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谜山瑰宝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87) ---- 【谜材】1248:黄山风景(完善中)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7&id=89744) |
|||||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7/11/27 0:46:40 -- 【谜材】1248:黄山风景(完善中)
[此贴子已经被天歌于2007-11-28 9:40:10编辑过] |
|||||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7/11/27 0:54:12 -- 黄山景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7 14:24:56编辑过] |
|||||
-- 作者:天歌 -- 发布时间:2007/11/27 8:59:05 -- 以前收集过“黄山36大峰”“黄山36小峰”的资料。 |
|||||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7/11/27 14:19:30 -- 天总辛苦,是否考虑将资料汇集合帖,拾遗补缺,日臻完善? |
|||||
-- 作者:云中藏身 -- 发布时间:2007/11/27 19:26:04 --
黄山36大峰名录 1、莲花峰 海拔1864米 黄山36小峰名录 1、白鹅峰 海拔1768米 |
|||||
-- 作者:昆仑山人 -- 发布时间:2007/11/27 22:35:54 -- 呵呵,各位辛苦!我前些时候从其他渠道也作了收集,有景点、景观、胜迹,按72主景、套景中景进行整理。跟上面有不少重复处,也有不同的地方。难加区分,就一并帖出来吧! 1、翡翠谷(情人谷): 谷中有著名的龙凤池、花镜池、绿珠池、玉环池、白鹿池、雷雨池、天鹅池、天池等。 2、光明顶: 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3、莲花峰: 位于玉屏楼北侧。从莲花岭到莲花峰顶的1.5公里路上,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登临峰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和长江。 4、梦幻景区: 峡谷由南部石柱峰、石床峰,东部的薄刀峰、飞来石,背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东北面的的九龙峰、云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围成。谷中名峰古木,巧石林立,可见“仙人晒靴”、“文王拉车”、“武松打虎”等怪石;双龙松悬立崖边;丹霞峰、九龙峰、石床峰、石柱峰、薄刀峰等群峰耸立。 5、排云亭: 位于北海最西部。排云亭处有一株“破石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树根深扎石中,将整块石头劈裂成三块。树高6.4米,有150年的树龄。 6、天都峰: 峰内有仙人把洞门、鲫鱼背、天桥、百丈云梯、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观音、金鸡叫天门、二僧朝佛等景点。 7、迎客松: 位于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出。树高10米左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 8、白鹅岭: 从岭南下道有石级山道四百多阶,十分陡峭,俗称“四百踏”,可至云谷寺,即云谷索道下站。云谷索道途中景点“喜鹊登梅”处有一株“梅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白鹅岭途中,有一株松树如绿孔雀昂首挺立,故名“孔雀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9、丹霞峰: 位于黄山西海大峡谷东端,石鼓峰至西海门途中。峰下有红水源,水入丹霞溪。峰前有“达摩面壁”,东边有“白马驮经”,两石惟妙惟肖,其态可掬。 10、飞来石(飞来峰、仙桃峰): 高12米、重600吨,底部和山峰豁然分开,似天外飞来,故名。 11、翡翠池(古油潭): 距芙蓉峰1公里,此潭由夹岸山岩及上下两巨石天然构成。深约10米,长约15米,宽约8米。 12、黄山温泉: 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 13、龙源九龙瀑: 谷中有众多的天然龙景大观,是龙的世界。从下至上,龙景依次有龙女潭、戏珠池、牧龙池、龙禅院、双龙瀑、青龙涧、九曲峡、九龙瀑、龙舟石、螭龙潭、龙盘岛、虬龙潭、蛟龙潭、天鼓石等。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竹海,及栖息其中的无数珍禽异兽。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顿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瀑潭一体,兼有飞瀑和彩潭之双胜。 14、梦笔生花(笔峰): 笔峰在黄山东北部、北海宾馆右侧散花坞内,与笔架峰相近。在松海中有一石挺出,平空耸立,下圆上尖,像一枝书法家的斗笔。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奇巧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名。 十余座明代古建筑是:荫秀桥、石牌坊、善化亭、乐善堂、曹门厅、方观田宅、司谏第、吴建华宅、方文泰宅、苏雪痕宅等。 荫秀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为单孔拱桥。 司谏第:建于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为明厅式的文化型建筑。 16、人字瀑: 瀑布中间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级,游人拾级而上,有如罗汉升天,故名“罗汉级”。桃花峰半山间有观瀑楼,是观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古名“飞雨来”,位于温泉旁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海拔660米,一源二流,形似“人”字,而得名。又因像两条白龙飞流直下,而有“双龙飞瀑”之称。 17、狮子峰: 狮头昂向丹霞峰,清凉台落于狮腰处;曙光亭位于狮尾;而狮子张嘴的地方是原狮林精舍。精舍附近有扇子、麒麟等奇松和薄团、凤凰等古柏,又有四季喷涌的天眼泉和古木参天的万松林。登顶狮子峰,丹霞、石鼓、石门、棋石、白鹅、始信诸峰及贡阳山、光明顶等,尽入眼帘。 18、始信峰: 石笋峰、上升峰左右陪衬,成鼎足之势,峰巅有渡仙桥,桥畔石隙有状似接引仙人渡桥的接引松。石笋峰上可观赏众多奇石。其中“石笋矼”号称“黄山第一奇观”,“十八罗汉朝南海”维妙维肖,引人入胜。峰顶有一平台,古代文人雅士常登峰揽景,饮酒抚琴,故有“琴台”之称。 此处汇聚了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等黄山名松和石笋矼、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石。 19、双龙松: 位于西海门回音壁对面。古松分作两干,从石壁隙缝中伸出,盘旋虬曲于悬崖峭壁之上,形似双龙嬉戏于云海松涛之中,故名。 20、鳌鱼峰: 此峰形似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气吞山河之势。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是海拔1780米的鳌鱼峰。 21、百丈瀑: 黄山南部,邻近温泉景区,清潭、紫石峰之间。附近有百丈台,在台上观瀑,效果更佳,台前建有观瀑亭。百丈瀑高近百米,宽约50米。瀑水顺千尺悬岩而下,形成百丈瀑布,故名,是黄山三大瀑布之一。枯水季节时,涓涓细流,如轻纱缥缈,称百丈泉。 22、慈光阁: 始建于明代,曾是徽、宣两州禅林之首。位于温泉北部端点,距温泉1.5公里。 23、芙蓉谷(春之谷): 位于黄山北麓芙蓉峰脚下,位于黄山北大门,距城区10公里。上至黄山北海和西海,下至黄碧潭,纵深10公里,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磷峋,谷中有大小翡翠潭池100多个,波光丽影、斑澜纷呈,娇艳如盛开的芙蓉。 24、花山谜窟: 石窟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清凉宫宏伟雄浑, 环溪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石窟内重多的巨石和石雕,似禽似兽,如亭如榭,栩栩如生,浑如天然,被誉为一座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 25、松谷庵: 位于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始建于宋宝佑年间。明代宣德年间重建,改观为寺,名松谷庵。 26、松鼠跳天都: 黄山中部,站在玉屏楼前方望去,可以看见耕云峰顶一怪石,如同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拖着长长的尾巴,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高耸入云的天都峰,故名。 27、太平湖: 有“东方日内瓦”、“水中黄山”、“未经雕琢的翡翠”之美誉。整个太平湖共分为共幸、广阳、黄荆、龙门、三门等五大景区,主要景点有:西山观鱼、平龙山采茶、三峡水趣、桂林小景、鳄鱼戏水、蘑菇松、眉毛峰及樵山神仙洞等自然景区和新建的白鹭洲乐园、黄金岛植物园、猴岛、鹿岛、蛇岛及金盆湾旅游度假区。 28、天海: 位于鳌鱼峰之北,炼丹峰之西,为黄山前、后、东、西四海之中,光明顶之南,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观。 29、屯溪老街: 全长1.5公里,街宽7米,老街店面一般都不大,但内进较深,形成“前店后坊”、“前店后库”、“前店后户”的特殊结构,因更显老街的“老滋老味”。 位于卧云峰,地处始信峰东侧,旧志所记九大名松之二。原先的卧龙松在文殊院道中,不知何年“破壁飞去”。现在所指的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东侧悬崖石壁中。 31、五龙潭: 位于青龙潭上方,呈长方形,其水如墨,有几条小瀑布倾注潭中。潭岩两侧刻有巨大的“龙”、“虎”二字,和乌龙将军像。在翡翠池不远的松谷溪中。从石笋矼、狮子峰等处流下的溪水在在落差大的地方,长期冲蚀而成5个深潭,分为青龙潭、乌龙潭、赤龙潭、白龙潭和老龙潭。 32、玉屏楼: 位于玉屏峰的左侧,而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维妙维肖。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 33、云谷寺: 位于黄山风景区东部,海拔890米。明万历间在此建掷钵禅院,崇帧时改名云谷寺。现寺庙已不复存在,原址上建起了集徽派建筑精华的“云谷山庄”宾馆。云谷寺周围松竹繁茂,有千年银杏、异萝奇松、狮子抢球、千古石、仙人榜、灵锡泉等景和钵盂、眉毛、罗汉、香炉诸峰。 34、宝塔峰: 位于黄山北部,书箱、望仙两峰间,海拔1314米。此峰近旁有“仙人观榜”、“仙人铺路”诸巧石景观。 35、步仙桥: 此桥将梦幻景区和天海、白云景区连接在一起,一头通向黄山西大门钓桥庵,一头可通天海。 36、程氏三宅: 在屯溪区柏树街,有三处明代古建筑,位于屯溪柏树东里巷6号、7号、28号。为明代成化年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所建,名“程氏三宅”。程氏三宅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专家傅喜年教授誉为“明代民居之瑰宝”。 37、浮丘峰: 此峰海拔1683米。峰顶有浮丘仙坛,稍下有浮丘庙,再下有浮丘观(唐代中和年间拆毁);峰下有浮丘源(即五云源),自源中流出之溪叫“浮丘溪”(又称“浮溪”),南流三一十里始汇入曹公溪。 38、关公挡曹: 在上升峰的腰部,直立二石如人,上下相峙。上者顶生奇松状若盔缨,形同气宇轩昂的武将;下者头戴平顶官帽,身穿袍服,神色慌张,似一文官。由此,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关羽华容道挡曹操的情节,故名。 39、黑虎松: 黄山十大名松之一,树高15米,冠盖投影面达100平方米,据推算已有700树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0、虎头岩(山君岩): 此岩“负山而立,昂首作咆哮之状”,因形似虎头,故名。 41、回音壁: 此处下临深达百米的白云大峡谷,又面对峭壁,如游人在此高呼,声音就会从峰壁、深谷返回,连续出现回音,令人奇中生趣,玩味无穷。 42、轿顶峰: 位于松谷道中,紧邻书箱峰,海拔1032米。峰状似轿顶,故名。近旁有刘门亭诸景。 43、接引松: 桥头有一老松,侧向对崖伸枝如臂,似要为人引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三。 44、金鸡叫天门: 在半山寺前仰观天都峰腰老人峰上,有一石如雄鸡,头朝天门坎,振翅欲啼。半山寺路侧岩壁上,刻有“空中闻天鸡”五字。 45、立马峰大石壁: 位于慈光阁前方、立马桥头对面,壁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个大字,堪称全山石刻之冠。 46、连理松: 黄山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自“黑虎松”去“始信峰”途中左侧。树高20多米,在离地2米处树分两干,并蒂齐肩,其粗细、高低几乎一模一样。 47、龙爪松: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根系粗大,主根深扎岩中,5条支根裸露于外,树高12.5米,树龄约300年。 48、牌坊峰: 此峰海拔1500米,因峰状如一座巨石牌坊,拔地而起,故名。近旁有“仙人晒靴”、“武松打虎”等景观。 49、麒麟松: 其胸径50厘米,在树高l.5米处分作两干,分别朝东西方向斜展生长,高低错落。高枝如麟角,低枝似麟尾,主干树皮如麟甲斑斑,酷似麒麟之态,故名。位于狮子峰腰,靠近狮子林精舍。 50、清凉台: 位于狮子峰腰,又名“法合石”,亦称北海的风景窗,是观云海、日出的理想之地。 51、清潭峰: 位于黄山东南部,海拔1512米。峰的西侧有水源,所出山泉顺千尺悬岩而下,形成百丈瀑布(又称百丈泉),瀑下为清潭和百丈潭,潭水流人逍遥溪,峰以潭而得名。 52、三叠泉: 泉水下泻,沿石壁流经三个陡坎而成为三叠,自高岩向白云溪中奔注,犹若飞龙破壁而去,故名。由虎头岩上行二里,至鸣弦泉附近。 53、扇子松: 凭清凉台栏俯视,可见扇子松形如展开的折扇,扇面平整,松针青翠如染,故名。 54、圣泉峰: 此峰海拔1627米,两端大,中间小,形如腰鼓,险不可攀。 55、十八罗汉望南海: 在石笋矼上有一排石人。有的矗立峰头,有的静坐松下,有的手持雨伞,有的携杖缓行,形态各异。他们腾云劈雾,个个都面向南方进发,故名。 56、石床峰: 此峰海拔1574米,峰下有石室,深约30米,俗名“观音崖”,室内有“观音打坐”石。 57、石人峰: 位于黄山西南部,石床峰之西,近靠石柱峰,海拔1310米。峰体小而险峻,峰顶有石酷似两位相对而坐的老人。餐风饮露,沧海变迁,始终不改,由此得名。 58、石笋矼: 位于“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怪石参差,有“十八罗汉朝南海”、“立佛石”等名胜。 59、石柱峰: 位于黄山西海西南面,石床峰与云际峰之间,海拔1477米。峰下有石壁源,附近有“仙人踩高跷”等巧石景观。 60、书箱峰: 位于黄山北部,近靠鸡公峰,与宝塔峰隔谷相峙,海拔1386米。峰壁裂隙酷似古代秀才用的书箱,故名。 61、曙光亭: 位于黄山北海景区北海宾馆对面的狮子峰背尾部,下临散花坞,面对始信峰。立于亭旁,东可观始信峰与上升峰之间的 “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峰怪石;北可看云涛铺锦;西可览狮子峰诸名胜。 62、松林峰: 此峰东北连丹霞峰、近靠排云亭,海拔1310米。因漫山为松林覆盖,中无杂木,不露巅顶,故名。峰下有松林溪和作为黄山黄连重要产地的黄连源。 63、桃花峰: 位于黄山南端,西连云门峰,与紫石峰隔汤泉溪相望,海拔1460米。此峰土质肥沃,草木繁盛。早先峰上多桃树,人称“十里桃花峰”,至今仍盛开不衰。 64、桃花溪: 位于桃花峰下。上自桃花源,下至名泉桥。汇莲花、朱砂、白云、天都、阴坑诸水,下注汤泉溪。若将中段的汤泉溪和下段的逍遥溪一并算上,全长约10公里。 65、武松打虎: 西海排云亭前右侧峰腰,有一石好似勇士振臂而立,威风凛凛;下方有一石形如猛虎,昂首怒吼,凶猛异常。双石呈现出猛虎后爪着地,两只前爪扑在勇士身上,勇士则用左手叉住猛虎下颌,右手举拳欲击的摸样,形似武松打虎,故得此名。 66、仙人踩高跷: 在排云亭前,远瞰正前方,可见有一石,下端极细,似一根根子插在地上,上端若一人直立,身子向前微倾,其状酷似民间游乐节目“踩高跷”。 67、仙人晒靴: 在西海排云亭前左侧近处,峰顶有一石如一只古靴倒置在石台上,名为“仙人晒靴”。 68、云际峰: 位于黄山风景区西部,海拔1645米。因为山峰周围常有云雾萦绕,峰顶峭拔,直插云际,又当乌云降而将千山隐蔽时,唯有此峰常遥浮于云海边,故名。峰上有藏云洞,远望洞口,常遮蔽于烟雾之中。 69、云门峰: 位于黄山西南部,石柱峰南面,海拔1645米。此峰岩壁分开如门,相对而工,高入天际,唯有云气可从中穿梭而过,故名。因两壁对峙,似一把剪刀,又名“剪刀峰”。 峰下有云门源、云门溪,水自“门”中流出,向东南而去。峰上有“笠人石”、“狮虎争食”等奇景。 70、朱砂峰: 位于黄山东南,青鸾峰南面,海拔1370米。峰之半壁,有朱砂岩,岩上有朱砂洞,峰下有朱砂源、朱砂溪。 71、紫石峰: 此峰海拔1122米。峰下有汤泉溪,溪畔有温泉浴室和温泉游泳池等。 72、醉石: 温泉至汤岭道中,鸣弦泉左侧,有一斜立巨石, 旧传李白曾来这里饮酒听乐,乐而忘返,醉卧石中,故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7 23:08:07编辑过] |
|||||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7/11/28 0:06:32 -- 楼上列位辛苦,改天烦请哪位仁兄整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8 0:07:56编辑过] |
![]() |
|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