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谜山瑰宝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87)
----  【谜材】1248:黄山风景(完善中)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7&id=89744)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7/11/27 0:46:40

--  【谜材】1248:黄山风景(完善中)

      黄山风景

黄山36大峰名录

鳌鱼峰 笔 峰 笔架峰 钵盂峰 布水峰 翠微峰 丹霞峰 叠障峰 佛掌峰

芙蓉峰 耕云峰 光明顶 九龙峰 老人峰 莲花峰 莲蕊峰 炼丹峰 牌坊峰

棋石峰 青鸾峰 清潭峰 圣泉峰 狮子峰 石床峰 石门峰 石人峰 始信峰

桃花峰 天都峰 仙人峰 轩辕峰 玉屏峰 云门峰 云外峰 朱砂峰 紫石峰

黄山36小峰名录

白鹅峰 宝塔峰 鼻牛峰 薄刀峰 采石峰 道人峰 飞龙峰 浮丘峰 观音峰

合掌峰 鸡公峰 槛窗峰 金炉峰 罗汉峰 骆驼峰 眉毛峰 青蛙峰 容成峰

上升峰 石鼓峰 石笋峰 石柱峰 书箱峰 驼背峰 望仙峰 卧云峰 五老峰

虾蟆峰 仙都峰 仙女峰 香炉峰 引针峰 云际峰 枕头峰 紫云峰 醉翁峰

黄山景区

北海 呈坎 浮溪 关麓 宏村 猴岛 虎石 槐塘 龙石 卢村 鹿岛 梅松

南屏 屏山 琴台 清潭 蛇岛 狮石 松谷 汤岭 唐模 天池 天海 天桥

五里 西递 西海 醉石

白鹅岭 白龙潭 白鹿池 白象石 百丈瀑 百丈泉 百丈台 百丈潭 半山寺

宝纶阁 笔架峰 步仙桥 藏云洞 曹门厅 螭龙潭 赤龙潭 春之谷 慈光阁

丹霞溪 倒挂松 钓桥庵 东谯楼 斗山街 渡仙桥 法合石 飞来石 飞龙松

飞雨来 翡翠池 翡翠谷 凤凰岛 凤凰松 夫子峰 芙蓉谷 浮丘观 浮丘庙

浮丘溪 浮丘源 贡阳山 古油潭 观瀑楼 观瀑亭 观音崖 海心亭 黑虎松

红水源 虎头岩 花镜池 黄碧潭 黄连源 回音壁 鲫鱼背 蛟龙潭 轿顶峰

接引松 金盆湾 九龙峰 九龙瀑 九曲峡 孔雀松 老龙潭 乐善堂 雷雨池

立佛石 立马桥 立雪台 笠人石 连理松 莲花洞 莲花岭 灵锡泉 刘门亭

龙禅院 龙凤池 龙女潭 龙盘岛 龙舟石 龙爪松 绿珠池 罗汉级 名泉桥

鸣弦泉 蘑菇松 牧龙池 南樵楼 排云亭 破石松 齐云山 麒麟松 千古石

青龙涧 青龙潭 青狮石 清凉宫 清凉台 情人谷 虬龙潭 人字瀑 三叠泉

散花坞 君岩 扇子松 善化亭 石壁源 石牌坊 石笋矼 石潭村 曙光亭

双龙瀑 双龙松 司谏第 四百踏 松谷庵 松谷溪 松林峰 松林溪 送客松

太白楼 太平湖 太平桥 檀干园 探海松 汤泉溪 桃花溪 桃花源 天鹅池

天鼓石 天眼泉 万松林 卧龙松 乌龙潭 五龙潭 五云源 西海门 戏珠池

仙人榜 仙桃峰 香砂井 逍遥溪 浔阳台 荫秀桥 迎客松 渔梁坝 玉环池

玉屏楼 云谷寺 云门溪 云门源 朱砂洞 朱砂溪 朱砂岩 朱砂源

白马驮经 白云景区 百步云梯 百丈瀑布 百丈云梯 北岸廊桥 薄团古柏

程氏三宅 达摩面壁 鳄鱼戏水 二僧朝佛 二十四柱 方观田宅 方文泰宅

凤凰古柏 浮丘仙坛 关公挡曹 龟蛇二石 桂林小景 虎字石刻 花山谜窟

环溪石窟 黄山杜鹃 黄山温泉 龙字石刻 梦笔生花 梦幻景区 木坑竹海

千年银杏 三峡水趣 狮虎争食 狮林精舍 狮子抢球 石牌坊群 双龙飞瀑

松谷草堂 苏雪痕宅 塔川秋色 天上玉屏 屯溪老街 万安古镇 温泉景区

温泉浴室 文王拉车 吴建华宅 武松打虎 西山观鱼 喜鹊登梅 仙人观榜

仙人铺路 仙人晒靴 新安碑园 许国石坊 岩寺古镇 异萝奇松 玉屏卧佛

云谷山庄 云涛铺锦 中心湖区 子胥渡口   

白鹭洲乐园 白云大峡谷 程大位故居 观音打坐石 黄宾虹故居 徽州文化园

江南第一漂 姐妹胭脂洞 金鸡叫天门 空中闻天鸡 龙源九龙瀑 平龙山采茶

樵山神仙洞 十里桃花峰 松鼠跳天都 棠樾牌坊群 童子拜观音 温泉游泳池

乌龙将军像 西海大峡谷 西海排云亭 仙人把洞门 仙人踩高跷 岩寺文峰塔

黄金岛植物园 立马峰大石壁 祁门历山阊江 潜口古建筑群 陶行知纪念馆 

西海门回音壁 胡文光刺史牌楼 十八罗汉朝南海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

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 歙县上丰花果山村落生态旅游区


黄山景区
黄山,无山不峰, 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山情水景,奇松怪石,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黄山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于一体,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宏村位于黄山的西南麓、黟县县城西南11公里处,原是古代黟县赴京通商的必经之处。整个村落占地约28公顷,其中被界定为古村落范围的面积有19.11公顷。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约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

  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约在南宋时迁居到徽州,是为宏村始祖。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宏村距西递仅有18公里,气候大致相同。

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宏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

  宏村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的137幢保存完整。清民居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

  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村落特有的“宅园”、“水院”,使宏村的民居建筑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宏村是徽州传统地域文化、建筑技术、景观设计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真实见证。宏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私塾六所,称“倚湖六院”,专供族人子弟授业解惑,以育人才之用。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六院合并重建,取名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书院”。书院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高大宏伟,庄严宽敞,为徽州古书院代表建筑之一。

  乐叙堂:又名众家厅,是宏村的汪氏宗祠,位于村中月塘北畔正中,与月塘同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来是汪氏族人祭祖和庆典聚会的场所。乐叙堂由门楼、大厅、祀堂三部分组成。后进正堂原有楼,大门砖雕贴墙牌坊雕饰得异常精美。

  南湖:位于宏村正南方,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07年),是占地面积为两万倾的人工湖。湖面呈大“弓”形,弓背部湖堤分上下两层,上层宽约数丈,用石板、卵石铺地,下层种植有杨柳树;弓弦部建有南湖书院、清余味书屋及鳞次栉比的古民居。

  月沼:月沼建筑的可考历史有五六百年之久。原先这里是一眼活泉水,四季泉涌不息,至今人们在此可见到塘中鸭戏清波,空中微风轻拂,炊烟缭绕的情景。

  承志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水圳中段,始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承志堂气势恢宏,布局合理结构完美,设施齐全、制作精良。全屋共有7个楼层,9个天井,大小房间60余间,132根木柱。全宅以砖木结构为主,饰以极为精致的三雕(石、砖、木)物件,是皖南古民居的经典之作。

  乐贤堂: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处宏村正街,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占地411平方米,建筑面积958平方米,是宏村清初汪氏后裔所建的“三大堂屋”之一(另二幢为三立堂、宝贻堂)。

  德义堂: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占地仅22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在不大的空间里,施以园林式建筑布局,小至盆景,大至果木,一一铺设,可谓一绝。

  碧园:碧园水榭宅在宏村水圳头附近,始建于明末,后被毁,重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25年),占地278平方米,建筑面积256平方米,是宏村清代庭院水榭民居的代表建筑之一。

  奇墅湖:位于宏村东南。沿宏东村口土路而行,碧水蜿蜒于右,植被颜色纷呈,步行半小时后水面豁然开阔,这便是奇墅湖,现在是东方红水库的一部分。

  木坑:位于深山之中,距宏村仅5公里,但全是山路,车只能开到离村子1.5公里的地方。木坑是一片茫茫竹海,所以又被称做“木坑竹海”。竹林深处有一片民居,建筑风格与一般的徽派民居截然不同。


[此贴子已经被天歌于2007-11-28 9:40:10编辑过]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7/11/27 0:54:12

--  

   黄山景区
  
  ★宏村★歙县上丰花果山村落生态旅游区★天都峰★迎客松★屯溪老街★黄山温泉★太平湖★齐云山 ★花山谜窟★松鼠跳天都
  ★翡翠谷★子胥渡口★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塔川秋色★西递★玉屏楼★江南第一漂★光明顶★南屏★中心湖区
  ★龙源九龙瀑★排云亭★飞来石★芙蓉谷★徽州文化园★岩寺古镇★梦幻景区★石潭村★棠樾牌坊群★翡翠池
  ★太白楼★莲花峰★始信峰★木坑竹海★万安古镇★唐模★百丈瀑★白鹅岭★鳌鱼峰★凤凰岛
  ★五龙潭★岩寺文峰塔★云谷寺★慈光阁★天海★屏山★呈坎★程大位故居★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卧龙松
  ★胡文光刺史牌楼★浔阳台★五里★人字瀑★檀干园★祁门历山阊江★斗山街★关麓★潜口古建筑群★黄宾虹故居
  ★石牌坊群★程氏三宅★北岸廊桥★渔梁坝★许国石坊★松谷庵★宝纶阁★太平桥★南樵楼★卢村
  ★东谯楼★槐塘★白云★夫子峰★新安碑园★陶行知纪念馆
  
  黄山景区 [黄山] [22827]
   黄山,无山不峰, 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山情水景,奇松怪石,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黄山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于一体,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
  
  宏村 [黄山] [1457]
  宏村位于黄山的西南麓、黟县县城西南11公里处,原是古代黟县赴京通商的必经之处。整个村落占地约28公顷,其中被界定为古村落范围的面积有19.11公顷。  
  
  歙县上丰花果山村落生态旅游区 [黄山] [1142]
  花果山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处于风光秀丽的山谷内。自然生态良好,山清水秀,一条长打2公里且有10座造型各异的古桥亭的山溪穿村过户,流入新安江支流...
  
  天都峰 [黄山] [917]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3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
  
  迎客松 [黄山] [903]
  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屯溪老街 [黄山] [892]
    率水和横江紫屯溪汇合为新安江穿城而过,故屯溪有“一般街巷一半水”的美称。这里依山傍水,曾有歌谣中唱道:"屯溪美,屯溪美,一半街巷,一半水",这一...
  
  黄山温泉 [黄山] [830]
  位列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有两个出露口,据宋景佑《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被称为“灵...
  
  太平湖 [黄山] [647]
   是皖南旅游区的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合肥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上,距屯溪143公里,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北距佛教圣地九华山南大门30公里,南...
  
  齐云山 [黄山] [641]
   “黄山白岳甲江南”。白岳者,齐云山也。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境内,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虽无黄山的雄伟高峻,但峰峦奇异,别有一番清秀可人的风情。齐云山三十六奇峰,峰...
  
  花山谜窟 [黄山] [585]
   黄山古徽州石窟群景区位于黄山市屯溪东郊,为古徽州的石窟遗址。点多面广,形态殊...
  
  松鼠跳天都 [黄山] [497]
  站在玉屏楼前向动望去,可以看见耕云峰顶一怪石,如同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拖着长长的尾巴,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高耸入云的天都峰。这也就是“松鼠跳天都”之名的由来。 ...
  
  翡翠谷 [黄山] [493]
  翡翠谷景区在黄山的东部,又称“情人谷”,谷中之水源出炼丹峰、始信峰,游人可至的景区有6000米长,峡谷中分布着大小彩池数百个,有40余个彩池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最大...
  
  子胥渡口 [黄山] [454]
  子胥渡口由建德白沙往桐庐方向行进,在被誉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秀”的富春江的七里泷——“小三峡”一带,有一段二十三公里长的峡谷。这里群山连绵,悬崖削立,“...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 [黄山] [453]
  素有“第二黄山”之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位于石台和祁门两县交界处,总面积约10万亩,海拔1727.6米,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境内崇山峻岭,呈奇争秀;千谷万壑,纵横...
  
  塔川秋色 [黄山] [448]
  塔川村又名塔上,隶属于宏村镇,距离宏村仅2公里。塔川村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象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为“塔”之来历。一条清澈...
  
  西递 [黄山] [442]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距屯溪约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  西递原名西川,西递村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
  
  玉屏楼 [黄山] [397]
  玉屏楼,位于天都、莲花两峰之间,是集黄山奇景之大成的佳绝处。著名的迎客松就在玉屏楼的左侧。  玉屏楼的后面即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维妙维肖。峰...
  
  江南第一漂 [黄山] [351]
  “江南第一漂”位于徽水河流经泾县的最后一段,上起乌溪乡姚村,下止黄村乡,景区全长约20公里。景区内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两岸层峦叠翠风光绮丽,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
  
  光明顶 [黄山] [349]
  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海拔1860米。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
  
  南屏 [黄山] [339]
  位于黟县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南屏村心的叶氏宗祠“叙秩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坐东朝西,占地近2000平方米。全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村中有3...
  
  中心湖区 [黄山] [329]
  中心湖区即淳安县城千岛湖镇,为游客游览重点区域。此区水域广阔,岛屿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被游人称为“一城山色半城湖,千岛湖上一明珠”。这里,...
  
  龙源九龙瀑 [黄山] [297]
  黄山丞相源下段,香炉峰与罗汉峰之间的大峡谷,纵深6公里称龙源,传说是轩辕黄帝养龙的地方。  谷中有众多的天然龙景大观,是龙的世界,从下至上,龙景依次有龙女潭、戏珠池...
  
  排云亭 [黄山] [292]
  从飞来石往北走1公里,即是排云亭。排云亭位于西海门,建于民国24年。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因为西海时有云雾在山谷中升腾翻滚,扑至石亭前却又消散,故...
  
  飞来石 [黄山] [268]
  从光明顶往西或由排云亭南行,就能见到“飞来石”。这是一块高12米、重600吨的巨石,底部和山峰豁然分开,似天外飞来,故名。《红楼梦》中拍摄的的顽石就是飞来石。 ...
  
  芙蓉谷 [黄山] [265]
  位于黄山北麓芙蓉脚下,纵深4公里,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磷峋,大小潭池上百个,构成美妙的水景幻境,充满着青春神韵,故又称“春之谷”。 ...
  
  徽州文化园 [黄山] [263]
  由碑廊、牌坊群、徽派盆景园、紫阳书院、新安画苑、古徽四宝斋、新安药堂、徽商纪念馆、徽戏楼、徽茶品茗阁、徽菜馆、文昌阁、五凤楼等部分组成,全部开放后,每天都有徽剧演出和徽...
  
  岩寺古镇 [黄山] [251]
  从潜口古民居前行约五公里,便可见文峰古塔傲然立于岩寺古镇之中。该镇现为黄山市徽州区治所,旧为登临黄山的咽喉之地。岩寺附近著名景观除潜口古民居外,还有国家...
  
  梦幻景区 [黄山] [250]
  梦幻景区:又称西海大峡谷,是黄山风景区经过数年的努力,在丹霞站(俗称二索上站)下方的群峰之中开发出的新景区,一期工程业已完成,可让人们在峡谷之半腰盘旋观赏。梦幻...
  
  石潭村 [黄山] [249]
  石潭村位于歙县霞坑镇的山坳里,而且那里藏着数十个这样的村子,石潭村只是其中之一,并且是离外界最近的一个。从石潭村越往里走,风景越好,也越有野趣。村与村之间仅靠一条羊肠小...
  
  棠樾牌坊群 [黄山] [248]
   距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6.5公里,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明建3座,清建4座,按忠、孝、节、义顺序排列,凝固了古徽州传统的伦理...
  
  翡翠池 [黄山] [234]
  黄山著名水景,是松谷溪上的一处天然池潭,距芙蓉峰1公里。池侧有巨岩,刻有直径3米的“佛”字,此外,还有“福”、“寿”、“南无阿弥陀佛”等摩崖石刻。  小贴士:池深水...
  
  太白楼 [黄山] [229]
  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牌,古今名人楹联佳句。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
  
  莲花峰 [黄山] [228]
  位于玉屏楼北侧,是华东地区最高的山峰,当然也是黄山的第一个高峰,海拔1864米。从莲花岭到莲花峰顶的1.5公里路上,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
  
  始信峰 [黄山] [214]
  位于北海以东1公里处,海拔1668米,相传一古人持怀疑态度游山,到此始信黄山可爱,故名。这里汇聚了许多黄山名松,如: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等。石...
  
  木坑竹海 [黄山] [212]
  位于塔川东南1.5公里,距宏村4公里。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且前往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地安静,让人心旷神怡。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见到类似于黄山云海般的景致。 ...
  
  万安古镇 [黄山] [210]
  位于休宁县城正东4公里处,它依傍于横江北岸,临水而立,皖赣铁路,屯景公路横贯全镇,镇东尽头,是风光的绮丽的古城山。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至隋开皇九年(589年),古...
  
  唐模 [黄山] [208]
  唐模,即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的意思。  有清代建筑八角石亭、同胞翰林坊和檀干园等景点。其中檀干园最为著名。相传,清初时当地的许氏家族有一富商,为弥补其母想...
  
  百丈瀑 [黄山] [205]
  位于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而得名,是黄山三大瀑布之一。枯水季节时,涓涓细流,如轻纱缥缈,称百丈泉。附近有百丈台,在台上观瀑,效果更佳,台前建有观瀑亭,越南领袖...
  
  白鹅岭 [黄山] [201]
  位于北海景区最东边,是观东海云海的最佳处。云谷索道的上站就座落于此。 ...
  
  鳌鱼峰 [黄山] [201]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来到了海拔1780米的鳌鱼峰。此峰形似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
  
  凤凰岛 [黄山] [199]
  在深渡港正对面的新安江中,有一小岛,因岛上人工假造了一些“凤凰”,放在树林间,而得名凤凰岛。岛上有滑索道、凤凰林、凤舞台、栖凤树、父子拜凤树等景观,并辟有日本居家式风情...
  
  五龙潭 [黄山] [198]
  在翡翠池不远的松谷溪中,所谓“五龙潭”是五块巨石,形似五龙戏水而得名。《徐霞客游记》中这样描述:“青龙潭,一泓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腾乱注,远...
  
  岩寺文峰塔 [黄山] [195]
  俗称水口塔,建于明嘉靖23年(1544),高67米,六角七层,有旋式梯道,游人可拾级而上,远眺黄山烟云,近瞰古镇全貌。        此塔为里人郑佐(双...
  
  云谷寺 [黄山] [192]
  位于黄山风景区东部,海拔890米。明万历间在此建掷钵禅院,崇帧时改名云谷寺。如今,寺庙已不复存在,原址上建起了集徽派建筑精华的“云谷山庄”宾馆。  云谷寺周围松竹繁...
  
  慈光阁 [黄山] [191]
  位于温泉北部端点,距温泉1.5公里,从汤口可乘车直达。黄山玉屏索道站就建于此,游客由此开始正式登山。慈光阁始建于明代,曾是徽、宣两州禅林之首。新安画派奠基人渐江、石涛等...
  
  天海 [黄山] [188]
  位于鳌鱼峰之北,炼丹峰之西,光明顶之南的一块海拔1700米的高山谷地,每当云雾出现,云天一色,巍巍壮观。这里生长着46科160种观赏植物,四季都有花开,现已辟为高山植物...
  
  屏山 [黄山] [186]
  屏山在唐宋时称长宁里,后因村北的屏风山妆如屏风,而得名屏山村,又因明清建制曾属徽州府黟县九都,故又称九都舒村。村内居民多姓舒,舒姓是伏羲九世孙叔子的后裔,唐朝末年由庐江...
  
  呈坎 [黄山] [186]
  呈坎古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一进入呈坎村,气势恢弘的宝纶阁豁然出现在眼前。宝纶阁始建于明嘉靖年,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整座...
  
  程大位故居 [黄山] [184]
  程大位,明末著名数学家,因著书《算法统宗》,被推崇为中国“珠算鼻祖”。故居位于屯溪区内,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距今已490年历史。坐北朝南,两进三间砖...
  
  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山] [175]
  舜耕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长丰县境内,舜耕山是长丰县与淮南市的界山。1992年9月经林业部批建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规划面积为3.8万亩。境内林木繁茂,林相整齐...
  
  卧龙松 [黄山] [174]
  卧龙松,位于卧云峰,地处始信峰东侧,树干分为两枝,附岩盘曲生长,顶枝反侧融为一体。作伏卧状,昂首,角折髯张,有苍龙凌波之势。 ...
  
  胡文光刺史牌楼 [黄山] [174]
  明万历六年建造,高13米,宽10米,三间四柱五楼,全为西递黑色“黟县青”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坊建筑之瑰宝.。            ...
  
  浔阳台 [黄山] [173]
  由桃源洞北行约一公里,景色幽邃,黛峰峻秀,山回水复,柳暗花明。漳水逶迤流至石墨岭下潭中,潭深如镜,时有赤眼鱼浮游水面。潭旁一巨石,即浔阳台,又称太白钓台。相传李白访新安...
  
  五里 [黄山] [170]
  碧阳镇五里村紧邻黟县县城,南连钟山水库,东接中城山庄,西倚南屏古民居群。五里百户农家近年来在132公顷土地上发展桃、梨、桑、茶、板栗37.4公顷,用材林、毛竹林59公顷...
  
  人字瀑 [黄山] [170]
  位于温泉旁紫石、朱砂两峰之间,一源二流,形似“人”字,而得名。又因像两条白龙飞流直下,而有“双龙飞瀑”之称。观人字瀑须最好在雨天或雨后,久晴不雨则难见到。 ...
  
  檀干园 [黄山] [170]
  位于歙县西10公里唐模村。建于清初,乾隆年间修葺。曾是本村许氏文会馆旧址。以门外溪堤遍植檀树、紫荆树而得名。又因园内有人工湖,湖内模拟杭州风景,故当地民间俗称为“小西湖...
  
  祁门历山阊江 [黄山] [169]
  位于祁门县城西39公里处,背倚历山。由历山发源的彭龙河、古溪河自北流南,汇此出口得名。历水河穿镇而过,将村镇分为河东、河西两片。始建于宋。既是誉满中外的祁红创始之地,也...
  
  斗山街 [黄山] [169]
  徽商故里棗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
  
  关麓 [黄山] [166]
  关麓位于南屏以西2公里处。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而该村居雄关之东麓,因此得名。  古村内,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
  
  潜口古建筑群 [黄山] [154]
  由黄山至屯溪的沿途有“古建长廊”之称,潜口明代民宅是其杰出代表。离开黄山温泉后乘车下行约60公里至紫霞峰下,便可见到,故又称“紫霞山庄”,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庄面...
  
  黄宾虹故居 [黄山] [147]
  黄宾虹生于1864年,于1955年去世,名质,字朴存,号宾虹,祖籍歙县,是与齐白石齐名、享有“南黄北齐”之誉的国画大师。先生1864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光绪二年(18...
  
  石牌坊群 [黄山] [147]
  在棠樾村头,坐落着7座气势恢弘的古牌坊。这些牌坊按照“忠孝节义”的顺序排列。述说着几百年来这座村庄的兴衰。这些造型精美的石坊和村中的男祠,女祠已是黄山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
  
  程氏三宅 [黄山] [146]
  在屯溪区柏树街,有三处明代古建筑,因户主姓程,故名“程氏三宅”。三宅原为富商房产,其中以程梦周宅最为典型,其建筑精美,高下错落,彩画鲜明,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北岸廊桥 [黄山] [143]
  位于北岸镇杭徽公路右侧300米处,有二条小路沿着小溪通向廊桥,廊桥的一端上书“谦庵旧址”,一端写“乡贤里”,侧书“西流毓秀”四字,另一面是许多形状各不相同的窗子,桥内二...
  
   渔梁坝 [黄山] [141]
  位于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了。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
  
  许国石坊 [黄山] [140]
  歙县“以才入仕”称甲江南,历代英杰辈出,名儒显臣层出不穷。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旌表明少保兼木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建。石坊平面呈长方...
  
  松谷庵 [黄山] [139]
  位于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始建于宋,创建人为松谷道人张尹甫。明代重建时改观为寺。这里环境清幽,石刻遍布,游人至此,仿佛步入世外桃源。 ...
  
  宝纶阁 [黄山] [138]
  位于徽州区呈坎村,距屯溪26公里。是安徽省迄今保留明代彩画及祠堂最完整的一组家庙建筑。明万历间(1573--1620),呈坎人罗应鹤曾任御史、大理寺丞、保定巡抚等职,因...
  
  太平桥 [黄山] [131]
  太平桥,位于太白楼之前,俗称河西桥,建于明弘治年间,为多孔巨型石拱桥的代表。传说,古代民间只准建单孔桥,造双孔便有欺君之罪。歙县一寡妇为修善事,建造了这座16孔桥,因为...
  
  南樵楼 [黄山] [131]
  南谯楼,俗称24根柱。据地方志记载,此楼建于隋末,宋、明二代多次重建。现存的南谯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而...
  
  卢村 [黄山] [126]
  卢村位于宏村以北1公里的地方,参观完宏村顺道去一次卢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卢村古民居群是清朝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其中最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艺术中...
  
  东谯楼 [黄山] [118]
  东谯楼又名阳和门,原为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它与南谯楼咫尺相望。 ...
  
  槐塘 [黄山] [118]
  槐塘位于歙县徽城西郊,是歙县古村落的一颗明珠。相传村里北宋时,有一个叫槐山的学子,进京赶考,考上了状元,因此特意在村中的长方形水塘边种下一棵槐树。后来,村子里就有了这样...
  
  白云 [黄山] [115]
  景区由黄山西大门内的钓桥庵沿白云溪向东,经石人峰、石柱峰、石床峰,长达15里的新铺阶梯通过谷底,一直延伸到天海中海亭,上下高差1000余米。  游客经过钓桥庵和含羞...
  
  夫子峰 [黄山] [108]
  位于三口乡境内黄山夫子峰脚下,是一个景色优美、风景秀丽、集佛教圣地、古桥及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沿途有风景湖、神仙洞、九龙戏水、仙女跳水台、熊猫吃草、青龙潭、神...
  
  新安碑园 [黄山] [108]
  新安碑园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园林式建筑,因陈列帖刻《余清斋》、《清鉴堂》驰名。太白楼清代重修,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楼可依窗观山水胜景,后楼是文人雅士会聚之所,楼厅设置为...
  
  陶行知纪念馆 [黄山] [103]
  陶行知纪念堂在歙县城内。纪念馆旧为崇一学堂,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宋庆龄为陶行知纪念馆题辞称之为:“...
  
  (以上资料待整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7 14:24:56编辑过]

  
--  作者:天歌
--  发布时间:2007/11/27 8:59:05

--  

  以前收集过“黄山36大峰”“黄山36小峰”的资料。
  好像是在《瓯海谜花》或《兰泉谜阵》上有。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7/11/27 14:19:30

--  

  天总辛苦,是否考虑将资料汇集合帖,拾遗补缺,日臻完善?


--  作者:云中藏身
--  发布时间:2007/11/27 19:26:04

--  

  

黄山36大峰名录

1、莲花峰 海拔1864米
  2、光明顶 海拔1860米
  3、炼丹峰 海拔1827米
  4、石门峰 海拔1823米
  5、天都峰 海拔1810米
  6、鳌鱼峰 海拔1780米
  7、莲蕊峰 海拔1770米
  8、玉屏峰 海拔1716米
  9、佛掌峰 海拔1690米
  10、狮子峰 海拔1690米
  11、耕云峰 海拔1685米
  12、始信峰 海拔1683米
  13、云外峰 海拔1680米
  14、丹霞峰 海拔1664米
  15、轩辕峰 海拔1664米
  16、笔架峰 海拔1650米
  17、云门峰 海拔1645米
  18、笔 峰 海拔1650米
  19、圣泉峰 海拔1627米
  20、仙人峰 海拔1610米
  21、翠微峰 海拔1589米
  22、青鸾峰 海拔1589米
  23、石床峰 海拔1574米
  24、老人峰 海拔1530米
  25、棋石峰 海拔1512米
  26、清潭峰 海拔1512米
  27、九龙峰 海拔1510米
  28、叠障峰 海拔1500米
  29、牌坊峰 海拔1500米
  30、钵盂峰 海拔1486米
  31、桃花峰 海拔1460米
  32、布水峰 海拔1450米
  33、朱砂峰 海拔1370米
  34、芙蓉峰 海拔1335米
  35、石人峰 海拔1331米
  36、紫石峰 海拔1120米

黄山36小峰名录

1、白鹅峰 海拔1768米
  2、鼻牛峰 海拔1695米
  3、青蛙峰 海拔1695米
  4、观音峰 海拔1686米
  5、石笋峰 海拔1683米
  6、浮丘峰 海拔1683米
  7、薄刀峰 海拔1677米
  8、紫云峰 海拔1665米
  9、仙女峰 海拔1650米
  10、云际峰 海拔1645米
  11、虾蟆峰 海拔1642米
  12、飞龙峰 海拔1627米
  13、石鼓峰 海拔1590米
  14、金炉峰 海拔1560米
  15、望仙峰 海拔1544米
  16、鸡公峰 海拔1520米
  17、仙都峰 海拔1513米
  18、上升峰 海拔1510米
  19、五老峰 海拔1485米
  20、引针峰 海拔1481米
  21、石柱峰 海拔1477米
  22、驼背峰 海拔1469米
  23、合掌峰 海拔1455米
  24、容成峰 海拔1450米
  25、卧云峰 海拔1438米
  26、骆驼峰 海拔1436米
  27、眉毛峰 海拔1430米
  28、书箱峰 海拔1386米
  29、宝塔峰 海拔1314米
  30、槛窗峰 海拔1222米
  31、罗汉峰 海拔1157米
  32、采石峰 海拔1122米
  33、枕头峰 海拔1005米
  34、醉翁峰 海拔1004米
  35、道人峰 海拔988米
  36、香炉峰 海拔945米


--  作者:昆仑山人
--  发布时间:2007/11/27 22:35:54

--  

   呵呵,各位辛苦!我前些时候从其他渠道也作了收集,有景点、景观、胜迹,按72主景、套景中景进行整理。跟上面有不少重复处,也有不同的地方。难加区分,就一并帖出来吧!
  
  

1、翡翠谷(情人谷

谷中有著名的龙凤池、花镜池、绿珠池、玉环池、白鹿池、雷雨池、天鹅池、天池等。

2光明顶

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3、莲花峰

位于玉屏楼北侧。从莲花岭莲花峰顶的1.5公里路上,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登临峰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和长江。

4梦幻景区

峡谷由南部石柱峰、石床峰,东部的薄刀峰、飞来石,背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东北面的的九龙峰、云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围成。谷中名峰古木,巧石林立,可见“仙人晒靴”、“文王拉车”、“武松打虎”等怪石;双龙松悬立崖边;丹霞峰、九龙峰、石床峰、石柱峰、薄刀峰等群峰耸立。

5排云亭

位于北海最西部。排云亭处有一株“破石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树根深扎石中,将整块石头劈裂成三块。树高6.4米,有150年的树龄。

6天都峰

峰内有仙人把洞门、鲫鱼背、天桥、百丈云梯、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观音、金鸡叫天门、二僧朝佛等景点。

7迎客松

位于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出。树高10米左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

8白鹅岭

从岭南下道有石级山道四百多阶,十分陡峭,俗称“四百踏”,可至云谷寺,即云谷索道下站。云谷索道途中景点“喜鹊登梅”处有一株“梅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白鹅岭途中,有一株松树如绿孔雀昂首挺立,故名“孔雀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9丹霞峰

位于黄山西海大峡谷东端,石鼓峰西海门途中。峰下有红水源,水入丹霞溪。峰前有“达摩面壁”,东边有“白马驮经”,两石惟妙惟肖,其态可掬。

10飞来石飞来峰、仙桃峰

12米、重600吨,底部和山峰豁然分开,似天外飞来,故名。

11翡翠池古油潭)

芙蓉峰1公里,此潭由夹岸山岩及上下两巨石天然构成。深约10米,长约15米,宽约8米。

12黄山温泉

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逍遥溪贯穿其中。

13龙源九龙瀑

谷中有众多的天然龙景大观,是龙的世界。从下至上,龙景依次有龙女潭、戏珠池、牧龙池、龙禅院、双龙瀑、青龙涧、九曲峡、九龙瀑、龙舟石、螭龙潭、龙盘岛、虬龙潭、蛟龙潭、天鼓石等。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竹海,及栖息其中的无数珍禽异兽。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顿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瀑潭一体,兼有飞瀑和彩潭之双胜。

14梦笔生花(笔峰)

笔峰在黄山东北部、北海宾馆右侧散花坞内,与笔架峰相近。在松海中有一石挺出,平空耸立,下圆上尖,像一枝书法家的斗笔。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奇巧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名。
  15潜口古建筑群

十余座明代古建筑是:荫秀桥、石牌坊、善化亭、乐善堂、曹门厅、方观田宅、司谏第、吴建华宅、方文泰宅、苏雪痕宅等。

荫秀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为单孔拱桥。
   石牌坊: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牌坊正面无题字,只雕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鬼”,手里拿着一支笔,脚上踏着一只方形大斗。
   善化亭: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步出善化亭,顺山而上,即见第一座民宅“善堂”,又称耄耋厅,建于明代中叶。
   曹门厅:于明嘉靖年间。建筑宏伟,为一般祠堂所不及。
   方观田宅:是一座明代徽州普通农民住宅,建于明代中期。

司谏第:建于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为明厅式的文化型建筑。

16人字瀑

瀑布中间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级,游人拾级而上,有如罗汉升天,故名“罗汉级”。桃花峰半山间有观瀑楼,是观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古名“飞雨来”,位于温泉旁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海拔660米,一源二流,形似“人”字,而得名。又因像两条白龙飞流直下,而有“双龙飞瀑”之称。

17狮子峰

狮头昂向丹霞峰清凉台落于狮腰处;曙光亭位于狮尾;而狮子张嘴的地方是原狮林精舍。精舍附近有扇子、麒麟等奇松和薄团、凤凰等古柏,又有四季喷涌的天眼泉和古木参天的万松林。登顶狮子峰,丹霞、石鼓、石门、棋石、白鹅、始信诸峰及贡阳山、光明顶等,尽入眼帘。

18始信峰

石笋峰、上升峰左右陪衬,成鼎足之势,峰巅有渡仙桥,桥畔石隙有状似接引仙人渡桥的接引松石笋峰上可观赏众多奇石。其中“石笋矼”号称“黄山第一奇观”,“十八罗汉朝南海”维妙维肖,引人入胜。峰顶有一平台,古代文人雅士常登峰揽景,饮酒抚琴,故有“琴台”之称。

此处汇聚了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等黄山名松和石笋矼、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石。

19双龙松

位于西海门回音壁对面。古松分作两干,从石壁隙缝中伸出,盘旋虬曲于悬崖峭壁之上,形似双龙嬉戏于云海松涛之中,故名。

20鳌鱼峰

此峰形似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气吞山河之势。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是海拔1780米的鳌鱼峰。

21百丈瀑

黄山南部,邻近温泉景区清潭、紫石峰之间。附近有百丈台,在台上观瀑,效果更佳,台前建有观瀑亭。百丈瀑高近百米,宽约50米。瀑水顺千尺悬岩而下,形成百丈瀑布,故名,是黄山三大瀑布之一。枯水季节时,涓涓细流,如轻纱缥缈,称百丈泉

22慈光阁

始建于明代,曾是徽、宣两州禅林之首。位于温泉北部端点,距温泉1.5公里。

23芙蓉谷春之谷)

位于黄山北麓芙蓉峰脚下,位于黄山北大门,距城区10公里。上至黄山北海西海,下至黄碧潭,纵深10公里,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磷峋,谷中有大小翡翠潭池100多个,波光丽影、斑澜纷呈,娇艳如盛开的芙蓉。

24花山谜窟

石窟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清凉宫宏伟雄浑, 环溪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石窟内重多的巨石和石雕,似禽似兽,如亭如榭,栩栩如生,浑如天然,被誉为一座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

25松谷庵

位于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始建于宋宝佑年间。明代宣德年间重建,改观为寺,名松谷庵。

26松鼠跳天都

黄山中部,站在玉屏楼前方望去,可以看见耕云峰顶一怪石,如同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拖着长长的尾巴,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高耸入云的天都峰,故名。

27太平湖

有“东方日内瓦”、“水中黄山”、“未经雕琢的翡翠”之美誉。整个太平湖共分为共幸、广阳、黄荆、龙门、三门等五大景区,主要景点有:西山观鱼、平龙山采茶、三峡水趣、桂林小景、鳄鱼戏水、蘑菇松、眉毛峰樵山神仙洞等自然景区和新建的白鹭洲乐园、黄金岛植物园、猴岛、鹿岛、蛇岛金盆湾旅游度假区

28天海

位于鳌鱼峰之北,炼丹峰之西,为黄山前、后、东、西四海之中,光明顶之南,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观。

29屯溪老街

全长1.5公里,街宽7米,老街店面一般都不大,但内进较深,形成“前店后坊”、“前店后库”、“前店后户”的特殊结构,因更显老街的“老滋老味”。
  30卧龙松

位于卧云峰,地处始信峰东侧,旧志所记九大名松之二。原先的卧龙松在文殊院道中,不知何年“破壁飞去”。现在所指的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东侧悬崖石壁中。

31五龙潭

位于青龙潭上方,呈长方形,其水如墨,有几条小瀑布倾注潭中。潭岩两侧刻有巨大的“龙”、“虎”二字,和乌龙将军像。在翡翠池不远的松谷溪中。从石笋矼、狮子峰等处流下的溪水在在落差大的地方,长期冲蚀而成5个深潭,分为青龙潭、乌龙潭、赤龙潭、白龙潭老龙潭

32玉屏楼

位于玉屏峰的左侧,而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维妙维肖。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

33云谷寺

位于黄山风景区东部,海拔890米。明万历间在此建掷钵禅院,崇帧时改名云谷寺。现寺庙已不复存在,原址上建起了集徽派建筑精华的“云谷山庄”宾馆。云谷寺周围松竹繁茂,有千年银杏、异萝奇松、狮子抢球、千古石、仙人榜、灵锡泉等景和钵盂、眉毛、罗汉、香炉诸峰。

34宝塔峰

位于黄山北部,书箱、望仙两峰间,海拔1314米。此峰近旁有“仙人观榜”、“仙人铺路”诸巧石景观。

35步仙桥

此桥将梦幻景区天海、白云景区连接在一起,一头通向黄山西大门钓桥庵,一头可通天海

36程氏三宅

在屯溪区柏树街,有三处明代古建筑,位于屯溪柏树东里巷6号、7号、28号。为明代成化年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所建,名“程氏三宅”。程氏三宅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专家傅喜年教授誉为“明代民居之瑰宝”。

37浮丘峰

此峰海拔1683米。峰顶有浮丘仙坛,稍下有浮丘庙,再下有浮丘观(唐代中和年间拆毁);峰下有浮丘源(即五云源),自源中流出之溪叫“浮丘溪”(又称“浮溪”),南流三一十里始汇入曹公溪

38关公挡曹

在上升峰的腰部,直立二石如人,上下相峙。上者顶生奇松状若盔缨,形同气宇轩昂的武将;下者头戴平顶官帽,身穿袍服,神色慌张,似一文官。由此,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关羽华容道挡曹操的情节,故名。

39黑虎松

黄山十大名松之一,树高15米,冠盖投影面达100平方米,据推算已有700树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0虎头岩山君岩

此岩“负山而立,昂首作咆哮之状”,因形似虎头,故名。

41回音壁

此处下临深达百米的白云大峡谷,又面对峭壁,如游人在此高呼,声音就会从峰壁、深谷返回,连续出现回音,令人奇中生趣,玩味无穷。

42轿顶峰

位于松谷道中,紧邻书箱峰,海拔1032米。峰状似轿顶,故名。近旁有刘门亭诸景。

43接引松

桥头有一老松,侧向对崖伸枝如臂,似要为人引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三。

44金鸡叫天门

半山寺前仰观天都峰老人峰上,有一石如雄鸡,头朝天门坎,振翅欲啼。半山寺路侧岩壁上,刻有“空中闻天鸡”五字。

45立马峰大石壁

位于慈光阁前方、立马桥头对面,壁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个大字,堪称全山石刻之冠。

46连理松

黄山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自“黑虎松”去“始信峰”途中左侧。树高20多米,在离地2米处树分两干,并蒂齐肩,其粗细、高低几乎一模一样。

47龙爪松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根系粗大,主根深扎岩中,5条支根裸露于外,树高12.5米,树龄约300年。

48牌坊峰

此峰海拔1500米,因峰状如一座巨石牌坊,拔地而起,故名。近旁有“仙人晒靴”、“武松打虎”等景观。

49麒麟松

其胸径50厘米,在树高l5米处分作两干,分别朝东西方向斜展生长,高低错落。高枝如麟角,低枝似麟尾,主干树皮如麟甲斑斑,酷似麒麟之态,故名。位于狮子峰腰,靠近狮子林精舍

50清凉台

位于狮子峰腰,又名“法合石”,亦称北海的风景窗,是观云海、日出的理想之地。

51清潭峰

位于黄山东南部,海拔1512米。峰的西侧有水源,所出山泉顺千尺悬岩而下,形成百丈瀑布(又称百丈泉),瀑下为清潭百丈潭,潭水流人逍遥溪,峰以潭而得名。

52三叠泉

泉水下泻,沿石壁流经三个陡坎而成为三叠,自高岩向白云溪中奔注,犹若飞龙破壁而去,故名。由虎头岩上行二里,至鸣弦泉附近。

53扇子松

清凉台栏俯视,可见扇子松形如展开的折扇,扇面平整,松针青翠如染,故名。

54圣泉峰

此峰海拔1627米,两端大,中间小,形如腰鼓,险不可攀。

55十八罗汉望南海

石笋矼上有一排石人。有的矗立峰头,有的静坐松下,有的手持雨伞,有的携杖缓行,形态各异。他们腾云劈雾,个个都面向南方进发,故名。

56石床峰

此峰海拔1574米,峰下有石室,深约30米,俗名“观音崖”,室内有“观音打坐”石。

57石人峰

位于黄山西南部,石床峰之西,近靠石柱峰,海拔1310米。峰体小而险峻,峰顶有石酷似两位相对而坐的老人。餐风饮露,沧海变迁,始终不改,由此得名。

58石笋矼

位于“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怪石参差,有“十八罗汉朝南海”、“立佛石”等名胜。

59石柱峰

位于黄山西海西南面,石床峰云际峰之间,海拔1477米。峰下有石壁源,附近有“仙人踩高跷”等巧石景观。

60书箱峰

位于黄山北部,近靠鸡公峰,与宝塔峰隔谷相峙,海拔1386米。峰壁裂隙酷似古代秀才用的书箱,故名。

61曙光亭

位于黄山北海景区北海宾馆对面的狮子峰背尾部,下临散花坞,面对始信峰。立于亭旁,东可观始信峰上升峰之间的 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峰怪石;北可看云涛铺锦;西可览狮子峰诸名胜。

62松林峰

此峰东北连丹霞峰、近靠排云亭,海拔1310米。因漫山为松林覆盖,中无杂木,不露巅顶,故名。峰下有松林溪和作为黄山黄连重要产地的黄连源

63桃花峰

位于黄山南端,西连云门峰,与紫石峰汤泉溪相望,海拔1460米。此峰土质肥沃,草木繁盛。早先峰上多桃树,人称十里桃花峰,至今仍盛开不衰。

64桃花溪

位于桃花峰下。上自桃花源,下至名泉桥。汇莲花朱砂白云天都阴坑诸水,下注汤泉溪。若将中段的汤泉溪和下段的逍遥溪一并算上,全长约10公里。

65武松打虎

西海排云亭前右侧峰腰,有一石好似勇士振臂而立,威风凛凛;下方有一石形如猛虎,昂首怒吼,凶猛异常。双石呈现出猛虎后爪着地,两只前爪扑在勇士身上,勇士则用左手叉住猛虎下颌,右手举拳欲击的摸样,形似武松打虎,故得此名。

66仙人踩高跷

排云亭前,远瞰正前方,可见有一石,下端极细,似一根根子插在地上,上端若一人直立,身子向前微倾,其状酷似民间游乐节目“踩高跷”。

67仙人晒靴

西海排云亭前左侧近处,峰顶有一石如一只古靴倒置在石台上,名为“仙人晒靴”。

68云际峰

位于黄山风景区西部,海拔1645米。因为山峰周围常有云雾萦绕,峰顶峭拔,直插云际,又当乌云降而将千山隐蔽时,唯有此峰常遥浮于云海边,故名。峰上有藏云洞,远望洞口,常遮蔽于烟雾之中。

69云门峰

位于黄山西南部,石柱峰南面,海拔1645米。此峰岩壁分开如门,相对而工,高入天际,唯有云气可从中穿梭而过,故名。因两壁对峙,似一把剪刀,又名“剪刀峰”。 峰下有云门源云门溪,水自“门”中流出,向东南而去。峰上有“笠人石”、“狮虎争食”等奇景。

70朱砂峰

位于黄山东南,青鸾峰南面,海拔1370米。峰之半壁,有朱砂岩,岩上有朱砂洞,峰下有朱砂源、朱砂溪

71紫石峰

此峰海拔1122米。峰下有汤泉溪,溪畔有温泉浴室温泉游泳池等。

72醉石

温泉汤岭道中,鸣弦泉左侧,有一斜立巨石, 旧传李白曾来这里饮酒听乐,乐而忘返,醉卧石中,故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7 23:08:07编辑过]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7/11/28 0:06:32

--  

  楼上列位辛苦,改天烦请哪位仁兄整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8 0:07:56编辑过]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265.62500毫秒。查询数据库5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