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谜山瑰宝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87)
----  【谜材】1051:棋经十三篇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7&id=66897)

--  作者:守阙园主
--  发布时间:2007/4/22 21:58:27

--  【谜材】1051:棋经十三篇

棋经十三篇

        宋·张儗 (皇祐中 学士)
《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言谭《新论》曰:
“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
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
则守边隅,趍作罫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弈棋之道,从来
尚矣。今取胜败之要,分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尔。

○论局篇第一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主,据
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
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
阴阳。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罫。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
及今,弈者无同局。《传》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
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而算
胜者,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
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权舆篇第三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坼二斜飞,下
势子一等。立二可以坼三,立三可以坼四,与势子相望可以坼五。近不必
比,远不必乖。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合战篇第四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
常然。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
攻后则瞻前。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
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彼众
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
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必也,四顾其地,
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
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
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虚实篇第五

  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
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一。《传》曰:“见可而进,
知难而退。”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
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
劳者,胜。不战而屈人者,胜。《老子》曰:“自知者明。”

○审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离争,雌雄未决,
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沿边而走,
虽得其生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违,先
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走。机危阵溃,则勿下。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
下之下。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多胜。《易》曰:“穷
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度情篇第八

  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
先验。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
顾者多败。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求己弊不求人之
弊者,益;攻其敌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目凝一局者,其思周;心役他
事者,其虑散。行远而正者吉,机浅而诈者凶。能畏敌者强,谓人莫己若
者亡。意旁通者高,心执一者卑。语默有常,使敌难量。动静无度,招人
所恶。《诗》云:“他人之心,予时度之。”

○斜正篇第九

  或曰:“棋以变诈为务,劫杀为名,岂非诡道耶?”予曰:“不然。”《易》云:“师出以律,否藏凶。”兵本不尚诈,谋言诡行者,乃战国纵
横之说。棋虽小道,实与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下
者,举无思虑,动则变诈。或用手以影其势,或发言以泄其机。得品之上
者,则异于是。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胜
于无胜,灭行于未然。岂假言辞喋喋,手势翩翩者哉?《传》曰:“正而
不谲。”其是之谓欤?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
左投者,有宜右投者。有先着者,有后着者。有紧*(上山下辟)者,有
慢行者。粘子勿前,弃子思后。有始近而终远者,有始少而终多者。
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路虚而无眼,则先觑。无害于他棋,则
做劫。饶路则宜疏,受路则勿战。择地而侵,无碍而进。此皆棋家之幽
微也,不可不知也。《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名数篇第十一

  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
可见。有冲,有斡,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劄,有粘,有顶,有
尖,有觑,有门,有打,有断,有行,有捺,有立,有点,有聚,有跷,
有夹,有拶,有*(上山下辟),有刺,有勒,有扑,有征,有劫,有持,
有杀,有松,有槃。围棋之名,三十有二,围棋之人,意在可周。临局
变化,远近纵横,吾不得而知也。用倖取胜,难逃此名。《传》曰:
“必也,正名乎棋!”

○品格篇第十二

 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
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
未能入格,今不复云 。《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杂说篇第十三

  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约轻于捺,捺轻于*(上山下辟)。夹有
虚实,打有情伪。逢绰多约,遇拶多粘。大眼可赢小眼,斜行不如正行。
两关对直则先觑,前途有碍则勿征。施行未成,不可先动。角盘曲四,
局终乃亡。直四扳六,皆是活棋,花聚透点,多无生路。十字不可先纽,
势子在心,勿打角图。弈不欲数,数则怠,怠则不精。弈不欲疏,疏则
忘,忘则多失。胜不言,败不语。振廉让之风者,君子也;起忿怒之色
者,小人也。高者无亢,卑者无怯。气和而韵舒者,喜其将胜也。心动
而色变者,忧其将败也。赧莫赧于易,耻莫耻于盗。妙莫妙于用松,昏
莫昏于复劫。凡棋直行三则改,方聚四则非。胜而路多,名曰赢局;败
而无路,名曰输筹。皆筹为溢,停路为芇。打筹不得过三,淘子不限其
数。劫有金井、辘轳,有无休之势,有交递之图。弈棋者不可不知也。
凡棋有敌手,有半先,有先两,有桃花五,有北斗七。夫棋者有无之相
生,远近之相成,强弱之相形,利害之相倾,不可不察也。是以安而不
泰,存而不骄。安而泰则危,存而骄则亡。《易》曰:“君子安而不忘
危,存而不忘亡。
○ 跋
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至王琬、
孙侁、郭范、李百祥辈,从皆能诵此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古人谓:“犹槃中去圆,横斜曲直,系于临时,不可尽知。而必可知者,是圆不绊
出于跋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
至王琬、孙侁、郭范、李百祥辈,从皆能诵此
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古人谓:“犹槃中去圆,横斜曲直,系于临
时,不可尽知。而必可知者,是圆不绊出于槃也。”《棋经》,槃也;弈
者,圆也。士君子无所用心,则可欢焉。

---------------根据象数论坛及百度国学资料整理




[此贴子已经被天歌于2007-4-23 13:27:32编辑过]


--  作者:天涯怪客
--  发布时间:2007/4/23 12:47:23

--  

○斜正篇第九中“图胜于无”系“图胜于无”之误也。


--  作者:天歌
--  发布时间:2007/4/23 13:28:57

--  
以下是引用天涯怪客在2007-4-23 12:47:23的发言:

○斜正篇第九中“图胜于无”系“图胜于无”之误也。



已经改好。谢谢:)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156.25000毫秒。查询数据库5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