾 《追求》八:“现在有他自己在那里日夕熏陶,改变也是容易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思懿 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女人。”

  万品:犹万物,万类。
  《尹文子·大道下》:“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羣生所餐挹,圣人错而不言也。”《旧唐书·德宗纪上》:“万品失序,九庙震惊。”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目之所注,手之所施,怡然中理,通于万品之流形。”

  性灵:指人的精神、性格等。
  (1).内心世界。泛指精神、思想、情感等。《晋书·乐志上》:“夫性灵之表,不知所以发於咏歌;感动之端,不知所以关於手足。” 唐 孟郊 《怨别》诗:“沉忧损性灵,服药亦枯槁。”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第一回:“只有英雄忠义辈,肉身虽死性灵存。” 杨朔 《望南山》:“在人们眼里, 大南山 似乎不是没有性灵的石头,倒像最知心知意的亲人,有什么酸甜苦辣的话,都可以对他说。”
  (2).性情。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二:“有鸟有鸟毛似鹤,行步虽迟性灵恶。” 宋 徐铉 《病题》诗:“性灵慵懒百无能,唯被朝参遣夙兴。”
  (3).智慧,聪明。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初, 朱崖 李太尉 有乐吏 廉郊 者,师於 曹纲 ,尽 纲 之能。 纲 尝谓儕流曰:‘教授人亦多矣,未曾有此性灵弟子也。’”《红楼梦》第九一回:“你的性灵,比我竟强远了。怨不得前年我生气的时候,你和我説过几句禪话,我实在对不上来。”
  
  擂主上联说的是咏联养心,学生我下联说的是作画陶性。有何纰漏,请老师不吝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 1:41:21编辑过]


--  作者:曲水流觞
--  发布时间:2011/7/2 9:58:15

--  
以下是引用尤雅在2011-7-1 12:40:07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熔百世丹心 化长歌万阕 传扬千古精神 [尤雅]
注:“精神”,不取现代双音节词义,而取单字词古意,精/神。

本对好。字正词严律和,意境甚佳!只觉得熔丹心太苦。:)))评为优秀句。

欣赏!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2 11:50:29

--  
回陈顺老师:
  您说:“熏陶万品性灵的效果。百里祥云,千叠翠峦,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你要熏陶天地日月宇宙,怕是不行。就是如来的袈裟也未能如此。如果你说万品不是泛指一切,那这一万品到底是啥呀,熏一些,不熏一些,也很难搞,厌氧菌怕是不行吧。所以我认为,要熏陶万品,只有造物主才可以,你这两个小动作怕是搞不定。
  老师请您看仔细一点,学生的下联并没有说要熏陶“天地日月宇宙”。“熏陶万品性灵”,其语法结构表明是说“熏陶性灵”。“万品”一词是“性灵”一词的定语,作修饰、限制“性灵”一词用的。
  “万品”一词按汉语词典的解释,除了“万物”,还有“万类”的意思。“万类”也就是“万种”之意,如果不是上联把“种”字用了,学生我倒是乐意用“万种”一词,以免老师您产生歧义之念。
  “熏陶万品性灵”,用白话说,其意思就是:“陶冶各种各样人的精神和性格”。并非如老师所说要熏陶“天地日月宇宙”,更不可能具有“如来袈裟”、“厌氧菌”之功效。

  老师您又说:“性灵的结构式和化境可能不同。有点以2对1 的感觉。
  “化境”一词按汉语词典的解释如下:
  奇妙的境界。十方国土,是佛化境。——《华严经》疏。
  (1).佛家指佛教化的境界。《华严经疏》卷六:“佛境界有二:一,如如法性,是佛证境;二,十方国土,是佛化境。”
  (2).自然精妙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多指艺术修养。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禪一致,等无差别。” 清 陈廷焯 《白雪斋词话》卷三:“哀艳而超脱,直是 坡仙 化境。”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如 宋玉叔 王渔洋 施愚山 之诗…… 黄宗羲 之经解,均达化境,各树一新帜於文坛。”
  
  “化境”--奇妙的境界(人的艺术修养),与“性灵”--人的精神、性格等,到底是如何使您产生“有点以2对1的感觉”的?请老师明示。

  学生明白,评联的老师都是贡献自己的业余时间来评,也会很忙,评联时没有时间仔细看也是有的。对于评联老师所做的贡献,我由衷感到佩服。但请老师您体谅,我们参加攻擂活动的联友的确是花了不少心血的。因此请老师您原谅我的冲撞和追问。

肃请老师海安


--  作者:九虫
--  发布时间:2011/7/2 14:01:52

--  

  路过! 唠叨两句就走.
  
  武功达到化境, 就像练成九阳神功的张无忌, 天下无敌;
  晚露老师上回技压群雄, 这联艺亦可说是已臻化境!
  
  这回俺就不懂, 为何只涵养三分化境?
  其他七分不用了?
  像化境这种最高境界, 若只得三分, 还能是最高境界?


--  作者:月光雨
--  发布时间:2011/7/2 22:18:29

--  

  

以下是引用九虫在2011-7-2 14:01:52的发言:
  路过! 唠叨两句就走.
  
  武功达到化境, 就像练成九阳神功的张无忌, 天下无敌;
  晚露老师上回技压群雄, 这联艺亦可说是已臻化境!
  
  这回俺就不懂, 为何只涵养三分化境?
  其他七分不用了?
  像化境这种最高境界, 若只得三分, 还能是最高境界?

   九虫先生幸会!
   多次进茶馆听先生谈联论句,受益颇多。月光雨佩服先生的联艺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这里就先生提到晚露句中的化境按着自己的理解做解,也许有不当之处,欢迎指点。可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间任何事物没有完美,残缺是正常的,但是每人心里都有一个理想的天空。晚露笔下的化境也就是她心中那一片理想美妙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渴望、一种追求。自以为与之还相差很远,现在也许只有两分,但是将心、将情、将爱付与两行墨句,慢慢滋养达到眼前的三分还是指日可待的。也许有一天会达到先生所说的七分,但愿吧!
   所谓几分根据自己心中的境界、标准去定。水平有限,解释也许牵强,惭愧!
   祝开心!


--  作者:南国红豆生
--  发布时间:2011/7/2 22:29:51

--  
以下是引用没有意见在2011-7-2 0:22:09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晚露]
下联:捧红豆几颗 对满窗明月 相思一夜风流




--  作者:月光雨
--  发布时间:2011/7/2 22:57:40

--  
以下是引用风之云在2011-6-29 23:25:54的发言:茶馆香茗酬贵客
擂台妙句等裁师

茶馆香茗酬贵客
南国红豆等何人


--  作者:逸隆
--  发布时间:2011/7/2 23:07:44

--  

  热闹起来了,好事儿好事儿!
  
  上边论及“化境”、“性灵”对仗的问题,个人觉得就是钟家所谓“三脚”吧?即前者所言乃一物,而后者含性与灵二物;用对联的话来说,就是结构不对称,前者是偏正结构而后者属联合。
  
  大家畅言,务必尽兴!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3 1:58:42

--  

    “性灵”一词,既可以看成是并列结构的连绵词,也可以看成是偏正结构的双音节词。举例如下:
  作为偏正结构的双音节词用:
  1,诗词名:秋居有寄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端居湖岸东,生计有无中。魇处千般鬼,寒时百种风。
  性灵从道拙,心事奈成空。多谢金台客,何当一笑同。
  
  2,诗词名:夜坐 作者:齐己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百虫声里坐,夜色共冥冥。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彻曙都忘寝,虚窗日照经。
  
    作为并列结构的连绵词用:
  诗词名:鹤 作者:杜牧 朝代:唐 体裁:五律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评联老师即使累,但对不确定或模糊之处也要仔细一点为好。我们做学生的由于才疏学浅,故不敢马虎,每一个词都是查过书才敢交功课的。即使学生有错,那也正常,毕竟是学生也。如果老师评卷辛苦满头大汗,学生看卷心惊满身冷汗,大家辛苦,这何苦来着?
  
  
  
  
  
  
  


--  作者:曲水流觞
--  发布时间:2011/7/3 8:47:26

--  
以下是引用垄上风在2011-7-1 21:28:02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领四海雄风 扬诗帆万里 狂歌九秩丰功 [垄上风]

好句!联人气魄,跃然纸上。此时此刻,正好!虽也可挑些毛病,但瑕不掩瑜也。评为优秀句

欣赏!


--  作者:曲水流觞
--  发布时间:2011/7/3 8:49:00

--  
以下是引用赤兔马在2011-7-1 23:53:35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数版文坛 挥联旗十面 继承百世文风 [赤兔马]

对句之意律仗都没问题。嫌辟虽与开对,读来不爽。但不用辟字又用什么字呢?此句比合格高些,比优秀差些。但这是针对我们玩对联人的句子,难得。足以补不足。优秀句

欣赏!


--  作者:陆奇柏
--  发布时间:2011/7/3 9:58:30

--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2 23:48:16的发言:


第二分句的疏,在古文中偶有通蔬,但这种用法在今天已经没有多大的生命力。估计是用来考我的。:)评为不合格句

偶尔来开心联吧凑凑热闹,不想陈顺兄这么正襟危坐,不是考你,是开开玩笑.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3 11:03:26

--  

    这里既然是茶馆,不妨闲谈几句。
  适逢党的九十诞辰,举国庆祝。学生也写下拙联,参加了本联坛举行的有关比赛。另外,丁山老师也专门开了栏目庆祝党的九十华诞,各位联友不妨参赛或跟帖庆祝。
  这期国粹群英会擂主的上联,说的是修心养性,然有攻擂联友的下联在说庆祝诞辰。修心养性与唱生日歌之间本来很隔,两者混为一谈甚至有不伦不类的感觉。虽然正合时宜,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吧?自从某位联友狂唱生日歌的下联被评联老师法眼看中点为优秀句之后,后面纷纷跟风。后面的虽然是同唱生日歌,只是运气没有那么好了,最多就混个合格。
  老实说,修心养性的文人墨客、山野村夫在学生的心目中并不能跟毛主席共产党相提并论。如果上联说的是唱红歌或跳红舞,下联庆祝党诞辰唱生日歌就对了。评联老师以为如何?
  


--  作者:大风起兮云飞扬
--  发布时间:2011/7/3 13:28:17

--  
这里热闹,进来讨杯茶喝,顺问各位老师好!
--  作者:草麒麟
--  发布时间:2011/7/3 16:19:59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晚露]
灌水:攻两米擂台 发花拳数招 枉费六成功夫


--  作者:没有意见
--  发布时间:2011/7/3 19:48:36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数版文坛 挥联旗十面 继承百世文风 [赤兔马]
看一页书海,

--  作者:弹棉花的人
--  发布时间:2011/7/3 23:05:26

--  

  

以下是引用九虫在2011-7-2 14:01:52的发言:
  路过! 唠叨两句就走.
  
  武功达到化境, 就像练成九阳神功的张无忌, 天下无敌;
  晚露老师上回技压群雄, 这联艺亦可说是已臻化境!
  
  这回俺就不懂, 为何只涵养三分化境?
  其他七分不用了?
  像化境这种最高境界, 若只得三分, 还能是最高境界?

  我倒是觉得那三分用的就恰到好处了。如果用七分或者九分,那还算化境吗?高人总是用四两拨千斤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功夫啊!


--  作者:联国新芽
--  发布时间:2011/7/4 1:41:13

--  
以下是引用流水无情在2011-7-2 12:48:33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偷半日清闲 斟春茗几盏 洗涮两鬓苍华 [流水无情]
陈老师评语:洗涮?把两鬓放在茶中摇动洗清?或其他洗法,不懂。涮字查不出平声。无奈。平仄行不?难做合格句判定。

陈老师好!当人两鬓苍华时,已然历尽沧桑,受尽苦难。也暗指人世的沧桑、浮华。俺偷半日闲,斟一壶普洱洗洗内心的沧桑可否?但涮字失律却情无可原!按“律”当斩!别无怨言。
老师辛苦了,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4 1:53:37编辑过]


--  作者:三虫
--  发布时间:2011/7/4 2:25:10

--  
以下是引用三虫在2011-7-2 13:51:23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履千仞灵山 播文风万里 传承百代书香 [三虫]

立意好,对仗好。但履灵山、播文峰、传书香,是到山区支教吗?支教与灵山何干?如果不是支教,也不必爬山传书香。又或者是说传书香的高难度?二三分句好,一分句不懂,评为合格句。


乐土不是真实的土地, 这一方究竟在何方无须细究.
所谓"开一方乐土", 不会有人拿锄头镰刀, 当真去开疆辟地吧?

上联 "开一方乐土", 既非真地 "开一方乐土";
俺下联 "履千仞灵山" 怎么就如此命苦, 真得去爬山?

俺理解的 "开一方乐土" 只是打扫心田中一角平安喜乐之地;
而下联尝试着让 "涵养化境" 达到一定高度,
有千仞境界, 方能播万里文风.

陈顺老师辛苦, 评联劳累之余, 还得听诸生聒絮.


--  作者:曲水流觞
--  发布时间:2011/7/4 9:00:48

--  
以下是引用云梦悠悠在2011-7-2 16:30:36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蘸几笔熏风 描春光数卷 获得满腹闲情[云梦悠悠](今音)

立意好雅,句子也通顺易懂,承接得当对仗工稳。可惜二三中四,不忌!喜欢!评为优秀句

欣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4 9:04:33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4 10:15:11

--  
  本以为陈老师很忙,但看真切一点,老师是曾经来过茶馆接见人的呀,却不愿意回答学生我的问题,更不愿意对在茶馆痴痴等待的学生我行半点教诲。
  一般人如果拿着我手上这份“你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画图,开头画得很好,后来加了个“万品”(我理解为就是一切、所有),好像这牛皮就吹破了。以你开头的两个动作,不可能达到熏陶万品性灵的效果。百里祥云,千叠翠峦,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你要熏陶天地日月宇宙,怕是不行。就是如来的袈裟也未能如此。如果你说万品不是泛指一切,那这一万品到底是啥呀,熏一些,不熏一些,也很难搞,厌氧菌怕是不行吧。所以我认为,要熏陶万品,只有造物主才可以,你这两个小动作怕是搞不定老师的卷评,恐怕会吹胡子瞪眼睛、即使刮了胡子仍然会感到须根在动了吧,因为陈老师卷评语言的刻薄、语气的傲慢的确是历届卷评老师中所仅见。但对于受过旧式教育、文革中也写过大字报的学生我来说,对这些语言的忍耐力还是有的。
  作为学生,希望老师在对我的作业有看法而恼怒时把我骂个痛快。老师骂痛快了学生也就不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了。我自小就很怕老师铁青着脸眼瞪着我而一声不吭,更怕老师在课堂上不管我、在大街上看见我也不理,但背后却暗地去找我的家长反映情况。老实说,现在我的家长年事已高,已经受不了这种刺激了。

--  作者:三点一四派
--  发布时间:2011/7/4 21:00:24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灌句: 聚几个闲人 发牢骚半日 依然神马浮云 [三点一四派]


--  作者:月光雨
--  发布时间:2011/7/4 21:36:24

--  

  陈老师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擂台赛点评,可能没有时间顾及茶馆。各位联友可以针对对联的各种疑问共同切磋,在争论中获得真知,取得进步。


--  作者:月光雨
--  发布时间:2011/7/4 22:11:40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剪百里祥云 描翠峦千叠 熏陶万品性灵 [白云飘]
月光雨不才很少与人谈联论句,这里冒昧说一下自己的感觉,上联我们不难看出是出句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所写,整个句子省略了主语“我”,我开乐土,我种墨句,我涵养心中化境。下联是对句者也同样省略了,主语“我”。对句如果前后隔开确实上乘句子,但是放在一起却有点轻重失衡的感觉。不错,作画确实可以陶冶各种人的性情,如果这里没有省略主语就说作画可以陶冶万品性灵是成立的,但是这里的主语虽未表露,但是确实存在。“剪百里祥云 描翠峦千叠”可以感觉到作画的气魄极其魅力,但是这幅画做的无论怎样成功也难以熏陶万品性灵。我感觉这个对句问题在于主语在前后的贯通,上联是我去涵养自己的心中化境是可以的,下联要去陶冶万品性灵恐怕力不能及。月光雨不才也许理解侠义,不当处望白云先生海涵!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4 23:07:07

--  
  谢谢月光雨老师的卷评,非常感谢!这才是方家的说话,是敲了别人的头依然令人理解的说话。
  在此我也说一下对此联的体会。学生与月光雨老师持如下相同的看法:“上联我们不难看出是出句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所写,整个句子省略了主语“我”,我开乐土,我种墨句,我涵养心中化境。”但有异议的是后面这句结论:“我感觉这个对句问题在于主语在前后的贯通,上联是我去涵养自己的心中化境是可以的,下联要去陶冶万品性灵恐怕力不能及。”
  学生认为,无论是“涵养三分化境”还是“熏陶万品性灵”,都是作者的个人愿望,并不一定做得到的。修炼一生成不了道的现象普遍存在;传道一生而不尽意的也大有人在。“涵养三分化境”可能最后只成功了两分;“熏陶万品性灵”最后也可能一个也熏陶不了,因为这只是个人意愿。学生认为,如果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去做,那就没有事情可做了。以前看过一些先烈的事迹。他们的愿望是“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但很多人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看不到成功的那一天。但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做,情况就大不同了。
  学生只是以事论事,对月光雨老师并无半点不敬之意。虽然文人墨客都有几分清高,但更尊崇的信条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学生希望以后能够得到月光雨老师不断的帮助。最后,祝月光雨老师万事如意。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4 23:16:12

--  补充一点

    补充一点,学生本人并不会作画,一点也不会。对句是看了如下图片后有感而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54:21

--  

  

终于等来陈老师了。

回陈顺老师的话:

学生说“熏陶万品性灵”,当然包含“熏陶我自己”啊。作画的人首先是怡情自己,再是怡情别人,这是谁都知道的。到底是什么使您有这种想法,认为学生我的立意是只“熏陶”别人而不“熏陶”自己的?别把学生我看得这么低好不好?另外,“万品性灵”是“万种性格”之意,“万种”,常用的夸张手法而已。陈老师您不会认为学生真会异想天开地去“剪百里祥云”吧?

学生还要继续向陈老师您讨教的。为把问题摆得清楚,在放下问题前,我想先交代一下我对某些词汇的体会。学生从来未有与别人交流过这些体会,因此可能缪误多多,请陈老师您和各位方家斧正。

学生的体会是: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区分蚬壳词与连绵词。这里说的词,是指两个字的词,由“A”字和“B”字组成一个“AB”两个字的词。先摆一些例词出来。

蚬壳词:否泰、亲疏、珠玑、匙筷、枕衾、云雨、云泥、云天、村镇、岁月、荣衰、暑寒、蜀汉、椒兰、稻梁、亭台、缓急、遐迩、低昂、动静、伯仲、取舍、经纬、天地、桃李、炎黄、将帅、刀剑等等。。。。。。

连绵词:性灵、精神、思想、情怀、心胸、刍荛、时光、书函、唏嘘、倜傥、齐整、零落、消停、蹉跎、煜耀、陂塘、黎庶、腐朽、豪杰、声音、记忆、撤退、历史、盼望、灰尘、湖泊、颜色、中央等等。。。。。。

蚬壳词的结构是AB=A+B。如:山河=山+河;日月=日+月;动静=动+静。

连绵词的结构是:AB=A或AB=B或AB=AB。如:性灵=性灵;精神=精神;书函=书或=函;声音=声或=音。

蚬壳词是由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字所组成,而连绵词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所组成。

诗钟除了讲究立意外还讲究字的对称美,因此,在有蚬壳词/连绵词的地方,要用蚬壳词/连绵词来对仗,蚬壳词对蚬壳词,连绵词对连绵词。律诗与对联比较诗钟来说,侧重意的对仗。当然了,蚬壳词仍然要用蚬壳词来对仗,而连绵词的对仗则不那么讲究,只要这连绵词是已经具有单独意思的双音节词,就可以不以连绵词来与之对仗了。

基于以上的个人体会,学生认为,“性灵”与“化境”当然可以对仗。

以上只是个人体会,请陈老师和各位方家斧正,也请各位联友勿受学生的误导为盼。

问题容后再摆。

最后,祝陈老师您休息得好一点。


--  作者:浊酒歌
--  发布时间:2011/7/5 8:29:23

--  
以下是引用浊酒歌在2011-7-4 19:04:54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掬数捧甘泉 品竹茶几碗 唯觉两腋清风
[浊酒歌]

意境不错,但未铺排好。数捧非不可,但用来煮茶的不用勺舀?显得不顺。另两腋对三分不是很好。评为合格句。


学生是采用了“七碗茶”典,当时卢仝确实是捧泉水来喝的,只是我没有炼好句。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0:29:32

--  

  

继续摆问题。
   汉语/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最伟大、最完整的文化遗产。汉语/字与其他语言/文字对比,具有更加言简意赅、声音抑扬顿挫、词义相对比较独立、书写齐整等等特点。看看唐诗宋词,只有使用汉语/字,才能够营造得出语言背后的那种美。数十年前的某一天,一友人带给我一本唐诗。此后学生便中了毒,至今深陷其中。
   我记得中学时,语文老师说过:“汉语的语句,无非就是主谓宾定状补,明白了就什么语句的分析也难不倒你们了。”学生虽然枉读过十六年书,但先生讲过的说话能够被我完整记下来的,唯一就是这句话了。
   回头看看上联的“涵养三分化境”。这句话缺省了主语,看客一般会认为主语是作者本人,但单从语句来看,作者并没有明确讲主语就一定是自己的,这是题外话。上联的“涵养三分化境”,从语句结构看,“涵养”是谓语,“化境”是宾语,“三分”是宾语“化境”的定语。同样道理,下联“熏陶万品性灵”,这语句也是缺省了主语,“熏陶”是谓语,“性灵”是宾语,“万品”是宾语“性灵”的定语。
   再看看陈老师的卷评:“你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画图,开头画得很好,后来加了个“万品”(我理解为就是一切、所有),好像这牛皮就吹破了。以你开头的两个动作,不可能达到熏陶万品性灵的效果。百里祥云,千叠翠峦,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你要熏陶天地日月宇宙,怕是不行。就是如来的袈裟也未能如此。如果你说万品不是泛指一切,那这一万品到底是啥呀,熏一些,不熏一些,也很难搞,厌氧菌怕是不行吧。所以我认为,要熏陶万品,只有造物主才可以,你这两个小动作怕是搞不定”陈老师显然把“万品”当成是宾语了。“涵养化境”和“熏陶性灵”这种谓宾结构被陈老师看成是“涵养三分”和“熏陶万品”了。前面分析一错,后面就会越来越错,这是语句的逻辑。再者,陈老师让学生解释,是如何去“熏陶万品”的,怎么就不先让擂主解释一下是如何“涵养三分”的呢?
   还有对词义的理解问题。“万品”一词,意思是:犹万物,万类。《尹文子·大道下》:“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羣生所餐挹,圣人错而不言也。”《旧唐书·德宗纪上》:“万品失序,九庙震惊。”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目之所注,手之所施,怡然中理,通于万品之流形。”“万品”有万物的意思也有万类的意思。上面“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一句,出自唐德宗的罪己诏,用白话说,就是“各种各样的秩序乱了,皇家的宗庙也震惊了”的意思。“万品”这词的词义,作“各种各样”解时,是并没有数量“多”的意思的。陈老师(包括月光雨老师)把“万品”理解成一定含数量“多”这层意思,是偏颇了。学生早就在前面的帖上详细说明过“万品”的词义,也讲清楚了学生的用意,但陈老师却视而不见,仍然认定学生讲的“万品”是指“一切、所有、天地日月宇宙”而不是学生一再强调的是指“万种/各种各样”,这让学生我有点百口莫辩的感觉。难道老师认为,学生讲“万种”不是“各种各样”的意思而是“一万种”这意思吗?
   语句结构搞错,词义也搞错,还听不进解释,这让学生我情何以堪啊。
   无言以对,唯有掩面泪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10:34:33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2:57:24

--  

  对每次群英会联评老师点出的优秀句,学生都会仔细欣赏学习,从中吸取营养。今次也不例外。
  如果我没有数错的话,陈老师至目前为止,点出了六联优秀句。我要是对你说,其中有一联点评或联句本身有问题,你一定会说,切,圣人都会有错,况陈老师乎?但我要是对你说,这六联的点评或联句本身都有问题的话,你可能会说,不是吧?怎么比我还差?
  事实正是如此。不但你吃惊,我更吃惊,因为这是历届群英会所仅见。
  由于要说明问题,后面就不得不提及这六联优秀句。在此,学生我先向这六联的作者联友讲声:多有得罪,请海涵为盼。
先看这一句:

以下是引用垄上风在2011-7-1 21:28:02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领四海雄风 扬诗帆万里 狂歌九秩丰功 [垄上风]

好句!联人气魄,跃然纸上。此时此刻,正好!虽也可挑些毛病,但瑕不掩瑜也。评为优秀句


 “狂歌”的“狂”字,在这里作形容词解。“狂歌”本身是动词加名词的谓宾结构,而“涵养”是单一的动词结构,故“狂歌/涵养”失对。
  “狂”字引人注目,隐藏不深,为何陈老师看不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13:13:34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3:00:48

--  

看第二句。



以下是引用尤雅在2011-7-1 12:40:07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熔百世丹心 化长歌万阕 传扬千古精神 [尤雅]
注:“精神”,不取现代双音节词义,而取单字词古意,精/神。

本对好。字正词严律和,意境甚佳!只觉得熔丹心太苦。:)))评为优秀句。

  这一句学生觉得不错,陈老师也有同感,但问题不是联句本身,而是联评。你看看,精神是具有单独意思的双音节连绵词,陈老师判断对了,精神/化境可以对仗。但学生有两点疑问:
  1,性灵与精神是同一类词,为什么您会认为“精神/化境”可以而“性灵/化境”不行?
  2,这联的作者特意注明了:“精神”,不取现代双音节词义,而取单字词古意,精/神。(学生语:精/神分开理解就是元精加元神了)而陈老师您是如何能够坚持真理,不为所动的呢?这就好比路人甲对老师说:“老师看仔细了,我本意是要造三脚凳的。”而老师说:“我看你做出来的像两脚凳,那就是两脚凳。”另一个路人乙对老师说:“我这是两脚凳,是按唐朝样式照抄的两脚凳。”而老师说:“唐朝?没听说过。我看你做出来的像三脚凳,那就是三脚凳。我的地盘我做主。”
  迷惑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13:14:35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3:02:42

--  

看第三句:





以下是引用赤兔马在2011-7-1 23:53:35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数版文坛 挥联旗十面 继承百世文风 [赤兔马]

对句之意律仗都没问题。嫌辟虽与开对,读来不爽。但不用辟字又用什么字呢?此句比合格高些,比优秀差些。但这是针对我们玩对联人的句子,难得。足以补不足。优秀句

  这句的联主疏忽了,“文坛”的量词用了“版”字。可以说“数方文坛”也可以说“数省文坛”甚至可以说“数国文坛”,就是不能够说“数版文坛”。


  这个“版”字隐藏得较深,看不见,不怪陈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13:21:16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3:05:24

--  

看第四句:



以下是引用云梦悠悠在2011-7-2 16:30:36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蘸几笔熏风 描春光数卷 获得满腹闲情[云梦悠悠](今音)

立意好雅,句子也通顺易懂,承接得当对仗工稳。可惜二三中四,不忌!喜欢!评为优秀句

  “获得/涵养”,失律了,这“得”字是仄声。
  习惯用普通话作母语的人,比较难分辨这属于仄声的入声字。不过,陈老师是联评人,不应该有此疏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13:22:15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3:07:19

--  

看第五句:



以下是引用斯文一刀在2011-7-3 12:55:49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立数尺杏坛 传知行半世 铸陶绝代英才 [斯文一刀]

像样!我很喜欢!老师好!上下联都有个行字,却让我无法举刀。好比一对孪生姐妹,外表出奇的像,但身份证是不同的,好!优秀句没问题。要不是我不喜欢那个绝代读来不爽,说不定就胜出了。

  这句就不用我说了。连作者自己都说这“杏”字失律了,而陈老师仍然大度地表示:Good!优秀句,No proble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13:08:57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3:10:03

--  

看第六句:



以下是引用亚市书蠹在2011-7-4 10:24:39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护四季繁花 栽新枝数垄 静修百岁清香 [亚市书蠹]

对得很优雅自然,不抛旧爱,还结新欢。:)))百岁清香可修也。不愧是书蠹,对的滴水不漏,我挑不出刺。评为优秀句

  “静修”的“静”字,此处作形容词用,是“修”字的定语,用作修饰“修”字。与“狂歌/涵养”情况一样,“静修/涵养”失对了。

  以上列出的是至目前为止被陈老师点出的全部六句优秀句。六句优秀句都有问题,但此中的问题并未见陈老师在联评里提及。可能有人会不厚道地想:“这不都是疏忽的吧?”但学生我仍然以为,陈老师平常是要工作的,晚上又要评联,累至眼花了记忆也模糊了也说不定。你说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13:15:37编辑过]


--  作者:没有意见
--  发布时间:2011/7/5 15:21:50

--  

  涵养三分入化境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5 17:21:11

--  

    呵呵,谢谢“没有意见”老师的点拨。学生我也会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的,对词汇、词义的分类和把握也有不少错误。欢迎各位联友不吝赐教。
  此话题就此打住。
  多谢各位。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1/7/5 20:36:20

--  
以下是引用曲水流觞在2011-7-2 9:58:15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尤雅在2011-7-1 12:40:07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熔百世丹心 化长歌万阕 传扬千古精神 [尤雅]
注:“精神”,不取现代双音节词义,而取单字词古意,精/神。

本对好。字正词严律和,意境甚佳!只觉得熔丹心太苦。:)))评为优秀句。

欣赏!

疏忽了!"化"字重了


--  作者:乱云飞度
--  发布时间:2011/7/5 22:45:37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晚露]
攻擂:邀几位高人 吟曲词数阕 托兴满腹幽情[斯文一刀]

本对是雅士之作也。意境很美。所嫌曲词对墨句,有点怪,还有托兴幽情,我一时之间未能领悟过来。评为合格句

以下是引用斯文一刀在2011-7-3 12:55:49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立数尺杏坛 传知行半世 铸陶绝代英才 [斯文一刀]

像样!我很喜欢!老师好!上下联都有个行字,却让我无法举刀。好比一对孪生姐妹,外表出奇的像,但身份证是不同的,好!优秀句没问题。要不是我不喜欢那个绝代读来不爽,说不定就胜出了。


斯文一刀老师,这次斯文了两刀


--  作者:九虫
--  发布时间:2011/7/5 23:25:16

--  
以下是引用香雾空濛在2011-7-5 20:36:2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尤雅在2011-7-1 12:40:07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熔百世丹心 化长歌万阕 传扬千古精神 [尤雅]
注:“精神”,不取现代双音节词义,而取单字词古意,精/神。

本对好。字正词严律和,意境甚佳!只觉得熔丹心太苦。:)))评为优秀句。

疏忽了!"化"字重了

的确,我也老花眼了。取消优秀。不好意思了。可惜了!

既然可惜就别取消啊.

这俩孪生姐妹虽不知身份证同是不同,
但一个动词, 一个形容词 ...
外表倒是说得过去啦.


--  作者:没有意见
--  发布时间:2011/7/5 23:43:03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经百度迂回 仍才思不顺 愧交满纸白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23:43:33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6 14:01:41

--  
以下是引用骁骏在2011-7-5 10:00:24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守十载寒窗 破诗书万卷 澄明半世情怀[骁骏]

多好多顺的对句,和上联是很好的一对子。虽然这个情字可挑,但对于这个对子,我实在是挑不出手。评为优秀句


  “澄明”是形容词。
澄明:
1.清朗、清澈明洁。河水澄明。
 清朗。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诗:“山顶自澂明,人间已霶霈。”
2.清澈;明净。 南朝 梁元帝 《乌栖曲》:“月华似璧星如珮,流影澄明玉堂内。” 宋 梅尧臣 《寄新安通判钱学士》诗:“崖日半寒潭,澄明动朱鲤。” 郭沫若 《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6 14:05:56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1-7-5 11:05:01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半亩方塘 纳文泉数脉 涌流千古豪情 [丑时]

这个辟字用得好。3个分句关联紧密,有意趣,意境好,喜欢!评为优秀句

  
  一分句写实了,与二、三分句不搭。如果是“辟半亩心田”就配了。


--  作者:香雾空濛
--  发布时间:2011/7/6 16:24:54

--  
以下是引用丑时在2011-7-5 11:05:01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半亩方塘 纳文泉数脉 涌流千古豪情 [丑时]

这个辟字用得好。3个分句关联紧密,有意趣,意境好,喜欢!评为优秀句

呵呵!又疏忽了!"方"字重了
--  作者:尤雅
--  发布时间:2011/7/6 19:02:51

--  
以下是引用香雾空濛在2011-7-5 20:36:2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尤雅在2011-7-1 12:40:07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熔百世丹心 化长歌万阕 传扬千古精神 [尤雅]
注:“精神”,不取现代双音节词义,而取单字词古意,精/神。

本对好。字正词严律和,意境甚佳!只觉得熔丹心太苦。:)))评为优秀句。

疏忽了!"化"字重了

的确,我也老花眼了。取消优秀。不好意思了。可惜了!

感谢香雾联友关注!裁判没有发现重字,可能是“疏忽”;而作者却不是疏忽。检查时的确发现重字。但“化”字在对句中正是句眼所在,不能移易,故不愿轻改。相信裁判应该是能秉持“不以律害意”之方针的,实际上裁判也的确是此方针之忠实执行者。

裁判取消此句之优秀,自有其道理,更是其精益求精之艺术追求之体现,作者及读者都应为此精神喝一彩!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6 19:51:06

--  
以下是引用云梦悠悠在2011-7-2 16:30:36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蘸几笔熏风 描春光数卷 获得满腹闲情[云梦悠悠](今音)

立意好雅,句子也通顺易懂,承接得当对仗工稳。可惜一二中四,不忌!喜欢!评为优秀句


  学生查过群英会的比赛规则,是默认新韵的,故这“得”字没有失律。前面谈及此联时未有查询过比赛规则,是我疏懒了,在此向联主和陈老师说声对不起。
  此联语法没有问题了,不过学生觉得其逻辑有问题。通常人们总是有了闲情才会去风花雪月,但此联给我的印象是,主角风花雪月后才获得了闲情。这有违常理。

  附:闲情:闲心、悠闲,闲情逸致的缩略语。
  
--  作者:弹棉花的人
--  发布时间:2011/7/6 20:48:14

--  
以下是引用云梦悠悠在2011-7-2 16:30:36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蘸几笔熏风 描春光数卷 获得满腹闲情[云梦悠悠](今音)

立意好雅,句子也通顺易懂,承接得当对仗工稳。可惜一二中四,不忌!喜欢!评为优秀句


从来只听说满腹牢骚,而未曾听说过满腹闲情之说。似乎有点突兀了。而“获得”一词也觉用得太实了。失却了雅致和诗意。个弹。
--  作者:云梦悠悠
--  发布时间:2011/7/6 23:13:54

--  
以下是引用弹棉花的人在2011-7-6 20:48:14的发言:

立意好雅,句子也通顺易懂,承接得当对仗工稳。可惜一二中四,不忌!喜欢!评为优秀句


从来只听说满腹牢骚,而未曾听说过满腹闲情之说。似乎有点突兀了。而“获得”一词也觉用得太实了。失却了雅致和诗意。个弹。

谢谢老师指点,学生学习了。不过,就“满腹闲情”一说,学生想与老师探讨。既然可以“满腹牢骚”,怎么不可以“满腹闲情”?这词不是学生创用,古人早已用之,不仅可以“满腹闲情”,还可以“满腹柔情”、“满腹豪情”。诗句“满腹闲情独自知”可证。附上全诗,请老师指正。
《得桃源丁知县书》宋·项安世
为报桃川老令威,病夫三岁不开帷。
窗中见日知晨暮,瓶里看花记岁时。
新读子书多乙者,旧吟诗藁尽丁之。
无人肯共闲人语,满腹闲情独自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6 23:16:02编辑过]


--  作者:珠江水岸
--  发布时间:2011/7/7 0:29:50

--  
以下是引用珠江水岸在2011-7-6 0:55:48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耕万里祥云 洒甘霖百遍 栽培四海新苗 [珠江水岸]

“祥云、新苗有点玄,甘霖、新苗好。对仗尚可。评为合格句。”

  陈老师您好: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耕云播雨育新苗”这一个说法?就是“培养祖国后一代”的意思,经常在报纸上有的。


--  作者:兔耳
--  发布时间:2011/7/7 1:09:51

--  
以下是引用兔耳在2011-7-5 23:43:10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修半尺灵台 致良知万点 传扬千古仁心 [兔耳]

我不知这灵台是啥灵台,是如何致良知的,3分句无来由。对仗尚可。评为合格句。

——回先生质疑:“灵台”,指心灵;前二分句是写明儒王阳明的“心学”学说,三分句是表达儒家求仁之理想。

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乃本体,即充天塞地之灵明;物乃心之表象,故心外无物;同时心即理,故心外无理——良知不假外求,惟求诸心。只要人心不受遮蔽,达到一己之灵明,便可穷天地万物之理,即可“与天地参”、求仁得仁矣!儒家求仁践仁的理想,全在心灵涵养之工夫耳。

先生非“不知这灵台是啥灵台”,乃是在取笑在下联句之拙吧?尽管如此,还当敬茶……


--  作者:珠江水岸
--  发布时间:2011/7/7 10:12:50

--  

  

以下是引用珠江水岸在2011-7-7 0:29:50的发言:

  “祥云、新苗有点玄,甘霖、新苗好。对仗尚可。评为合格句。”
  
  陈老师您好: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耕云播雨育新苗”这一个说法?就是“培养祖国后一代”的意思,经常在报纸上有的。

  陈老师:“多谢交流。我理解耕云播雨是通过控制降雨来改造自然,所以要耕的首先是不祥的云。您指定只耕祥云,就让人觉得这是两码事,虽不明说,但总觉得耕万里祥云是要在那种东西(据上联关系推断),就觉得玄了。:)这样分开来耕播,并且只耕祥云,我是觉得不好。谢过!”
  


  陈老师您好!我觉得您对汉语的理解真的与常人不同。我意思是:耕祥云--用祥云造甘霖--用甘霖浇灌新苗。联意是,用最好的资源来栽培咱们祖国的后一代,有问题吗?您怎么会有“要耕的首先是不祥的云”这种异于常人的想法?再说,陈老师您真的认为云还分吉祥的与不吉祥的吗?
  很多人比较容易感受到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他们心地善良、仁慈。用心去感受生活吧,老师。
  
--  作者:骨瘦心闲
--  发布时间:2011/7/7 19:19:10

--  

  陈老师好累!
  其实一些联感觉不是很好,但要细细说明为什么,而且要能服众,确实很难!
  任何道理都不是绝对的,您老就慢慢和TX们切磋吧,想说清楚其实不可能!
  也劝劝TX们,莫如学我,不争高低,凑趣多好,一笑:)


--  作者:珠江水岸
--  发布时间:2011/7/7 20:33:36

--  

    陈老师:“从教育行政管理学的角度看,现在确实存在很多不祥的云,诸如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意分数排名,不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大学里只冲冲讲完课本,实操能力低得可怜;技校的电工班不敢怕敢装线。教育部门只讲政绩工程,不讲公平教育,择校费成为民怨;老师待遇不平等,有地方教师罢课;有的教材编的乱七八糟,错漏百出。等等,都是不祥的云,难成甘露,让新苗难坐春风,难开艳朵。乱说一通,但求先生一笑。:)))”
  
  大家都知道陈老师的辛苦。既然陈老师如此理解,也罢也罢。
  陈老师多保重。
  


--  作者:逸隆
--  发布时间:2011/7/7 20:49:25

--  

  

以下是引用兔耳在2011-7-7 1:09:51的发言:
  

  我不知这灵台是啥灵台,是如何致良知的,3分句无来由。对仗尚可。评为合格句。
  

  ——回先生质疑:“灵台”,指心灵;前二分句是写明儒王阳明的“心学”学说,三分句是表达儒家求仁之理想。
  
  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乃本体,即充天塞地之灵明;物乃心之表象,故心外无物;同时心即理,故心外无理——良知不假外求,惟求诸心。只要人心不受遮蔽,达到一己之灵明,便可穷天地万物之理,即可“与天地参”、求仁得仁矣!儒家求仁践仁的理想,全在心灵涵养之工夫耳。
  
  先生非“不知这灵台是啥灵台”,乃是在取笑在下联句之拙吧?尽管如此,还当敬茶……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7 19:36:09的发言:
  
  
  

  谢谢老兄指点,但不要以为我读过阳明心学,我可真没读过。我只知道灵台1、是手搭背中指所点位置,后为灵台,前卫方寸;2、灵台是祭拜死人的台,摆在棺材的前面;3、地名,“灵台无计逃神矢”。其他不知道,故有那疑问,多谢见谅。您老说的灵台有半尺大,就是16cm多,让我很纳闷。:)))
  

  
  3、地名,“灵台无计逃神矢”。此句“灵台”是地名?您老对鲁迅的解读真够大胆的啊!不过鲁迅要是知道,说不定得气得从棺材里跳起来哩!
  
  


--  作者:逸隆
--  发布时间:2011/7/7 21:28:07

--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7 21:22:05的发言:
  我说这话时,就打算鲁迅跳出来的。我也知道百度的说法。我一向认为,在这句中灵台是大地,神矢是雨。所以才会有风雨如磐。罗马神话爱神之箭的说法只不过是借喻。不过诗无达诂,各解各得。:))))

  诗无达诂,然也!
  
  无论鲁迅此句灵台是指什么,与楼上所议兔耳先生句中的灵台全无干系。您老所列“灵台”的释义中,竟无“心灵”一项,殊可怪哉!
  


--  作者:洪都新腐
--  发布时间:2011/7/7 21:38:07

--  
以下是引用洪都新腐在2011-7-5 15:48:50的发言:上联: 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奏几阕幽兰 生情思无限 瞻仪千古贤德 [洪都新腐](今音)

奏幽兰太怪,不管前人有否说过,都是怪。2分句不错。3分句别扭了。对律可。评为合格句。


--------------------------------------------------------------------------------------------------------------------------------
合格,足矣!不过,怪与不怪,那就可两说了。有人见怪不怪,有少见多怪,吾奈其何!:))


--  作者:洪都新腐
--  发布时间:2011/7/7 21:45:25

--  
《孟子。尽心下》第二十!
--  作者:逸隆
--  发布时间:2011/7/7 21:50:30

--  

  

以下是引用逸隆在2011-7-7 21:28:07的发言:
  
  
  
  

  诗无达诂,然也!
  
  无论鲁迅此句灵台是指什么,与楼上所议兔耳先生句中的灵台全无干系。您老所列“灵台”的释义中,竟无“心灵”一项,殊可怪哉!
  

  1、是手搭背中指所点位置,后为灵台,前卫方寸。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7 21:30:15的发言:

  
  
  

  1、是手搭背中指所点位置,后为灵台,前卫方寸。

  这么说,先生是知道灵台之所指的呀!那又何必故作“不知”呢?阳明心学该不是故作不知吧!


--  作者:逸隆
--  发布时间:2011/7/7 22:16:08

--  

  好吧,先生既是“不喜欢读阳明心学”,那就是说还是有所了解的,只是“不喜欢”而已!既然有所了解,该不至于说“无由来”吧!退一万步说,就算先生真没读过阳明心学,但既然先生知道方寸这个穴位,那也该听人说过“方寸大乱”吧?


--  作者:桃之妖妖
--  发布时间:2011/7/7 22:31:20

--  
以下是引用桃之妖妖在2011-7-7 9:12:52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半亩心田 牵诗藤满架 赢来四季馨香 [桃之妖妖]

心田对乐土,2比1。牵诗藤我少见就多怪。3分句可。评为合格句。


--  作者:桃之妖妖
--  发布时间:2011/7/7 22:34:11

--  
以下是引用桃之妖妖在2011-7-7 9:12:52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半亩心田 牵诗藤满架 赢来四季馨香 [桃之妖妖]

心田对乐土,2比1。牵诗藤我少见就多怪。3分句可。评为合格句。

感谢陈老师的精彩点评!
但我不明白心田对乐土怎么说2比1了呢?快乐之土对心灵之田,不可以么?人家可以种墨句,我就不可以牵诗藤么?嘿嘿。我闹呢。


--  作者:逸隆
--  发布时间:2011/7/7 22:56:54

--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7 22:26:07的发言:
“方寸大乱”知道,我说白了吧:半尺灵台不吉利

呵呵,此真可谓……,唉!其实,兔耳先生对句中的灵台,联系后两分句之“致良知”及“传扬仁心”,本不该有此“不吉利”之念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7 22:58:23编辑过]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7 23:19:57

--  

  

以下是引用赤兔马在2011-7-1 23:53:35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数版文坛 挥联旗十面 继承百世文风 [赤兔马]

“对句之意律仗都没问题。嫌辟虽与开对,读来不爽。但不用辟字又用什么字呢?此句比合格高些,比优秀差些。但这是针对我们玩对联人的句子,难得。足以补不足。优秀句”

这句的联主疏忽了,“文坛”的量词用了“版”字。可以说“数方文坛”也可以说“数省文坛”甚至可以说“数国文坛”,就是不能够说“数版文坛”。

这个“版”字隐藏得较深,看不见,不怪陈老师。


  钟百度:“我觉得版字挺好的。:)))”
  
  百度老师既然喜欢用“数版文坛”这种说法就保留这种习惯好了。
  嗯,下联有两个“文”字,不知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
--  作者:独钓寒江之雪
--  发布时间:2011/7/7 23:30:49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读几卷闲书 走旅途万里 品尝百味人生 [留学生]

留学生就是不同,立意好,句子通顺,意境佳。读来感觉真好。人字可敲,好句难得。在这种情况下,就来个律不压意吧。评为优秀句

上联: 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唱九曲黄河 咏江涛万里 传承千古雄风 [独钓寒江之雪]

对得工整。有豪气。但从1到2与上联的关系不同。传承不到位。评为合格句。

与陈老师讨论一下, 我怎么感觉“读几卷闲书 走旅途万里”也是并列的,和上句关系不同,上联是开乐土、种墨句。下联是读书、走路。墨句是种在乐土上的,路没有走在书上,读书走路是两种感悟生活的方式,倒与“唱黄河、咏江涛”的关系很类似。留过洋的语法有所不同?

给陈老师没大没小的开玩笑了,勿怪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7 23:43:07

--  
以下是引用桃之妖妖在2011-7-7 9:12:52的发言: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辟半亩心田 牵诗藤满架 赢来四季馨香 [桃之妖妖]

陈老师:“心田对乐土,2比1。牵诗藤我少见就多怪。3分句可。评为合格句。”

  “心田”,偏正结构。“心”字在这里是作形容词用的,做“心灵的/心中的”解。类似的词还有上联的“墨句”、下联的“诗藤”或后面出现的“人生”。前面出现过的“墨句/知行”才是1比2。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7 23:59:56

--  

  “中,确是两个文字,谢过,马上取消优秀句。谢白老师!”
  
  哈,这才是“子”该有的风度。学生对陈老师的好感立马多了三分。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8 13:35:00

--  

    优秀句依然发现有“乐土/英雄”、“墨句/江山”这种或词性不合或1比2的硬伤(联中又构不成自对)。是陈老师的评选标准降低了吗?由于守擂联有“涵养/平添”这种词性上的硬伤(“涵养”是并列结构、自对;“平添”是偏正结构、不能自对),这擂肯定是守不住的了,但不能守擂联有硬伤就允许攻擂联有硬伤吧?除非陈老师有合理的解释。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8 19:52:12

--  

    回陈老师的话:
  “英雄”和“江山”这一类词,是并列结构同时也可以自对的蚬壳词。英雄=英+雄;江山=江+山。“乐土”和“墨句”是偏正结构词,“乐土”的“乐”字与“墨句”的“墨”字在这里都是形容词(墨字在此解黑色的/写下来的)。一些人误会“墨句”也是蚬壳词,其实从“墨句”不等于“墨”+“句”上就知道,它不是蚬壳词。
  何为“英雄”?魏人刘邵著《人物志》中说:“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他又说:“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雌”一词在一百年前才出现,特指女英雄。词典似乎没有收集这词?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8 19:56:06

--  

    补偿:如果“英雄”一词改作“英才”则可以“乐土/英才”相对了,因为“英才”的“英”字在这里作形容词用,作“才华杰出的”解。


--  作者:大风起兮云飞扬
--  发布时间:2011/7/8 20:14:52

--  
以下是引用大风起兮云飞扬在2011-7-2 21:00:28的发言: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采四季菁华 写诗书万卷 讴歌九域神姿 [大风起兮云飞扬]

立意好,传承不错。菁华对乐土,不是太得。可惜了。评为合格句。


看陈老师评的优秀句,有丹心,雄风,薰风,清香,杏坛,繁花,寒窗,乡音,誓言等词对乐土,而菁华是精华的意思,指事物最好的一个方面,为何对乐土不是太得,不是很明白,请陈老师百忙中指点一二,不胜感谢。


--  作者:九虫
--  发布时间:2011/7/8 23:36:07

--  

  熏陶万品性灵 评: 所嫌末分句读来稍觉有些什么,可惜!
  履千仞灵山 评: 一分句不懂
  蕴怀四面空灵 评: 四面空灵,空灵的义项有点多,弄不好会有另外的理解。
  修半尺灵台 评: 我不知这灵台是啥灵台
  
  陈老师好像对这 "灵" 字有点意见;
  还想上台的, 当心点, 别犯忌!
  
  


--  作者:联国新芽
--  发布时间:2011/7/9 0:44:37

--  

  评联者是要从全面来看句子的优劣的。如有意境较好的,对仗宽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嘛。一个人评这么多联实是不易。大家就别再为难陈老师啦。其实下期各位也可以上来评评,过过手瘾的。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9 1:05:15

--  

  “熏陶万品性灵 评: 所嫌末分句读来稍觉有些什么,可惜!
  履千仞灵山 评: 一分句不懂
  蕴怀四面空灵 评: 四面空灵,空灵的义项有点多,弄不好会有另外的理解。
  修半尺灵台 评: 我不知这灵台是啥灵台
  
  陈老师好像对这 "灵" 字有点意见;
  还想上台的, 当心点, 别犯忌!”
  
  九虫老师果然细心,呵呵。。。。。。
  
  “评联者是要从全面来看句子的优劣的。如有意境较好的,对仗宽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嘛。一个人评这么多联实是不易。大家就别再为难陈老师啦。其实下期各位也可以上来评评,过过手瘾的。 ”
  
  陈老师确实辛苦,因此,学生把五成意见咽回肚里了。
  还有两天,希望陈老师保重身体。
  下期陈老师也来攻擂吧,等我们也评论、学习一下。
  


--  作者:弹棉花的人
--  发布时间:2011/7/9 11:20:47

--  

  

以下是引用白云飘在2011-7-7 23:43:07的发言:

  陈老师:“心田对乐土,2比1。牵诗藤我少见就多怪。3分句可。评为合格句。”
  
  “心田”,偏正结构。“心”字在这里是作形容词用的,做“心灵的/心中的”解。类似的词还有上联的“墨句”、下联的“诗藤”或后面出现的“人生”。前面出现过的“墨句/知行”才是1比2。

  很佩服白云老师百折不挠、阐幽明微的精神。但对先生的高论,学生却不敢完全苟同。本不想多嘴,既然先生论及拙对“知行”失对,忍不住想说两句。首先声明,学生早就自评该对窘态百出,不够格优秀,然而具体到“知行”二字,学生倒是觉得并无不妥。您知道我在与陈顺老师讨论中就谈到过,我把“墨句”视作并列结构,即:墨迹(字)+句,那么,以“知行”对之也就说得过去了。先生将之视作偏正结构,即“用墨写的句子”,也说得通,这里面就包含了一个古汉语语法的问题:“墨”在这里的语法作用为“名词作状语--用墨”,并且省略了谓语“写”。这个弯子可就绕大了。对词性和词法结构的判断,往往离不开语言环境和阅读者的视角,孤立的做出结论未免武断。比如先生认为“澄明”是形容词,孤立地看,一点没错,完全正确!然而放在全句中看,它就涉及到一个古汉语语法问题---词类活用,具体的说,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澄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主语(比如我)使宾语(比如情怀)怎么样(比如如澄明)”。再比如先生认为“心田”是偏正结构,"心"是形容词,做心灵的、心中的理解,照此推论,“心田”就是“心灵的田”、“心中的田”,您认为说得通吗?再照此推论下去,“老虎”---老了的虎、“桌子”----桌的儿子,您看了也会忍俊不禁的。
  
  学生虽然才疏学浅,但自信对最基本的词性、词义和语法(包括句法和词法)还是拎得清的。非常惭愧的是,对先生所说“贝壳词”我是第一次听到。这足以证明在下孤陋寡闻,让先生见笑了!

本来一直还在看热闹的。呵呵。但看到上面斯文一刀先生的说法,就忍不住想出来弹一弹了。
   “心田”一词不是偏正结构,难道还是并列结构么?而按斯先生的推论,“乐土”一词也该是并列结构,这真是太奇怪。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他的推论。言下之意,老虎,桌子等也该是并列结构了吧。老虎和桌子既不是并列,也不是偏正,而是一个独立的单词。
   我们讨论问题不应该偏离了理论的本身而无理取闹。不然会有误导人家的可能。个弹。嘿嘿。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9 12:02:34

--  

  

回斯文一刀老师的话。

“蚬壳词”是老一辈的诗词人灌输我的一个概念,相当于现在常说的“并列结构的、可以自对的”那一类词吧,因之形象、简便,本人圈子内的诗词朋友都是如此称呼。好奇地问一句:还有其他联友是如此说的吗?

汉语的确博大精深,估计不少人也会像我一样,经常犯迷糊。在词义的分辨上,学生觉得最难的是“名词性的并列结构词”,就像墨句、心田、诗心、情怀、知行、诗书、云天、山河等等的一类词。这里有些词是完全并列结构的,有些词是完全偏正结构的,有些词既可以是并列结构也可以是偏正结构的。事实上,很多词可以依据不同的语境做不同的解释,这就是它们常会令人困惑的原因。

完全并列结构的:山河、诗书、知行。山河=山+河,山+河=山河;诗书=诗+书,诗+书=诗书;知行=知+行,知+行=知行,其推导过程是可逆的。

完全偏正结构的:墨句、心田、诗心、情怀。这一类词,如果把它们拆开的话也是不可逆的。即使您理解墨句=墨+句,但墨+句却不等于墨句。

既可以是并列结构也可以是偏正结构的:云天。“云天”做偏正结构解时,“云”字作形容词用,解作“云上的”,这时“云天”的意思是“高空”。

有些词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为双音节词,可能不好把握,如精神、性灵等。

斯文一刀老师文中提及的“使动用法”,即是古人用名词或形容词代替动词的用法。我个人认为,古人用名词或形容词代替动词用,是因为古时候词语还不是那么丰富。有些古诗里,古人的确有用单个字的形容词/名词与动词对仗的例子。现在写诗,也有不少例子是如此用词的。现代汉语的词汇比以前大大丰富,用两个字的形容词/名词在诗词里代替动词用,非常罕见。先生可有实例?

我们展开这种讨论,是为了在谈及诗词对联时大家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评判标准。我并没有想要冒犯斯文一刀老师或其他人的意思,相反,对斯文一刀老师的对联我还蛮欣赏的。

  

附:汉语词典对“心田”的解释。

心田

1.佛教语。即心。谓心藏善恶种子,随缘滋长,如田地生长五谷荑稗,故称。
  2.心思;心意。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9 12:05:28

--  

   “步真”、“取伦”这两个词真没用过。西湖老师可否公示,这两个词是在什么场合用的?有哪位方家懂得的,也请赐教为盼。


--  作者:没有意见
--  发布时间:2011/7/9 12:48:48

--  

  前面有人说:数版文坛,不是版用的不好,而是文坛不可以数量计.
  数尺杏坛,有没有尺半杏坛的?这里的三尺非实际尺寸,没听说可以按面前的讲台实际尺寸来冠在前面的.否则,我的讲台是二尺一寸三分还有零,表达起来实在麻烦.然而数吃杏坛并非完全不可用,你至少得是对文坛有较大影响力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才成,


--  作者:客都嘉应子
--  发布时间:2011/7/9 13:20:54

--  

  

以下是引用白云飘在2011-7-9 12:02:34的发言:

回斯文一刀老师的话。
  
  
  

  

“蚬壳词”是老一辈的诗词人灌输我的一个概念,相当于现在常说的“并列结构的、可以自对的”那一类词吧,因之形象、简便,本人圈子内的诗词朋友都是如此称呼。好奇地问一句:还有其他联友是如此说的吗?
  

  

  

汉语的确博大精深,估计不少人也会像我一样,经常犯迷糊。在词义的分辨上,学生觉得最难的是“名词性的并列结构词”,就像墨句、心田、诗心、情怀、知行、诗书、云天、山河等等的一类词。这里有些词是完全并列结构的,有些词是完全偏正结构的,有些词既可以是并列结构也可以是偏正结构的。事实上,很多词可以依据不同的语境做不同的解释,这就是它们常会令人困惑的原因。
  

  

  

完全并列结构的:山河、诗书、知行。山河=山+河,山+河=山河;诗书=诗+书,诗+书=诗书;知行=知+行,知+行=知行,其推导过程是可逆的。
  

  

  

完全偏正结构的:墨句、心田、诗心、情怀。这一类词,如果把它们拆开的话也是不可逆的。即使您理解墨句=墨+句,但墨+句却不等于墨句。
  

  

  

既可以是并列结构也可以是偏正结构的:云天。“云天”做偏正结构解时,“云”字作形容词用,解作“云上的”,这时“云天”的意思是“高空”。
  

  

  

有些词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为双音节词,可能不好把握,如精神、性灵等。
  

  

  

斯文一刀老师文中提及的“使动用法”,即是古人用名词或形容词代替动词的用法。我个人认为,古人用名词或形容词代替动词用,是因为古时候词语还不是那么丰富。有些古诗里,古人的确有用单个字的形容词/名词与动词对仗的例子。现在写诗,也有不少例子是如此用词的。现代汉语的词汇比以前大大丰富,用两个字的形容词/名词在诗词里代替动词用,非常罕见。先生可有实例?
  

  

  

我们展开这种讨论,是为了在谈及诗词对联时大家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评判标准。我并没有想要冒犯斯文一刀老师或其他人的意思,相反,对斯文一刀老师的对联我还蛮欣赏的。
  

  

  

  

  

附:汉语词典对“心田”的解释。

心田
  

  

  

1.佛教语。即心。谓心藏善恶种子,随缘滋长,如田地生长五谷荑稗,故称。
  2.心思;心意。
  

  

  

  欣赏!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9 20:34:32

--  

  

督察摇身成大处

天龙换位入联通

陈老师雅兴,学生当遵命妄评。

督察或处长都是官职名,天龙或联通都是公司名。按说,如果用官职名对仗公司名的话,属于宽对,但现在陈老师分别在上联用了两个官职名、下联用了两个公司名后,则形成了所谓联内自对,整联则变为工对了。

学生对陈老师的大作提两点意见:

1,“大处”的“大”字,此处做形容词用,解作“权力大的”(或解作地位高也可)。“大处”即是“权力大的处长”之意,是偏正结构,与“督察”这单纯的专用名词呼应似乎不甚理想。学生建议,直接用“处长”一词与“督察”呼应可能更好一些。

2,学生认为“换位”一词太技术性,换成“转步”似乎更配“摇身”一些。

整联变为:(平水韵)

督察摇身成处长

天龙转步入联通

   学生乱吹一通,请老师斧正。


--  作者:闽庸人
--  发布时间:2011/7/9 21:47:45

--  

  

以下是引用白云飘在2011-7-9 20:34:32的发言:

督察摇身成大处
  
  

  

天龙换位入联通
  

  

  

陈老师雅兴,学生当遵命妄评。
  

  

  

督察或处长都是官职名,天龙或联通都是公司名。按说,如果用官职名对仗公司名的话,属于宽对,但现在陈老师分别在上联用了两个官职名、下联用了两个公司名后,则形成了所谓联内自对,整联则变为工对了。
  

  

  

学生对陈老师的大作提两点意见:
  

  

  

1,“大处”的“大”字,此处做形容词用,解作“权力大的”(或解作地位高也可)。“大处”即是“权力大的处长”之意,是偏正结构,与“督察”这单纯的专用名词呼应似乎不甚理想。学生建议,直接用“处长”一词与“督察”呼应可能更好一些。
  

  

  

2,学生认为“换位”一词太技术性,换成“转步”似乎更配“摇身”一些。
  

  

  

整联变为:(平水韵)
  

  

  

督察摇身成处长
  

  

  

天龙转步入联通
  

  

  

   学生乱吹一通,请老师斧正。
  

  

  

  换成转步同样也是不合适的词语,现成的转眼为何不用


--  作者:闽庸人
--  发布时间:2011/7/9 22:10:46

--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9 21:48:34的发言:
  
  
  

  欢迎老师们继续拍砖,非常希望有精彩严格专业的批评!陈顺有礼了!原句:督查摇身成大处,天龙换位入联通

  大处一次是用的不好,大处长可以用而大处就很容易费解了。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9 22:49:22

--  

  

闽庸人老师的“转眼”也很不错,但是,用“转眼”一词似乎给人的印象是主角在天龙公司呆的时间很短。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或可一问陈老师。

  

附汉语词典的解释。

转步:改变走向的意思。

转眼:时间极短的意思。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9 22:57:11

--  
以下是引用斯文一刀在2011-7-9 22:42:22的发言:


至于“贝壳词”,我确实闻所未闻,至于其他联友用不用,我只能木木的告诉您:我还是不知道。

陈老师:“据白老师所述,蚬壳词实际上就是“拉链词”,既可分开,又可连上,两边平衡的。”

“拉链词”,非常形象,应该是学生所指的“蚬壳词”了。陈老师可以讲详细一些吗?


--  作者:没有意见
--  发布时间:2011/7/10 1:04:32

--  

优秀句汇总公示,欢迎提意见,以利纠错:(添加中)

1、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熔百世丹心 化长歌万阕 传扬千古精神 [尤雅]
熔白世丹心,值得推敲个人觉得不如汇,整体作为优秀句是担得起的.

2、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领四海雄风 扬诗帆万里 狂歌九秩丰功 [垄上风]
有人说了,狂值得推敲,虽有的可解释,但在没有特别可用之处的情况下,应考虑受众的感受.普通点讴歌,我知道作者是为了表达某种精神状态,使整个句子给人感觉精神勃发.所以讴歌就显得有所欠缺,是不是还可以有其它的选项呢?有!
整体作为优秀句是担得起的.(以后不重复此句).



3、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蘸几笔熏风 描春光数卷 获得满腹闲情[云梦悠悠](今音)
前二分句分明是怀着热情的状态,后分句用闲情,似有不妥.
4、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立数尺杏坛 传知行半世 铸陶绝代英才 [斯文一刀]
绝代英才不妥,教书交的人多了,不能都是绝代英才,你要培养的是所有学生不能只重视尖子生,这就不是优秀教师的行为了.即便如此,绝代英才并非想教就能教出来的.一代英才马马乎乎.
5、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好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护四季繁花 栽新枝数垄 静修百岁清香 [亚市书蠹]
愿四季繁花

6、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守十载寒窗 破诗书万卷 澄明半世情怀[骁骏]
虽不隔,却缺少呼应,借转关联.对上联的特定情境没有把握好.


7、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听数曲乡音 引思情无限
频添几许愁怀 【闽庸人】
平添.
情绪与上联有些不协调

8、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读几卷闲书 走旅途万里 品尝百味人生 [留学生]
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是否已经得尝百味了呢?品尝,再研究个能给力的词会加分的.

9、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立千古誓言 绣江山万代 造福四海苍民 [林馨居士]

扬千古风帆,绣江山万里,

10、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写千古英雄 吟江山万里 铺张无限情怀 [吹面不寒]

11、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
围九曲流觞 坐骚人数位 引发千古奇文 [柳]


--  作者:白云飘
--  发布时间:2011/7/10 1:11:50

--  

  诗词名:恋芳春慢 作者:万俟咏 朝代:宋 体裁:词
  恋芳春慢
  
蜂蕊分香,燕泥破润,暂寒天气清新。帝里繁华,昨夜细雨初匀。万品
花藏四苑,望一带、柳接重津。寒食近,蹴踘秋千,又是无限游人。红妆趁戏,绮罗夹道,青帘卖酒,台榭侵云。处处笙歌,不负治世良辰。共见西城路好,翠华定、将出岩宸。谁知道,仁主祈祥为民,非事行春。

  
诗词名:洞仙歌 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 体裁:词
  
洞仙歌
  
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雪野寒空冻云晚。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以上两宋词,其中的“万品”一词都是“万种”之意。供陈老师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0 1:14:08编辑过]


--  作者:没有意见
--  发布时间:2011/7/10 1:12:44

--  

  品一联原非易事,方方面面,难以尽言,不可尽言,这里没有特级大师,交流就可以了,对错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有人很在乎裁判评语,是好事,裁判也不必计较.不在乎,人家才懒得争呢


--  作者:没有意见
--  发布时间:2011/7/10 1:18:48

--  

  我的评语,非自己觉得正确,是希望有所争论,如此则参与也好,不参与也好,闲来听听,或者有些收获,如有不当,谢罪则个!


--  作者:大风起兮云飞扬
--  发布时间:2011/7/10 12:57:18

--  

  上联的乐土是土,,上列的优秀句的末字是心、风、香、花、窗、音、言,您的菁华不知是菁还是华,如您说是精华,就不够到位了。华虽也是花,菁也可作韭菜花,但从句意看,又不太像,所以就说不是太得。:)
  
  
  
  陈老师辛苦了!就菁华一词想和陈老师探讨下。陈老师说的菁的本义是韭菜花这并没错,但菁在菁华中再做韭菜花解似就不妥了,菁华---韭菜花的花,如果这样解古人创出菁华这个词就失去意义了。我认为菁在菁华中的含义已发生变化,并不做韭菜花解,而应该是通字,而且菁华做为一个词语并不一定要拆分成菁和华,菁华就是精华的意思而不是精华的花韭菜花的花解,如果这样,菁英这个词解释成韭菜花的英雄怎么都说不过去吧。就好像乐土这个词是表示人们幻想中的理想国土和世外桃源,而不能拆分成快乐的土去解,很多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已慢慢脱离本意而衍生出其它含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字的咬和嚼就不是真的去咬和嚼了,推敲也不是那个推敲了。以上个人愚见,贻笑大方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0 13:26:23编辑过]

  
--  作者:寄情山水间
--  发布时间:2011/7/10 21:13:32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晚露]
攻擂:枕几本闲书 充骚人半个 收藏万丈豪情[寄情山水间]

问好!时间未到,“潜藏”换原句“收藏”可否:)
原帖已经编辑,不敢擅改,结果随意,听版主的:)
--  作者:寄情山水间
--  发布时间:2011/7/10 21:15:38

--  

  “涵养”联合词组吧,好像很多句子貌似微瑕:)


--  作者:西门冷月
--  发布时间:2011/7/10 23:12:43

--  
攻擂:布万里熙阳 育烝黎百代 操存千古仁心 [西门冷月]

就字词看,对的不错。但主语是啥,或被描述的是谁,我未能品透。如说古代君皇,又不知是谁。若是歌颂我党,又觉仁字未尽,操存虽可百度,也是生谱。评为合格句。

——冷语:除了“君皇”、“我党”,就没别的主语能布熙阳、育烝民、存仁心么?眼界也忒狭窄吧!反过来说,布熙阳、育烝民、存仁心者,有任何“君皇”或“我党”真能做得到么?稍具人文素养者都能知道这是在说“昊天上帝”!


--  作者:西门冷月
--  发布时间:2011/7/10 23:24:42

--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10 21:06:43的发言:

  就字词看,对的不错。但主语是啥,或被描述的是谁,我未能品透。如说古代君皇,又不知是谁。若是歌颂我党,又觉仁字未尽,操存虽可百度,也是生谱。评为合格句。

百度?莫非裁判执裁的依据仅限于“可百度”?快忘了“万能的百度”,多读些古典吧!
--  作者:西门冷月
--  发布时间:2011/7/11 0:11:45

--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10 23:53:04的发言:
  
  
  

  是呀,我怎么没想到是上帝呢?原来我的心目中没什么上帝的位置的。不过我也知道,上帝没你说得这么好,这么“仁”。不用读什么古典,现实社会中,百分之一人拥有百分之四十的财富,富者挥霍无度,欺压百姓,富二代和官二代如狼似虎;穷者两餐不饱,挨生挨死。如果这些都是上帝所为,那上帝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要读古典,就读西游记和屈子天问,上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你浅薄还真抬举你了!你不是相信“百度”么,何不摆渡一下“昊天上帝”是指什么呢?别连自己祖宗都忘记干净了!还敢骂上帝不是什么好东西,真晕……


--  作者:西门冷月
--  发布时间:2011/7/11 0:23:11

--  

  

以下是引用陈顺在2011-7-11 0:14:25的发言:

  道教佛教的东东,咱不懂。看对仗还是不错的。评为合格句。

还真面不改色呀!敢问你到底懂啥呢?什么叫国粹贵宾?
--  作者:西门冷月
--  发布时间:2011/7/11 0:29:18

--  

  说你什么好呢!不懂不是你的错,但以你的不懂来评判别人,就不妥当了。真不懂的,可以去问明白了再来评判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作者:联国新芽
--  发布时间:2011/7/11 1:09:53

--  

  各位老师何苦如此执着?既然看了那么多的书,阅那么多的典,还那么容易冲动?圣贤们的好情操没学到。那读有何用?识有何用?

陈顺老师辛苦了!祝贺新擂主吹面不寒先生!

--  作者:珠江水岸
--  发布时间:2011/7/11 10:56:45

--  
上联:开一方乐土 种墨句双行 涵养三分化境 [晚露]
攻擂:含满嘴陈规 露瑕疵百处 消磨各位热情 [发发牢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1 11:03:48编辑过]


--  作者:云岭耕夫
--  发布时间:2011/7/11 11:03:00

--  

  作为国粹网“开心联吧”的群英擂台赛,已经是重头栏目开办60余期。这是二月川先生的大功!现在每期已达到四千余次浏览。可见其人气指数之高,无与伦比!
  尽管规则赋予裁判一言堂的最高权限(有些攻擂成功句不尽人意),但裁判必须对出句及守擂句作一细致点评吧?出句佳在何处?守擂句为何不足?(现在守擂句已成摆设,有、无已经成了无所谓)。就此下去,让众联友汗颜!
  
  以上观点,只是本人的一点浅见,别无他意!祝擂台赛红红火火 蒸蒸日上!


--  作者:西门冷月
--  发布时间:2011/7/11 11:47:24

--  

  群英会的热火有赖一众联友的热心支持与参与,赛事的成功亦是大家所乐见的;联友的参与都是怀着通过竞技而提高水平的愿望而来。但是裁判的问题(包括人文素养、联艺水平还有热心度)似乎有点让人失望了,这是广大联友不希望看到的。
  
  都知道管理层为裁判难请而为难,说真的,要不是有一腔对联艺的热爱,有谁愿意没事上这儿来白白辛苦一遭,还要承受各方的质疑甚至漫骂呢?平心而论,裁判的辛苦工作,联友都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希望裁判能带给大家更多的精彩而已。为此,本人也诚意为以往过激言辞向广大联友、特别是裁判致歉!衷心希望群英会越办越好!


--  作者:寻常来客
--  发布时间:2011/7/11 12:31:49

--  

  

以下是引用西门冷月在2011-7-11 11:47:24的发言:
  群英会的热火有赖一众联友的热心支持与参与,赛事的成功亦是大家所乐见的;联友的参与都是怀着通过竞技而提高水平的愿望而来。但是裁判的问题(包括人文素养、联艺水平还有热心度)似乎有点让人失望了,这是广大联友不希望看到的。
  
  都知道管理层为裁判难请而为难,说真的,要不是有一腔对联艺的热爱,有谁愿意没事上这儿来白白辛苦一遭,还要承受各方的质疑甚至漫骂呢?平心而论,裁判的辛苦工作,联友都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希望裁判能带给大家更多的精彩而已。为此,本人也诚意为以往过激言辞向广大联友、特别是裁判致歉!衷心希望群英会越办越好!

  估计西门老师的水平了得。何不整几套出来让我们后来者学习提高呢?我觉得水平低也是好事。水平越低越有向往,水平越高越失去自我,就像山塘和大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1 12:34:21编辑过]

  
--  作者:寻常来客
--  发布时间:2011/7/11 12:39:33

--  

  我在这里也攻了不少擂,有时攻破了,有时优秀了,有时不合格了。都很平常。不过玩乐而已。都是一笑了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1 13:02:54编辑过]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11/7/11 13:02:47

--  

  耕夫先生所言甚是 希望裁判老师克服工作忙时间紧等困难 按照裁判职责的要求 加强对擂主联和胜擂联的鉴评 这对擂友们是大有裨益的事
  也希望擂友们不要过分计较一场之得失 多心平气和地切磋探讨 多尊重裁判的意见和辛劳 如确实难以服气 不妨发短信给我 申请做一场裁判 体验一把做裁判的甘苦哦
  
  ——还是那句话:过程重于结果 快乐源于和谐
  ——祝各位玩得愉快!


--  作者:月光雨
--  发布时间:2011/7/11 22:11:50

--  

   各路英雄好!
   由于最近繁忙,上来的少了些,惭愧!
   数日之隔,本届群英会落下了帷幕。
   国粹群英会一路走来,历经63场而不衰,取决于它独有的魅力,更和和大家的热情参与与付出分不开。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裁判,他们不论再忙,对每一幅对联都要做出点评,还要应酬个性不同的联友的质疑,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对他们的付出我们应该表示诚挚的谢意与尊重。更希望裁判老师能克服各种困难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
   联吧茶馆是我们打擂下来休闲、切磋、聊天的场所,应该有以下特点:
   1,切磋联艺,共同提高
  2,和谐温馨,其乐融融
  3,休闲娱乐,放松心情
  4,四海同缘,拜师交友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望各位师友共同维持好这个美好的家园。
   欢迎各路英雄进入下一场擂台赛!
   期望下一场更精彩!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1,062.50000毫秒。查询数据库3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