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开心联吧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93) ---- [讨论] 声音能翠吗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3&id=131671)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27:20 -- [讨论] 声音能翠吗 上联:细雨和弦,柳笛声声翠 [沙漠渔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14:30:44编辑过] |
-- 作者:东来紫气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32:09 -- 做为主持人,我不发表针对擂联的评论! 但对川总严谨求实的态度,赞一个!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32:19 -- 柳笛声声翠 我以为在修辞学上是说的通的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33:14 -- 提供点资料大家看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34:21 -- 网上一搜索 声声翠太多了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35:47 -- 【散文】又闻蝈蝈声声翠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37:2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14:42:52编辑过]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40:37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14:42:01编辑过]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44:25 -- 出句:林深鸟语声声翠(狼嫣)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45:40 -- 出句:雨读竹简声声翠【清音五弦】今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47:21 -- 蝶恋花(大王管理委员会) |
-- 作者:草野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49:19 --
声声后面的翠,似乎不妥. 春融丽日莺声脆 天暖竹摇风添翠 山河吐翠 春拂柳丝翠 雪压青松松愈翠 莺歌流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5 15:20:33编辑过]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4:52:57 -- 莺鸣岸柳声声翠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5:05:23 -- 《桫椤姑娘》 你是否和我一样,去过许多地方,有过沉重的行李,住过不同的旅馆,看过各式的月亮?行走的步伐开始倦怠,飞翔的心灵不再澄清。 在这时,就在即将被岁月击中的前一秒,就在山穷水尽的那一刻,你是否和我一样,看到了梦中的美景,遇到了心中的桫椤姑娘。 就像迪斯尼年轻的冒险家那样,在生命之神的指引下,与今生的印第安少女相遇在了1607年的春风中。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的桫椤姑娘。坐在月光下,与泉水嬉戏,听蝴蝶呢喃,对杜鹃倾诉,和竹海和山峰做伴。声声翠,摇曳在云雾山峦间。 心儿映在泉水中,梦而画在丹霞上。我的桫椤姑娘,她要我去看月光、画春色。我放慢脚步,把眼睛和耳朵准备好。不,把全身的感觉准备好,与身边的桫椤姑娘,一同沉醉,沉醉在微风山谷,森林之月,寂静雨林,幽谷深处。呵,水泥的丛林、都会的喧闹,你们全都不可以将我吵醒。我要在这仙境中,留住脚步,和桫椤姑娘一道守护这自然恩赐! 你是否和我一样,找到了桫椤姑娘?找到了梦中仙境?如果没有,那就听李晖的歌吧!在宝嘉康蒂的歌声中,出发! ![]()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5:10:05 -- 请大家发表看法 |
-- 作者:绿色森林 -- 发布时间:2008/12/14 15:25:37 -- 光声音来讲,是不能翠的。从出句的前后分句看,大概是用来形容春山的翠绿吧。管见 |
-- 作者:草野 -- 发布时间:2008/12/14 15:25:55 --
花木清香庭院翠 国色经霜皆拥翠 苍松挺拔千秋翠 彩凤欢鸣千峰翠 雪压青松松愈翠 莺歌流翠 燕语染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15:30:59编辑过] |
-- 作者:冷雨 -- 发布时间:2008/12/14 16:30:32 -- 天暖竹摇风添翠 |
-- 作者:赤道火夫 -- 发布时间:2008/12/14 17:58:36 -- 大家细细品味一下吧,个人感觉,如果说出句有点意思的话,亮点就在这个翠字上。 |
-- 作者:溪谷 -- 发布时间:2008/12/14 18:14:08 -- 我个人认为因为有了柳笛、声声翠可以成立;作者肯定在脆、翠之间徘徊很久才做出选择。管见 |
-- 作者:二月川 -- 发布时间:2008/12/14 18:29:27 -- 听着那清脆的笛声 是不是想到柳树是翠绿的春天是翠绿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18:31:02编辑过] |
-- 作者:楚虞 -- 发布时间:2008/12/14 18:31:43 -- 通感手法,当然可以啦~~`` |
-- 作者:郑群 -- 发布时间:2008/12/14 19:13:24 --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既有柳笛,自然柳翠,让人似乎看到一幅动画春图:随着柳笛一声声起伏,入目的柳丝也随着愈加翠绿。此非笛声所致,实为细雨和弦之功……春意越来越浓了! |
-- 作者:赤兔马 -- 发布时间:2008/12/15 0:29:17 -- 细雨和弦,柳笛声声翠。这里如果用“脆”整个出句的意境则大打折扣,“脆”写的是在绵绵细雨中柳枝象笛子一样发出声声清脆悦耳的声音,显然比较直白;而“翠”则把一幅在绵绵细雨里柳枝伴随着声声笛音慢慢吐翠的画面展示给了读者,使读者的感觉随之而动起来,由此而产生了一个动感的想象空间。 |
-- 作者:雨过寒山 -- 发布时间:2008/12/15 8:57:30 -- 莺鸣岸柳声声翠 我以为这里的翠指的是岸柳而不是莺鸣。 |
-- 作者:草野 -- 发布时间:2008/12/15 9:07:50 --
以下是引用二月川在2008-12-14 14:47:21的发言: 蝶恋花(大王管理委员会) 望尽南雁归路,尺素柔情,却与何人说。轻狂少年白马,千金一醉,青丝绕燕语,疏图昔日情怀,沙洲寂寂,雨打芭蕉声声翠。 望神州渺渺,若得一日化龙去,后庭蝶舞依依。念去去,怎堪如此悲。无言再相忆,红烛泪,莫把柔骨做花飞,葬尽红颜憔悴。 雨打====声声,芭蕉===翠,管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5 9:08:32编辑过] |
-- 作者:骨瘦心闲 -- 发布时间:2008/12/15 9:50:10 -- 声声翠—在翠绿的环境中的声音,如果环境没有绿色因素存在,则不通。 |
-- 作者:草野 -- 发布时间:2008/12/15 9:56:22 --
以下是引用骨瘦心闲在2008-12-15 9:50:10的发言: 声声翠—在翠绿的环境中的声音,如果环境没有绿色因素存在,则不通。 好象这个说法也说的通.但是,柳笛声声翠一句,似乎还是缺少一定的语言限定条件.管见. |
-- 作者:骨瘦心闲 -- 发布时间:2008/12/15 11:36:59 -- 是否可以看作是柳笛声声出于翠(的环境)? |
-- 作者:草野 -- 发布时间:2008/12/15 15:17:12 -- 以下是引用石燕子在2008-12-15 12:24:34的发言:关于这个翠字,其实是这样一种情况:大学教授说声声翠,是有知识,是雅。小学生的作业说声声翠,是学习不用功,扣分!:))) 有此一说? ![]() ![]() ![]() ![]() |
-- 作者:荒原之狼 -- 发布时间:2008/12/15 23:15:25 -- “柳笛声声翠”应该是柳笛声声“吹”或“催”的意思。进一步说“翠”应该是“吹”或“催” |
-- 作者:单人床 -- 发布时间:2008/12/16 21:09:39 -- 俺也数理化一回: |
-- 作者:单人床 -- 发布时间:2008/12/22 20:23:56 --
以下是引用单人床在2008-12-16 21:09:39的发言: 俺也数理化一回: 春雨(细雨)声淅淅沥沥,连贯,有节奏,是“脆”不起来的。“脆”,短促,尖锐,少杂音(没查词典,大概吧)。柳笛或者“脆”,或者不脆,然有雨声相伴,便“脆”也大打折扣,以“和弦”联想,这柳笛当是吹曲子才是,声音应当连贯才是。用“脆”,不管准确不准确,至少“脆”不脆的不很打紧了吧? “ 翠”字何来?是看见了吗?未必!反正联句字面没有交代。联句字面上只有听觉。翠是与“柳笛”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是“笛子”,用“翠”就一塌糊涂。柳笛只有春天才有,是春天的一个标志物。听到柳笛,是听到春天来临的信息,自然会浮想到野外的翠绿,以及绿色将一步步夺回冬天占领的地界。其实有柳笛的时候,绿色的地盘尚少。所谓“声声翠”,春天的脚步也没有如此快,声声翠主要还是期待与想象的结果,是听到柳笛后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的景致。 所以,我知道有所谓“通感”,但不同意此处是用了“通感”手法。 你小子,连通感是什么也搞不清楚,尽扯淡! |
-- 作者:浅饮辄醉 -- 发布时间:2008/12/22 23:08:56 -- 翠字是整个上联的魂。写的是从细雨和弦而始,渐绿至翠的春华过程,是一幅穿越时空的动感图画。人生也是如此,从童蒙开始,吸收一切有益的养份而至茁壮。我对上联的理解是:自从细雨和弦后,就“翠”了,如何“翠”的?是在柳笛的声声吹奏中,逐渐地“翠”了。因为擂主联后有注释,此联是为小学的“心泉”而撰。单单讨论“翠”是否“脆”,或声音能否“翠”,都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联意。管见呵。 |
-- 作者:单人床 -- 发布时间:2008/12/24 19:10:09 -- 原联“柳笛”实际上暗喻童声,或者说,以柳笛声与童声的共同特点为暗喻的基础,用柳笛来暗喻儿童。“柳笛声声翠”暗喻儿童健康成长。句子应根据不同解释平面(语境)来理解。原联中的句子一旦与原联剥离,其意思就应仅根据句子来看,把句子放在不同的情境中,大家才能对出不同意境。不脱原联的巢臼,终不能出新。其实柳笛是用才发芽不久的细柳枝的皮做的,柳枝略老一些,就做不好了。柳比其它植物先绿,也就是说,柳笛连柳色较绿时都吹不到,更吹不到绿草遍地的时候。所以,理解柳笛声伴着“翠”的过程是不对的。渐“翠”只能是听到柳笛后想象的结果。 |
-- 作者:单人床 -- 发布时间:2008/12/24 19:18:26 -- 柳笛不是笛子,它是随兴而做的玩具,吹柳笛总是偶一为之的事情。一直吹的话,一个柳笛用不了多会儿,没有人吹了做,做了吹。 |
-- 作者:纵横 -- 发布时间:2008/12/25 2:56:04 -- “柳笛声声翠”应该是“柳笛声声鸣翠色”的省略,“翠”为名动词,不然说不通了。但是有人喜欢绿的味道,咱不好捅出实在话来:) ![]() ![]() |
-- 作者:凭栏小眺 -- 发布时间:2008/12/25 16:10:28 -- 谢谢散人,眺学习了 |
-- 作者:小子丢丢 -- 发布时间:2008/12/30 18:03:31 -- 我对诗词没有什么研究,因此没有什么专业词语来参与讨论。 |
-- 作者:小子丢丢 -- 发布时间:2008/12/30 18:07:45 -- 以下是引用石燕子在2008-12-15 12:24:34的发言:关于这个翠字,其实是这样一种情况:大学教授说声声翠,是有知识,是雅。小学生的作业说声声翠,是学习不用功,扣分!:))) 以下是引用草野在2008-12-15 15:17:12的发言: 有此一说? ![]() ![]() ![]() ![]() 好象是这样的。 ![]() |
-- 作者:清溪云木 -- 发布时间:2008/12/31 20:00:38 -- 我认为是“通感”的修辞手法,这里用“翠”是承接“柳笛”来的,前分句写的也是春景,联系紧密。如果写的是秋景,用的是“牧笛”就显然不通了~~ |
![]() |
|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