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开心联吧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93)
----  【国粹传奇】群英会十四擂争锋之单行本(秋月侠风//郑群)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164135)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6/30 10:04:26

--  【国粹传奇】群英会十四擂争锋之单行本(秋月侠风//郑群)



  《国粹传奇》之十四擂.秋月侠风

  千载溪江流不尽,青山依旧嶙峋。丹枫侧畔掩舟身。佳人横玉笛,半曲远红尘。
  花鸟鱼虫皆是客,草堂香径长春。何愁风月少天真。古今惟一笑,有幸作渔人。
  这首词是关东雪山派后学郑群,新近为明代大画家唐寅《溪山渔隐图》所题的一首《临江仙》。画里词中,一派清雅、隐逸之风,而函谷关的月色里,不知又有多少隐逸之人。
  话说三个人影离开茶馆,只几个纵跃,便隐身在远处的祠堂里。随即有人拿出火折一晃,点燃了案上的两只蜡烛,借着烛光看去,这三个夜行人,竟是白天茶馆里那神秘的灰衣老者、金竹峰寺天地会的游侠浩然正气和茶馆老板娘南国红豆生女侠。三人呈鼎足之势站定,突然就听两个年轻人齐声问道:“前辈是谁?”只见那灰衣老者目光如炬,面色慈祥,微微一笑,道:“还是先坐下来,容我慢慢说起。”三人席地而坐,只听那老者缓缓言道:“楚之南有冥灵者……”忽然就见两个年轻人面露异色,开口接道:“穷发之北,有冥海者。”老人笑而不答,却见浩然正气和红豆女侠翻身便拜:“师伯在上,请受弟子一拜!”话音刚落,两人忽又惊讶地侧头面对,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道:“怎么又是你师伯?”“啊!你师傅是我师叔!”原来这灰衣老者正是逍遥派大弟子冥灵者。冥灵者还有一个师弟和一个师妹,师弟就是浩然正气的师傅,无量山的冥海者,而师妹则是红豆女侠的师傅,大理的潇湘妃子。师门相见,三人自是十分欢喜。
  冥海者的师傅,也就是浩然正气的师祖,正是百年前天地会武夷山分舵的舵主黄徽柔。当年天地会洗劫官府盐税茶税案事败,黄徽柔逃离江西洲湖村的船屋,远赴云南无量山,投奔到驻守营盘山的太平天国后续起义军副帅田四浪的帐下。营盘山又称“小黄山”,山上奇峰突起,怪石林立,他们便凭此天险继续与清军展开激战,其间收冥海者为徒。而后冥海者又逢奇缘,误入了无量山的琅寰福地,得冥灵者指点,学了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再后又有潇湘妃子也缘结无量山剑湖宫,三人这才结拜为师兄妹,只是三人岁数相差甚大,其实都是冥灵者在代师传艺。后来冥海者回江西洲湖村船屋的时候,将年仅五岁的浩然正气收入门下,悉心教授,所以浩然正气身上既有天地会的绝技,又有逍遥派的神功。从此浩然正气就在金竹峰寺潜心修炼,直到十五年后下山时,金竹峰寺的住持才将他的身世和师门之事详细告知。
  而南国红豆生女侠则是潇湘妃子在大理所收的女弟子。潇湘妃子原本师承大理段氏,与大理国皇妃瑛姑渊源极深。自有缘逍遥派后,武功更是大成,并自创了联都论坛传授武学。潇湘妃子得知函谷关群英会擂台藏龙卧虎,便派弟子到群英会茶馆谋了老板娘的缺,广览天下各派武学,以期发现、补全无量山琅寰福地所缺的、和没有收录的门派武功。
  转眼已是清晨,三人回到茶馆,洗漱完毕,用过早茶,就见擂台已经开始了。群雄自是热情高涨,却见本场主持东来老板眼睛始终在红豆老板娘身上闪烁,神色间竟是颇有不快。
  正是:琅寰福地终结拜,函谷雄关始畅谈。

  原来东老板半夜醒来,发现爱侣豆豆竟不见了踪影,直等到天亮了才见她回来,而且还是跟一男人同行,心里自然生疑动气。豆豆见状,知道东来是在为自己吃醋,心里不由生出无限幸福之感,樱桃小口凑到东来耳边,吹气如兰,温柔地小声说道:“好了啦,别生气嘛,人家刚刚见过师伯呢……”接着就把夜里发生的同门之事简单说了一遍。刚说完,就听三红不冷不热地插了一句:“嘿……怎么听着像是卧底?”东来老板虽说也是心里打鼓,嘴上却是毫不示弱:“臭三红,敢说我们家豆豆是卧底,这和间谍有什么区别?没看到我刚把她哄高兴吗?”那三红却早已扮了鬼脸,闪躲出去了。
  就在红豆老板娘进后堂补妆的时候,二月川大掌门走进茶馆来,对东来老板道:“老板娘和茶师呢?茶馆管理松散啊,这样能挣几个铜板哦!”不待老板回话,老板娘已闪身而出,边沏茶边道:“回川总,日前我与老公外出采购新茶去了嘛,这不回来啦,快坐,品品这上好的仙湖茶。”接着就将一杯色重香浓的热茶端到二月川大掌门面前。这仙湖茶产于广东河源的仙湖山,茶树种植在崇山峻岭、山腰峡谷之中,由于茶园地势高耸,四季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日照短,漫射光多,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所以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茶树大多茎干较矮,茸毛发达,叶绿素多,内含的茶素和含氮芳香物质丰富,是优越的原生态绿茶。二月川品后,果然赞不绝口,连呼好茶!
  擂台上,新擂主华东大侠白塘秋月已经出手,立擂招数是“排闼聆泉,月挂竹梢堪照影。”只见白塘秋月双掌轻挥,脚下生波,正是白塘秋月的成名之式“排闼聆泉”,接着身体腾空而起,在空中一个“月挂竹梢”,健壮的身形在竹梢上起伏摆动,好不轻漫。再看守擂式“拈花饮露,蛩鸣篱畔好知音。”这下却是地趟的功夫,缩身伏地,手挽兰花指,眸凝玉露光。指力所到之处,剑气纵横,竹屑纷飞,发出蛩鸣之声,天籁悠扬,如觅知音,众人不禁齐声喝彩。
  牧翁少侠在上一擂虽抢坐了沙发,但却于一顿饭的工夫错过了,没有攻到首擂,这一次可是再没有疏忽,一待擂主的功夫展示完毕,就迫不及待地第一个攻上擂来。
  突然就见一个人牵着一条大狗走进茶馆来,狗的样子很凶,有几位茶客已吓得躲远开去。东来老板赶紧叫道:“狗不能带入馆内!谁知道有没有传染病?万一咬了人可怎么办……要溜到川总办公室去溜!”只见那人指着狗项圈上挂的养犬证道:“放心啦!俺家这是藏獒,比人善良忠诚,很害羞嘀,看到美女就脸红!”就见笑对大侠跃上茶桌,顺着擂主的招数对了一记“出门溜狗,屎拉街上要罚钱。”群雄一见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对大侠却好象想起了什么,凝思片刻,突然摆出一招“多拉快跑,罚不罚钱狗不理”。众人更是狂笑,可那笑声却是越来越小,最后在一片寂静之中,群雄的脸竟然扭曲起来,目光里露出一丝恐怖之色。
  正是:快嘴三红揭眼线,忧心二月动容颜。

  茶馆里先是一片寂静,是因为群雄笑后却发现,那招式机关重重,既有双关,又有重复,实是极难破解。再到后来,目现恐怖,却是很多人更依稀看出了,这笑对使的竟然是棍棒的路数,而且正是丐帮“打狗棒法”中的“拖泥带水”。这“打狗棒法”乃是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历代帮主的不传之秘,却不知这笑对大侠如何会使?更令人骇异的是,刚才笑对在施展棒招的时候,那只藏獒的双目竟是紧紧随着棒影所到之处,身体各个部位不断扭动,竟是将那一招繁复的棒击之势一一破去!众人实是不敢想象,这只藏獒怎么会破解武功?而且破的还是武林绝技“打狗棒法”?简直匪夷所思!突然就见那藏獒的主人打了一声口哨,那只藏獒便慢慢转身,象是担心吓到旁人一样,低头摇尾地行到门外,自寻了一个偏僻处趴下,眼睛斜斜地望向笑对,嘴里不住地喘息着,似乎还在等着看笑对大侠是否还有新的棒法招式……
  就听一位游僧双手合十道:“藏獒虽不懂得委屈,可众人却无辜凭他取笑,罪过!罪过!”说得众人心头一震。
  随着擂台上首位攻擂者牧翁少侠对招过后,就见一个高大的身形出现在擂台上,引起了擂台下群雄的一阵骚动。就听有人喊道:“判官来啦!”“犁云轩主,好久不见了……”“犁云大侠风采依旧哦!”只见台上这人,身长八尺开外,面如冠玉,浓眉大眼,鼻直口阔,虎背熊腰,气宇轩昂,一袭青布长衫,看似斯文,却不乏威武。提起此人的名头,在江湖上更是如雷贯耳,享誉武林,正是号称“国粹网永久村民”的联部终评委犁云大侠。
  这犁云大侠本是天山派名宿,性情飘逸清高,狂放不羁,为人却是真诚坦荡,豪气云天,以“天山神掌”独步天山,名震中原。当年在雁门关力战西域番僧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十二年前,犁云大侠武功初成,奉师命独自下天山,到中原历练云游。行至雁门关下,正逢外敌入侵,守关将士虽然勇猛,却有三名西域番僧,始终无人能敌,所以只好坚守不出,等待中原武林来援。恰好犁云大侠路过,也是少年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眼见番僧气焰嚣张,手段残暴,竟孤身闯营,力斗番僧。番僧见犁云年少,根本未将来者放在眼里,最矮的一个番僧出掌就向犁云击来,本以为这一掌下去,对方不死也必重伤,活该他大意,全没有想到犁云的“天山神掌”竟是威猛无比。犁云这一掌用了七成的内力,直将那矮个番僧击退数十步方始站稳,但脸色却已苍白。另外两个番僧见状,心知遇到了劲敌,竟与那个矮个番僧联手,将犁云围在当中。这一番恶战,直打了五百多回合,未分胜负。其实犁云早已胜券在握,只是想借着三个番僧来验证武功而已,所以,每占上风,就露出些破绽。是以引得那三个番僧,感觉明明就要得手,却又被对方险中逃脱。
  天已将晚,三个番僧打得累了,便示意停战休息,明天再打。犁云也不勉强,随之罢手,却不回雁门关上,竟随着三个番僧径入敌营。西域兵士见了,本欲阻拦,但想方才三个大师都斗不过他,只好作罢,任他而入。眼见篝火上的烤羊香气扑鼻,犁云也不客气,坐在番僧对面,伸手就撕下一条羊腿,大吃起来,只看得三个番僧目瞪口呆。
  正是:大雪山中成武艺,雁门关下斗番僧。

  犁云见那三个番僧呆坐在那里,一脸狐疑,便扯下另一条羊腿,隔着篝火抛了过去,口中笑道:“客气什么,快吃啊,这时烤得正好外酥里嫩,吃饱了明天好有力气打斗。”一番话说得三个番僧倒象成了客人似的。瘦高番僧见那羊腿飞了过来,心想对方一定用了力道,所以不敢怠慢,忙暗运内力,凝神出掌。没想到羊腿一入手,竟是半分力道也没有,而瘦高番僧反而用力过猛,五指深深插入羊腿中,样子甚是滑稽。这瘦高番僧心思倒也转得飞快,面上没有露出一丝狼狈之色,顺势抓下一大块羊肉,就手递给圆胖的番僧,再抓了一块分与那矮个番僧。
  忽然就听那圆胖番僧向犁云问道:“你刚才说这羊腿外酥里嫩,里嫩倒是对的,可这外面哪里有酥啊?”原来在天竺语里,酥就是酒的意思。犁云从小在天山长大,自然熟悉西域之语,闻言马上会意,笑道:“我说的外酥是指外皮酥脆,你说的却是酒,不过,这也不难。”回头看见身后不远处的马背上挂着许多酒囊,就先将手中的羊腿轻轻抛起,然后也不见他站起转身,便坐着倒飞出去,恰好落在马背上,提了四个酒囊又飞回来,伸手接过刚好落下来的羊腿,右手一扬,三个酒囊便分别落在三个番僧面前。这三个番僧眼见犁云刚才倒飞之术,现在又随手掷出酒囊,却能分出三个方向,不禁大为惊奇,均想眼前这青年人一定会什么魔法。只见犁云解开酒囊,仰头先喝了一大口,然后倒倾酒囊,将酒浇在羊腿上,随即咬了一口,道:“这样可不就有酥了!”三个番僧见状,方始恍然大悟,就学着犁云的样子在羊肉上浇了酥,咬上一口,果然别有滋味,这种烤羊的吃法倒是平生第一次,心下不由得大是兴奋,脸上憨憨地笑着,连连朝犁云树起大拇指。
  这三个番僧本是西域昆仑山石窟寺的武僧,师祖上曾有奇缘得到金轮法王指点,所以石窟寺武功在西域颇有名气,三僧号称“昆仑三鹰”,瘦高的是老大,圆胖的是老二,矮个的是老三。昆仑三鹰本来心地不恶,只是误信了番王的谗言,再加上石窟寺武功本身以阴狠著名,所以才生出诸般恶行。此番得与犁云相处,豪爽之性自然回归,四人浑忘了白日的生死互搏,犹似兄弟久别重逢,头顶关山明月,目横大漠孤烟,大呼小叫,连说带笑,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防备之心早已荡然无存,直至醉眼朦胧,语无伦次,酣然梦里。
  第二天早上,四人简单吃了干粮,喝了酥油茶,便拉开阵势斗在了一起。这一番论掌争锋,已远非昨日,犁云但觉自己的“天山神掌”对付昆仑三鹰已是游刃有余,先前练功时的一些滞涩之处也已豁然开朗,招数信手拈来,已然娴熟自如。所以犁云不再与三僧游斗,上来就是只攻不守,但见昆仑三鹰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只斗得八十几个回合,便已气喘吁吁,虚汗淋淋,面无人色,脚步踉跄。犁云见昆仑三鹰虽处危势,表情痛苦,却不任输,只是拼命支撑,悲壮之气倒也令人敬佩。心知若再继续斗下去,昆仑三鹰非虚脱而死不可,又想起昨晚斗酒,三人也不乏可爱之处,如果转眼变成昆仑死鹰,实是于心不忍。想到此处,犁云突然收掌,对昆仑三鹰正色道:“三位还是早回西域去吧!”
  正是:西域番王窥猛虎,天山弟子戏苍鹰。

  昆仑三鹰正自苦苦支撑,突然间攻势全无,三人登时委顿在地。眼见中原武术博大精深,江湖之上藏龙卧虎,能人辈出,合三人之功尚且不敌一个刚出道的青年,不由得心灰意冷,一言不发,相互扶持着径自去了。突然就听雁门关上“咚……咚……咚……”三声炮响,只见雁门关城门大开,吊桥落下,伴随着隆隆战鼓,铿铿号角,三路军马张旗列阵,直向番营冲杀过来。左右两路是雁门关总兵帐下左右先锋大将,各领五千精兵从两侧包抄而来。中间一路大旗上一个斗大的“武”字,正是赶来护关的中原武林群雄。为首一人策马横刀,威风凛凛,正是国粹总坛主都市村夫,紧随其后的,是少林神僧无嗔大师和武当掌门空空道人等一众江湖侠义之士。但见群雄在敌营中如入无人之境,掌风络绎,剑气纵横,刀如风舞,马至人飞。随着几个番兵首领、大将被斩落马下,余众皆抱头鼠窜,一时间慌不择路,自相践踏者过半,死伤无数。只有两名身受重伤的番将率领十几个残兵游勇逃出重围,落荒而去,众人不再追赶,任由其向番王报信去了。
  其实群雄昨天就已赶到了雁门关,从关门上远远看去,但见三个番僧武功不弱,招数凶狠,初时还为那个小将担心,但见犁云一人独斗三僧而不落下风,才放下心来,静观其变。今晨待见到昆仑三鹰被犁云逼得几近颓废,沮丧而去,这才杀将出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大败番魔。待得犁云与群雄通名照面之后,众人才知犁云是天山派后起之秀,自然为武林又添新勇而群情振奋。此役雁门关大捷,全城百姓欢声雷动,纷纷杀猪宰羊,犒劳将勇和群雄,更把天山少侠犁云勇斗昆仑三鹰的事迹传得绘声绘色,神乎其神,从此犁云之名响彻江湖。今天函谷关群英会第十四擂的判官,正是这位声名显赫的天山大侠犁云。
  擂台上,担任本场主持的正是茶馆东来老板,他已将首批五十名攻擂者的招数整理完毕,只等犁云判官评判。判官犁云果然名门气度,大家风范,在评判之前,先发了告示出来。众人看去,但见告示上写有前言,之下是对擂主武功的详尽评析,最后清清楚楚地列出了对攻擂招式的基本要求,共有九条之多。整篇告示虽洋洋洒洒一千八百多字,却是行文严谨,条理分明,看得群雄口服心服。众攻擂者一招一式自以为精巧严密,可一经犁云判官的横挑竖挡,破绽立时显现,纷纷摇头败下阵来。就见“待月西厢下”女侠以一路“仰天望宇,星摇世外不知年”的招数攻上擂来,顿时吸引了判官,只听犁云十分惋惜地言道:“好一招‘星摇世外不知年’,令人耳目一新,大有‘山中无历日’之妙境!可惜前一招使得不好,‘仰天’就是‘望宇’可惜!可惜!”接着暮雨孤村大侠露了一手“离尘远俗,心存物外好修身”,同样是后招大好,而前招重复,犁云判官又是大呼可惜。评到最后,第一批攻擂者中,只有草原牧歌、叶落寒江、和本是夫子三位大侠的功夫,似乎略胜一筹,被犁云判官评判为“意象顾盼有情,立意尚可……别出心裁……能构成较美画面。”  
  忽然就听茶馆里传来流线型毛老师的一声轻叹:“唉……裁判到现在为止竟然一个都没看中……”一句话说的众人是喜忧参半,已经攻过擂的自然是忧心忡忡,而准备攻擂的却是暗中窃喜。
  正是:世外魔途难日月,人间正道是沧桑。

  擂台之上,你方攻罢我登场,那些暗中窃喜之人终于陆陆续续地上台了。临近中午时分,忽然就见两个矮小的身影跃上擂来,正是随灰衣老者,也就是逍遥派大弟子冥灵者而来的那两个小童。两个小童报上名来,女孩唤作清风闲云,男孩叫做朔风飞扬,自称是逍遥派第三代弟子。群雄因先前在茶馆里听这两个小孩语出惊人,现在又知道二人是江湖上久负盛名的逍遥派弟子,是以都格外注目。只见清风闲云使了一路“枕溪吹笛,云流岭外不经心”的功夫,接着朔风飞扬露了一手“停舟闲钧,风行水面漫推波”的套路,众人看了虽然总体上感觉平平无奇,但也不乏名门之气,雄者之风,精巧之处。想来二人如此小小年纪,就已经习得逍遥派正宗武功,将来必然不可限量。
  回到茶馆,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坐到灰衣老者身旁,就见金竹峰寺的浩然正气和茶馆老板娘豆豆也围坐过来,边倒茶边夸赞小师妹和小师弟的根基纯正、功夫不凡,两个小孩听大师兄和大师姐夸奖,心里自然高兴,脸上早已满是天真的笑容。
  原来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的家就在无量山脚下,两家世代为临,二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相伴长大。大约三年前,只有四、五岁大的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在山中迷路,误入原始森林中。眼见天色已晚,可二人前面的老林却是越来越密,山路更是越来越陡,不时又有虎、豹之声传来,两个小孩连惊带吓,不由得放声大哭。这哭声恰巧被采草药路过的逍遥派大弟子冥灵者听到,就将二人救下,并带到了无量山剑湖宫。没想到两个小孩虽然年龄幼小,对什么围棋呀、武功的一点都不懂,但双眼一盯上石壁上刻的那盘“珍珑”棋局,和练内息的人物经络图形,竟然再也不移动脚步,就象能看懂一样,十分专注地一瞅就是两个多时辰。冥灵者眼见两个孩子身体健壮,根骨奇佳,尤其是二人对石壁上功夫的的专注力,实是练武的上好坯子,心下欢喜异常,决意收二人为徒,以期传承逍遥派神功绝学,将本派发扬光大。第二天,冥灵者便送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下山回家,遂向两家家长说明收徒之事。两家自是欢欣不已,庆幸两个孩子得此机缘,能拜在天下闻名的逍遥派门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只是听说两个孩子今后将居住在山顶剑湖宫,从此不能时时相见,两家父母不免有些黯然神伤,依依不舍。
  也是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天资聪颖,在无量山剑湖宫中,每日对于识文认字、棋艺武功等,都是一学就会,过目不忘。两人性情也十分善解人意,手脚又非常勤快,白日里随师父打坐练功,晚上帮师父烹茶煎药,所以极讨冥灵者的喜欢。不料三年后的一天,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在山峰岩壁上修习轻功之时,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洞口上方的石壁上刻着四个大字:“琅寰福地”。
  正是:山中遇险神功现,洞里逢缘侠客行。

  无量山位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部,古称蒙乐山,南诏时称南岳,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点苍山向南延伸的一个分支。清代江南大侠戴家政在《望无量山》中写道:“高莫高于无量山,古柘南郡一雄关。分得点苍绵亘势,周百余里皆层峦。嵯峨权奇发光泽,耸立云霄不可攀。”无量山绵延百里,雄奇险峻,主峰笔架山海拔三千三百七十六米,而剑湖宫就在主峰笔架山脚下。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天看着眼前石壁上“琅寰福地”四个大字,朔风飞扬对清风闲云道:“姐姐,这个地方怎么从没听师父说起过?”清风闲云道:“是啊,不过既刻得有字,必是有人来过,不知里面有些什么……”别看朔风飞扬年纪小,但在危险面前,男子汉的气魄顿时充满心胸。只见朔风飞扬抢前一步,挡在清风闲云身前,道:“我在前面,我们都小心些,说不定里面有什么虎、豹之类的猛兽也未可知。”两人小心翼翼地进入洞口,借着微弱的光线摸索向前,大约走了三十几米远,突然眼前一亮,二人已身在一个宽敞的石厅之中。
  就见洞中整整齐齐的陈列着几排书架,架上摆放着各种书册、图谱,原来都是武功秘籍,上面积满了灰尘,显是长期无人动过,但书架上的标签还能看得清楚,天下武功是应有尽有。各门各派的名称一下子映入眼帘,有熟悉的,象少林派、武当派、逍遥派、天山派、天地会、丐帮等,也有不熟悉的,象金竹峰寺,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随手拿起书册,翻开来看了看,才知道金竹峰寺的功夫原来只是天地会繁杂武功中的一种而已。看到最后,却发现有三个位置上空空如也,只见灰尘不见书,先是大理段氏,在这个标签下注的是“缺一阳指法,六脉神剑剑法”,然后是少林派,在标签下面注的是“缺易筋经”,最后是丐帮,标签下面注的是“缺降龙十八掌”。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对这几种功夫却是常听师父说起的,知道是武林中久已失传的旷世绝学,两人看着标签,不由得心驰神往。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虽然对每个门派的武功秘籍只是随便翻翻,但却已将天下各派的经典招式、路数粗略地记了个大概,所以后来才能在函谷关群英会茶馆里,随口道破众人的门派和招数。
  大约过了三个多时辰,二人看得有些累了,发现厅中竟然另外还有山洞。举步迈入,一抬头,两人都是吓了一跳,不禁“啊”了一声,眼前竟然站着一个人,双眼正看着自己。只见眼前之人乃是女儿之身,洁白如玉,晶莹剔透,身披薄纱,手挥长剑,目光流动,面色清丽,容貌绝尘,直如神仙一般。两人慌忙之中,不由自主地便拜了下去,口中称道:“神仙姐姐!逍遥派三代弟子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叩拜神仙姐姐!”二人拜了三拜,却没听神仙姐姐开口,于是慢慢抬起头来,这才看仔细了,原来竟是一尊玉像。
  虽是面对玉像,二人还是被眼前这栩栩如生、美丽绝伦的神仙姐姐惊呆了,不由得坐到地上。突然清风闲云撑在地上的手掌感觉有异,忙抹开灰尘,低头一看,地上的石板上竟然刻有小字,字体隽永,清晰可见。
  正是:蒙乐名山藏险峻,琅寰福地拜神仙。

  朔风飞扬手脚并用,和姐姐一同抹去灰尘,原来神仙姐姐玉像脚下的地上嵌着一条长方形石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天下武功之颠峰,当推大理之六脉神剑,丐帮之降龙十八掌,少林之易筋经,而此三种武学与我逍遥神功相较,实雕虫小技尔!”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心中一惊,暗想此人口气实在狂妄,虽然二人年少,武功尚浅,但江湖之上谁不知道此三项武功乃是天下三大神功绝学,实是无人敢轻,人人向往,可是听此前辈之言竟是不值一提。
  于是又接着向下看:“北冥神功:《庄子.逍遥游》曰: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广数千里。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二人文字工夫亦已不浅,于这古文自是一读便懂,而且其中的故事也时常听师父讲过。那庄子乃是本门创始人,《逍遥游》正是本派的最高武功秘籍,那么刻此铭文者必是本派先人无疑。只是那北冥神功却不曾得师父传授,想必是我二人内功尚浅,不宜习练的缘故。
  二人复又继续向下看到:“北冥神功以积少成多为理,固内为本,招数为末。习此神功,须熟悉九宫八卦、五行易理,否则随着功力深厚则处境濒危……切记!北冥神功系易穴换气之功,当以雄厚的内力为基础,内力不到之人,万勿习之,否则功力俱损,重者血脉迸裂而亡!此北冥神功有上下左右两大法门,以彼之力加以聚敛,复以排山倒海之势倾出,如海灌江河,势不可挡。其一:自丹田起,上至气海经中枢灵台身柱而分左右开来,至左右手臂各处经脉最后沿双掌而出。其二:令自灵台起,下至悬枢腰榆追至长强而左右腿分之,经左右股处而行脚掌出,是此两大经络。功成,身体发肤任何一处挨触对手,则对手之内力将倾注于己身,化为北冥真气,连同自身功力爆发而出,世间无可匹敌!”
  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口中读着文字,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沿着两大法门思索,只感到一股巨大的内息蠢蠢欲动,心中将它顺势与那所指相通,一穴一穴而过,渐渐通于手掌,身体内的真气如若浩瀚大海急欲奔腾而出,两人忍不住同时出掌,向身后的石壁一拍,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身后的石壁上竟然露出一个大洞来。二人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北冥神功的掌力竟是如此威猛。反过手掌看来,也不觉得疼痛,反而觉得身上充满了力气。二人转身进入洞中,但见石壁上刻着:“逍遥游,本派最高轻功。”后面是一片足印,又标明归妹……坤……无妄……等诸多步法。朔风飞扬仔细看后,道:“咦,这匪夷所思的步法倒与凌波微步甚为相似。”清风闲云想了一会儿,道:“按其所注,这步法竟然步步抢在凌波微步之前,这逍遥游可当真逍遥的很呢!”
  正是:无量惊现逍遥步,庄子早留缥缈功。

  二人当下便依着那足印的方位跨出一步,突然发现前面竟然就是石壁,眼看头脸就要撞将上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头脑中自然闪现出石壁上的图形,实是不容多想,抬脚便向“坤”位踏去,二人顿觉眼前一花,竟然已经身在洞口了。两人四目相对,满面骇异之色,清风闲云道:“我看……我们还是回去吧。”朔风飞扬摇了摇头:“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再到处看看”说着便向另一个洞口走去。
  这个石洞却比其它石洞要小一些,而且黑了好多,隐隐可见一路台阶。其实他们在洞中有所不知,洞外现在已经是晚上了。二人举步而上,才走得十几步,忽然听到“哗哗”的水声,脚下加快节奏,一下子冲出这条暗道,突然眼前一亮,水声震耳欲聋,举目而望,不禁惊呆了,两人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好美啊!”。只见眼前一条宽宽的银白色瀑布挂在眼前,注入正前方的一个大清水潭中,潭顶还飘着一层层冷气,迎面扑来,二人轻展双臂,呼吸一下那清凉的空气,顿时觉得凉爽万分。瀑布的两侧乃是高不见顶的悬崖峭壁,间杂环绕着枯藤,青青绿绿的,看上去真是另人心旷神怡。
  不知道为什么,二人走了这么久的路,竟然不觉得饿,也不觉得累。一抬头,见右侧的水潭上空正挂着一轮明月,崖壁四周的银辉映得整个山谷异常美丽。二人不禁高兴得手舞足蹈,却见湖对面一块白岩石上有两个影子也跟着自己手舞足蹈起来,一下子想起了师父曾讲过的仙人舞剑之故事,原来是月光先将影子照到身后的小石壁上,再反射到湖对面的大石壁上。两人虽知道这是月光反射的缘故,但现在亲眼所见,还是大为惊异。随即抽出腰间宝剑,对练了一路逍遥剑法,脚下配合着逍遥游的步法,就见对面的岩壁上两个身影上下飞舞,剑光霍霍,实在是潇洒至极。二人不由大叹道:“这无量玉壁果然神妙!”“要是山中恰有人看见,一定把我们当作神仙了!”
  回到石洞,朔风飞扬从怀中掏出火折晃了晃,清风闲云迅疾找到了两根粗大的蜡烛点上,洞内顿时明亮起来。就见迎面石壁上刻着一张棋盘,上面二百余颗黑白子正在对弈,仔细一看,又是一个生死劫的“珍珑”棋局,却比剑湖宫的那个珍珑要复杂得多。二人自小随师父学棋,棋艺已自不弱,所以只稍微看了一眼,便很不服气,毕竟年少,一定要看个究竟。不料这一看,竟是如醉如痴,不能自拔,最后直看得头晕脑涨,径自昏昏倒地睡去……
  清风闲云和朔风飞扬的这番奇遇,只听得茶馆里的浩然正气和豆豆老板娘两位师兄师姐,不由得对那无量山剑湖宫、琅寰福地和无量玉壁心驰神往。
  擂台上,随着邱国珍大侠最后一个攻擂结束,犁云判官早已将一百三十四名攻擂者评出了名次,“风竹摇月”等十位好汉被评为武林“十佳”青年,而“今非昔”大侠则以一路“结庐寄迹,情迷物外不知年”的奇妙功夫攻擂成功,成为群英会十五期新擂主。
  就在二月川大掌门前来为“今非昔”大侠祝贺的时候,茶馆里的群雄却在纷纷猜测:这“今非昔”已经来函谷关快两年了,却是极少见此人出手,他究竟是谁呢?
  正是:雄关函谷今非昔,玉壁无量剑若神。(完)


超级链接:
【国粹传奇】群英会九擂争锋之单行本(九擂群英//郑群)
【国粹传奇】群英会十擂争锋之单行本(十擂争锋//郑群)
【国粹传奇】群英会十一擂争锋之单行本(清逸侠踪//郑群)
【国粹传奇】群英会十二擂争锋之单行本(寒笑江湖//郑群)
【国粹传奇】群英会十三擂争锋之单行本(白发风云剑//郑群)



[此贴子已经被二月川于2009-6-30 10:25:12编辑过]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9/6/30 10:21:25

--  

  大作问世 请村长按惯例奖励作者200大洋


--  作者:纵横
--  发布时间:2009/6/30 10:29:40

--  

  


--  作者:都市村夫
--  发布时间:2009/6/30 10:31:13

--  

  郑群:4039 > 4239
  :)


--  作者:纵横
--  发布时间:2009/6/30 15:27:17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辛苦了!消消暑:)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140.62500毫秒。查询数据库3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