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谜山瑰宝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87)
----  【谜材】3092:民国时期高校校(院)长 [附:民国高校概况]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7&id=444961)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01:39

--  【谜材】3092:民国时期高校校(院)长 [附:民国高校概况]

   声明:中华国粹网独家谜材,若转发作公开使用,请注明出处:
      中华国粹网 以示对搜材人辛勤劳动之尊重!
 ▃▃▃▃▃▃▃▃▃▃▃▃▃▃▃▃▃▃▃▃▃▃▃▃▃▃▃▃▃▃▃
 ·2~9楼:民国时期高等院校概况·  
 
     民国时期高校校长 
.
            (1912.1—1949.10) 

 ◆ 二字

柏德、包文、毕启、曹锐、陈时、陈垣、陈源、陈柱、程崇、程潜、崔铁、丁颖、

东闵、董泽、范锜、方还、傅铜、高巍、高阳、高智、顾澄、何杰、何廉、何鲁、

何瑶、洪达、胡飞、胡适、胡毅、黄兴、江谦、江庸、姜琦、蒋鹍、居正、赖琏、

雷殷、李定、李鹤、李蒸、梁龙、凌冰、刘斌、刘璟、刘拓、刘湘、刘哲、隆准、

卢前、吕复、罗浚、罗潜、马丁、马杰、马良、梅鹏、潘铮、饶孟、任谦、邵章、

沈克、石瑛、孙科、孙瓃、孙武、谭侃、陶因、滕固、万晋、汪东、王灿、王力、

王宪、吴粹、吴恺、吴康、伍俶、武文、夏葛、向楚、萧遽、萧蘧、萧瑜、熊×、

徐谦、许玑、薛藩、薛愚、严复、颜歆、晏文、姚憾、姚楠、叶培、叶渊、蚁硕、

易玠、曾景、张继、张籁、张骞、张群、张挺、张珽、张瑄、张颐、张云、章益、

赵畸、郑豪、郑华、郑锦、郑瑜、郑愈、钟毅、周达、周尚、周桢、朱端、朱焱、

邹鲁、

 ◆ 三字

安定武、安济安、奥图尔、白鹏飞、白鹏武、包尔汉、鲍鉴清、卞彭民、卜舫济、

蔡孑民、蔡乐生、蔡元培、曹典球、曹惠群、曹云祥、岑麒祥、查良钊、常荫槐、

陈宝泉、陈炳权、陈昌祖、陈大齐、陈岱孙、陈东原、陈杜衡、陈公博、陈果夫、

陈嘉霭、陈剑翛、陈荩民、陈可忠、陈克孚、陈礼江、陈立夫、陈其瑗、陈石孚、

陈石珍、陈思义、陈廷杰、陈锡恩、陈序经、陈选喜、陈延龄、陈衍芬、陈一百、

陈宜恺、陈映璜、陈友松、陈裕光、陈元喜、陈之佛、陈钟凡、陈宗南、陈宗棠、

陈宗莹、程存惠、程鸿书、程其保、程天放、程天固、程孝刚、程演生、程振基、

褚凤仪、褚辅成、褚民谊、褚玉璞、丛达仁、崔戴阳、崔子信、戴传贤、戴粹伦、

戴可光、戴天右、德本康、邓邦逖、邓传楷、邓春膏、邓萃英、邓鸿藩、邓绍先、

邓孝慈、邓胥功、邓芝园、邓植仪、邓芷灵、丁求真、丁文渊、丁燮和、丁绪贤、

丁一鹤、董如令、董授经、董绶经、董洗凡、杜叔机、杜重远、杜佐周、段锡朋、

藩慎明、樊正康、樊仲云、范会国、范源濂、方叔轩、方万邦、方兴成、方永蒸、

方宗鳌、费佩德、冯熙运、冯友兰、冯芝惠、冯紫岗、符鼎升、符志逵、傅斯年、

高承元、高鲁甫、高其冰、高时臻、高文翰、高显鉴、郜重魁、戈绍龙、葛成勋、

葛赉恩、巩秉秋、古底克、顾德铭、顾孟余、顾视高、顾宜孙、顾毓琦、顾毓琇、

关赓麟、管天地、管泽民、桂崇基、郭葆琳、郭秉文、郭公木、郭冠杰、郭仁远、

郭任远、郭荫棠、郭元旋、韩清泉、韩蕴珊、郝象吾、何北衡、何炳松、何公敢、

何公敏、何国荣、何焕奎、何家遹、何爵之、何联奎、何其巩、何世祯、何思源、

何衍浚、何玉昆、何燏时、何正卓、贺孝齐、赫颖举、洪式闾、洪一达、侯宗濂、

胡博渊、胡道维、胡德恒、胡定安、胡敦复、胡复刚、胡己任、胡仁源、胡汝麟、

胡庶华、胡体乾、胡文耀、胡先骕、胡宪生、胡祥凤、胡雨人、胡元倓、华南生、

华秀开、黄典元、黄范孝、黄华表、黄惠平、黄际遇、黄季陆、黄麟书、黄佩德、

黄朴心、黄曝寰、黄榕增、黄士衡、黄文山、黄希声、黄旭初、黄毅云、黄钰生、

黄元彬、黄兆翔、黄震亚、姬振铎、冀贡泉、贾云鹏、简浩然、江国舆、江良规、

江天铎、姜荣章、姜作周、蒋梦麟、蒋维乔、蒋智由、蒋中正、金登澄、金其眉、

金忍百、金向洙、金曾澄、康辛元、柯成懋、柯凌汉、柯育甫、孔明道、孔庆周、

孔祥熙、劳君展、雷沛鸿、雷寿寰、雷铸寰、雷祚雯、黎锦熙、黎庆恩、黎世衡、

黎照寰、李步青、李萃阳、李登辉、李鼎勋、李光清、李垕身、李焕桑、李季谷、

李季伟、李建勋、李锦纶、李景沁、李敬斋、李镜湖、李镜蓉、李麟玉、李培恩、

李谦若、李权时、李权享、李圣五、李寿雍、李书华、李书田、李顺卿、李四光、

李为涟、李惟宁、李锡恩、李相勖、李向渔、李一殴、李应林、李余庆、李雨生、

李煜瀛、李毓尧、李运华、李植藩、李志敏、李宗恩、李祖蔚、梁伯强、梁敬敦、

梁龙光、梁实秋、梁志宸、廖菖民、廖竞存、廖世承、林长民、林凤眠、林济青、

林继庸、林景润、林礼铨、林励儒、林素园、林文庆、林希谦、林一民、林云陔、

林植夫、林仲易、林卓然、凌鸿勋、凌敏猷、凌舒模、凌宪扬、刘百昭、刘伯昭、

刘崇本、刘凤年、刘凤竹、刘光华、刘季洪、刘俊贤、刘明扬、刘迺敬、刘迺仁、

刘奇峰、刘淇恩、刘尚清、刘士训、刘世传、刘树杞、刘树勋、刘天予、刘同彬、

刘同伦、刘文龙、刘文禹、刘仙洲、刘勋麟、刘曜曦、刘贻燕、刘以芬、刘永浩、

刘云筹、刘运筹、刘湛恩、刘真如、刘振华、刘祖霞、柳秉正、柳克准、龙沐勋、

楼光来、卢爱德、卢干东、卢锡荣、鲁涤平、陆凤书、陆近礼、陆侃如、陆梦熊、

陆嗣曾、陆炜士、陆锡君、陆志鸿、陆志廷、陆志韦、路葆清、路荫柽、吕凤子、

罗广瀛、罗家伦、罗良铸、罗明燏、罗清生、罗廷先、罗香林、罗雄才、罗云平、

罗忠忱、罗宗洛、马保之、马桂州、马鹤天、马洪焕、马家驹、马鉴、马景融、

马君武、马邻翼、马齐根、马师儒、马西岭、马相伯、毛邦伟、毛礼锐、茅以升、

梅龚彬、梅贻宝、梅贻琦、孟良佐、孟目的、孟宪荩、孟心如、明恩德、穆恕再、

南以周、宁承恩、欧元怀、潘承寿、潘慎明、潘世兹、潘天寿、盘珠祁、庞敦敏、

庞京南、裴百纳、裴复恒、裴鸿光、彭宜嵩、彭允彝、皮名举、皮宗石、戚寿南、

齐沣林、齐国梁、齐敬鑫、齐清心、钱崇润、钱清廉、钱慰宗、钱新之、乔万选、

秦大钧、裘维裕、饶重庆、任大名、任鸿隽、任凯南、任可澄、荣桂铨、荣鸿元、

阮介藩、阮尚介、阮维周、萨本栋、萨孟武、萨镇冰、桑黻翰、邵斐子、邵恒浚、

邵家麟、邵逸周、沈刚伯、沈鸿来、沈彭年、沈鹏飞、沈嗣良、沈仪彬、沈尹默、

盛世才、盛彤笙、盛在珩、施尔德、石志泉、时子周、士福金、寿景伟、帅里霭、

税西恒、司徒阁、宋建勋、宋教仁、苏希洵、孙光远、孙国封、孙浩恒、孙鸿哲、

孙柳溪、孙维岳、孙晓楼、孙荫坤、孙志曾、谭锡恩、汤尔加、汤吉禾、唐得源、

唐国安、唐文治、唐惜分、唐学咏、唐振绪、陶怀中、田培林、田应璜、田雨时、

童润之、涂羽卿、万册先、万昌言、汪德耀、汪奠基、汪洪发、汪洪法、汪精卫、

汪懋祖、汪日章、汪士楷、汪天铎、汪梧树、汪有龄、汪兆璠、汪兆铭、王宝楹、

王伯群、王宠惠、王冠英、王光宇、王广庆、王国祐、王怀东、王怀明、王家驹、

王捷三、王克仁、王令博、王令赓、王录勋、王录猷、王慕尊、王人麟、王劭廉、

王神西、王石安、王时泽、王世杰、王世静、王淑陶、王文宣、王星拱、王衍康、

王印川、王永江、王裕凯、王造时、王兆澄、王兆荣、王震宪、王正廷、王之卓、

王志远、王治孚、王子玕、王子轩、韦卓民、魏道明、魏馥兰、魏火曜、魏嗣銮、

魏学仁、魏元光、温泰华、温应星、文六樽、文乃史、翁文灏、翁子龙、吴保丰、

吴伯超、吴鼎新、吴家驹、吴经熊、吴景尧、吴敬恒、吴俊升、吴克明、吴雷川、

吴南轩、吴荣熙、吴颂皋、吴一中、吴贻芳、吴有训、吴在民、吴泽森、吴稚辉、

武浚源、夏坚白、夏应庚、向传义、萧友梅、肖而化、肖冠英、肖仁晸、肖文灿、

肖增秀、肖正谊、谢扶雅、谢家声、谢寿康、谢无忌、谢循初、谢瀛洲、谢增华、

辛树帜、熊崇煦、熊克武、熊庆来、熊世绩、徐宝璜、徐悲鸿、徐炳昶、徐炳旭、

徐承燠、徐德源、徐季杰、徐静仁、徐佩琨、徐仁铣、徐士瑚、徐诵明、徐贤恭、

徐轶千、徐莹石、徐直民、许炳离、许陈琦、许崇清、许传经、许逢熙、许建廷、

许莲溪、许寿裳、许心武、薛迪清、薛培元、薛绍清、薛世和、薛祀光、严鹤松、

严惠宇、严家显、严慎修、严士佳、严智开、阎葆明、阎若珉、颜福庆、颜任光、

晏阳初、雁夏伊、杨昌东、杨端六、杨公达、杨家喻、杨亮功、杨石先、杨寿昌、

杨树庄、杨思源、杨希震、杨荫溥、杨荫榆、杨永清、杨育平、杨毓桢、杨振声、

杨震文、杨志雄、杨仲健、杨仲子、杨重熙、杨著成、杨卓新、杨倬孙、姚从吾、

姚国桢、姚明辉、姚寿昌、姚永朴、姚缵唐、叶公绰、叶恭绰、叶企孙、叶叔良、

叶元龙、易鼎新、易培基、应善以、于基泰、于溥泽、于世秀、于右任、余楠秋、

余庆棠、余上沅、余绍宗、俞文鼎、郁仁充、袁敦礼、袁税伯、岳劼恒、臧启芳、

曾济宽、曾扩情、曾洛宽、曾养甫、曾约农、曾作忠、翟俊千、张邦珍、张保熙、

张伯谨、张伯苓、张凤举、张福运、张黻卿、张广舆、张洪沅、张鸿烈、张继煦、

张冀军、张见庵、张荩臣、张景耀、张巨伯、张礼千、张良修、张凌高、张梦石、

张乃燕、张清涟、张士骏、张寿镛、张坦如、张体仁、张廷金、张廷休、张锡祺、

张孝骞、张孝若、张歆海、张学良、张岩南、张仪尊、张贻惠、张勇斌、张渊扬、

张云阁、张兆焕、张之江、张知本、张志遽、张忠绂、张仲苏、张作相、章辑五、

章士钊、章文才、章渊若、赵宝鸿、赵次元、赵士柳、赵士卿、赵叔愚、赵太侔、

赵天麟、赵振声、赵正平、郑伯赐、郑道儒、郑洪年、郑林皋、郑彦棻、郑亦同、

郑毓秀、郑毓琇、郑章生、钟皎光、钟晋齐、钟荣光、钟世铭、钟维成、周秉琨、

周炳林、周伯敏、周鲠生、周鸿经、周健侯、周进三、周均时、周龙光、周颂声、

周太玄、周诒春、周贻春、周原枢、周兆源、周震麟、周宗莲、周作人、朱佛定、

朱公瑾、朱广桐、朱国璋、朱恒璧、朱家骅、朱经良、朱经农、朱懋根、朱勉躬、

朱谦之、朱我农、朱裕璧、竺可桢、庄长恭、庄伟才、庄泽渲、邹树文、邹因陈、

邹钟琳、邹宗彦、左达明、左维明、左宗纶、

 ◆ 四字

程吕底亚、上官悟尘、司徒华林、司徒雷登、




●资料来自《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附录 
▃▃▃▃▃▃▃▃▃▃▃▃▃▃▃▃▃▃▃▃▃▃▃▃▃▃▃▃▃▃▃▃▃▃▃▃▃▃▃▃▃ 
 
本篇词条数:949 字数:3701 中华灯谜库 QQ日志·慧君谜材·民国时期高校校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12-31 18:27:38编辑过]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11:33

--  

● 民国时期高等院校概况

·1912.1—1949.10·

(一)北洋政府系高等院校(1912.1—1928.6)
民国建立后,重订学制。1912年10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学令》与《专门学校令》,规定大学分为文、理、法、工、商、医、农7科及专门学校;大学在本科外设预科及大学院;允许私人设大学、专门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除外);专门学校分为法政、医学、农、工、商、美术、音乐、商船、外语等。清代的大学堂、高等学堂改为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三类)、专门学校(有公立、私立二类)和高等师范学校。至1921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广州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新学制:得设单科大学;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师范大学;大学用选科制;废止预科等。次年公布实行,许多专门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大学、师范大学。192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又颁行《国立大学条例》,规定国立大学设大学院,收大学毕业和具同等学历者;国立大学校长由教育总长聘任;大学设董事会,由校长为例任董事、部派董事、聘任董事组成;省市立大学、专门学校校长由省市报请教育部聘任;独立学院院长由教育部委任。至此,民国高等教育体制逐步建立起来。1912年,开办国立大学4所,国立专科11所。到1928年,国立大学计为49所,国立专科25所。本目所列院校及职官沿革,因史料不全,尚有遗缺。
  1. 国立大学
  ◆ 北京大学校(1912.5~1928.6)
  北京大学之前身为1898年6月创办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改称北京大学校,大学堂监督改称大学校校长。1919年设有14个系。1927年8月10日,北京大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学院师大部、北京法政大学、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9校合建改称为京师大学校。1928年6月为国民政府接收,改为国立北平大学。
  校长严复(1912.5.2.署)章士钊(1912.10.1.署,未到职;12.27.免)马良(1912.12.18.代;12.27.辞)何燏时(1912.12.27.署)胡仁源(1914.1.4.派)蔡元培(1916.12.6.任;1919.5.10.离职)胡仁源(1919.6.6.派;7.30.免)蒋智由(1919.9.1.代)蒋梦麟(1923.12.27.代)刘哲(1927.8.10.任)
  ◆ 交通大学北京分校(1921.7~1923)
  1921年3月10日北京政府将交通部属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合并为交通大学,下设北京分校。1922年大学取消,1923年改北京分校为北京交通大学。
  校长叶恭绰(1921.3.10.兼)邵恒浚(1922.7.任)范源濂(1924.1.任)张贻惠(1925.10.任)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1.7~1922.7)
  1921年7月交通部属的交通大学下设的分校之一。1922年7月改称交通部南洋大学。
  校长叶公绰(1921.7.任)
  ◆ 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1.7~1922.7)
  1921年7月交通部属的交通大学下设的分校之一。1922年7月改称交通部唐山大学。
  校长叶公绰(1921.7.任)
  ◆ 交通部南洋大学(1922.7~1927.6)
  1922年7月由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改建。1927年6月改为第一交通大学。
  校长陆梦熊(1922.7.任)关赓麟(1922.6.任)陈杜衡(1923.5.任)凌鸿勋(1925.1.任)符鼎升(1927.6.任)
  ◆ 交通部唐山大学(1922.7~1928.3)
  1922年7月由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改。1928年3月改为唐山交通大学。
  校长俞文鼎(1922.9.任)刘士训(1923.3.任)孙鸿哲(1924.12.任)茅以升(1926.1.任)胡仁源(1926.3.任)常荫槐(1926.6.任)程崇(1927.8.30.任)孙鸿哲(1928.3.21.任)
  ◆ 北京交通大学(1923~1928.1)
  1923年由交通大学北京学校改。1928年1月交通大学京、沪、唐3校重新合并于上海,京校同时改为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管理学院。
  校长张福运(1923.2.任)朱我农(1924.6.任)姚国桢(1927.9.任)王伯群(1928.6)
  ◆ 武昌师范大学(1923.9~1927.2)
  1923年9月由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1924年10月改为国立武昌大学。1927年2月20日复改称武昌中山大学,翌年7月改称国立武汉大学。
  校长张继煦(1923.9.代)石瑛(1924.9.任)张挺(1925.任)张珽(1926.2.代)
  ◆ 北京师范大学(1923.2~1928.6)
  1923年2月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1927年8月第一师范学院改为京师大学师范部。1928年6月改为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
  校长范源濂(1923.2.22.任)张贻惠(1925.10.任;1927.8.复任)
  ◆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4.5~1928.11)
  1924年5月由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改建。1926年9月,改为女子师范学院大学部,1928年11月又改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
  校长杨荫榆(1924.5.任)易培基(1925.10.任)任可澄(1926.9.任)
  ◆ 北京女子学院师范大学部
  (1926.9~1931.2)
  1926年9月由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改。1931年2月并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院长任可澄(1926.9.任)
  学长林素园(1926.9.署)毛邦伟(1927.1.署)
  ◆ 清华学校大学部(1912.10~1928.8)
  1909年6月清政府以美国庚款余额创办游美学务处,1911年4月改设清华学堂,隶属外务部学部;1912年10月改称清华学校,1925年5月设大学部与研究院,部设17个系;1928年9月改设国立清华大学。
  学堂正监督周自齐(1911.4.任)
  校长唐国安(1912.10.任)周诒春(1913.11.任)曹云祥(1925.9.任)温应星(1927.任)严鹤松(1928.3.代)梅贻琦(1928.5.代)罗家伦(1928.9.任)
  ◆ 北京农业大学(1922.11~1928.6)
  1922年11月由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建。1928年6月并入北平大学。
  校长章士钊(1922.11.任)张明纶(1925.2.5.任)
  ◆ 北京工业大学
  校长马君武(1925.2.5.任)
  ◆ 第二交通大学(1927.6~1928.9)
  1927年6月由交通部唐山大学改。1928年9月与第一、三交通大学合并为国立交通大学。
  校长俞文鼎(1927.4.任)程崇(1928.2.29.任)
  ◆ 第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1927.6~1928.9)
  1927年6月由交通部唐山大学分校改。1928年9月与第一、二交通大学合并为国立交通大学。
  校长俞文鼎(1927.6.任)王伯群(1928.7.任)
  ◆ 唐山大学锦山分校(锦县交通大学)
  (1927.3~1929.3)
  1927年3月由交通部办。1927年9月改为交通部锦县交通大学。1929年3月改隶东北政务委员会,遂改为东北交通大学。
  校长张学良(1927.3.12.任)郑林皋(1928.2.29.任)
  副校长于世秀(1927.4.任)

  2. 省立大学
  ◆ 山西大学校(1912.2~1931)
  1912年2月由山西大学堂(1902年创办)改名于太原。设文、法、工3科。1931年改为山西大学。
  校长李镜蓉(1912.2.任)高时臻(1912.6.任)田应璜(1916.5.任)高时臻(1916.8.任)王录勋(1918.8.任)
  ◆ 直隶北洋大学(1914~1928.6)
  1914年由北洋大学堂(1895年10月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办北洋西学堂,1900年停办,1903年复校名为北洋大学堂)改名,1928年改为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
  校长徐德源(1912.任)王劭廉(1914.3.任)赵天麟(1915.6.任)冯熙运(1921.5.任)刘振华(1924.9.任)
  ◆ 暨南学校(1918~1927)
  1918年南京的暨南学校(1906年创办,1911年停办)复校,设有商科、师范科两部。1921年商科部发展为上海商科大学。该校1925年迁上海真茹,1927年改为暨南大学。
  校长赵正平(1918.任)
  ◆ 东南大学(1920.11~1927.3)
  1920年4月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筹备,1920年11月6日北洋政府批准成立。1923年南京高师并入,1927年3月28日组建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1927年6月6日国民政府宣布该校与河海工程大学筹合并建立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校长郭秉文(1921.9.任)江谦(1923.任)郭秉文(1925.1.任)胡敦复(1925.2.9.任)蒋维乔(1925.6.任)汪兆铭(1927.4.27.任)
  筹备委员吴稚晖杨杏佛侯裘柳亚子顾孟余(以上均为1927.3.28.署)
  ◆ 上海商科大学(1921~1927.7)
  1921年5月由黄炎培主持复办的暨南学校的商业特科与东南大学商科合并于上海,1922年自行独立,1927年7月改为国立暨南大学。
  校长赵正平(1921.任)姜琦(1925.任)
  ◆ 中山大学(1922.11~1927.8)
  1922年11月由设在开封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建。1926年因军阀混战停办。1927年8月改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
  校长张鸿烈(1923.7.任)
  ◆ 河北大学(1924~1931)
  1924年由河北学院独立建校,1931年结束,农科独立为省立农学院,医疗系改为省立医学院。
  校长曹锐(1924.任)徐德源(后)赵次元(后)姚寿昌(后)褚玉璞(后)邹因陈(后)张仲苏(后)张荩臣(后)张见庵(后)
  ◆ 东北大学(1923.4~1928.8)
  1923年4月由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改名,9月15日开学。设文、法、理、工4院。
  校长王永江(1923.4.26.任)刘尚清(1927.11.任;1928.8.辞)
  ◆ 湖南大学(1926.1~1927.4)
  1926年1月31日由湖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商业专门学校合建于长沙。1927年4月省令取消,理科改为湖南工科大学。1928年4月恢复原名,1937年改为国立。
  校长雷铸寰(1926.8.任)任凯南(1928.4.任)
  ◆ 上海法科大学(1926.8~1929)
  1926年8月创办于上海。1929年改为私立上海法学院。
  校长董绶经(1926.8.任)褚辅成(1927.任)
  ◆ 西北大学
  1923年8月20日筹办于西安。1924年1月正式成立。
  校长傅铜(1924.5.8.任)
  ◆ 甘肃学院(1927.11~1928.4)
  1927年11月7日由甘肃私立法政专门学校、中山学院合并成立。1928年4月改为国立兰州中山大学。
  校长马鹤天(1927.11.7.代)

  3. 私立大学
  ◆ 圣约翰大学(1902~1927)
  1879年由英国圣公会上海区主教创办书院于上海。1902年改称圣约翰大学。民国建立后由董事会管理。1914年广州宾夕法尼亚医学校并入,增设大学院。1947年10月立案。1952年与光华大学并建为华东师范大学。
  校长卜舫济(1887.任;1945.改为名誉校长)
  ◆ 东吴大学(1901~1927)
  1901年由苏州的美国基督教中西书院改名。
  校长葛赉恩(1911.6.任)文乃史(1922.任)藩慎明(1925.任)杨永清(1927.7.任)
  ◆ 震旦学院(1903.3~1927)
  1903年3月1日天主教耶稣教会创办于上海。1904年停办。1905年复办分文理两专科。
  院长南以周(1911.任)李向渔(后)孔明道(后)姚缵唐(后)帅里霭(后)
  ◆ 夏葛医科大学(1905~1927)
  1905年美国人夏葛捐款将广东女子医学校(1899年办)改为医科大学。1921年改为私立夏葛医学院。
  校长夏葛(1911.任)
  ◆ 金陵大学(1907~1927)
  1907年美国基督教会将汇文、宏育教会书院合并在南京成立。1914年东方医科大学并入,1927年由国人任校长。
  校长包文(1912.6.任)陈裕光(1927.7.任)
  ◆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09~1927.6)
  1908年由外国人办于闽侯。1927年6月由中国人自办。
  院长程吕底亚(1908.1.任)卢爱德(1925.3.任)
  ◆ 之江大学(1910~1929)
  1910年3月由美国基督教会在杭州的之江学堂(前身为育英书院)改名。1928年5月停办。1931年7月复办。
  校长王令博(1910.3.任)司徒华林(1916.8.任)王令赓(1922.1.任)费佩德(1925.6.任)
  ◆ 华西协和大学(1910~1927)
  1910年5月美国基督教会将其在成都所办的华西协和中学大学部改名。
  校长毕启(1910.5.任)
  ◆ 国民大学(1912~1917)
  1912年12月创办于上海。1914年与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合并为中国公学大学部,1917年后分建。
  校长宋教仁(1912.12.任)黄兴(1913.4.任)彭允彝(1913.4.13.任)
  ◆ 民国大学(1912.4~1927)
  1912年4月创办于北平,1914年5月立案。设文、法、商3科。1916年2月文法科改为私立朝阳大学。1917年4月改为北京民国大学。
  校长汪有龄(1912.任)张继(1916.任)安定武(1917.7.代)马景融(1917.7.任)应善以(1919.任)蔡元培(1920.8.兼)江天铎(1923.4.任)雷殷(1924.12.任)张学良(1927.12.任)周震麟(1928.4.任)
  ◆ 大同学院(1912~1927)
  1912年由上海立达学社胡敦复所办。1922年11月立案,并改为大同大学。
  校长马相伯(1912.任)胡敦复(1912.5.任)蔡元培(后)汪精卫(后)吴稚辉(后)范源濂(后)陆炜士(后)穆恕再(后)胡雨人(后)
  ◆ 奉天医科大学(1913~1917)
  1913年由英国人司徒阁创办的西医学堂改名于沈阳。1917年改为奉天医科专门学校。
  校长司徒阁(1913.任)
  ◆ 金陵女子大学(1913~1930)
  1913年11月由浙江美英基督教第五会筹办于南京。1915年开办。1930年改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校长德本康(1913.11.任)吴贻芳(1928.9.任)
  ◆ 武昌中华大学(1913~1926)
  1913年4月由私立武昌中华学校改名。1926年停办,1928年1月复立。
  校长陈宜恺(1913.4.署)陈时(1917.5.任)
  ◆ 中国公学大学部(1914.1~1917)
  1914年1月由国民大学与吴淞中国公学合并成立于上海。1917年与中国公学分立,改名中国大学。
  校长黄兴(1914.1.任,未到职)贾云鹏(1914.1.代)林长民(1914.8.任)王印川(1915.9.任;1916.10.免)
  ◆ 沪江大学(1915~1929.3)
  1908年3月创办上海浸会大学,1915年改称沪江大学。1929年3月立案。
  校长魏馥兰(1912.1)李锦纶(1926.3.任)刘淇恩(1928.1.任)
  ◆ 福建协和大学(1915.5~1927)
  1915年5月由在闽的美国教会领袖高卓约翰等设于福州。1927年由国人自办。
  校长庄伟才(1915.5.25.任)高智(1923.6.任)林景润(1927.7.任)
  ◆ 北平协和医科大学(1915~1928)
  1915年1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驻华医社接办北京协和医学校(1906年由美英两国的五个教会团体和伦敦医学会合办)并改名。
  校长胡德恒(1915.1.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12-6 16:32:40编辑过]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12:22

--  

  

  ◆ 朝阳大学(1916.2~1928)
  1916年2月由私立民国大学文法科改名于北京。
  校长江庸(1916.2.任;1928.8.免)张知本(1928.2.任;1928.8.免)
  ◆ 广州文理科大学(1916~1927)
  1916年由澳门迁回广州的岭南学堂(美国基督教牧师主办)在广州改名。1927年与广州农科大学合并为私立岭南大学。
  校长晏文(1916.任)
  ◆ 齐鲁大学(1917~1928)
  1917年12月山东潍县的广文学校(1905年英国浸礼教会办)与登州文会馆,并入济南学院成立齐鲁大学。
  校长朱经良(1917.12.任)林济青(1925.任)
  文学院院长林济青(1925.任)
  理学院院长林济青(1925.任)
  医学院院长施尔德(1925.任)
  ◆ 南通纺织科大学(1927.1~1928.3)
  1927年1月由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改。1928年3月与私立南通医科大学、农科大学合并为南通大学。
  校长张骞(1927.1.任)
  ◆ 复旦大学(1917.8~1928)
  1917年8月由上海复旦公学(1905年5月从震旦学院分立)改名,1928年批准立案。
  校长马相伯(1912.9.任)李登辉(1917.8.任)郭任远(1923.5.代)李登辉(1925.任)
  ◆ 中国大学(1917~1927)
  1917年2月由民国大学中的吴淞中国公学分建。
  校长姚憾(1917.2.任)王正廷(1921.8.任)
  ◆ 南开大学(1919.9~1928)
  1919年9月严范孙和张伯苓所办的南开学校(1904创办)设大学部于天津。置文、理、商3科13个系。1921年改称私立南开大学。
  校长张伯苓(1919.9.任)
  ◆ 燕京大学(1919~1928)
  1919年美国基教会办的北京汇文大学与北通州协和大学合并成立。次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并入。1927年立案。
  校长司徒雷登(1919.任)吴雷川(1926.任)
  ◆ 南通农科大学(1919~1928.3)
  1919年由南通甲种农业学校(张骞1906年创办)改建。1927年12月核准试办。1928年3月与南通医科大学,纺织科大学合并为南通大学。
  校长张骞(1919.任)
  ◆ 北京经济科大学(1920.8~1930.12)
  1920年8月由私立北京民国大学商科改。1930年12月改为私立北平民国学院。
  校长蔡元培(1920.代)徐宝璜(1920.代)黎世衡(1920.代)江天铎(1923.任)雷殷(1924.任)邓芷灵(1926.7.任)张学良(1927.12.任)
  ◆ 中法大学(1920~1928)
  1920年由世界社设的法文预备学校改名于北平。该校专为法国里昂中法学院输送学生。
  校长蔡元培(1920.任)李书华(1920.任)李麟玉(1925.任)
  文学院院长李书华(1925.署)
  理学院院长李麟玉(1925.署)
  医学院院长朱广桐(1925.署)
  社会科学院院长沈尹默(1925.署)
  ◆ 厦门大学(1920.8~1927)
  1920年8月华侨陈嘉庚在集美学校基础上创办于厦门。1921年4月6日正式开办。
  校长邓芝园(邓萃英)(1920.8.8.任)林文庆(1921.5.任;1927.11.免)
  ◆ 广州农科大学(1921~1927)
  1921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办于广州。1927年由国人办理,并与广州文理科大学合为私立岭南大学。
  校长晏文(1921.任)
  ◆ 福中路矿大学(1921~1927)
  1921年由焦作私立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改。1927年立案。
  校长李鹤(1921.任)张广舆(1923.任)李余庆(1926.任)
  ◆ 夏葛医学院(1921~1927)
  1921年由私立夏葛医科大学改称。
  院长王怀东(1921.任)
  ◆ 东睦大学(1922~1927)
  1922年12月8日唐继尧以清代贡院为基础创办于昆明。1925年招收本科。
  校长董泽(1922.12.8.任)
  ◆ 大同大学(1922~1927)
  1922年11月由私立大同学院改名于上海,1928年立案。
  校长胡敦复(原任)曹惠群(1922.11.任)
  ◆ 华北大学(1922.6~1928)
  1922年6月创办于北平。1924年7月立案。
  校长蔡元培(1922.6.任)胡汝麟(1927.1.任)胡己任(1928.2.任)
  ◆ 天津工商学院(1923~1928)
  1923年创办,设预科,1925年设立工、商2科。
  院长于溥泽
  ◆ 武昌华中大学(1924.2—1927)
  1924年2月由湖南博学书院、岳阳湖滨大学、长沙雅礼大学合并成立。1927年停办,1928年恢复。
  校长孟良佐(1924.2.任)
  ◆ 上海法政大学(1924.9—1929.11)
  1924年9月创办于上海。1929年11月15日改为上海法政学院。
  校长徐谦(1924.9.任)沈仪彬(1926.10.代)张知本(1927.7.10.任)郑毓秀(1927.11.19.任)
  副校长黄惠平(1927)
  ◆ 大夏大学(1924.8—1927)
  1924年8月4日创立于上海。
  校长马君武(1924.11.22.任)王伯群(1926.12.任)欧元怀(1928.3.任)
  ◆ 持志学院
  1924年创办于上海。
  院长何世祯(1924.任)
  ◆ 广东国民大学
  1925年10月由广东英文专门学校改名。
  校长陈其瑗(1925.10.9.任)张志遽(1925.代)
  ◆ 福建大学
  1925年8月由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改名于福州。旋仍恢复专门学校。
  校长刘以芬(1925.8.任)何公敢(1925.11.任)
  ◆ 北平辅仁大学(1923—1928)
  1923年8月7日罗马教廷在北平开办大学预科性质的辅仁社。1927年6月试办大学,设文科。
  校长奥图尔(1923.8.7.任)陈垣(1926.1.任)
  ◆ 光华大学
  1925年5月五卅惨案发生时,圣约翰大学学生抗议美籍校长压制学生的追悼活动和撕下中国国旗的行为,脱离该校,于6月12日在上海另设校,1929年5月立案。
  校长张寿镛(1925.6.任)张歆海(1926.8.任)
  ◆ 东南医学院
  1926年6月创立于上海。
  院长郭元旋(1926.6.任)
  ◆ 上海法政大学
  1926年9月创办于上海
  校长董授经(1926.9.任)褚辅成(1927.1.任)

  4. 公立专门学校
  ◆ 广东光华医学专门学校(1908~1928)
  1908年由光华医学堂和光华医院改于广州。1909年兼办女子医校,1928年改为光华医科大学。
  校长郑豪(1908.任)郑伯赐(1926.任)郑豪(1927.任)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1~1924)
  1911年由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改。1924年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
  校长陈宝泉(1911.5.15.任)陈映璜(1911.11.代)邓萃英(1920.12.6.任)李建勋(1921.10.任)
  ◆ 吴淞商船专门学校(1911~1915)
  1911年邮传部在上海设高等商船学堂。1915年停办改为海军学校。
  校长唐文治(1911.任)萨镇冰(1911.任)
  ◆ 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1911~1927.8)
  1911年创办浙江医学专门学校于杭州。1913年改名,1927年8月改省立。
  校长韩清泉(1911.任)钱崇润(后)盛在珩(后)李定(后)吴粹(后)丁求真(后)
  ◆ 山西省立商业专门学校(1911~1930)
  1911年成立于太原,1917年8月核准。
  校长王国祐(1911.任)程存惠(1913.9.任)肖增秀(1916.12.任)严慎修(1919.1.任)冯芝惠(1925.11.任)
  ◆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1912~1924)
  1912年由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改。1924年11月与广东省立法科大学合并为广东大学。
  校长邹鲁(1923.任)
  ◆ 北京法政专门学校(1912.5~1923)
  1912年5月由北京法政学堂、法律学堂、财政学堂合并改名。1914年5月高等筹边学校并入,设边政本科一班。1923年改为北京法政大学。
  校长邵章(1912.5.任)周兆源(1914.5.任)饶孟(1915.11.任)沈彭年(1916.9.代)吴家驹(1916.10.任)王家驹(1918.12.任)
  ◆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12.9~1924.2)
  1912年9月创办。1924年2月改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
  校长汤尔加(1912.9.任)葛成勋(后)周颂声(后)洪式闾(后)张黻卿(后)孙柳溪(后)
  ◆ 山东省立高等农业专门学校(1912~1915)
  1912年由山东高等农林学堂改于济南。1915年改为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校长张岩南(1912.任)
  ◆ 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2~1923)
  1912年由广东法政学堂改。1915年8月立案。1923年改为广东法科大学。
  校长黎庆恩(1912.任)
  ◆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12~1921)
  1912年由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改名。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等合组为交通大学。
  校长唐文治(1912.任)凌鸿勋(1920.任)
  ◆ 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12~1928)
  1912年由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改名于天津。1928年改为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
  校长武浚源(1912.任)杨育平(1917.任)魏元光(1926.任)
  ◆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3~1923.9)
  1913年由武汉方言学堂改设。1923年9月改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
  校长贺孝齐(1913.任)张瑄(1914.代)谭锡恩(1919.任)张继煦(1922.任)
  ◆ 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13~1915.9)
  1913年由北洋医学堂改于天津。1915年迁保定,1915年9月停办。后并入河北大学为医疗系。
  校长马齐根(1913.任)韩蕴珊(后)马鉴(后)张体仁(1915.任)
  ◆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3~1922)
  1913年由交通部铁路学校改建。1914年11月立案。1922年与上海工业专科学校合并为交通大学。
  ◆ 江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13~1927)
  1913年由江西省法政学校改立于南昌。1927年并入江西大学。
  校长谭侃
  ◆ 江西省立工业专门学校(1913~1927)
  1913年由江西工业学堂改立。1914年改为甲种工业学校,1923年又改名为专门学校。1927年与自农、法、医3专门学校合为江西中山大学。
  校长肖仁晸(1913.任)赵宝鸿(1915.任)胡飞(1924.任)
  ◆ 云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3~1928)
  1913年由云南法政学校改建于昆明。
  校长孙志曾(1913.任)杨思源(后)丁一鹤(后)顾视高(后)饶重庆(后)杨思源(后)王灿(后)姜荣章(后)邓绍先(后)
  ◆ 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4~1929)
  1914年由北洋法政学校,保安法政学校直隶高等商校合并成立于天津。1929年改为河北法商学院。
  校长梁志宸(1914.任)张云阁(1915.任)李镜湖(1917.任)李志敏(1921.任)刘同彬(1925.任)刘同彬(1926.任)
  ◆ 江西省立农艺专门学校(1914~1928)
  1914年由江西高等农林学校改于南昌。1927年并入江西中山大学。1928年大学停办。
  校长钟毅(1914.任)吴恺(后)熊世绩(后)徐莹石(后)江国舆(后)黄范孝(后)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1923.4)
  1915年5月由江苏两江师范学堂改建。1923年4月并入东南大学。
  校长江谦(1915.5.任)郭秉文(1919.5.任)
  ◆ 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5~1926)
  1915年6月由山东省立高等农业专门学校改立。1926年并入山东大学为农学院。
  校长周秉琨(1915.6.任)巩秉秋(1917.3.任)郭葆琳(1917.9.任)
  ◆ 山西法政专门学校(1915~1931.8)
  1915年由山西法政学堂改。1931年8月改为山西法学院。
  校长冀贡泉(1915.任)陆近礼(后)谢增华(后)
  ◆ 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17.2~1927)
  1917年2月上海同济医工学堂(前身是1907年德国人办的同济德文医学校)收归国有后改名。1927年定名国立同济大学。
  校长阮介藩
  ◆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1919.4~1924.5)
  1919年4月由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原为1912年设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改立。1924年5月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校长方还(1919.4.1.任)毛邦伟(1919.7.28.任)熊崇煦(1920.9.1.任)毛邦伟(1921.10.9.代)许寿裳(1922.7.18.任)杨荫榆(1924.2.28.任)
  ◆ 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21.8~1927)
  1921年8月创办于南昌。1927年为江西中山大学医学部,1927年底中山大学停办,该校独立,改为省立专门学校。
  校长何焕奎(1921.8.3.任)王光宇(1925.10.7.任)李为涟(1927.1.15.任)
  ◆ 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2.9~1928)
  1917年10月30日筹办北京美术学校。1922年9月改称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5年1月停办。1925年8月改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
  校长郑锦(1917.10.30.任)沈彭年(1924.3.任)陈延龄(1924.10.任)余绍宗(1925.4.任)刘百昭(1925.8.兼)林凤眠(1926.7.任)
  ◆ 中法工业专门学校(1923.11~1927.5)
  1923年11月由中法国立通惠工商专门学校改于上海。
  校长张保熙(1923.3.任)梅鹏(1924.5.任)胡文耀(1924.7.代)朱焱(1925.3.任)薛藩(1926.8.任)
  ◆ 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1923.9~1927)
  1923年9月由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改立。1925年5月立案。
  校长刘勋麟(1923.3.17.任)邓邦逖(1925.7.6.任)
  ◆ 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
  (1924.3~1928)
  1924年3月创办于迪化,1928年5月立案。
  校长刘文龙(1924.3.任)
  ◆ 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25.5~1928)
  1925年5月由北平艺术学校改建。1927年9月合并于京师大学为美术专门部,1928年独立为艺术学院。
  校长余绍宗(1925.5.任)刘百昭(1925.8.任)林凤眠(1926.4.任)
  ◆ 福建法政专门学校(1927~1929)
  1927年由福建大学改立。1929年改为福建学院。
  校长刘以芬(1927.7.任)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13:28

--  

  

  (二)国民政府系高等院校(1925.7—1949.10)
  国民政府1925年7月成立于广州。1927年10月,成立中华民国大学院,并颁布《大学区组织条例》,在江苏、浙江两省先后试行。次年,取消中华民国大学院,恢复教育部。1929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大学组织法》与《大学规程及专科学校组织法》,1931年复公布《专科学校规程》,高等教育规模日趋完备,其设施、方针均以三民主义为本。至高等教育机关分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3种。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等8学院。须具备3学院以上者,方得称为大学;且3学院必须设有理学院或农工医学院之一;不满3学院者称独立学院;国立大学、国立专科学校的设立,由教育部审核;省市可设省立、市立大学;私立大学、私立专科学校由教育部核准立案;修业年限除医学院外,余均四年;修业期满考试合格并经教育部复核无异者,由大学或独立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大学及独立学院,得设研究院所,研究院须具备3研究所,每所设置若干学部,研究期限为2年;凡具有学士学位,在研究院所组织研究2年以上,经该院所考核成绩合格者,得由该院所提出为硕士学位候选人;此项候选人考试及论文审查合格,并经教育部复核无异者,由大学或独立学院授予硕士学位;专科学校分工、农、商、医、艺术、音乐、体育等类,修业期限为2年或3年(嗣后教育部于1939年6月通令公布专科学校得采用5年制)。1927年许多教会大学改组,由中国人办理。1928年全国国立专科以上高等院校为74所。抗日战争开始后,沦陷区大批高等院校相继迁徙、合组、联立。抗战胜利后,大部分复员迁返,高等院校数量有所增加。到1947年,全国国立专科以上高等院校增至207所。1948年1月,又颁行《大学法》,规定大学在文、法、医、理、农、工、商各学院外,可另增设学院。

  1. 国立大学
  ◆ 广东大学(1925.7~1926.8)
  1924年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广东法政专门学校合并。1925年7月1日正式建立广东大学。设有文、理、法、农、医学院。1926年8月17日改为中山大学。
  校长邹鲁(1925.7.1.任)顾孟余(1925.12.1.任,未到职;1926.6.1.辞)陈公博(1925.12.1.代;1926.2.19.辞)褚民谊(1926.2.19.任)戴传贤(1926.6.1.任,未到职)褚民谊(1926.6.1.代)
  文(科)学院负责人
  杨寿昌(1924.秋署)吴康(1924.冬代署)陈钟凡(1925.春署)吴康(1925.秋署)郭沫若(1926.春署)
  理(科)学院负责人
  郜重魁(1926.署)
  法(科)学院负责人
  梁龙(1924.2.署)程天固(1925.9.署)
  农(科)学院负责人
  邓植仪(1924.8.署)
  医(科)学院负责人
  褚民谊(1925.兼)
  ◆ (第一)中山大学(1926.8~1949.12)
  1926年8月17日由国立广东大学改立。10月16日改为委员制,翌年6月1日复改为校长制。1927年7月4日改称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校长戴传贤(1926.8.17.任;1927.6.1.改任;1930.9.18.辞)朱家骅(1930.9.18.任;12.4.调)金曾澄(1930.12.4.任)许崇清(1931.6.19.任)邹鲁(1932.1.19.任;1945.9.13.免)许崇清(1940.4.任)张云(1941.7.代)金曾澄(1942.5.代;1945.9.13.免)王星拱(1945.9.13.任;1948.7.5.免)赵太侔(1946.4.1.代)张云(1948.6.任)陈可忠(1948.6.代;1948.10.任)张云(1949.6.任)
  副校长朱家骅(1927.6.1.任)
  委员长戴传贤(1926.10.16.特任)
  副委员长顾孟余(1926.10.16.特任)
  委员徐谦丁惟芬朱家骅(以上为1926.10.16.任)
  教务长周树仁(1927.1.署)张宗南(1928.3.1.任)徐甘棠(1931.7.5.任)肖冠英(1932.3.12.任)邓植仪(1936.4.13.任)张云(1940.8.20.任)董爽秋(1941.8.任)邓植仪(1942.6.任)
  文(科)学院院长傅斯年(1926.10.任)庄泽渲(1928.6.任)刘奇峰(1928.9.任)刘奇峰(1930.9.代)吴康(1932.2.任)范锜(1936.10.任)吴康(1938.5.任)谢扶雅(1941.1.任)朱谦之(1942.1.任)吴康(1942.8.任)朱谦之(1945.12.任)王力(1946.8.任)岑麒祥(1948.7.任)
  法(科)学院院长程天固(1926.6.任)何思源(1927.9.任)戴传贤(1928.9.任)刘光华(1930.10.任)薛祀光(1931.7.任)郭冠杰(1933.7.任)邓孝慈(1933.12.任)郑彦棻(1935.8.任)黄元彬(1937.9.任)胡体乾(1940.8.代)王造时(1940.12.任)许崇清(1941.4.代)黄文山(1941.5.任)钱清廉(1942.3.任)汪洪发(1942.7.任)王慕尊(1943.9.任)胡体乾(1944.1.任)梅龚彬(1945.2.任)萨孟武(1946.9.任)钱清廉(1948.3.任)
  理(科)学院院长陈宗南(1927.7.任)何衍浚(1932.7.任)刘俊贤(1937.2.任)何衍浚(1939.1.任)康辛元(1940.12.任)何杰(1942.7.任)何国荣(1945.12.任)徐贤恭(1946.6.任)
  农(科)学院院长邓植仪(1926.7.任)沈鹏飞(1927.9.任)邓植仪(1932.2.任)丁颖(1940.12.任)张巨伯(1942.7.任)邓植仪(1943.8.任)简浩然(1945.1.代)温泰华(1926.9.任)许陈琦(1926.10.任)陈元喜(1927.5.任)古底克(1928.2.任)马丁(1933.7.任)刘璟(1934.7.任)左维明(1935.1.任)刘祖霞(1935.4.任)梁伯强(1937.7.任)张梦石(1938.1.任)李雨生(1940.3.任)罗潜(1945.4.任)黄榕增(1945.12.任)梁伯强(1948.3.任)刘璟(1949.7.任)
  工学院院长肖冠英(1934.2.任)陈宗南(1940.12.任)罗雄才(1945.3.任)陆凤书(1946.6.任)罗明燏(1949.5.任)
  师范学院院长崔戴阳(1934.1.任)范锜(1940.3.任)胡毅(1940.4.任)邓植仪(1940.4.代)齐沣林(1940.12.任)陆侃如(1942.6.代)齐沣林(1942.10.任)毛礼锐(1943.7.任)唐惜分(1945.12.任)蔡乐生(1946.6.任)陈一百(1948.3.任)罗浚(1949.7.任)
  ◆ 武昌中山大学(第二中山大学)
  (1927.2~1927.10)
  1927年2月20日由国立武昌大学、商科大学、法科大学、文科大学、医科大学5校合并成立。1927年冬停办。1928年10月复办,定名为武汉大学。
  委员长邓演达(1927.2.20.兼)顾孟余(1927.7.兼)
  委员会委员徐谦(1927.2.20.署)顾孟余(1927.2.20.署)王汉俊(1927.2.20.署)周佛海(1927.2.20.署)高伯钧(1927.2.20.署)
  ◆ 第三中山大学(1927.6~1928.2)
  1927年6月以筹建中的杭州大学浙江高等学校(1901年建的浙江求是大学堂)为基础上建立。7月15日正式开办,1928年2月6日改为浙江大学。
  校长蒋梦麟(1927.7.11.任)
  ◆ 第四中山大学(1927.7~1928.2)
  1927年7月9日由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大学、上海育才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校合并于南京。1928年2月10日改名江苏大学。
  校长张乃燕(1927.7.11.任;1928.6.9.调)
  ◆ 开封中山大学(1927.6~1927.8)
  1927年6月由中州大学、河南农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合并成立。1927年8月改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
  校长任谦(1927.2.任,未到职)张鸿烈(1927.8.4.任)
  ◆ 浙江大学(1928.2~1949.5)
  1928年2月6日由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改建。4月1日正式开办。设有文理、工、农学院,1937年11月迁至江西,后迁遵义,于贵州湄潭、永兴设分校。1946年复迁回杭州。
  校长蒋梦麟(1927.7.11.任;1930.7.12.免)邵斐子(1930.7.12.任;1932.3.26.免)程天放(1932.3.26.任;郭仁远(1933.3.10.任;1936.4.14.辞)竺可桢(1936.5.19.任)
  文理学院院长邵斐子(1931.11.署)
  农学院院长许玑(1931.11.署)
  工学院院长薛绍清(1931.11.署)
  ◆ 同济大学(1927.3~1949.5)
  1927年3月由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改建上海。1936年设医、工、理3院,后设文、法院,1937年迁赣、桂、滇、川。1945年6月迁上海。
  校长张仲苏(1927.8.29.任)张群(1929.3.5.任)胡庶华(1929.6.12.任;1932.9.15.免)翁子龙(1932.9.15.任)1939.3.31.免)赵士柳(1939.2.代;1940.11.16.署;1941.11.16.任)丁文渊(1942.2.任)徐诵明(1945.5.21.任)1946.7.1.任)董洗凡(1946.12.28.任)丁文渊(1947.9.27.任)夏坚白(1948.12.任)
  医学院院长柏德(1932.署)
  工学院院长赵士卿(1939.2.任)周均时(1940.7.任)丁文渊(1942.2.任)徐诵明(1945.5.21.任)董洗凡(1946.1.任)丁文渊(1947.3.任)夏坚白(1948.12.任)
  ◆ 上海商科大学(1927~1932)
  1927年由上海商业专修科改。1932年改为国立暨南大学上海商学院。
  校长程振基(1927.3.任)杨端六(后)杨荫溥(后)
  ◆ 暨南大学(1927.7~1949)
  1927年7月由前身为暨南学堂的上海商科大学改名于上海真茹。1932年有文、理、商学院,1940年冬至1946年6月迁福建建阳,1949年停办,并入复旦大学。
  校长郑洪年(1927.7.11.任;1934.1.出国)沈鹏飞(1934.1.代)何炳松(1935.9.3.署)李寿雍(1946.6.署;1947.10.25.任)
  文学院院长陈钟凡(1927.7.署)
  理学院院长于基泰(1927.7.署)
  法学院院长王人麟(1927.7.署)
  教育学院院长谢循初(1927.7.署)
  商学院院长叶渊(1927.7.署)
  ◆ 江苏大学(1928.3~1928.5)
  1928年3月由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称。同年5月改为国立中央大学。
  校长张乃燕(1928.4.11.任)吴敬恒(1928.4.8.任)
  ◆ 第一交通大学(1928.1~1928.9)
  1928年1月由原南洋大学改建,直辖于交通部。9月19日与第二交通大学、第三交通大学合建为国立交通大学。
  校长蔡元培(1928.1.31.任)王伯群(1928.6.18.兼)
  ◆ 第二交通大学(1928.7~1928.9)
  1928年7月由唐山交通大学改建,1928年9月改为交通大学木土工程学院。
  校长孙鸿哲(1928.7.13.任)
  ◆ 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1928.8~1949.1)
  1928年8月由清华学校大学部改名。1937年10月27日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建第一临时大学于长沙。1938年4月2日迁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4日由昆明复校北京。
  校长罗家伦(1928.8.21.任;1931.3.21.免)乔万选(1930.5.22.任)叶企孙(1930.6.27.代)冯友兰(1930.6.27.代)吴南轩(1931.3.21.任)1931.9.26.免)翁文灏(1931.6.7.代)梅贻琦(1931.9.26.任;1946.5.4.复任)
  文学院院长杨振声(1929.7.任)冯友兰(1930.署)黎锦熙(1932.署)
  法学院院长陈岱孙(1929.1.署)陈石孚(1931.4.署)陈岱孙(1931.5.署)萧遽(1934.1.署)
  理学院院长叶企孙(1929.7.署)熊庆来(1929.6.代)吴有训(1929.7.代)刘拓(1932.署)
  工学院院长梅贻琦(1932.6.兼)顾毓琇(1933.5.署)
  教育学院院长李建勋(1932.6.署)
  ◆ 兰州中山大学(1928.2~1931.2)
  1928年2月22日由甘肃学院改称。1931年2月1日改为甘肃大学,翌年3月改称甘肃学院。
  校长马鹤天(1928.2.22.兼署)郑道儒(1928.12.任)谢无忌(1929.5.任)邓春膏(1929.6.任)
  ◆ 山东大学(1928.5~1929.5)
  1928年5月由省立山东大学筹办成立于济南。1929年5月改为国立青岛大学。
  筹委会主任何思源(1928.5.10.任)
  ◆ 中央大学(1928.5~1949.8)
  1928年5月11日由江苏大学改名。1937年8月迁重庆。1949年8月改为国立南京大学。
  校长张乃燕(1928.5.20.任)吴敬恒(1928.6.9.任)朱家骅(1930.12.4.任;1932.1.8.免)任鸿隽(1931.1.31.任)刘光华(1932.5.4.代;1932.6.30.免)桂崇基(1932.1.8.任;1932.1.26.辞)段锡朋(1932.6.30.暂代;1932.7.28.辞)任鸿隽(1932.6.30.免)李四光(1932.6.19.任,未到职)罗家伦(1932.8.26.任;1941.7.21.免)顾孟余(1941.8.8.任;1943.2.19.任)蒋中正(1943.2.19.任)顾毓琇(1944.8.8.任;1945.8.22.免)吴有训(1945.9.11.任)周鸿经(1948.7.2.任)
  文学院院长汪东(1930.1.署)楼光来(1945.3.署)
  理学院院长李光清(1930.6.署)孙光远(1945.7.署)
  法学院院长刘光华(1930.6.署)何联奎(1945.5.署)
  师范学院院长罗廷先(1945.3.署)
  农学院院长罗清生(1945.6.署)
  工学院院长杨家喻(1945.7.署)
  医学院院长戚寿南(1945.署)
  ◆ 北平大学中华大学(1928.6~1937.9)
  1928年6月9日,国立京师大学校与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北洋大学、河北大学合建为中华大学。是年9月21日国民政府96次会议议决改称北平大学,原京师大学校分属该校之文学、法学、理学3院。1929年2月国民政府令将3院改称北大学院,隶属北平大学。1937年9月北平大学南迁西安,与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合建为西安临时大学,实行委员制。翌年4月3日改称西北联合大学。
  校长蔡元培(1928.6.9.任,未到职)李煜瀛(1928.6.9.署;6.19.任;10.8.改任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1931.2.7.任)徐诵明(1932.12.12.代)
  副校长李书华(1928.9.5.任)
  ◆ 北京大学(1929.8~1937.10)
  1929年8月6日由北平大学隶属之北大学院复建北京大学。1937年10月27日北大与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建第一临时大学于长沙,采行委员制。1938年4月2日于昆明改称为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4日由昆明迁回北平,复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
  校长蔡元培(1929.9.16.任;未到职;1930.9.24.辞)陈大齐(1929.9.16.暂代)李煜瀛(1929.8.7.任)陈大齐(1930.9.24.代)蒋梦麟(1930.12.4.任)沈尹默(1931.2.7.任)徐诵明(1932.12.12.代)蒋梦麟(1938.7.任;1945.9.5.免)傅斯年(1935.6.13.任;1945.9.15.代)胡适(1935.7.6.代;1945.9.5.任;1946.9.就职)
  女子文理学院院长顾澄(1931.7.署)
  法学院院长白鹏飞(1931.7.署)周炳林(1932.7.署)方宗鳌(1943.7.署)
  医学院院长胡祥凤(1931.6.署)鲍鉴清(1943.8.署)
  农学院院长刘运筹(1931.5.署)庞敦敏(1943.8.署)
  工学院院长孙国封(1931.7.署)阮尚介(1943.7.署)
  俄文法政学院院长左宗纶(1931.5.署)
  艺术学院院长严智开(1931.5.署)
  文学院院长胡适(1932.6.署)周作人(1943.8.署)
  理学院院长刘树杞(1932.7.署)文六樽(1943.7.署)
  ◆ 武汉大学(1928.10~1949.5)
  1928年10月由国立武昌大学重办。曾设有文、理、法、工4学院。1938年2月迁四川乐山,1946年6月迁回武汉。
  校长刘树杞(1928.2.5.代)王世杰(1929.3.5.任;1934.6.23.辞)王星拱(1933.8.2.代)王世杰(1934.6.23.任)(1945.6.26.免)周鲠生(1945.6.26.任;1946.7.31.任)
  文学院院长陈源(1930.7.署)
  法学院院长皮宗石(1930.7.署)
  理学院院长王星拱(1930.7.署)
  工学院院长邵逸周(1930.7.署)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14:19

--  

  

  ◆ 交通大学(1928.9~1945)
  1928年9月19日由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第二交通大学,第三交通大学合并成立于上海。1942年在重庆设总校,1945年8月迁回上海。
  校长王伯群(1928.9.19.兼)孙科(1928.11.19.兼)黎照寰(1930.9.24.任;1944.10.14.免)吴保丰(1945.5.26.任)程孝刚(1947.7.3.任)黎照寰(1948.6.7.任)王之卓(1948.10.13.代)
  科学院院长裘维裕(1930.5.署)
  管理学院院长钟维成(1930.5.署)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谦若(1930.5.署)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廷金(1930.5.署)
  预科柯成懋(1930.5.署)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院长徐承燠(1930.5.署)
  唐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书田(1930.署)
  ◆ 东北交通大学(1929.3~1931.9)
  1929年3月由唐山大学锦县分校改建。锦县分校成立于1927年9月19日。
  校长张学良(1929.3.任)汪兆璠(1929.3.代)于世秀(1930.2.任)
  ◆ 青岛大学(1929.5~1932.9)
  1926年成立的山东大学于1928年5月停办。1929年5月成立山东大学筹设委员会,旋与私立青岛大学合成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9月16日改为国立山东大学。
  筹委会主任何思源(1929.5.任)杜光埙(1929.10.任)
  校长杨振声(1930.4.28.任;1932.9.16.免)
  ◆ 北平师范大学(1929.8~1946.7)
  1929年8月由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改建。1937年9月迁西安,同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合组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4月迁陕西城固,改称西北联合大学。1946年7月在北京复校,名为北平师范学院。
  校长李煜瀛(1930.2.17.任,未到职;1930.12.4.免)李蒸(1930.2.17.代;1930.12.4.辞)易培基(1930.12.4.任;1931.2.7.辞)徐炳旭(1931.2.7.任;1932.5.13.辞)李建勋(1932.5.13.任;1932.7.7.免)李蒸(1932.7.7.任;1939.12.9.免)黎锦熙(1946.2~1946.6)
  ◆ 四川大学(1931.11~1949.12)
  1931年11月由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3校合并成立。1932年2月始,正式派任校长。1939年迁峨嵋山,1946年迁回成都。
  校长王兆荣(1932.2.20.任;1935.8.14.辞)任鸿隽(1935.9.23.试署;1937.6.18.辞)张颐(1937.6.任)程天放(1939.3.6.任)1943.1.6.免)黄季陆(1943.8.16.任)
  文学院院长向楚(1932.7.署)
  理学院院长周太玄(1932.7.署)
  法学院院长熊㟆(1932.7.署)
  教育学院院长邓胥功(1932.7.署)
  ◆ 山东大学(1932.9~1948.5)
  1932年9月16日由国立青岛大学改称。1937年迁四川并入中央大学。1946年在济南复校。
  校长赵太侔(1932.9.6.任)林济青(1936.8.任)赵太侔(赵畸)(1946.4.1.任)
  ◆ 东北大学(1937.5~1949.1)
  1937年5月由东北大学改为国立。1946年分迁于开封、西安、北京的各学院回沈阳复校,1948年又迁北平。
  校长臧启芳(1937.5.署)(1939.7.19.任;1947.10.31.辞)刘树勋(1947.10.署;1948.9.11.任)
  ◆ 厦门大学(1937.3~1945.8)
  1937年3月由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并迁长汀。1945年8月复校厦门。
  校长萨本栋(1937.10.27.任;1945.9.18.免)汪德耀(1945.9.18.任;1947.2.10.任)
  ◆ 湖南大学(1937.7~1949.8)
  1937年7月1日由省立湖南大学改。1938年10月西迁湘西辰谿,1945年10月迁回长沙。
  校长皮宗石(1937.8.4.任)胡庶华(1941.2.14.任)李毓尧(1943.9.8.任)鲁涤平(1944.7.18.任)胡庶华(1945.3.19.任;1949.8.2.免)易鼎新(1949.7.任)
  ◆ 云南大学(1938.10~1949)
  1938年10月25日由省立云南大学改制。设有文、法、理、工、农等学院。
  校长熊庆来(1938.9.29.任;10.25.复任)
  ◆ 贵州大学(1942.7~1949)
  1942年7月行政院议决成立,8月正式开办。
  校长张廷休(1942.10.20.任)
  ◆ 西北联合大学(1937.9~1939.9)
  1937年9月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北洋工学院迁址西安合并成立。1938年4月3日于陕西城固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设有7个学院23个系。是年7月工学院并入国立西北工学院,1939年9月农学院、师范学院改为国立西北大学。
  筹委会常委徐诵明(1937.9~1938.7)李蒸(1937.9~1938.7)李书田(1937.9~1938.7)童冠贤(1937.9~1938.7)陈剑翛(1937.9~1938.7)
  校委会常委徐诵明(1938.7~1939.9)胡庶华(1938.7~1939.9)
  ◆ 西北大学(1939.8~1949.5)
  1939年8月14日行政院将西北联合大学改名于陕南城固。废除委员制,采用校长制,设3个学院12个系,并将原有医学院与师范学院一并独立设置,分别改组为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6年5月由城固迁回西安。
  校长胡庶华(1939.11.28.任;1941.2.14.免)皮宗石(1940.8.任)陈石珍(1940.10.代)赖琏(1942.10.21.任)刘季洪(1944.7.18.任;1947.11.8.辞)马师儒(1948.4.30.任;1948.9.21.辞)杨仲健(1948.12.11.任;1949.5.辞)岳劼恒(1949.5.代)
  ◆ 南开大学(1939.4~1949.1)
  1939年4月由私立南开大学改建,迁往昆明后并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迁回天津,复称国立南开大学。
  校长张伯苓(1939.4.3.任;1946.5.任;1948.6.24.调)何廉(1948.10.3.代;11.离职)杨石先(1949.1.15.免)
  ◆ 西南联合大学(1938.4~1946.5)
  1937年10月27日由平津南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于长沙合建为第一临时大学。后迁入昆明,1938年4月2日改称西南联合大学。采用校务委员制。各校人事见北大、清华、南开大学条目。
  校务常务委员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1937.10.27.任)
  ◆ 广西大学(1939.8~1949.12)
  1939年8月由省立广西大学改制。1944年迁贵州,设有文法、理、工、农4个学院,17个系。1949年迁回桂林。
  校长白鹏武(1939.10.22.任)马君武(1940.3.8.任;8.1.殁)雷沛鸿(1941.2.12.任;8.19.调)高阳(1941.8.5.任;1943.3.2.免)李运华(1943.8.16.任;1946.10.28.免)陈剑翛(1946.10.28.任)(1949.5.25.辞)盘珠祁(1949.4.任)
  ◆ 中正大学(1940.9~1949)
  1940年9月创办于南昌,设文法、工、农学院。1945年迁宁都,8月定校址于江西望都。
  校长胡先骕(1940.9.署;1941.3.26.任;1944.3.14.免)萧蘧(1944.6.28.任;1947.7.10.辞)林一民(1947.12.20.任)
  ◆ 河南大学(1943.3~1948)
  1943年3月由省立河南大学改于开封。
  校长王广庆(1943.3.25.任)张广舆(1944.11.1.任)田培林(1945.11.6.任;1946.10.24.调)姚从吾(1946.12.4.代;1947.7.24.任)郝象吾(1948.12.代)
  ◆ 复旦大学(1941.11~1949)
  1941年11月25日教育部命令将私立复旦大学改为国立,1942年7月正式派任校长。
  校长吴南轩(1942.7.6.任;1943.2.19.调)章益(1943.2.19.任)
  ◆ 山西大学(1943.1~1949)
  1943年1月15日由省立山西大学改建于太原。
  校长王怀明(1943.4.署;1943.11.1.任;1946.6.6.调)徐士瑚(1946.7.6.任;1947.2.13.任)
  ◆ 英士大学(1943.1~1949)
  1943年1月15日由设在浙江丽水的省立英士大学与国立东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1942年迁云和,1946年迁金华。
  校长吴南轩(1943.2.19.任;1943.5.25.免)杜佐周(1943.12.22.任)何炳松(1946.5.8.任)周尚(1946.7.10.代)杨公达(1946.10.派;1947.4.10.任)周达(1947.4.代)汤吉禾(1947.1.18.代;1948.4.3.任)邓传楷(1949.3.任)
  ◆ 重庆大学(1942.12~1949)
  1942年12月29日行政院会议决定由省立重庆大学改,1943年1月15日正式改国立,设有文理、商、法、医学院,体育、师范、会计专修科。
  ◆ 台湾大学(1945.11~1949)
  1945年11月15日接收台北帝国大学,改设国立台湾大学。1947年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并入台大。
  校长罗宗洛(1945.12.代)陆志鸿(1946.8.代;1947.11.15.任;1948.4.29.辞)庄长恭(1948.6.任;12.15.免)傅斯年(1948.12.15.任)
  文学院院长沈刚伯(1945.7.任)
  理学院院长阮维周(1945.7.任)
  法学院院长萨孟武(1945.7.任)
  医学院院长魏火曜(1945.7.任)
  工学院院长钟皎光(1945.7.任)
  农学院院长马保之(1945.7.任)
  ◆ 安徽大学(1947.6~1949)
  1947年6月30日由省立安徽大学改称国立安徽大学。
  校长陶因(1947.6.30.任;1948.7.5.免)杨亮功(1948.6.任)
  ◆ 北洋大学(1946.5~1949)
  1946年5月由北洋工学院复建改名于天津。分理、工学院。1948年,北洋大学与北平分校并入北京大学;1949年后改为天津大学。
  校长茅以升(1946.5.任,未到职;1947.8.辞)金向洙(1946.8.代)钟世铭(1947.8.代)陈荩民(1947.9.代)刘仙洲(刘振华)(1947.10.任;1948.1.辞)张含英(1948.5.3.任)
  ◆ 兰州大学(1946.6~1949.8)
  1946年6月24日由国立甘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部合组成立。
  校长辛树帜(1946.6.24.署;1948.4.3.任)
  ◆ 长春大学(1946.10~1948)
  1946年10月接受伪满建国大学、伪新京医科大学、伪新京工业大学、伪中央师道学院等校合建。设文、理、法、农、工、医6学院。
  校长董如令(1946.9.派;1947.4.29.任)罗云平(1948.5.15.任)张冀军(1948.11.任)
  ◆ 政治大学(1947.1~1949)
  1947年1月由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干部学校合并改组于南京。1948年迁杭州、广州。1949年迁重庆,后在台湾复校。
  校长蒋中正(1947.1.23.任;1947.9.2.辞)顾毓琇(1947.9.2.任:1949.4.辞)杨希震(1948.6.代;1949.4.任)
  教育长段锡朋(1947.1.25.任)蒋经国(1947.2.任,未到职)陈石孚(1947.2.代)

  2. 国立学院
  ◆ 中央大学医学院(1927.8~1932.9)
  1927年8月第四中山大学分设的上海医学院改建。1928年9月改为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9月改为国立上海医学院。
  院长颜福庆(1927.8.任;1928.9.改任)
  ◆ 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1928.11~1929.8)
  1928年11月由京师大学师范部改建。
  1929年8月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院长黎锦熙(1928.11.任)张贻惠(1929.1.任)
  ◆ 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8.6~1929)
  1928年6月由国立北洋大学改,1929年改为北洋工学院。
  院长茅以升(1928.6.任)
  ◆ 北平交通大学铁道管理学院(1928.6~1929.2)
  1928年6月由北京交通大学改,1929年2月改为交通大学北平交通管理学院。
  院长王伯群(1928.6.任)沈穆涵(1928.6.任)孙科(1928.12.任)
  ◆ 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28.9~1929.7)
  1928年9月由唐山交通大学改。同年12月隶属新建的铁道部。1929年7月改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孙鸿哲(1928.9.任)郑华(1929.5.任)
  ◆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28.10~1931)
  1928年10月由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改立。隶属北平大学教育行政区。1931年改为北平艺术职业专科学院。
  校长徐悲鸿(1928.10.任)李书华(1928.12.代)寿鉨(1929.6.代)熊佛西(1929.6.代)
  ◆ 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1928.11~1931)
  1928年11月由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改,1931年合并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院长李书华(1928.11.任)徐炳昶(1929.12.任)
  ◆ 交通大学北平交通管理学院
  (1929.2~1946)
  1929年2月由北平交通大学铁道管理学院改建。同年7月改为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院长徐承燠(1929.2.任)顾宜孙(1929.7.改任)
  ◆ 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1929.7~1946.4)
  1929年7月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改。1937年7月停办,1938年12月迁桂林。1941.年7月与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合并,1946年4月改为国立唐山工学院。
  院长郑华(1929.7.任)李垕身(1929.9.任)李书田(1930.5.任)孙鸿哲(1932.4.任)茅以升(1937.11.任)胡博渊(1942.4.任)罗忠忱(1943.8.任)顾宜孙(1945.6.任)
  ◆ 北洋工学院(1929.7~1937.10)
  1929年7月由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改建。1937年10月迁长沙,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迁昆明后于1939年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1946年回天津改称为北洋大学。
  院长茅以升(1929.7.任)
  ◆ 上海商学院(1932.2~1949)
  1932年2月由中央大学商学院独立设院。1949年后改为上海财经学院。
  院长徐佩琨(1932.2.任)裴复恒(1933.4.任)何炳松(1945.7.任)朱国璋(1946.5.任)
  ◆ 上海医学院(1932.9~1949)
  1932年9月由中央大学医学院改于上海吴淞。1949年后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
  院长颜福庆(1932.9.任)朱恒璧(1938.6.任)
  ◆ 中正医学院(1937.7~1949)
  1937年7月创办于南昌,1938年迁昆明,1945年迁长汀,1946年复校。
  院长王子轩(1937.7.任)陈宗莹(1938.7.任)
  ◆ 江苏医学院(1937.11~1949)
  1937年11月由省立江苏医学院与南通学院医科合并于镇江。
  院长胡定安(1937.11.任)洪式闾(1948.6.任)
  ◆ 贵阳医学院(1938.1~1949)
  1938年1月创办于贵阳。
  院长李宗恩(1938.3.任)朱懋根(1947.6.任)
  ◆ 湖南师范学院(1938.3~1949)
  1938年3月创办于湖南南岳。1944年春迁溆浦,1945年8月复归南岳。
  院长廖世承(1938.3.任)皮名举(1947.8.任)康辛元(1948.4.任)陈东原(1948.10.任)王兆澄(1949.5.任)汪梧树(1949.8.代)
  ◆ 西北工学院(1938.7~1949)
  1938年7月由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合并成立于西安。
  院长赖琏(1937.7.任)潘承寿(1943.9.任)刘凤年(1948.8.代)
  ◆ 昆明师范学院(1938.7~1949)
  1938年8月在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师范学院,1946年8月师范学院独立并改名。
  院长黄钰生(1938.7.任)查良钊(1946.8.任)
  ◆ 西北农学院(1939.4~1949)
  1939年4月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兽医系合并成立于陕西武功。
  院长周伯敏(1939.9.任)邹树文(1944.5.任)邹钟琳(1945.8.任)田培林(1945.9.兼)章文才(1946.4.任)唐得源(1947.3.代)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15:10

--  

  

  ◆ 成都理学院(1939.6~1949)
  1939年6月由私立川康工农学院改。
  院长魏嗣銮(1939.6.任)
  ◆ 西北师范学院(1939.8~1949)
  1939年8月14日行政院将在陕西城固的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独立设院,1941年12月设兰州分院,1944年全迁兰州十里店。
  院长李蒸(1939.8.14.任;1941.8.复任)黎锦熙(1946.2.任)易玠(1947.4.22.任)
  ◆ 女子师范学院(1940.9~1949)
  1940年9月成立于重庆,1946年2月解散整理后复校。
  院长谢循初(1940.9.任)伍俶(1946.2.任)劳君展(1946.6.3.任)张邦珍(1947.7.任)陈东原(1949.7.任)
  ◆ 湘雅医学院(1940.8~1949)
  1940年8月由私立湘雅医学院改设于长沙。1944年迁重庆,1945年迁返长沙。1949年后改为湖南医学院。
  院长张孝骞(1940.8.任)凌敏猷(1947.4.任)
  ◆ 贵州农工学院(1941.7~1942.7)
  1941年7月教育部设农林、农化等6系于贵筑县。1942年7月改为国立贵州大学。
  院长李书田(1941.7.任)
  ◆ 贵阳师范学院(1941.7~1949)
  1941年7月创立于贵阳,同时大夏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并入,1944年迁遵义,1945年复校归贵阳。
  院长王克仁(1941.7.任)齐沣林(1943.8.任)杜叔机(1946.9.任)曾景(1947.3.代)肖文灿(1948.3.任)
  ◆ 社会教育学院(1941.8~1949)
  1941年8月成立于四川璧山,1946年迁南京。
  院长陈礼江(1941.8.任)
  ◆ 桂林师范学院(1943.8~1946.9)
  1943年8月1日由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改建。1944年迁三江、贵州溶江,1946年复校,归桂林,同年9月迁南宁,改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
  院长曾作忠(1943.8.任)
  ◆ 湖北师范学院(1944.9~1949)
  1944年9月由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改于沙市。
  院长叶叔良(1944.9.任)汪奠基(1945.1.任)王治孚(1947.4.任)王震宪(1948.8.任)
  ◆ 沈阳医学院(1945.8~1949)
  1945年8月由伪满医科大学改建,1948年迁北平。
  院长徐诵明(1945.8.任)刘曜曦(1948.7.任)
  ◆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46.4~1949)
  1946年4月由四川迁回的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改名。
  院长徐佩琨(1946.4.任)
  ◆ 唐山工学院(1946.4~1949)
  1946年4月由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改建。
  院长顾宜孙(1946.4.任)唐振绪(1949.3.任)
  ◆ 北平师范学院(1946.7~1948.10)
  1946年7月西迁的西北联合大学在北京复校,1948年10月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院长袁敦礼(1946.6.任)
  ◆ 长白师范学院(1946~1949)
  1946年筹设于吉林,接受伪满师范大学改建。1948年南迁北平、广州、海南,1950年迁台北。
  院长方永蒸(1946.9.任)
  ◆ 兽医学院(1947.2~1949)
  1947年2月创立于兰州。
  院长盛彤笙(1947.2.任)
  ◆ 南宁师范学院(1947.6~1949)
  1947年6月由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改称。
  院长曾作忠(1947.6.任)唐惜分(1948.2.任)黄华表(1948.9.任)陈一百(1949.7.任)
  ◆ 北平师范大学(1948.10~1949)
  1948年10月由国立北平师范学院改称。1950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
  校长袁敦礼(1948.10.任)

  3. 省立大学
  ◆ 江苏医学院(1928.6~1937)
  1912年由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江苏省医政学院改建。1937年改为国立。
  院长陈果夫(1928.6.任)
  ◆ 东北大学(1928.8~1931.9)
  1923年4月由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改建。1931年11月内迁,分散于开封、北平、西安、四川等地。1937年5月复建。1938年7月,该校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并入西北工学院。
  校长张学良(1928.8.兼)宁承恩(1931.3.代)
  副校长刘凤竹(1928.2.任)
  文法学院院长刘伯昭(1931.3.署)
  理工学院院长杨毓桢(1931.3.署)
  教育学院院长姬振铎(1931.3.署)
  ◆ 上海法政大学(1924.9~1929.11)
  1924年9月创办于上海。1929年11月15日改为上海法政学院。
  校长郑毓琇(1928.5.任)
  ◆ 湖南大学(1926.12~1937.7)
  1926年12月由湖南工业、商业、法政3个专门学校合并成立于长沙。1927年4月省府下令取消,更名为湖南工科大学。1928年4月恢复原名,1937年7月1日改为国立湖南大学。
  校长任凯南(1928.4.任)胡元倓(1929.11.26.任)杨卓新(1930.8.代;1931.3.辞)曹典球(1931.3.代;1932.10.辞)胡庶华(1932.10.任)黄士衡(1936.1.兼;1937.2.辞)
  文学院院长凌舒模(1931.4.署)
  理学院院长杨卓新(1931.4.署)
  工学院院长柳克准(1931.4.署)
  ◆ 湖南工科大学(1927.4~1928.4)
  1927年4月由湖南大学理工科改建于长沙。1928年4月恢复为省立湖南大学。
  校长雷寿寰(1927.4.任)
  ◆ 安徽大学(1927.9~1929.1)
  1927年9月筹建于安庆,1929年1月改名为安徽省立大学。
  筹委会主任姚永朴(1927.9.任)刘文典(1928.7.任)
  校长姚永朴(1928.8.任)
  ◆ 河南省立中山大学(1927.12~1930.10)
  1927年12月由国立开封中山大学改称。1930年10月改为省立河南大学。
  校长凌冰(1927.12.4.任;1928.6.辞)查良钊(1928.4.12.代)邓萃英(1928.8.7.任)黄际遇(1929.5.13.任)张广舆(1930.6.任;1930.9.辞)
  ◆ 浙江大学(1928.4~7)
  1928年4月1日在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基础上改组浙江工专、农专,在杭州成立。同年7月改为国立浙江大学。
  校长蒋梦麟(1928.4.任)
  ◆ 广西大学(1927~1939.8)
  1927年建于梧州,仅设预科。1929年5月因军阀战争停办。1931年5月恢复,1936年7月迁南宁,同年10月迁桂林,1939年8月改为国立。
  校长黄旭初(1927.兼)马君武(1928.4.任)黄旭初(1936.2.任)白鹏飞(1938.10.22.任)
  ◆ 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学院
  (1928.6~1930.6)
  1928年6月由在无锡的江苏大学民众教育学校改办。同年9月筹办劳农学院,1930年6月两校合并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校长余庆棠(1928.6.任)赵叔愚(1928.8.任)高阳(1928.10.任)
  ◆ 安徽大学(1928.8~1947.6)
  1928年8月成立,1929年1月始派任校长。1930年7月于安庆改称省立安徽大学。1938年停办,1946年1月复校,翌年6月30日改称国立安徽大学。
  校长程天放(1929.1.兼)王星拱(1929.6.任)杨亮功(1930.7.6.任)何鲁(1931.7.任)程演生(1932.4.任)傅铜(1934.7.23.任;1935.10.24.辞)李顺卿(1935.12.17.任)汪洪发(1938.1.代)陶因(1946.4.任)
  文学院院长洪达(1932.署)
  理学院院长丁绪贤(1932.署)
  法学院院长陶怀中(1932.署)马家驹(1929.5.2.任)吕复(1929.6.任)顾德铭(1948.7.任)
  ◆ 福建学院
  1929年1月成立于福州,1932年7月立案。
  院长杨树庄(1929.任)何公敏(1930.2.任)
  ◆ 吉林大学(1929.5~1931.9)
  1929年5月由吉林省立法专门学校改成。
  校长张作相(1929.5.任)
  副校长李锡恩(1929.5.任)
  ◆ 重庆大学(1929~1943.1)
  1929年创立于重庆。1935年始核准立案。1942年12月29日行政院会议决定改为国立。1943年1月15日正式发表改名。
  校长刘湘(1929.兼)胡庶华(1935.4.任;1936.8.17.复任;1939.4.1.免)叶元龙(1939.5.5.任;1941.8.28.免)张洪沅(1941.10.派;1943.1.26.任)
  ◆ 甘肃大学(1931.2~1946.6)
  1931年2月1日由兰州中山大学改建。1931年12月改为甘肃学院。1946年6月并建于兰州大学。
  校长邓春膏(继任;1931.12.1.改任)
  ◆ 东睦大学(1930~1934.2)
  1930年由私立东睦大学改为省立,1934年2月改称省立云南大学。
  校长华秀开(1930~1932.7.任)何瑶(1932.7.代)
  文学院院长邓鸿藩(1930.署)
  工学院院长何瑶(1930.署)
  理工学院院长何家遹(1930.署)
  ◆ 河南大学(1930.10~1943.3)
  1930年10月由河南中山大学改称。1938年后迁鸡公山、嵩县,1943年3月改为国立。
  校长李敬斋(1930.10.任;1931.2.辞)许心武(1931.6.13.任;1935.1.26.调)张广舆(1933.8.3.代;1934.7.辞)杨震文(1935.1.26.任;1935.7.31.免)刘季洪(1935.11.2.试署;1939.4.7.免)王广庆(1939.7.6.任)
  文学院院长李步青(1930.署)
  理学院院长郝象吾(1930.署)
  法学院院长邹宗彦(1930.署)
  农学院院长万晋(1930.署)
  医学院院长上官悟尘(1930.署)
  ◆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0.6~1949)
  1930年6月由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学院和中央大学劳农学院合并于无锡。1937年12月迁长沙、桂林,1941年7月停办。1945年8月复校。
  院长高阳(1930.6.任)童润之(1945.7.任)
  ◆ 河北省立工学院(1929.5~1949)
  1929年5月由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改于天津。1938年停办。1946年3月复校。
  院长魏元光(1929.6.任)路荫柽(1936.1.代)路荫柽(1946.3.代)
  ◆ 河北省立法商学院(1929~1949)
  1929年由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改于保定。1936年夏停办。1948年7月恢复于天津。
  院长顾德铭(1929.4.任)何鲁(1931.7.任)程演生(1932.4.任)傅铜(1934.1.23.任)李顺卿(1935.7.任)汪洪法(1938.1.代)
  文学院院长洪一达(1932.署)
  理学院院长丁绪贤(1932.署)
  法学院院长陶怀中(1932.署)
  ◆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1930.9~1949)
  1930年9月由河北省立第一女师与女子师范学院合并于天津。1936年停办。1946年10月复校。
  院长齐国梁(1930.2.任;1946.10.任)
  ◆ 河北省立农学院(1931.6~1949)
  1931年6月由河北大学农科改于保定。1939年停办。1945年复校。
  院长薛培元(1931.6.任;1945.2.任)
  ◆ 山西大学(1931.1~1943.4)
  1931年1月由山西大学校改名于太原。1937年外迁。1939年在山西复校。1943年4月由省立改为国立。
  校长王录猷(1928.6.任;1931.1.改任)徐士瑚(1938.5.兼)阎锡山(1939.10.任)冯纶(1939.10.代)
  文学院院长张籁(1931.署)
  法学院院长冀贡泉(1931.署)
  工学院院长王宪(1931.署)
  ◆ 河北省立医学院(1932.1~1949)
  1932年1月由河北大学医学系改于保定。1937年停办。1946年8月复校。
  院长马桂州(1932.1.任)戈绍龙(1934.7.任)齐清心(1935.1.任;1945.1.任)
  ◆ 广东省立勷勤工学院(1933.1~1934)
  1933年1月由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以纪念古勷勤。1934年改为省立勷勤大学。
  院长林云陔(1933.1.任)
  副院长陆嗣曾(1936.4.任)
  ◆ 云南大学(1934.2~1938.7)
  1934年2月由省立东睦大学改于昆明,设文法、理工学院。1938年7月改为国立。
  校长何瑶(1934.2.代)熊庆来(1938.9.29.任)
  ◆ 广西省立医学院(1934.11~1949)
  1934年11月成立于广西桂林。1936年7月改隶为广西大学医学院。1937年2月改为广西军医学校。1939年改为广西省立医药专科学校。1939年10月复名为省立医学院。
  院长戈绍龙(1934.11.任)孟宪荩(1936.8.任)黄旭初(1939.11.兼)雷沛鸿(1939.11.代)李祖蔚(1941.6.任)叶培(1943.7.任)孙荫坤(1949.5.任)
  ◆ 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5.7~1939.9)
  1935年7月教育部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所设的师范学院改名。1939年9月改为省立文理学院。
  院长林云陔(1935.8.兼)
  ◆ 新疆学院(1935~1949)
  1935年由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改建于迪化。1946年2月省立女子学院并入。
  院长杜重远(1935.任)姜作周(后)李一殴(后)盛世才(后)万昌言(后)许莲溪(后)丛达仁(代)包尔汉(1947.5.任)
  ◆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
  1936年8月由四川省立乡村建设学院改于重庆。
  院长高显鉴(1936.8.任)颜歆(1939.7.任)
  ◆ 广东省立勷勤商学院(1937.6~1949)
  1937年6月由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商学院独立改建广州。1938年迁广西融县、广东信宜。1945年9月返粤,改为广东省立法商学院。
  院长陆嗣曾(1937.6.任)黄希声(1943.5.任)黄典元(1944.3.任)黄文山(1945.9.兼)张良修(1946.8.任)
  ◆ 浙江省立英士大学(1939.6~1943.1)
  为纪念陈英士,经行政院1939年10月17日呈文将省立浙江战士大学改名于浙江丽水。1943年1月15日改为国立。
  校务委员会主任许绍棣(1939.6.任)
  ◆ 福建省立医学院(1939.8~1949)
  1939年8月由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扩充成立于福州。1940年4月并入福建大学。
  院长侯宗濂(1939.8.任)李鼎勋(1943.1.任)黄震亚(1946.任)
  ◆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1939.9~1949)
  1939年9月由省立勷勤大学教育学院改立于广州。1936年迁梧州。1946年迁回广州。
  院长林励儒(1939.任)黄麟书(1942.任)黄希声(1942.任)罗香林(1945.任)何爵之(1946.任)何杰(1949.6.任)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15:53

--  

  

  ◆ 安徽临时政治学院(1940.10~1942)
  1940年10月成立于安徽立煌。1942年改为安徽省立师专。
  院长刘真如(1940.10.任)刘品仙(1941.1.任)
  ◆ 湖北省立农学院(1940.10~1949)
  1940年10月由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于恩施。1945年10月迁武昌。
  院长张伯谨(1940.10.7.任)管泽民(1941.6.1.任)
  ◆ 福建省立农学院(1940.11~1949)
  1940年11月创建于永安,1946年1月迁福州。
  院长严家显(1940.11.任)周桢(1944.任)符志逵(1948.任)林礼铨(1949.2.任)
  ◆ 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41.1~1944)
  1941年1月创办于湖北恩施。1944年改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
  院长张伯谨(1941.1.任)陈友松(1942.9.任)叶叔良(1943.9.任)
  ◆ 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1941.9~1946.4)
  1941年9月创办于济南。1942年9月停办。1943年南迁皖北阜阳。1944年复校。1945年返济南。1946年4月改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院长徐轶千(1941.9.任)许炳离(1941.5.任)
  ◆ 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2.4~1943)
  1942年4月由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改于桂林。1943年改为国立桂林师范学校。
  院长曾作忠(1942.4.任)
  ◆ 安徽学院(1943.9~1949)
  1943年9月由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改立。1946年迁芜湖。
  院长刘迺敬(1943.9.任)朱佛定(1944.1.任;1946.4.免)刘天予(1945.9.代)程演生(1946.4.任)柯育甫(1947.2.代)万昌言(1947.7.任)李相勖(1949.7.任)
  ◆ 湖北省立医学院(1943.5~1949)
  1943年5月成立于恩施。1946年3月迁武昌。
  院长朱裕璧(1943.5.任)
  ◆ 江苏学院(1943.8~1949)
  1943年8月由苏皖联立技艺专科学校和省立教育学院合并于徐州。1946年3月迁扬州。
  院长戴可光(1943.8.任)徐直民(1947.1.任)
  ◆ 台湾省立师范学院(1945.4~1949)
  1945年4月创立于台北。1955年改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
  院长李季谷(1945.4.任)东闵(1948.6.任)
  教育学院院长田培林(1945.署)
  文学院院长梁实秋(1945.署)
  理学院院长陈可忠(1945.署)
  ◆ 台湾省立农学院(1946.9~1949)
  1946年9月由台湾省立台中农业专科学校改名至今。
  院长周进三(1946.6.任)李亮恭(1948.9.任)
  ◆ 台湾省立工学院(1946.10~1949)
  1946年10月由台湾省立台南工业专科学校改于台南。1956年改为台湾省立成功大学。
  院长王石安(1946.10.任)
  文理学院院长秦大钧(1946.署)
  工学院院长万册先(1946.署)
  商学院院长徐佩琨(1946.署)
  ◆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1947.2~1949)
  1947年2月由湖南省立农、工、商三个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于衡阳。
  院长曾约农(1947.2.任)程潜(1949.1.任)汪士楷(1949.8.任)
  ◆ 广西省立西江文理学院(1947.6~1949)
  1947年6月创于南宁。
  院长雷沛鸿(1947.6.任)苏希洵(1949.代)
  ◆ 山东省立农学院(1947.10~1948)
  1947年10月成立于济南。
  院长阎若珉(1947.10.任)
  ◆ 山东省立医学院
  1948年9月由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改于济南。
  院长王宝楹(1948.9.任)
  ◆ 山东省立师范学院(1948.1~1949)
  1948年1月由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改于济南。1949年迁浙江。
  院长孙维岳(1948.1.任)高其冰(1948.1.任)
  ◆ 浙江省立医学院(1948~1949)
  1948年由英士大学医学院分立出的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改于杭州。
  院长陈宗棠(1948.任)蒋鹍(1948.任)
  ◆ 河南省立焦作工学院
  1948年11月教育部决定将私立焦作工学院改为省立。
  院长张清涟

  4. 私立大学
  ◆ 圣约翰大学(1928~1949)
  详见北洋政府系高等院校私立圣约翰大学条。
  校长卜舫济(1887.任,1937.回美;1945.任名誉校长)沈嗣良(1929.1.代副校长;1937.任校长)涂羽卿(1945.任)潘世兹(后)
  ◆ 金陵大学(1928~1949)
  1907年由南京江文宏育两书院合并成立。1928年9月立案。
  校长陈裕光(1927.1.任)
  文学院院长刘崇本(1928.署)
  理学院院长魏学仁(1928.署)
  农学院院长谢家声(1928.署)
  ◆ 东吴大学(1929.8~1949)
  1901年由苏州的美国基督教中西书院改名。1929年8月立案。并由中国人任校长。1941年迁闽,与私立沪江大学合为法商学院。1945年返沪。1946年复校。
  校长杨永清(1929.8.任)盛振为(1942.2.任;1947.3.代)
  文学院院长杨永清(1928.署)
  理学院院长潘慎明(1928.署)
  法学院院长吴经熊(1928.署)
  ◆ 震旦学院(1927~1930.1)
  1903年3月1日由天主教会创办于上海。设文、法、理工、医4院。1930年1月改为私立震旦大学。1932年立案。
  院长桑黻翰(1927.1.任)胡文耀(1930.任)
  理学院院长雁夏伊(1930.署)
  法学院院长彭宜嵩(1930.署)
  医学院院长安济安(1930.署)
  ◆ 之江大学(1927~1949)
  1911年由美国教会在杭州创办。1931年改为之江文理学院。1948年9月又改为私立之江大学。
  校长黄佩德(1927.任)朱经农(1929.任)李培恩(1948.9.任)明恩德(1948.9.任)
  ◆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27~1949)
  1909年创办于闽侯。1927年6月组织管理委员会。1928年6月采取校长制。1936年4月立案。1938年迁南平。1946年回榕。
  委员长陈叔圭(1927.7.任)
  委员王世静(1927.任)
  院长王世静(1930.1.任)
  ◆ 华西协和大学(1928~1949)
  1911年在成都设立。
  校长毕启(1928.任)张凌高(1933.任)方叔轩(1946.6.代;1947.6.任)
  ◆ 金陵女子大学(1928~1949)
  1913年筹办于南京。1930年改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校长吴贻芳(1928.任)
  ◆ 武昌中华大学(1928.1~1949)
  1913年创办于武昌。1938年迁重庆。1945年复校。
  校长陈时(1928.1.任)刘文禹(1945.6.任)严士佳(1949.3.任)
  ◆ 沪江大学(1928~1949)
  1915年由上海浸会大学改。1941年停办。1945年复校。
  校长刘湛恩(1928.任)樊正康(1938.3.任)凌宪扬(1945.2.代;1946.2.任)
  文学院院长李锦纶(1930.署)
  理学院院长郑章生(1930.署)
  教育学院院长林卓然(1930.署)
  商学院院长寿景伟(1930.署)
  ◆ 福建协和大学(1928~1949)
  1915年5月由美国教会领袖创办于福州。1931年1月改为福建协和学院。1938年5月迁邵武。1942年4月改为此名。
  校长高智(1928.3.任)林景润(1928.4.任)陈锡恩(1946.10.任)杨昌东(1946.7.代)
  ◆ 中国大学(1928~1949)
  1916年2月由私立中国公学大学部改名。1930年改为私立中国学院。
  校长胡适(1928.4.27.任)周龙光(1928.4.任)熊克武(1928.6.任)
  ◆ 齐鲁大学(1928~1946)
  1917年成立于济南。1931年12月立案。1938年迁成都。1946年复校。设文、理、医3院。
  校长李植藩(1928.6.任)刘世传(后)汤吉禾(后)吴克明(1945.2.任)
  ◆ 复旦大学(1928~1942.1)
  1917年由复旦公学改名于上海。1929年后有文、理、法、商4院15个系。1937年与私立大夏大学联合西迁重庆、贵阳,1942年1月改为国立。
  校长李登辉(1928.1.任)钱新之(1936.4.任)吴南轩(1940.5.代;1941.2.任)
  文学院院长余楠秋(1930.署)
  理学院院长林继庸(1930.署)
  法学院院长吴颂皋(1930.署)
  商学院院长李权时(1930.署)
  ◆ 南开大学(1928~1939.9)
  1919年9月南开学校设大学部。1929年将初创的文、理、商3科升格为学院。1939年9月迁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并改为国立大学。
  校长张伯苓(1919.9.任;1928.1.复任)
  ◆ 燕京大学(1928~1949)
  1919年成立于北京。1931年被日军封闭,部分师生内迁成都。1945年8月复校归北京。
  校长张乃燕(1928.6.9.任)吴雷川(1928.6.任)周贻春(1933.代)陆志韦(1934.代)司徒雷登(1937.任)孔祥熙(1942.任)梅贻宝(1942.代)司徒雷登(1945.任)陆志韦(1946.11.代)
  ◆ 北京经济科大学(1928~1930.12)
  1920年8月由私立北京民国大学商科改。1930年12月改为私立北平民国学院。
  校长张学良(1928.任)周震麟(1929.任)
  ◆ 中法大学
  1920年成立。
  校长李麟玉(1928.任)
  ◆ 厦门大学(1928~1937)
  1920年创立。1937年改为国立。抗战时迁闽西长汀。1946年迁厦门。
  校长林文庆(1928.任)萨本栋(1937.1.任)
  副校长张颐(1927.11.任)
  ◆ 福中路矿大学(1928~1931.4)
  1921年建立。1931年4月改为私立焦作工学院。
  校长朱端(1928.1.任)
  ◆ 东睦大学(1928~1932)
  1922年创办于昆明。1932年改名云南省立东睦大学。
  校长董泽(1928.任)
  ◆ 大同大学(1928~?)
  1922年由私立大同学院改于上海。1928年立案。
  校长曹惠群(1928.任)胡复刚(1934.任)
  文学院院长胡宪生(1931.署)
  理学院院长胡复刚(1931.署)
  商学院院长沈鸿来(1931.署)
  ◆ 华北大学(1928~1931.11)
  1922年创办于北平。1930年11月改为私立华北学院,旋停办。
  校长王捷三(1928.任)
  ◆ 天津工商学院(1928~1948.10)
  1923年创办。1948年10月改为私立沣沽大学。
  校长裴百纳(1928.任)赵振声(后)华南生(后)刘斌(后)刘迺仁(后)
  ◆ 武昌华中大学(1928~1949)
  1924年2月成立。1929年恢复,设有3院。
  校长韦卓民(1928.任)卞彭民(1945.代)
  文学院院长韦卓民(1929.署)
  理学院院长陆志廷(1929.署)
  教育学院院长薛世和(1929.署)
  ◆ 大夏大学(1928~1949)
  1924年9月创办于上海。1929年5月立案。1937年西迁庐山、贵阳,与复旦大学合为联合大学。1945年复校返沪。
  校长王伯群(1928.任;1937.任)段元怀(1945.1.任)
  文学院院长吴泽森(1928.署)
  理学院院长邵家麟(1930.署)
  教育学院院长陈选喜(1930.署)
  商学院院长孙瓃(1930.署)
  法学院院长孙浩恒(1930.署)
  ◆ 广东国民大学(1925)
  1925年成立于广州。
  校长吴鼎新(1928.5.任)
  文学院院长陈嘉霭(1930.署)
  法学院院长朱勉躬(1930.署)
  商学院院长张景耀(1930.署)
  工学院院长黄兆翔(1930.署)
  ◆ 福建大学(1925.8~1932)
  1925年8月设立。1932年停办。
  校长何公敢(1928.任)
  ◆ 北平辅仁大学(1928~1949)
  1925年创办。1929年设有文、理、教育3院。抗战时期扩充校舍。
  校长奥图尔(1928.任)陈垣(1929.任;1933.7.任)
  ◆ 上海光华大学(1925.6~1949)
  1925年6月12日创办于上海。1929年立案。1937年停办。1946年复校。后与圣约翰大学合建为华东师范大学。
  校长张寿镛(1928.任)朱公瑾(1945.代)朱经农(1947.任)廖世承(1949.3.任)
  文学院院长王造时(1931.署)
  理学院院长颜任光(1931.署)
  商学院院长金其眉(1931.署)薛迪清(1931.代)
  ◆ 东南医学院(1926~1949)
  1926年夏创立于上海。1935年立案。
  院长郭元旋(1928.任)张锡祺(1946.任)
  ◆ 上海法科大学(1926.9~1929)
  1926年9月创立。1929年改为私立上海法学院。
  校长褚辅成(1928.任)
  ◆ 广州大学(1927.3~1949)
  1927年3月2日创办于广州。1932年7月立案。1938年迁开平。1945年8月复校。
  校长陈炳权(1927.3.任)吴在民(1927.3.任)金登澄(1927.8.任,未到职)王志远(1928.8.代)马洪焕(1929.8.任)陈炳权(1931.8.任)金曾澄(1932.9.代)陈炳权(1936.9.代)王志远(1943.8.任)陈炳权(1948.8.任)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16:36

--  

  

  ◆ 南通医科大学(1927~1928.1)
  1929年由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改称。1928年1月与南通农科大学、纺织科大学合并为南通大学。
  校长张骞(1927.任)
  ◆ 岭南大学(1927~1949)
  1927年由美国基督教在广州创办的私立岭南文理科大学与农科大学合并建立。抗战时迁香港、曲江、梅县,抗战后回广州。
  校长钟荣光(1927.任)李应林(1938.任)陈序经(1948.9.任)
  文理学院院长梁敬敦(1927.署)
  农学院院长高鲁甫(1927.署)
  商学院院长郭荫棠(1927.署)
  工学院院长李权享(1927.署)
  ◆ 南通大学(1928.1~1930.8)
  1928年1月由南通林科大学、纺织大学、医科大学合并成立。1930年8月改为南通学院。
  校长张孝若(1928.1.任)
  ◆ 广东光华医科大学(1928~1930.9)
  1928年由广东医学专门学校改于广州。1930年9月依部令改为广东光华医科学院。
  校长郑豪(1928.任)
  ◆ 福建学院(1929.3~1949)
  1929年3月开办。1932年立案。1938年迁闽清。1941年迁蒲城。1945年夏迁回。
  院长何公敢(1929.3.任)林植夫(1933.任)林希谦(1934.代)黄朴心(1934.任)林仲易(1937.任)郭公木(1943.任)柯凌汉(1949.3.任)
  ◆ 湘雅医科大学(1929~1931)
  1929年由恢复美国基督教会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改建。1931年改为私立湘雅医学院。
  校长王子轩(1929.任)
  ◆ 上海法学院(1929~1949)
  1929年由上海法科大学改建。1930年12月立案。1931年迁杭州。1933年迁回。1937年迁浙江兰溪、安徽、四川万县。1945年8月复校上海。
  院长褚辅成(1929.任)褚凤仪(1949.任)
  ◆ 正凤文学院(1929~1940)
  1929年由私立正凤文科大学改于上海。1932年8月立案。1940年改为诚明文学院。
  院长王神西(1929.任)蒋维乔(1938.任)
  ◆ 上海法政学院(1929.11~1949)
  1929年11月由上海法政大学改办。1937年停办。1943年在安徽复校。1945年迁回上海。
  院长郑毓琇(1929.任)魏道明(1934.任)章士钊(1934.任)王宠惠(1937.任)李萃阳(1947.代)
  ◆ 广州法学院(1929.10~1949)
  1929年10月由私立广州法政专门学校改称。1936年停办。1948年复办。1949年6月暂准立案。
  院长吴景尧(1929.1.任)谢瀛洲(1947.9.任)卢干东(1947.10.代)
  ◆ 北平朝阳学院(1930~1948)
  1930年把朝阳大学仅有的法、商2科改为学院。1937年迁沙市、成都、重庆,1946年复校北平。
  院长孙晓楼(1930.任)居正(后)石志泉(后)
  ◆ 华北文法学院(1930~1948)
  1930年由华北大学改名。
  院长萧瑜(1930.任)曾扩情(1935.任)何其巩(1936.任)马邻翼(1938.任)孙武(1939.任)汪天铎(1940.任)陈廷杰(1941.任)王捷三(1946.任)
  ◆ 北平民国学院(1930~1946.5)
  1930年由私立北平经济科大学改称。1937年迁河南、长沙,1946年5月复校改为民国大学。
  院长鲁涤平(1930.1.任)
  ◆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30.2~1949)
  1930年2月由金陵女子大学改于南京。1930年11月立案。1937年12月迁成都,1945年复校南京。
  院长吴贻芳(1930.2.任)
  ◆ 同德医学院(1930.2)
  1930年2月由私立同德医学专门学校改称。
  院长庞京南(1930.2.任)顾毓琦(1932.7.任)
  ◆ 南通学院(1930.8~1949)
  1930年8月由南通大学改名立案。分农、医、纺织3科。1938年3月迁沪,1939年医科迁湖南沅陵与江苏医政学院合为国立医学院。1946年上海部分复校南通。
  院长张孝若(1930.任)郑亦同(1935.任)郑瑜(1937.代)徐静仁(1941.任)严惠宇(1945.任)张渊扬(1946.任)
  ◆ 震旦大学(1930.1~1949)
  1930年1月由私立震旦学院改于上海。1932年立案。
  校长桑黻翰(1930.1.任)胡文耀(1945.2.任)
  ◆ 广东光华医学院(1930.9~1949)
  1930年9月由私立广东光华医科大学改于广州。1933年立案。1939年停办。1946年复校。
  院长郑豪(1930.2.任)左达明(1931.9.任)陈衍芬(1932.11.任)张勇斌(1946.2.任)李焕桑(1946.7.5.任)
  ◆ 中国学院(1930.10~1948)
  1930年10月由私立中国大学改称。
  院长王正廷(1930.任)何其巩(1936.10.任)
  ◆ 焦作工学院(1931.4~1948.11)
  1931年4月由设于焦作的私立福中路矿大学改称。1932年立案。1937年10月迁西安。1938年7月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8月复办于洛阳。1948年迁苏州,11月改省立。
  院长张广舆(1931.3.任)张清涟(1933.4.任)
  ◆ 湘雅医学院(1931.5~1940)
  1931年5月由私立湘雅医科大学改称。1937年曾名为中正医学院。1938年西迁贵阳、重庆。1940年改为国立。
  院长王子玕(1931.5.任)张孝骞(1937.7.任)
  ◆ 之江文理学院(1931.7~1946)
  1931年7月由私立之江大学改于杭州。1942年迁金华。1943年迁贵州。1946年迁回杭州,更名之江大学。
  院长李培恩(1931.7.任)明恩德(1938.2.代)
  ◆ 福建协和医学院
  1931年4月由福建协和大学改称。
  院长高智(1931.4.任)
  ◆ 华侨工商学院(1938.6~1948)
  1938年6月由侨胞创办于香港的华侨学校改立。1942年迁柳州、重庆,1946年迁香港并立案。1948年在广州设立文法学院,成立华侨大学。
  院长王淑陶(1938.1.任)曾养甫(1940.3.任)王淑陶(1940.9.任)翟俊千(1942.4.任)高承元(1945.2.代)税西恒(1945.3.任)袁税伯(1946.7.代)王淑陶(1947.8.任)
  ◆ 南华学院
  1938年10月创办于香港九龙。1939年7月立案。1946年2月迁汕头。
  院长钟晋齐(1928.10.任)
  ◆ 达仁商学院(1939.1~1948)
  1939年1月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留津人员创办。
  校董司徒雷登(1939.1.任)
  院长张士骏(1939.10.任)沈克(1946.3.任)肖正谊(1948.12.任)
  ◆ 乡村建设学院
  1940年7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于四川巴县。1945年8月改名为乡村建设学院。设乡村教育、农学、社会、水利4系。
  院长晏阳初(1940.7.任)
  ◆ 川康农工学院(1941.8~1946.12)
  1941年8月创办于成都。1946年12月改为国立成都理学院。
  院长魏嗣銮(1941.8.任)
  ◆ 中华文法学院(1944.3~1949.6)
  1944年3月粤北中华文法学院国文专科学校设大学部于广州,1947年5月改为此名。1949年6月迁香港。
  院长吴康(1944.3.任)
  ◆ 华北文法学院(1945.6~1948)
  1945年6月由重建私立的华北学院更名于北平,1947年立案。
  院长王捷三(1945.6.任)
  ◆ 成华大学(1945.2~1949)
  1945年2月在成都原光华大学旧址设立。1946年10月立案。
  校长王兆荣(1945.2.任)向传义(1948.1.代)刘明扬(1948.7.任,未到职)何北衡(1948.7.代)
  ◆ 辅成法学院(1945.7~1949)
  1945年7月由迁往万县的私立上海法学院改名。设有政、法、经3系。
  院长李景沁(1945.7.任)
  ◆ 正阳法学院(1946.4~1949)
  1946年4月,在重庆的朝阳学院迁回北京后,设分院于重庆。1948年6月核准立案。
  院长居正(1946.4.任)
  ◆ 建国法商学院(1946.4~1949)
  1946年4月由中国地政研究所创办于南京。设5个系、5个研究所,1948年9月立案。
  院长潘铮(1946.4.任)
  ◆ 中国纺织工程学院(1946.3~1949)
  1946年3月由私立中国纺织染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于上海。1947年8月立案,10月改为私立中国纺织工学院。
  院长吴一中(1946.3.任)荣鸿元(1947.8.任)
  ◆ 民国大学
  1946年5月由私立北平民国学院改称。
  校长鲁涤平(1946.5.任)
  ◆ 川北农学院(1946.6~1949)
  1946年6月由三台参议会筹设于四川三台。
  院长李季伟(1946.6.任)周健侯(1947.1.任)
  ◆ 相辉文法学院(1946.8~1949)
  1946年8月复旦大学迁沪,为纪念前校长马相伯、李登辉创立于上海。
  院长许逢熙(1946.8.任)
  ◆ 东北中正大学
  1946年10月成立于沈阳。
  董事长杜聿明(1946.10.任)
  校长张忠绂(1946.10.任)
  ◆ 海南大学(1946.7~1949)
  1946年7月创办于海口。1948年10月开办。1949年8月立案。
  校长范会国(1946.7.任)
  ◆ 江南大学(1947.5~1949)
  1947年5月成立于无锡。1947年11月立案。
  校长荣桂铨(1947.5.任)章渊若(1948.7.任)
  ◆ 新中国法商学院
  1947年4月立案,9月20日开办,设法、商2科。
  院长卢锡荣(1947.9.任)
  ◆ 辽宁医学院
  1947年7月由奉天医科专门学校改于沈阳。1948年1月立案。
  院长高文翰(1947.7.代)刘同伦(1948.4.任)
  ◆ 珠海大学(1947.8~1949)
  1947年8月成立于广州。1949年7月立案,9月迁香港改为珠海书院。
  校长黄麟书(1947.8.任)
  ◆ 中国大学
  1948年6月由北平私立中国学院改建。
  校长王正廷(1948.6.任)
  ◆ 津沽大学(1948~1949)
  1948年由私立天津工商学校改建。
  校长华南生(1948.任)刘斌(后)
  ◆ 勉仁文学院(1948.6~1949)
  1948年6月创办于四川北碚。
  董事长梁漱溟(1948.6.任)
  ◆ 立华法商学院(1948.9~1949)
  1948年9月设于重庆。
  院长税西恒(1948.9.任)
  ◆ 求精商学院(1948.11~1949)
  1948年11月由私立求精商业专科学校改名于重庆。
  院长杨重熙(1948.11.任)
  ◆ 广大学院
  1949年5月由广州大学香港分部改建。
  院长黄毅云(1949.5.任)
  ◆ 光夏学院
  1949年6月创办于香港。
  院长王裕凯(1949.6.任)
  ◆ 西南法商学院
  1949年10月由私立西南商业专科学校改于桂林。
  院长廖竞存(1949.10.任)廖菖民(1949.10.代)

  5. 国立专科学校
  ◆ 中法工业专门学校(1927.5—1931)
  1923年11月由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改建。1931年改为中法国立工学院。
  校长褚民谊(1927.5.27.任)
  ◆ 音乐专科学校(1927.6~1945)
  1927年6月于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1929年7月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2年6月为汪伪政府接受,1939年在重庆设立音乐分院。1945年更名为上海音乐专科学校。
  校长蔡孑民(1927.6.任)萧友梅(1927.12.代;1929.7.任)李惟宁(1940.12.代)戴粹伦(1942.1.任)
  ◆ 吴淞商船专门学校(1929.1~1949)
  1929年1月恢复海军部海军学校于上海。1937年停办,1939年更名为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通大学。1946年复办。
  校长王伯群(1929.1.兼)杨志雄(1931.6.代)夏应庚(1932.3.代)徐季杰(1933.1.代)许建廷(1934.7.代)任大名(1935.1.任)刘永浩(1936.5.任)周均时(1946.2.任)
  ◆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0.5~1938.3)
  1930年5月由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改名。1934年停办,8月恢复已结束的国立北平艺术职业学校。1937年迁沅陵,1938年3月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合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校长张凤举(1930.5.任)严智开(1934.8.任)赵畸(1936.3.任)
  ◆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0.9~1938.3)
  1930年9月由国立西湖艺术院改建。1937年迁江西,1938年3月在湖南沅陵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校长林凤眠(1930.9.任)
  ◆ 中央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933.9~1938)
  1933年9月创办于南京。1934年3月改为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
  校长张之江(1933.9.任;1934.3.改任)
  ◆ 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7~1939)
  1934年7月成立于陕西武功。1939年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农学院。
  校长于右任(1934.7.任,未到职)辛树帜(1935.8.任)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6/9/15 22:17:23

--  

  

  ◆ 康定师范专科学校(1934.8~1949)
  1934年8月由中央政治学校分校改于康定。1939年12月改为师范学校。1945年改为边疆师范。1947年8月改为专科。
  校长杨倬孙(1934.8.任)崔子信(1938.6.代;1939.12.任)武文(1944.3.任)方兴成(1944.12.任;1946.12.任;)张坦如(1949.6.代)
  ◆ 中央工业职业学校(1936~1940)
  1936年在重庆筹设,1940年1月改为中央工业职业专科学校。1946年复办于南京。
  校长魏元光(1937.6.任;1940.1.复任)许传经(1946.代)
  ◆ 药学专科学校(1936.9~1949)
  1936年9月创办于南京。1937年迁武汉、重庆,1946年7月返南京。
  校长孟目的(1936.9.任)陈思义(1939.8.任)薛愚(1945.5.任)孟心如(1946.10.任)丁燮和(1946.10.代)吴荣熙(1946.11.任)戴天右(1948.10.兼代)管天地(1949.3.任)
  ◆ 重庆商船专科学校(1939.4~1942)
  1939年4月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在重庆复建更名。1942年停办,1946年在吴淞复校。
  校长吴俊升(1939.4.任)宋建勋(1939.12.任)
  ◆ 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1937.5~1940)
  1937年5月设于武昌宝积庵。1938年迁恩施,1940年改为湖北农学院。
  校长冯紫岗(1937.5.任)程鸿书(1938.3.任)
  ◆ 艺术专科学校(1938.3~1946.8)
  1938年3月由迁址湖南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后经贵阳、昆明入四川。1946年8月恢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校务委员会主任
  林凤眠(1938.3.任)
  委员赵畸(1938.3.任)常书鸿(1938.3.任)
  校长滕固(1938.6.任)吕凤子(1940.9.任)陈之佛(1942.6.任)潘天寿(1944.8.任)汪日章(1947.10.任)
  ◆ 国术体育专科学校(1938.6~1942)
  1938年6月由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改名于长沙。后经广西、云南抵重庆,1942年6月改为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1946年迁天津。
  校长张之江(1938.6.任;1942.6.复任)
  ◆ 中央技艺专科学校(1939.1~1949)
  1939年1月创立于四川乐山,设有农副产品制造等专业。
  校长刘贻燕(1939.任)周原枢(1940.6.任)张仪尊(1944.2.任)马杰(1945.3.任)赫颖举(1947.3.任)裴鸿光(1948.1.任)郑愈(1948.7.任)
  ◆ 西北技艺专科学校(1939.7~1948)
  1939年7月创设于兰州西果园。1948年改为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
  校长曾济宽(1939.7.任)
  ◆ 西康技艺专科学校(1939.8~1949)
  1939年8月筹备于西康西昌,1939年12月开学。
  校长李书田(1939.8.任)周宗莲(1941.8.任)雷祚雯(1944.6.任)罗广瀛(1946.7.任)高巍(1948.2.任)刘云筹(1948.6.任)田雨时(1948.6.任)崔铁(1948.11.任)隆准(1949.5.任)马西岭(1949.8.任)
  ◆ 边疆学校(1939.8~1949)
  1933年中央政治学校蒙藏班改为蒙藏学校。1939年8月蒙藏学校改名为国立边疆学校,仍附设于中央政治学校。1941年8月分建,以专科学校编制,培养边地人才。
  校长程其保(1939.8.任)时子周(1940.1.任)王衍康(1941.3.任)孔庆周(1946.7.任)柳秉正(1947.5.任)
  ◆ 戏剧专科学校(1940.7~1949)
  1940年7月由国立戏剧学校改建。1939年迁川南,1946年复校。
  校长余上沅(1940.7.任)
  副校长阎葆明(1940.7.任)
  ◆ 音乐学院(1940.11~1949)
  1940年11月由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改建于南京。1942年设分院,1945年8月改分院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
  院长谢寿康(1940.11.任,未到职)顾毓琇(1940.11.代)杨仲子(1941.8.代;1942.1.任)陈立夫(1942.10.兼)吴伯超(1943.4.代;1943.8.代)
  ◆ 体育师范专科学校(1941.9~1949)
  1941年9月创办于四川江津。5年制。1946年迁武昌。
  校长方万邦(1941.9.任)江良规(1945.8.任)章辑五(1946.5.任)
  ◆ 福建音乐专科学校(1942.8~1949)
  1942年8月由省立音乐专科学校改于福建吉山。1945年迁福州。
  校长卢前(1942.8.任)肖而化(1943.1.任)梁龙光(1944.12.任)唐学咏(1945.8.任)
  ◆ 东方语文专科学校(1942.9~1949)
  1942年9月为适应缅越战区抗战西安设校于云南大理。1945年7月迁重庆、是年冬迁南京。
  校长王文宣(1942.9.任)汪懋祖(1944.8.任)姚楠(1945.8.任)罗良铸(1947.10.任)张礼千(1948.3.任)
  ◆ 幼稚师范专科学校(1943.2~1949)
  1943年2月由国立幼稚师范学校改建于江西,1946年移设上海。1949年4月核准。
  主任陈鹤琴(1943.8.任)
  ◆ 海疆学校(1944.5~1949)
  1944年5月筹设于福建仙游。1946年迁晋江。
  校长张兆焕(1944.10.任)梁龙光(1945.3.任)蚁硕(1947.9.任)
  ◆ 自贡工业专科学校(1945~1949)
  1945年由原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分校改建于四川自贡。
  校长马杰(1945.3.任)王冠英(1947.2.代)何玉昆(1947.任)李季伟(1948.7.任)
  ◆ 西北农业专科学校(1945.8~1949)
  1945年8月由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改建。
  校长曾洛宽(1945.8.任)齐敬鑫(1946.2.任)杨著成(1947.2.任)路葆清(1948.7.任)
  ◆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6.8~1949)
  1946年8月,由抗战中南迁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返北平后复建。
  校长徐悲鸿(1946.8.任)
  ◆ 辽海商船专科学校(1946.11~1948)
  1946年11月,原哈尔滨东北商船学校与国立高等船员养成所合建为国立葫芦商船专科学校。1947年改为辽海商船专科学校。
  校长王时泽(1946.11.任)何正卓(1947.9.任)士福金(1948.10.任)
  ◆ 北平蒙藏学校(1946.11~1949)
  1946年11月由蒙藏委员会交付教育部所属,1948年设师范专科。
  校长陈克孚(1947.3.任)

  (三)汪伪国民政府系高等院校(1940.4—1945.8)
  ◆ 中央大学(1940.4~1945.8)
  1940年4月9日汪伪政府行政院第2次会议决定在南京恢复国立中央大学,1941年正式上课。分设文、法、商、教育、理工、农、医、药学7学院。
  校长樊仲云(1940.7.9.兼;1940.8.13.任;1943.6.5.免)李圣五(1943.6.5.代;1943.9.27.免)陈柱(1943.9.27.任;1944.1.27.免)陈昌祖(1944.1.27.任)
  文学院院长龙沐勋(1940.署)
  法商学院院长胡道维(1940.署)
  教育学院院长黄曝寰(1940.署)
  理工学院院长徐仁铣(1940.署)
  农学院院长陆锡君(1940.署)
  ◆ 上海大学(1941.7~1945.8)
  1941年7月29日汪伪政府行政院第70次会议通过筹备国立上海大学等决议,将原上海复旦大学合为上海大学校舍。1941年8月正式成立。先设农学院,1942年添设法学院,1943年设文学院。
  校长赵正平(1941.8.16.兼)
  农学院院长赵正平(1941.8.16.兼)
  法学院院长金忍百(1941.署)
  文学院院长姚明辉(1941.署)
  ◆ 交通大学(1942.8~1945.8)
  1942年8月18日汪伪政府第124次会议通过恢复国立交通大学案,分理、管理、工学3院。
  校长张廷金(1942.8.25.任)
  理学院院长范会国(1942.署)
  管理学院院长郁仁充(1942.署)
  工学院院长张廷金(1942.兼)
  ◆ 浙江大学(1943.6~1944.5)
  1943年6月22日汪伪政府行政院第167次会议决定恢复国立浙江大学。同年10月11日正式上课,分文法、理工、农、医4院。1944年5月23日汪伪政府行政院第210次会议议决停办。
  校长陈柱(1943.8.24.任;1943.9.27.免)钱慰宗(1943.9.27.任)
  ◆ 国立音乐学院(1942.6~1945.8)
  1942年6月汪伪政府行政院议决复校。
  院长李惟宁(1942.6.22.聘)
  ◆ 国立上海商学院(1942.8~1945.8)
  1942年8月汪伪政府行政院议决复校。
  院长裴复恒(1942.8.2.聘)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171.87500毫秒。查询数据库5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