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开心联吧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93)
----  【国粹传奇】群英九擂之单行本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149040)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0:31

--  【国粹传奇】群英九擂之单行本



  把酒吟诗,莫负江山多胜迹;烹茶论道,何愁风月少知音。
  且说国粹论坛七周年庆典之余,江湖再起风烟,论坛群英齐聚联吧,新的一场论剑一触即发。放眼擂下,有大家熟悉的名宿、掌门,有深藏不露的隐士、高人,还有闻名遐迩的后起之秀……就在群雄互相寒暄之际,擂台上突现一人,此人身法之快,竟让在场的众人瞠目结舌。随后才爆发出一片喝彩声:“火夫!赤道火夫!”……
  只见赤道火夫面带春风,精光内敛,声若祥钟:“感谢各位粉丝的抬爱。现在有请本场判官——无崖--寒冰!”话音未绝,就见一人飘然而至,不见其脚步移动,而随着衫袖猎猎作响,直如御风而来。“呵呵,只道他是剑掌双绝,不意内功竟至如斯!”“他就是无崖剑、寒冰掌?”“果然是隔世武圣!”……后有对联为证:无崖剑客寒冰掌;隔世青龙偃月刀。
  见过了擂台主持和判官,众人纷纷在茶馆中坐定,只见对面擂台两侧不知何时多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特邀裁判,无崖剑客寒冰掌;下联是:恭请主持,赤道火夫超版门。众人都是一惊:“明明刚才还是没有的……”“啊!竟然是被人用指气刻上去的!”“难道世上真有这等工夫?”只有少数几个人相视一笑,知道是国粹论坛开心堂的掌门二月川已经到了!
  再看茶馆里,东首吧台的壁上也悬挂着一幅对联:“时迎雅客,铜壶煮沸三江水;总品新芽,玉碗调匀五岳茶”,中间是茶圣陆羽的画像。座上二人大家自然都认得是茶馆老板和老板娘了。只见老板双手一辑,声音不高却浑厚至极:“各位英雄好汉,茶已煮好,今年的茶是内子楚虞日前刚采的绿雪芽,请慢品!”就见三红等几个资深茶客脸上顿时现出惊喜之色,这茶可是产于闽东太姥山的千年珍品啊!待俏俏茶师斟毕,茶还未入口,淳厚的兰香和赞誉之词已然弥漫开来。就在此时,却见角落里一个年轻的后生,端起茶盏一饮而进,又站起身朗声问道:“可有酒来?”茶馆内外顿时静了下来。
  正是:少年不解茶中味,稚气犹贪酒里香。


[此贴子已经被二月川于2009-4-11 14:30:38编辑过]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2:42

--  
  众人都在心里暗怪少年无理,不知是哪门哪派的小子,但看其周围茶客,却又不似同路。这时,那浑厚的声音再次飘来:“少侠直率,是本家怠慢了。既然盏中原是青针,那想来最好不过女儿红了!给少侠满酒!”说话的自然是老板,只见他面带笑意,手中扇子轻轻抖开,上书七个大字“东来紫气满函关”,古朴苍劲,隐隐地便能感觉到一团紫气扑面而来,直入心魂,让人受用无穷。大满灌堂主、也是在座的资深茶客之一三红不禁赞道:“老兄的紫气功可是愈发纯清了!”
  说起“东来紫气满函关”,在江湖上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家世代以经营茶馆为业,茶馆的祖上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龙门客栈。传到他这里,更有幸与楚国后人陆羽的后裔楚虞公主结为伉俪,名声自是如日中天。每年正月过后,贤夫妇都会于二月二出发向东南而来,在杭州分道扬镳,一个去海外采圣水,一个在皖浙闽一带采鲜茶,事后再于西湖会合,三月三前后回到函关。
  话说分手后,老板继续向东,雇了大船,直出东海,五天后到达紫气岛。此岛地下为海底火山,由于热浪不断喷涌而出,在岛上形成了常年不散的袅袅紫气,故此得名。当紫气被冰冷的岩壁冷却后,就凝成了淡水,这就是老板所要之水,中原是绝对没有的。正因收集不易,数量有限,所以千里回程,可说是凶险无比。各种各样的人物,或明要,或暗劫,但每次都败于紫气掌下。原来每次采水之期,也正是老板每年一次的行功之时。他要先将热浪运于掌中化为真气,再由指尖射出,引导、汇拢散流的淡水,每天三次,九天大约只收得十吨圣水,装大船返回。所以回程正是老板一年中功力最强的时候,难怪罕见敌手。有趣的是,他每次出手后,都会邀请人家来函关喝茶。
  今年老板夫妇刚回来,正赶上擂台开擂,所以今天来的各位实在是太幸运了。不仅能喝上最新鲜的圣水,而且老板娘今年采回的茶更是珍贵,竟是福建海上仙山太姥山腰一株千年古茶树的头青——天下罕有的绿雪芽,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只饮此茶。所以众人看到那少年一口牛饮,难免有人直叹可惜,有人目现嘲意了。那少年忍不住向主人处望去,只见俏俏茶师手持酒具,一张桃花般的笑脸正对着自己,而老板和老板娘也是面目祥和,丝毫没有责备之意,少年的心里顿时生出感激之情。
  只听主持赤道火夫朗声道:“有请本场擂主登场!”人们顿时骚动起来,纷纷起身向擂台深处望,都想最先目睹擂主的风采。可是擂台上毫无动静,更另人诧异的是,主持的目光竟然是冲着擂下茶桌的,而且就投在了那个少年身上!
  正是:茶借雪功凝骨气,人凭酒力抖精神。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3:19

--  
  就在众人随着赤道火夫的目光转向少年人的时候,就听俏俏茶师银铃般的声音从东首传来:“少擂主,接酒!”也不见她手臂挥动,一坛女儿红已然缓缓飞到少年身前。那少年人不慌不忙伸出右手,做个请的手势,说也奇怪,那坛酒竟不再前进,而是停在了半空,然后突然下坠,有人见状发出“啊”的一声惊叫。却见那少年反手按在桌上,那坛子落的虽急,却稳稳不动,丝毫无损,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众人看得痴了,竟无人喝彩。只见少年规规矩矩地斟了酒,连饮三杯,又向俏俏茶师说到:“姐姐好功夫!多谢手下留情!”然后也不见他转身,横跨两步,就已经在擂台上站定了。直到此时,下面才有人想起喝彩:“好!”“好功夫!”也有人问:“这份轻功步法绝对不是梯云纵,会不会是八步赶蟾?”“我看像凌波微步!”……
  擂台上主持人和判官脸上也闪过一丝惊异,两人相视点点头,只听寒冰掌问道:“少侠这一招可是冯虚御风?”少年人脸露喜色:“是啊!只是我练习尚浅,让前辈见笑了。”话音一落,擂台下已是开锅一般:“什么?冯虚御风?”“还真有这功夫啊?只是听老辈们说起过。”“不是已经失传六百多年了么?这小子从哪里学来……”
  相传战国时期武林中出了一位奇人,人称“南华真人”,自创一套上乘武功《逍遥游》,后来开创了逍遥派,只是其功夫大多失传。不意到了宋代,江湖上竟两次再现逍遥派武功。一次是当时名满天下的“东坡居士”,曾经在黄州赤壁乾坤阁上,以“冯虚御风”式技惊武林(详见《前赤壁赋》)。还有一次是大理国段氏的凌波微步,据说是传袭于三国时期魏国陈思王(详见《洛神赋》)。二者虽名称有异,却是同出于逍遥派神功。此后数百年来又不见声息,谁想今日竟重现江湖。
  只见擂台上少年人双手作揖,朗声说道:“各位掌门、前辈、兄弟姐妹,小生这厢有礼了。上一场擂台,晚生凭借一招‘冯虚’式(详见《群英会》第8场)攻擂成功,实在是侥幸得很。今日擂台各路高手云集,正是晚生学习的好机会。晚生所学有限,尚在皮毛,还望各位大侠不吝赐教!”说罢深施一礼。众人心里皆生佩服,别看人家才出道,却不乏大家之风。
  “擂台正式开赛!”锣声一响,群侠的热血几乎沸腾起来。
  正是:一招绝技惊天下,百式神功动武林。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3:48

--  
  按照程序,新擂主需要提前将自己的功夫,上报开心堂掌门和赛事主持人审核,通过后择吉日正式开擂。茶馆也随之开张,招待各路英雄。主持人先公布擂台规则、判官及司仪等,最重要的就是张榜擂主的出擂和守擂的武功套路,但心法口诀是不便公开的,只能靠攻擂者自行领悟了。当然,茶馆里的消息还是蛮多的,所以大家往往会先去那里打探和交流。然后攻擂者就可以针对擂主的路数,用本门的功夫攻擂了。主持人会适时整理攻擂者的对拆招式,待判官来评。这时的判官是最忙的时候。他会依据攻擂者的基础高低、招式平奇、内力强弱、意境俗雅等展开初评,再取其中若干佼佼者进入复评,最后决定攻擂成败,产生新一场擂主。届时,国粹论坛总舵主都市村夫会亲临颁奖祝贺,赛事也就此告一段落。各路英雄好汉或隐居故里,或游山玩水,或拜师访友,或闭关苦练,只待下一场擂台卷土重来,再战风烟。
  “擂主!可以开始了吧!”“小子!酒也喝了,快露两手吧!”……茶馆里的攻擂者们显然已经等的不耐烦了“茶师!别尽盯着擂主看,快续茶来……”话音未落,茶馆里忽然安静了下来。
  只听一丝天籁之音绕梁而至,原来是琵琶一曲“春绿江南”。清音入耳仿佛眼前桃花漫放,柳燕轻斜,宛若置身一片澄明之境。随着管弦悠悠,擂台上的少年更是满面红润,玉树临风。一招起手式,沉稳大方,直有“一览众山小”之势。接着一招“把酒吟诗”,正合气氛,剑指紧扣,曲臂虚怀,身随步转,口中清啸,太白之风尽现。突然,青光一闪,少年手中已多了一把剑,剑身为两剑合一,一剑曰“江山”,一剑曰“风月”,同出胜迹,互为知音。一套剑法使将开来,如高山流水,落瀑飞泉,招招如意,式式藏机,一腔高风雅韵绵绵不绝……直看得茶客如醉如痴!
  正是:江山胜迹岂容负,风月知音怎会愁。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4:14

--  
  一路剑法在冯虚御风神功的带动下,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待使到收式时,剑以入鞘,那少年没有丝毫倦意,精神反而更加清爽。众人的气息依剑势而走,一路下来流畅无比,随着天籁之音渐渐隐去,刚好完成了一个小周天,只觉气血平和,舒服至极。
  等少年站定,无崖剑客言道:“身为判官,不好多言,但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江山剑之豪迈,二是风月剑之洒脱,二剑合一,可说是先机占尽。各位有何见教,不妨直言。”听了判官之语,本来有几个人的话已到嘴边,又硬生生咽将回去,须知“无崖剑客寒冰掌”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了,且众人都知道,就在刚刚落幕的江湖二十四擂颠峰对决中,无崖剑客技压群雄,夺得个人总成绩第三名,是名副其实的探花郎。所以,此君之言,必有道理,或含深意。
  还是资深茶客三红首先打破寂静:“擂主这套剑法,舞的好。看来此番可有好戏看了,呵呵,还是先就着好茶慢慢品吧。”说罢,就翘起了二郎腿,随手端起茶来。“嘿嘿,果然是资深啊,说了等于没说!”不知是谁接了一句。三红也不在意,放下茶杯继续道:“嗯,不过,要想夺魁可就难了。擂主这擂守的是严丝合缝的。单说这前一式‘莫负胜迹’中的‘多’字诀,还有比后一式‘何愁知音’中的‘少’字诀更工的吗?如此一来,攻擂者难免在发挥上受限,大概胜败就全在谁的拆招“工夫”更胜一筹了。三红还是一边去期待精彩吧。”这时,又有一位站了起来,俏俏茶师在远处介绍道:“原来腐儒先生也来了,还请坐下来说就是了!”那人笑笑,便开口说道:“我怎么感觉擂主这剑法看起来怪怪的?那个‘莫负胜迹’中的‘负’字诀不知作何讲?正常理解应该是对不起的意思。不要对不起江山好理解,不要对不起胜迹也可理解,但加上‘多’字诀就有些莫名其妙了。莫非江山不多胜迹就可以对不起了?唉,功夫练得少了,理解能力就是差!既然这样,那咱也学一招:努力赚钱,莫负家庭多子女。”说完这才坐了下去,可能是说的口也渴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坐在旁边的开心堂草野堂主随之附和了一声:“有道理。”
  少倾,见无人再言,判官无崖剑客便向少年做了一个手势说:“既有英雄存疑,擂主可否解释一二?”那少年先喝了一口女儿红,再施一礼,言道:“多谢各位前辈的鼓励和关注!江山剑之意实为两层,其一,由江山多娇(胜迹),喻人生多美好;其二,借‘把酒吟诗’一式连‘莫负’诀贯穿起来,实含‘当学太白之风,莫辜负美好人生,需立志高远,有所作为’之意。此招原化自《周易》之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那少年所说“太白之风”,是指当年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然而李白不仅凭“斗酒诗百篇”而享“诗仙”之誉,其剑术亦自不凡,仅次于裴旻,在唐朝排名天下第二,后终成逍遥派一代宗师。(虽然无从考证李白是否使用过逍遥派的冯虚御风式,但想来太白应该是会此轻功的,否则诗仙剑客怎能“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
  就在此时,伴随着一句“溪然来也!”,一个矫健的身影飞身跳上擂台。
  正是:擂主欣然弹剑气,溪君箭步展菊风。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4:44

--  
  随着第一位攻擂英雄的出现,茶馆老板顿时兴奋起来:“战争已经打响,情况空前惨烈!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我们:向首位攻擂英雄学习!向攻擂英雄致敬!”不知是谁跟着风趣地罐水道:“毛主席号召:辛苦了!同志们!冲锋!;蒋委座钦批:娘希匹!弟兄们!顶住!”
  擂台上擂主的招式早已被制成一幅对联挂在擂台的左侧,分别是出擂式:“把酒吟诗,莫负江山多胜迹”,守擂式:“烹茶论道,何愁风月少知音”。只见首位攻擂者通名报姓后,亮出了自己的攻擂式:“围篱种菊,无关社稷累虚名”。但看起手式“围篱种菊”之潇洒,群雄就知道是田园派的高手到了。果然,接下来田园派的代表招式“无关虚名”一出,沉稳老到,深得其派鼻祖陶公的精髓,立即博得满堂彩。待一路菊花拳演完,溪然飞身坐回茶馆,俏俏茶师早已备好了热茶。但听擂台上无崖剑客评道:“溪然武友攻擂起手式清逸,颇有五柳先生风范。然而后一式稍微沉重,社稷对江山,实为承接之失误。浅见误怪。”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首位攻擂者大多只是亮亮寻常功夫,看家绝技自然是深藏不露的,旨在抛砖引玉而已。
  判官的话音才落,第二位好汉已经上擂,刚自报姓名曰“三虫”,茶馆老板就叫嚷起来:“又请来一位攻擂英雄!我说三红,这位英雄怎么看起来是你们哥们啊?你们老三家还有谁啊?”,那边资深茶客三红并不接他的话茬,只道:“没喝过这种茶呢,咋起红沫呀?东老板,您先请。你喝着没事,我再喝。嘿……”。因为茶馆的祖上龙门客栈干的都是借半轮明月,放点蒙汗药,兑些软骨散,杀人越货,肆无忌惮的勾当,所以大家经常拿此来跟老板开玩笑。擂台上三虫使一把沧海剑,攻擂式叫作:“及锋论剑,何须沧海数风流”,一路风流剑法式尽,但见擂台赫赫生威。无崖剑客评道:“攻擂起式反其道行之,如此开篇容易收不住,非高手不能为。然‘何须’二诀巧用四两拔千斤之力。‘数’动字诀对‘多’形字诀也显露出攻擂者艺高人胆大……如此对仗亦无不可。”
  接下来又有“浣溪沙”等四十位攻擂英雄先后过擂(具体见《群英会》九擂汇总),其中不乏助兴捣乱者,也有古墓派、琴墨庄、日月教、棋莲道、江南府等名门大派的精英,还有像“皖南樵夫”、“湘东儒子”、“自乐斋主”、“单人床”、“不是杖头悬鬯”、“水之右”、“金色胡杨”、“清溪云木”等贵宾和堂主前来支持,甚至连茶馆老板娘楚虞也禁不住茶客们的忽悠,竟亲自挂帅攻擂。一时间茶馆里和擂台上热闹非凡。待无崖剑客一一评过,第一批佼佼者已然出榜,共有“梦里沉迷”和“欣味”等八人得以进入复评。
  就在大家各自准备歇息的时候,忽然听茶馆老板说:“擂主先生,非常希望您马甲攻擂,如果是您的马甲攻擂成功,比您守擂成功更有意义!”那少年人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心中却想:“自己攻自己?那是怎么个玩儿法?我又不是老顽童周伯通……不过那一定很有趣!”
  正是:你方攻罢我登擂,拳法用完剑吐锋。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5:23

--  
  转眼擂台赛已经到了第四天。今天共有“空空斋”等十六位英雄登台献技,又增加了天地会、市井帮、松鹤门等派的俊杰,其中有几个攻擂者也许是紧张的缘故,竟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失误,不得不抱憾而归。最后经无崖剑客评判,只有两人进入复评。一个是天地会的后起之秀“谁谁谁”,他的武功招式叫做“乘风纵马,难酬天地遍豪情”,无崖剑客的评语是“好功夫,好在‘难酬’二字诀。‘遍’字诀遗憾……惋惜再三。”另一位入围是松鹤门的“疏影斜窗”,招式唤做“锄云牧月,自随松鹤尽闲情”,无崖剑客评之“前面的招式颇有新意,‘自随’二字诀还有修改余地……‘尽’字诀有生涩之感。”
  从第二天开始,茶馆在每天下午比擂完后,又多了一件趣事,就是那擂主少年闲来无事,便把头一天发生的擂事编成评书,津津有味地说上一段。本来是图个新鲜、乐和,谁曾想居然还有人听上了瘾。
  这几天,随着擂台赛程已经近半,探讨功夫的越来越多,有不服的,有解释的,有质疑的,有学习的,也有不屑一顾的……在自己、对手、擂主、判官之间理论的热闹非凡,可谓是有条不紊、七嘴八舌、说古论今、难得糊涂……今儿也不例外,擂台方歇,茶馆里已经语气纵横了。只听资深茶客三红对日月教的千里追风说道:“贵教‘闻鸡起舞,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套剑法引用了毛泽东的句子,牛!我看谁敢说不好。嘿……”那边茶馆老板却对一位叫“红袖捣乱”的女侠道:“您不常来我的茶馆,这是不行地!这怎么能行啊?这里是最适合捣乱的地方啊!说书人说书时您就插嘴——让他忘词!俏茶师上茶时您就伸腿——拌她一下!”另一边几个英雄,正为翰林院清溪云木大侠的“登高眺远,但凭俯仰识苍茫”这套俯仰功而争论得异常激烈。
  “先看看判官的评价:云木兄艺高人胆大,用并列动字诀对并列名字诀,奇中制胜。若是新人这样用必死无疑……新人不能学啊,会吃亏的。喜欢这招的意境,一级备用。”武陵山客大侠说:“江山与俯仰,胜迹与苍茫,何以为对,请指教!”单人床堂主接道:“偶也来扯扯蛋……俯仰对江山,局部自对肯定没问题,苍茫对胜迹,虽不工,原也无伤大雅,在以意为先的考虑下,可以忽略。只是这语意还是不明白。‘俯仰’名词诀化后作何解释呢?换我呢,这‘凭’做‘须’为好。”武陵山客又道:“胜迹是偏正结构的名词诀,而苍茫是连绵结构的名词诀,胜迹是实名词诀,而苍茫是虚名词诀,这里工整吗?再说裁判在评判上尺度不一。”千里追风侠深表同意:“赞同!‘多’字诀和‘识’字诀也失对!是否有歌星不按谱唱是创新,新手则是跑调之说?”自称是“流线型毛老师”的大侠言道:“裁判所说的是俯仰对江山,并列词诀相对。从对仗来说并列动词诀对并列名词诀无不可。但是从意来说,已经登高了,为什么还要仰?那不是多此一举,否则何必登高?”……
  忽听无崖剑客恨恨地道:“报复下二十四擂,开玩笑说以后有机会当裁判见到并列词组拿今古对的,第一个杀掉……是我小人了……”有人想起日前江湖二十四擂第一关意境功夫前十名中,竟有五人是以“古今”来对付“山水”这招的,也不知道本场擂台与出擂招式“江山”相对的“今古”一式,究竟怎样惹怒了这位判官,竟然见一个杀一个。大家听得莫名其妙,自然也没人去理会。
  正是:招凭酒力君犹雅,式借茶功客自香。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5:50

--  
  话说擂台赛到了第七天头上,感觉擂台上越来越凝重,而茶馆里钻研的气氛却越来越活跃。这几日茶馆老板娘和俏俏茶师也不知去了哪里,惹得茶客三红直想:“东老板,俺想老板娘了,嘿……别急,俺还没说完呢,俺想老板娘的成联了。有些日子不见老板娘的成联了,那份举重若轻的潇洒,看着舒服。对了,俏茶师哪?同志们可都渴了啊。嘿……”,更惹得老板东来先生直怨:“可不是嘛,我们两个老爷们伺候局儿!倒不怕辛苦,只是那色了八机的攻擂众英雄能习惯吗?”
  近两天擂台又陆陆续续比过了二十位攻擂英雄,大多都是一些老面孔,少数一些新人的功夫亦自不凡。那判官更是辛苦,既要讲原则,又不好伤了英雄们的兴致,真可谓是言简意赅、关怀倍至。而且现在不仅仅是评判了,还要和好汉们广泛交流,端的是连上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为此无崖剑客干脆连茶都很少喝了。经过一番拳风剑影,无崖剑客宣布又有三路功夫进入备选,分别是郊野门的“月影玉楼”真人和“独孤求对”护法,以及日月教的“本是夫子”散人。
  回到茶馆,本是夫子散人虽然今天中了彩,但依然是对前几天判官给清溪云木大侠的评判不依不饶:“如此评法,真的很让人不解,是水平问题还是其他,如评者是八零后倒是无言。”那位自称“流线型毛老师”的倒是另有观点:“我觉得可能误会裁判的意思了。他也许是想说,这是江湖上的一个会引起争议的难点,初学者不容易掌握。我在自己群里也总跟人说,刚学就不讲条条框框,那是万万行不通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
  风中信大侠话锋一转,又把矛头指向了擂主:“还是先说说出擂式吧,‘把酒吟诗,莫负江山多胜迹’,我觉得出擂招式的前后搭配就是有问题的,‘把酒吟诗’是一个动作,而‘莫负江山多胜迹’是一种意愿和呼唤(不要辜负了大好江山这么多的胜迹),这样一组合,让整套招式少了襟怀,难道无论是谁都只有把酒吟诗才能不辜负这大好江山吗?把酒吟诗显然只能是文人的一种抒怀而已!所以,愚以为‘莫’不如改为‘不’字诀,既然是书生、文人,那就仅仅说自己,不要让别人也去‘为了不负江山’而‘把酒吟诗’!”长亭梦月大侠也道:“从出擂式就应该有争议,‘多’字诀实在多余。呵呵。”风中信继续道:“‘多’字诀愚以为在此用作副词诀……这么多的。‘莫负江山’本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招式,‘多胜迹’用以补充和具体化‘江山’,言明莫要辜负了江山中的胜迹(此处应该指或因人而名或因事而名等可以励志之处),故而此招可以简化为‘莫负胜迹’。若果真如上所言,那再看所有攻擂招式,有问题的可就太多了!一家之言,或有不当,权作讨论之引。”流线型毛老师又道:“我理解出擂式是个完整的意思。如果我是个诗人,一样会有这个心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幸看到这大好河山,不骚两句实在难受。别说对不起圣迹,就连杯中之物也对不起。”……
  看到各路英雄争议颇多,开心堂二月川掌门又给大家找来一套著名的套路,清代大侠顾复初在成都望江楼联留下的听雷功:“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停琴伫凉月,余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供群雄印证。此时恰好资深茶客三红赶了回来,听大家讨论正酣,也急忙加入进来:“我看着挺好的!几天没来,还真觉得跟不上形势了。擂主的功夫,不是都说好了,走的是李太白的路子,虽不颓废,但更多是潇洒,与杜诗圣忧国忧民不同,更无关国计民生的。我看虽不能等同于及时行乐,但享受生活的倾向是有的。可现在已经不强调反修防修了,擂主他以为,这么好的山河,不喝点酒吟吟诗,可惜了。我看还是应该允许他这样的吧。”
  这时就听赤道火夫说话了:“擂主还没最后敲定,各位高手请抓紧最后两天时间,多换几件马甲,争取一举成名啊!”
  正是:擂台之上功夫妙,茶馆当中理论深。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5:56

--  

  等着欣赏
  在茶馆里还没有仔细看呢
  个人感觉:故事的前几节演绎得好 后面的有些落实了 拘于实况(比如大段的应用茶馆里联友的讨论发言 有的似乎没必要 或者可以改造一下?) 传奇演绎的成分少了 致使前后风格不太统一 发单行本时是否考虑适当修改下 也可以保留原样不做修改 作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吧 以后再写时还是明确地走传奇演义的路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1 15:03:46编辑过]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6:23

--  
  今天攻擂的英雄不多,趁着擂台上比较清静,那判官无崖剑客一时兴起,竟攻起擂来:“和擂主一招,当添杯续水”。他这套路叫做:“锁云描画,何嗟日月几西东”,一路锁云功描画式,配以“何嗟”狮子吼,竟然是“日月教”的功夫!武陵山客眼力不俗:“判官此招意境甚好,但可惜对仗不工整,胜迹偏正诀,西东是并列诀。”而清逸女侠却只盯着自己的攻擂招式求教:“‘谈今论古,纵观世事几贤人。’请各位老师帮忙推敲一下‘世事’可用哪个字诀更好些?”茶客三红道:“‘尘世’,可说得过去?干脆‘世俗’吧,古音仄仄。”本是夫子散人道:“唯有用‘天下’最佳。”无崖剑客叹道:“这一招我初次入选了,恐生争议,又编辑下去了……世事换成天地。”本是夫子又道:“这个招式就算是换成‘天下’‘天地’,在前后衔接也未能达到一至,局限于只是谈论贤人,未能有那种无忧无虑的洒脱。不能放开意境。个见。”判官回道:“下句当反诘……做感叹,可取。”清逸女侠不无遗憾地叹道:“当时想用天地来着,看好多人用过就想换个招,可是也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日月教名宿“收起双脚的鸟”终于忍不住了:“好热闹!老鸟再上一招,凑合:‘挥毫作画,襟怀日月好春光’”而笔之奴堂主不失潇洒而略带遗憾地和大家告别了:“马甲被刷下来了,回去练内功去~”茶馆老板边送边说:“我经常被刷,都习惯了,只进前五名一次!”
  流线型毛老师真不愧是老师,专题“把酒吟诗”的讲座已经在另一边开课了:“这里是一个主语的两个动作,称为连动。一般连动短语分为两类……以下是自己总结归纳的,不一定准确,探讨一下。比如登高望远,先登高后望远,虽有先后,可两个动作完全平等不分轻重,此为承接。同类词组再如讨论通过、继承发展、买椟还珠等。又如舍生取义,内容上更深一层、更进一步,不可变更顺序,此为递进。同类短语还有入乡随俗,凿壁偷光。并列最简单,所有成分完全平等,任意交换位置也不会影响,不过出于习惯很多不能改变顺序。比如东张西望、抽烟喝酒。选择跟并列形似,但有选择意味,常用表示或的连词,多数是不能同真的命题。比如升学就业。转折同样看似并列,但语义有转折,比如似是而非。起止就比较明确,比如从开始到结束。偏正和并列的不同之处在于各个成分地位不同,有主有次。上联把酒吟诗中的把酒是属于伴随动作。如果这么看比较模糊,我就换个更明确的: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回家看看。动词1+2跟动词3+4的关系是递进。1跟2是并列;3是4的状语(伴随动作),所以是偏正。其实我的问题不在具体的语法细节,我的问题是这些东西在对联里要不要研究。网校的初级教材里有这些内容,而且还挺严格,所以有此疑问。”洋洋洒洒一番专业下来,也不知听者听明白多少。
  此时擂台上已经无人,而茶馆似乎倒成了擂台,犹以西首这边最为热烈。只听少年擂主言道:“我在《联吧群英会传奇》中称自己是少年,我认为至少在对联的道路上是这样的。我也想说两句,自然是孩子话了。关于律和意的关系,我认为律是法(方法),意为本(目的),法是为本服务的,二者并不矛盾。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有存在性和发展性,法就是存在性,而法无定法就是其发展性。所以,往往绝唱并不拘泥于法,但它世世代代留给人们的审美却是至高无上的。否则,估计我们今天根本不会知道还有崔颢的《黄鹤楼》,甚至能让李白止笔兴叹。再否则,估计当今许多名山大川、古阁危楼的名联都要被狂批猛砍了!借用清人王士禛的一句话以表我意:‘以此论诗,岂复有风雅耶?’论诗、论联,同道中事。”三红茶客一笑:“哪里,绝对都是大人话。说的多好呀,就这么办了。谁再有异议,叫他找清人王士禛去……法就是存在性,而法无定法就是其发展性。精辟!得允许我再重复一遍。”
  流线型毛老师接道:“老子说,道法自然。归根结底一句话‘自然就是美’。昨天也是这个时候,一个朋友在跟我讨论这个对联格律功的问题。他认为格律诗是现代学者东拉西扯从诗词骈文的格律里坑来的,硬凑合在一起,说是对联的格律,要怎么怎么讲究,其实都是瞎折腾。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按照有律按律,无律按例的原则,几乎所有跑调的招式都能找到前人的经典案例。那么这个律是怎么定的?定出来又有什么用呢?我一直强调新人要学习格律。当然指的是现在的规矩。至于前人怎么玩,那是他们的事。用现在的规矩去批评古人,那是比较扯淡了。但是不妨这么理解,现代学者所定的规矩可以说是对前人无数经典对联优点的总结,我们新人学习这些东西就等于顺梯子爬上了巨人的肩膀,何必要排斥呢?”少年擂主深有同感:“果然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道无常道,不是说无须道;法无定法,不是说不要法。无定法的前提应该是,懂法,法已成为更高追求的桎梏。如果是在不知法、不懂法的前提下而言无定法,则是儿戏了。不过,儿戏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都是从儿戏开始入门的!(呵呵,突然发现《道德经》很可爱)”
  流线型毛老师话锋一转:“很多版主高人都在说这一套,可同时又在做另一套。对联网校初级班的第一次作业,100分的题里有40分是我161楼说的内容。作为一个初级班新生,我真的搞不懂了,到底咱这儿的主旋律是什么呀?”这番话听得本是夫子散人有些激动起来:“对联网校就是用现代的修辞手法去教对联的吗,简直是乱弹琴,如此作法难怪今天网上的对联一塌糊涂,评联也是如此,真是对联界的悲哀。很多联界所谓的知名人士都想用一种新观念去改变对联原有的方式,试图去创新,怀着对对联的一知半解大刀阔斧地把原有的宝贵的东西删去,补上一些让人费解的东西。国学只能传承和弘扬,为什么要让金玉变成废铁才心甘,所谓的大师们请不要玷污国学,不要让国学走向低迷和覆灭。”流线型毛老师又把话题转回到擂台赛:“我觉得比赛中所有争议都是因为没有细致的评判标准。以目前评判的情况看,只要一个字律不对就淘汰,然后补个‘惜之’。何苦呢?这时就有人说了,比赛可能要以工整分高下。接着有人以‘工整’提出质疑。然后又出现一个声音‘不一定要拘泥于法’。好在比赛评判时独裁制,否则可真乱了套了。”
  那少年人继续道:“讨论可也!就此怀疑、否定网校的教学和努力,则过。如童学步。步未顺,奔则必跌。欲奔,必学。如欲正步,则必有教,必勤学。若更有教、学者,习得凌波微步,至上境界,则如元人刘廷振于《萨天锡诗集序》所言:‘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毛老师于161、167楼之言,实为教之功也!读者,实得学之福也!另有直语,言而有据,思之应是为困惑所累、所痛、所急也,诚心可鉴!我辈当深省。”东来老板也肯定道:“是有法的!即:在意先的情况下尽量工稳!有一期擂主的对句就存在孤平的问题,在意先的情况下得到保全!”
  忽听日月教“收起双脚的鸟”喊道:“快打起来了!”又感不妥,复劝起来:“各位稍安勿燥,多喝点清茶去去火。开心茶吧,自是开心之地,当以娱乐为主。对联只是一种娱乐形式,娱乐的工具罢了。即工整又意深当然好,如意到而乏工,也未尝不可,不必过分较真。大家爱来茶吧,想必是因为这里气氛轻松愉快,既可怡情,又可灌水,其乐无穷!前贤方圣想如此娱乐,估计得提前数月相邀,再找一清静之地,酒肉穿肠,胡吟瞎咏,有多少失工乏意之作,又有谁人知晓?今有茶吧一块宝地,为各位仙贤提供抒情纵乐之所,实在难得。老鸟五体投地,拜托各位了!”东来老板也道:“说得在情在理啊!欢迎大家在玩好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以活跃气氛!”少年人跟着打个哈哈:“就是,要打就到擂台上打嘛!”茶客三红急道:“嗯,是,留心俺那些茶壶!”
  就听本是夫子散人正色道:“余视贵坛开专贴允许讨论有关联的话题,陡觉有君子之风,不似别处专横独断,不容言语,故说了几句,未曾想还是有小人当道,然余所言之语有错乎?余并未有攻击性言语,只是把现下网络中的普遍现象说出来而已,并未含指某人,建议不是没有好处的,贵坛不会不知,不然就不会开此贴由大家来讨论此次联擂了。由大家来讨论就是为了今后能做到更好,不是吗?”一番话说得众人满头雾水。那少年人便反劝回来:“呵呵,夫子别误会哦,大家都别误会哦,这里只有不同的观点,没有攻击谁的意思,真的!有些戏言可别当真哦!仅仅一吐为快而已。同时建议大家说话时多考虑考虑朋友的感受哦……”
  茶馆老板自是场面见得多了,见怪不怪,不以为然地对三红笑道:“瞧您这小气!茶壶值几个钱?莫不是御赐的?应该这样提醒大家:打架时不要误伤到老板,其他格杀勿论才对嘛!”话音刚落,就见几把茶壶在茶馆里横飞而起,挟着劲风径向老板飞去。三红惊呼道:“接着:茶壶又甩完……咣,老板脑袋流血了。嘿……”只见东来先生轻描淡写地一一接下,口中不停:“阿红,我刚发现,这期擂赛实现了现场与茶馆的同步,目前都是19楼,很不容易啊!真叫做和谐!”
  大家见是虚惊一场,又接着论起武功来。只听天地会的香雾空濛大侠问道:“换个角度攻擂,‘修身积德,长留天地一清名’这一式不知可否?请诸位茶友砸砖!”东来老板提醒道:“以后在茶馆不许砸砖,茶壶有的是,砸茶壶这是必须地!我先砸您一茶壶:用‘修身积德’肯定是不好滴,虽然它本身没有岐义,但容易让人联想到佛教信徒!”香雾空濛大侠解释道:“修身积德是儒教,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层次……砸破茶壶可要赔钱!”三红偷偷笑道:“先砸你这败家老板。嘿嘿!”一招“拿壶砍你,都瞧老板净伤疤”同时向擂主和老板攻来。少年人没有防备,也是功力尚浅,壶是接到了,但茶水却溅出来湿了衣衫。样子虽狼狈,却也并不在意:“这不成街头混混了么……怎么也得拿出点儿豪侠之气!”
  正是:把酒吟诗,莫负江山多胜迹;飞壶掠案,何愁身首少伤痕。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4:17:51

--  
  转眼擂台已经摆到最后一天。这最后一轮共有十三位英雄出场,有的是刚刚匆忙赶到的,也有的是暗中观战数日最后出手一搏的,还有的根本就没有夺擂的念头,只是想既然来了,就不妨参与一下亮个相,借机请高人指点指点。期间,有的攻擂者一时情急,忍不住就在擂台上理论起来,主持人赤道火夫不得不再次强调:“此地为裁判一言堂,只能攻擂且限制攻擂一次,不符合《群英会游戏规则》的,请转至群英会茶馆,欢迎到那里侃大山。谢谢合作!”更有几个执着的直性子干脆用传音入密的功夫和判官短信讨教起来。好一个无崖剑客,只见他左手指点评擂,右手运起笔墨,行云流水,一纸“公开告示”一挥而就,然后一扬手,就见那告示徐徐飞向擂柱,然后贴在柱子上任风吹不落。众人只顾争看那告文,自不去理会那纸贴为什么不落,只有一人走到侧面向贴后看去,竟是被一滴松脂牢牢粘住了。看后,那人脸上的神色古怪起来,嘴里轻轻念叨着:“寒冰掌……简直匪思所夷……怎么可能……”原来,那寒冰掌先将掌气逆运,再气分前后两路,使柱子上的松脂先溶化,然后帖子才飞到。只是在别人眼中,却就是一个动作而已。
  只见那告示内容如下:“收到短信压力很大,尽管如此,还是会坚持……因为不认识这里参加攻擂的选手,才做到无干扰,尽自己最大能力去甄别。无亵渎任何一位选手和论坛之说!尊重每一个写联的人是我的原则,给稍有不足的联以机会或有鼓励、容纳新人倾向……如果这些带来负面影响,你可以认为是我水平低了,责任在我,不需要上升到亵渎国粹文化层面。既然二月川老师,和赤道火夫兄信任,我就硬着头皮干到底……引用汤显祖一句话:令可拗断天下人的喉咙。选出的擂主联和优秀联,纵然诸多争议,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判断。给发短信的朋友奉茶!”
  很快,最后一轮又有三人闯过关来,分别是名门之后效颦学步女侠、初出江湖的女游侠寒笑,和天地会的引吭高歌大侠。至此,为期十天的擂台共有八十九位英雄攻擂,经主持人汇总和判官评判,有十五人初评备选,其中九人经复评进入备选擂主。只听主持人赤道火夫热情宣布:“【联吧群英会】第九场现场所有入围对句皆已汇总,本主持宣布本擂攻擂结束,望入围选手静候佳音!谢谢所有联友对联吧的支持!让我们第十场再会!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的热情!欢迎大家再来!擂台战累了到茶馆歇歇,喝喝茶,聊聊天,侃侃联,听听书,不亦乐乎!”言毕,随众人喝茶去了。
  不多时,红榜已然出来,翰林院清溪云木大侠夺得擂主,日月教浣溪沙大侠夺得榜眼,江湖女游侠寒笑夺得探花,另外六人效颦学步女侠、茶馆老板娘楚虞、自乐斋主、本是夫子、侠女疏影斜窗和引吭高歌大侠,不分名次并列第四名。看罢各人自行散去,或准备庆祝、或准备辞行。
  就在这时,却见一位匆忙而至的汉子悄然出现在擂台上,见四下无人,无奈之余,独自练了一路掌法,然后使剑在擂台另一侧柱子上题名“汨水清风到此一游”,昂首挺胸,径直而去。
  正是:指点江山,岁月千秋呈画卷;激扬笔墨,风烟万里入诗联。(完)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9/4/11 15:11:48

--  
现场版:

【联吧群英会】第9场现场(本场主持:赤道火夫 // 特邀裁判:无崖--寒冰)即时裁判 精彩纷呈 攻擂时间4.1.—4.10


【联吧群英会茶馆(9)】(老板:东东//老板娘:楚楚//茶师:俏俏//资深茶客:红红红//说书人:群群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1 15:17:30编辑过]


--  作者:绿色森林
--  发布时间:2009/4/11 15:28:51

--  

  

  精彩
  欣赏 学习


--  作者:笑对
--  发布时间:2009/4/24 19:38:47

--  

  精彩
  欣赏 学习


--  作者:六朝楼主
--  发布时间:2013/12/28 21:10:19

--  

  写这么长阿。


--  作者:彈指驚雷
--  发布时间:2013/12/28 22:08:34

--  

  是个辛苦活,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203.12500毫秒。查询数据库3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