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谜山瑰宝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87) ---- 【谜材】1923:基督教教义名词术语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7&id=242172) |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0/11/2 20:01:30 -- 【谜材】1923:基督教教义名词术语 声明:中华国粹网独家谜材,若转发作公开使用,请注明出处: 称义、成圣、承认、崇拜、刺客、重生、仇恨、出卖、创造、大会、代祷、担负、 等待、地狱、笃信、对敌、堕落、恩典、恶言、恶者、奉献、福音、复生、复兴、 诟骂、故杀、归与、和好、和解、洪水、呼召、患难、悔改、毁灭、贿赂、火湖、 饥荒、机运、奸淫、拣选、交通、节欲、敬拜、救赎、捐助、可爱、夸耀、拉加、 浪子、立约、连祷、炼狱、怜悯、邻人、灵感、吗哪、玛门、美丽、迷路、磨难、 魔鬼、默思、盼望、迫害、祈祷、启示、弃绝、迁徙、谦卑、穷人、饶恕、忍受、 肉体、撒旦、杀人、伤心、上帝、舍己、身体、深渊、神迹、审判、慎节、升天、 圣洁、圣经、圣灵、施济、使徒、试探、事业、受苦、书卷、赎罪、顺从、私议、 死亡、贪婪、贪欲、天使、天堂、通谕、痛苦、无辜、无理、无罪、下降、闲怠、 邪侈、亵渎、亵慢、新生、羞耻、虚诳、悬念、选民、选择、盐柱、要誓、医病、 异端、异象、阴府、引诱、隐语、永刑、忧愁、诱惑、愚昧、愚人、寓言、云柱、 赞美、贞洁、拯救、知识、知足、治死、智慧、中保、咒诅、资财、自恃、自由、 罪孽、罪人、 被咒诅、别西卜、重复语、敌基督、格很拿、归上帝、灵薄狱、弥赛亚、杀人者、 生命册、生命树、示播列、示俄勒、属灵者、所爱者、无底坑、修和者、殉道者、 亚巴顿、亚波伦、以法大、 埃及之灾、不灭之火、道成肉身、法利赛人、非利士人、进入进谒、内心之人、 平安和平、三位一体、上帝之国、圣灵感孕、死亡之荫、属灵之磐、属灵之食、 属灵之水、属灵之体、亚当之罪、耶稣基督、应许之地、狱中诸灵、责人知罪、 主保圣人、属灵之性、 第二次降临、第二次死亡、莫大之痛苦、男人和女人、祈祷的时刻、上帝的形象、 十字架手势、 重生的基督徒、禁戒式的诫命、训令式的诫命、 复仇者报血仇者、613条旧约诫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1-14 20:27:03编辑过] |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0/11/2 20:06:11 -- 基督教教义名词术语简释 亚巴顿 Abaddon 希伯来文有灭亡之意,或指死亡之境,即阴间。 深渊 Abyss 意为不可测之地。又作死人之所。《启示录》谓深渊乃恶鬼受刑之地。 进入进谒 Access 此词言罪人可由基督而进到上帝面前。按基督教的宗教观,世人皆有罪,与上帝隔绝,故救主基督舍身流血、涤除人之罪恶,而开通大路,使人进谒上帝,蒙恩得救。 被咒诅 Accursed 基督教的观念认为,人有重罪当受死刑,上帝必按公义惩罚之。伪神者、淫邪者,以及一切虚假事物,皆受咒诅而被毁灭。 亚当之罪 Adam’s Sin 据《新约》记载,保罗认定亚当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认为《创世纪》所载乃信史之事实。保罗认为,亚当必自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及所负之重责。又以为罪与死密切相关,死是罪之报。人类的肉身之死,原因于罪,并与亚当有因果关系。 要誓 Adjuration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指使人严肃发誓。凡任官职,或为教会职员,或供职法庭上,都必须起誓。基督教认为,发誓是维护国家的纲领,是人良心的法律。誓言既对上帝和众人而发,也是自尊的一种标志,所以,不可亵渎,而必须切实履行。 崇拜 Adoration 《圣经》中并未明载此词,而常以钦崇敬拜等词表达其意思。如跪、敬立、俯伏稽首等。崇拜或施于人,或施于偶像,或祭山川日月天地。 奸淫 Adultery 据《圣经》,此词指已婚或未婚男子与已婚女子的通奸。摩西十戒对此行为禁之极严 ,罪杀无赦。其处死方法,或用石击,或用其他方法。丈夫怀疑妻子犯奸淫罪而无证据,摩西律法中曾规定试验的方法。 对敌 Adversary 《旧约》中指反对或阻遏。也常指政治上的敌对者。也指魔鬼的本名,即撒旦。也有解释作控告者。《新约》中用于有关诉讼之事。 患难 Adversity 希伯来文中的本意指跛行,或被东西绊倒,或指挟迫、困苦,或以恶加害。 磨难 Affliction 《旧约》、《新约》对此词的解释大同小异,都是患难、苦难、磨难、灾祸、祸患等意。1.指个人的苦难,如疾病、贫乏、冤枉等。2.国家民众的灾难,如遭受入侵等。3.《新约》中常用以指恶人逼迫基督教。基督教认为,磨难自上帝而来。 莫大之痛苦 Agony 此词仅见于《圣经》一次,指基督被钉于十字架前夜,在客西马尼园中内心所经历的圣洁与罪孽的交战。这种痛苦非言语所能表现,所以说是亘古未有之大痛苦。 寓言 Allegory 此词指的是意在言外,不指明论述的意旨,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说明事理。寓言有两类: 1.《圣经》中常用的比喻 (Parable)。2.隐喻 (Metaphor) 的演化。寓言与《圣经》中的比喻的不同在于: 比喻为假设的事物,寓言则用事实真理来说明。 引诱 Allure 此词有善恶两种意义: 善则引人归正道,恶则诱人入迷途。上帝指出人之罪恶而重诱其痛改前非; 恶人诱人放纵情欲、陷于罪恶,以致沉沦。基督教认为,恶人以财利酒色等诱人入于沦亡之境,上帝则警醒惩罚,诱人悔改,保其安全。 施济 Alms,Almsgiving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的意思是: 好心施舍、救济。《旧约》中视救济贫穷为首要的善举,是上帝的特别指派。《新约》中也重视施济,上帝三次命信徒去做,并认为这是信徒当然的义务。 天使 Angel 这个字是“使者”的意思,在《圣经》中是用来称呼环绕上帝宝座的超自然物。耶稣告诉人们,当一个罪人悔改时,他们与上帝一同喜乐。天使也被称为“上帝的儿子”、“天上的万军”或“大能的天使”、“上帝的仆人”等。 痛苦 Anguish 指身体与内心的剧烈痛苦。如悲伤、懊丧、绝望等。希伯来文本义为迫害、逼迫等,希腊文亦同。如妇人分娩之痛苦; 人因罪恶而怀内心悲伤; 奴隶受虐待之苦等。 敌基督 Antichrist 此词见于约翰书信中,但其意屡见于《圣经》其它处。原意可以释为基督的大仇敌,也是僭称基督及其权位者。福音书中认为敌基督莫过于撒旦。 悬念 Anxiety 《旧约》中有时译作顾虑,有时亦译作战兢或恐惧。《新约》 中悬念之意,希腊文的名词指心志迷乱。 亚波伦 Apollyon 意即毁灭。与《旧约》中的亚巴顿同。系恶鬼之名,它出自地狱以害世人。或指撒旦。也指撒旦使者的首领之一。亦谓为蝗虫之王。 背教 Apostasy 希腊文意为离弃上帝及其真道。如以色列民违背圣约,犯离弃上帝之罪,故不能兴盛。基督预言,上帝审判日临近时,必先有大背教之事。保罗亦预言,基督降临之日,必将出现大恶之人,将迷惑众人离道反教。 使徒 Apostle 这个字的意思是“奉差遣的”使者或代表。在《新约》中这个字主要是指耶稣的十二门徒、保罗或其他参与宣教工作的人。耶稣拣选了十二个使徒和他一起传道及医病,他从死里复活后吩咐使徒将有关他的一切去告诉全世界。 升天 Ascension 基督教认为,基督复活后的40天里面,经常与他的门徒相见,然后他就回到天上。当耶稣在橄榄山上对门徒作最后的教训时,他们看见“……有一片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 这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升天”。基督教还认为,虽然耶稣升天结束了他在地上的事奉,但这并非他工作的终结。 刺客 Assassin 希腊文的名词,本义为短剑,引申为匪徒。这种刺客对罗马人、以至与罗马人亲善的犹太人极为仇视。公元50至70年,一些暴徒结党成伙,欲从罗马人手中夺回自由的权力。他们经常藏短剑于外衣下,每逢节日期间,混迹于人群中,遇仇敌即行暗杀。有时也结队而出,劫掠村镇。 暗杀 Assassinate 按《摩西律法》,一切凶杀 (包括暗杀行刺与自杀) 都在禁绝之列。故意杀人或因疏忽、懈怠、发怒、仇恨而害人生命者,被法律所禁止。 会 Assembly 希腊文指民众聚集。无论为何事而聚集,均称为会。《新约》中有召呼或召集,其意义仅仅限于信徒的聚集。此词有时指全体信徒而言,凡被上帝所召的均在其内。有时专指一个会或一个地方的教会而言。此外还有会堂之意。 笃信 Assurance 此词有性灵之意,所谓甘奉真道,深信不疑,同基督教的核心思想有密切关系。基督教认为,人因基督赎罪之恩,就可以确信脱离罪恶,因而获得完全的解放。 迷路 Astray 此词在道德方面,指离弃正道,误入谬误及罪恶之途,犹如迷途的羔羊。迷路的原因: 一是本有恶性,二是牧者进入迷途。基督教认为,离弃上帝,陷于罪孽,乃是世人的迷途。 赎罪 Atonement “人如何与上帝和好?”这是《圣经》最关注的问题。罪使人与上帝隔绝,而他们最大的需要就是与上帝“和好”,这就是“赎罪”的意思。在《旧约》时代,献祭是为了赎罪,但这的并不是最后的解决方法。 复仇者报血仇者 Avenger,Avenger fo blood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含有报复之意。指按照正义,对杀人者进行惩罚,即对罪人泄忿雪恨。基督教认为,每有纷争,便使人们大动干戈,流血不止,所以上帝制订法律,从而秉公处罚,以不再扩大流血。 诬 Backbite 指背后诋毁、播弄是非的人。《圣经》云: 不以舌头诬谤人,不恶待朋友,不随伙毁谤邻里。诋毁、毁谤、背后诋毁等,均被视为重大之罪。 背道、悖逆 Backslide 希伯来文主要有二词与此相关,意即违反、离弃、叛逆、背教 。其中一词专指以色列人离弃上帝而言。以色列人破坏上帝与以色列国所立之约,奉事他神,崇拜偶像。因为他们已蒙上帝之恩而又背离,已得赦罪而又犯罪,故意背道,所以基督教认为其罪更大。 美丽 Beauty 在《圣经》 中主要有四义: 1.物质美、指大自然中的一切 。2.才能美,即古往今来地灵人杰。3.道德美,指社会兴亡、国家盛衰之根本。4.灵性美,此乃达于美丽的根本。《圣经》有五次讲到圣洁之美丽。 别西卜 Beelzebub 恶鬼名,意谓苍蝇王。基督在世时,此名为鬼王名的通称,与撒旦魔鬼同。 所爱者 Beloved 希伯来文与希腊文各有两个与此相关的常用词,一指敬爱若友,一指男女爱情 (用于高尚意义)。两词也可互用。不仅指世人的相爱,尤指属灵之爱。《雅歌》所指乃弥赛亚之爱。《新约》 中用此词亦表示上帝之大爱以及基督徒彼此之间的友爱。 出卖 Betray 此词亦指假装或欺骗,或指陷害亲友。在《新约》 中,多指耶稣被出卖一事。犹大出卖基督被视为重罪,原因如下: 1.平素有密切的师生交谊; 2.行于暮夜; 3.假作友爱而接吻;4.贪利忘义; 5.明知基督至圣至义却作此不义的事。 圣经 Bible 《圣经》是所有的基督教会和信徒信仰的依据。Bible一词原意文为“多本书”,其中没有“圣”的意思。中文则译成“圣经”。《圣经》有两种,天主教所用的《圣经》除有新旧约外,还有圣经亚典 (也叫次经或外典),而基督教所用的只有新旧约。 亵渎 Blasphemy 希腊文原义泛指诽谤、侮辱。《圣经》 中特指对上帝所犯的罪。如《旧约》 中,拿伯亵渎上帝及王,所谓亵渎,或在言语,或在行为,按照基督徒的观念其罪当以石击死。敬拜偶像,也是亵渎上帝。《新约》中,比词一般指诽谤而言。 皿 Blood 《新约》经常用“基督的血”来形容耶稣的死,这个名词是源自 《旧约》。《新约》使用“基督的血”一词是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惨死。有些现代的译本直接把这个词译为“基督的死”。 夸耀 Boast 希伯来文此词意为自夸,希腊文意为赞美。二词均有褒、贬的双重意义。保罗认为,人的得救,全凭基督之恩,并非因自己所修之功德,因此,无可自夸。 身体 Body 在《圣经》中,“身体”这个字通常是用来代表整个人,所以它有时被译为“自己”。例如:“将身体 (你自己) 献上当作活祭。”《新约》曾提到的“复活的身体”,就是当上帝使人从死里复活时,人体的新样式。基督教认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永活的身体,而不是一个没有躯壳的鬼魂。 生命册 Book of Life 据《圣经》载: 上帝对人的行为美恶、应得报酬一一加以记录。而生命册则只载义人之名及其应得的福。大卫也曾言及生命册。《新约》中所谓生命册,指能承受永生之义人的名录。 重生的基督徒 Born-again Christian 获得一种独特的、戏剧性经验的基督徒,特别指强调这种经验的某些新教组织的成员。这类信徒的根据是耶稣所说的话:“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 无底坑 Bottomless Pit 《启示录》中7次用到此词,指堕落天使的居所,撒旦的牢狱。其字义为地狱。据信撒旦与一切恶魔不愿悔罪皈依基督,将被永远囚禁于无底坑。 贿赂 Bribery 原义指进见赠物而含卑鄙之意。希伯来律法禁止一切有害于公平执法的行为,对于枉法贿赂,禁阻甚严。凡厌恶不义之利、不受贿赂者,基督教认为可获上帝的赐福。 伤心 Brokenhearted 在《圣经》中,此词有二义: 1.人在精神上的破灭、无助,想要得到上帝的拯救; 2.人因忧虑、罪恶、巨大丧失或灾祸而心碎,遂不得不求得上帝的抚慰。 无理 Brute,Brutish 希伯来文为愚昧,希腊文意为无言,引申为无知识、无理性。基督教认为,反对上帝的人,其行为无理性,其心智愚昧,并认为不信《圣经》的人昏昧无知。 担负 Burden 《旧约》 中此词意为举起,比喻管理人民为一种担负。又指身为自己之担负,又有把罪恶与赋税称为担负的。 事业 Business 希伯来文中一是指最要紧之事,一是指事物或职业。《新约》中记载,人无论士农工商,都应该有职业。无业游荡是为大辱。《圣经》说,人各自做自己的事业,不工作者不得食。每个信徒都应该自食其力,这是侍奉上帝及人类的高尚品德。 呼召 Call 《圣经》里的上帝是一个向人发出呼召和直接与人交谈的神。在《旧约》 以色列国的故事中,是由亚伯拉罕蒙上帝呼召开始。并表明以色列人成为上帝的子民,不是他们去赢取的,而是出于上帝的“呼召”。在《新约》中也是一样,耶稣呼召人跟从他,响应他传讲的天国之道。 机运 Chance 机运纯粹出于偶然的说法,希伯来人从来不信。追溯历史,希伯来人认为治天下之道惟有律法。即使偶遇有机运,也是上帝所特别恩赐。基督教认为,机运之于人,无偶然必然之说,那不过是上帝安排所致。 仁 Charity 此为《圣经》所注重的品德,《新约》中提到过115次。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仁为基督常道之品德,亦为其所实行; 基督以此精神赋予教会,使徒则将其发扬光大。 贞洁 Chaste,Chastity 字义与清洁颇为接近,并含男女间纯洁之意。“十戒”中第七条戒命,乃对言、行、意三者之清洁而言。基督教认为上帝圣洁,所以信徒也必须贞洁。按《新约》所规定,基督教中的女人,皆宜慎重贞洁,勤于治家。 选择 Choose,Chosen 指由于职务权利或其他别的原因,从多数中选取少数。《旧约》中有民之选王,教徒选上帝,选定真理、择善而去恶,上帝选仆人,或某某被选择等用法。《新约》的解释与《旧约》基本相同。基督教认为,上帝施恩泽于世人,被 (上帝)召、被拣选都是上帝的特殊的恩情。 选民 Chosen people 用于犹太人的一种说法。据《旧约》所载,上帝选择亚伯拉罕沿以撒和雅各 (今天犹太人的祖先) 这条线传下子孙,作为他自己的替身。因此上帝将他们从埃及人的奴役下解救出来。 交通 Communion 希腊文中原指信徒与上帝内心相通。后指信徒之间内心的交流及表示这种交流的各种行为。表示交流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1.圣餐,食圣餐即与基督及其他信徒交流。2.共产,凡信徒同在一起,财物共有。3.捐助、施舍本为信徒的要职,也是交流的自然表示。4、帮助圣灵做事。 忏悔 Confession 天主教会中的一种圣礼。在仪式中忏悔的罪人独向神父坦白他们的罪恶,并因其内疚而得到赦免。然后,分配给每一个罪人一件苦行,通常是诵读几篇祈祷文或做几件善事。在基督教形成后的头几个世纪里,苦行是公开的,罪人们必须在教堂门外请求人们进去为他们祈祷。 承认 Coufession 此词原义是认可、不讳言。基督教所谓的“承认”有两种含义: 承认信仰和承认罪孽。承认信仰,就是公开认可并忠于上帝及上帝所述的真理。 知足 Content,Contentment 指人对于其所处地位的满足与欣悦。与尤怨之义相反。《圣经》中以知足为大德,认为这可以使人安居乐业; 反之,则难免生懊丧不平之心。基督教认为,知足之心,总是与忍耐、喜悦、平安相连; 不知足者,则与妒忌、怨恨相连。 节欲 Continency 只见于《新约》,意为束身而克制欲念。保罗用此词特对嫁娶而言,其训众之言曰: 倘若自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 捐助 Contribution 希腊文中原指交流或交谊。因信徒与上帝有内心交流,所以信徒彼此间也有交流,推而广之,信徒的产业及一切所有都应互相资助。基督徒受命勿忘施舍济助,即指现在的捐助。 责人知罪 Convict,Convince 希腊文中的意思指说明别人的罪过,使其醒悟。也含有提供证据的意思。基督教认为,人生在世应该认识到有罪,而且认识到无法自救。只有相信上帝,才可能有得救的方法。而上帝则指明人的罪过,使其觉悟。 大会 Convocation 希伯来文中指以色列人逢大节的集会,又称圣会。 立约 Covenant (耶31:33) 总括了《圣经》 中关于立约的基本意思:“上帝要作人的神,人要作上帝的子民。上帝与人建立一个特殊的关系,他全心的保护他的子民,也期望他的绝对顺服。”《圣经》中记载的约,大部分是神与人之间的约,但《旧约》中也有“人与人”之间的约。 贪婪 Covetousness 此词主要有三义: 1.贪得无厌之心; 2.贪求不义之利; 3.爱财无度。《圣经》以贪婪为重罪,凡贪婪之人不能入天国。 创造 Creation 《圣经》 宣称万物者是由上帝所造,他是创造者,又不断地护佑被造物,并偶尔介入历史之中。根据《创世记》第一章所称: 上帝创造的宇宙是完美的。上帝创造了可以繁殖后代的动植物,并将人类安置在其中去管理它们。 咒诅 Curse 与祝福之义相反。希伯来文有数词,意皆略同。《圣经》中两种用法,一是上帝斥人之罪恶而宣告其当受之刑; 一是世人指斥他人的罪孽而祈求灾难降于其身。 隐语 Dark Sayings 希伯来文中指密语或谚语,指一种含有寓意的语言。还指言语或道德上、宗教上的名言或智者之言。《约伯记》、《传道书》、《箴言》、《诗篇》等,常用隐语。《启示录》第三章所提到的“兽数666”也是一句著名的隐语。 死亡 Death 此词本义通常指身体之死亡。喻义指灵性生活的丧失。在神学上,死亡主义来自 《创世记》。死亡与违背上帝诫命之罪有密切关系,死亡有宗教上和伦理上的双重意义。《圣经》中论死亡,皆认为是人类本质之孱弱所致。 奉献 Dedicate,Dedication 希伯来文此词用法有二: 一指人对上帝的献身;一指各种圣用之物,如祭坛、金银、圣殿、耶路撒冷的城垣。 下降 Descend,descent 此词指上帝、或指圣灵、或指天使,或指基督为审判主,说他从天而降以审判世人。在中则说,他降于地下; 或者说,他降于下地。有两种解释,1.指基督降世成人身之事; 2.指基督死后葬于地下。 毁灭 Destruction 《旧约》希伯来文有30多个词与此相关,《新约》中希腊文有四词皆具此义。大凡有三种用法: 1.有形之物的毁坏,如城市、财产; 2.人死、国亡;3.指恶人在地狱的永刑。 魔鬼 Devil 1.指恶鬼。2.指恶魔撒旦。凡不义之人,及有说谎、杀人之恶性者,皆被喻为魔鬼之子。 拣选 Election 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以上的话总括了《圣经》中拣选的涵义。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全能的创造者,所以凡事都是由他作最后的决定。《圣经》中表明蒙上帝拣选的人并非因有什么善行或长处而被拣选 通谕 Encyclical 教皇给天主教会主教们的信,在信中规定有关宗教、道德或政治事务方面的政策。 忍受 Endrue 希腊文中有好几个词言及此意,主要指忍耐。忍耐者方可得救。基督教倡导忍受,比如基督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保罗因选民而忍受诸难。 仇恨 Enmity 《新约中说,肉体之心与上帝为仇恨。又说,与世俗为友,即与上帝为仇。基督教认为,基督在十字架上是以己之身,消除仇恨,也就是说消除世俗对上帝所怀的仇恨。 以法大 Ephphatha 耶稣所用的亚兰语,开启的意思。 永刑 Everlasting Punishment 《圣经》中说,人死后,其魂犹存。将来的报应与审判,必一一实现。凡未受救赎者,来世必有因罪恶而受刑罚的时候。罪恶之刑永久不止,故称为永刑。按基督教的观点,永刑是罪恶的报应。 恶 Evil 《圣经》用此词,其义有二: 1.关于道德方面,指人的罪恶。2.关于物质世界和社会问题方面,如灾祸、苦难、饥荒、瘟疫、家国之乱等。根据《圣经》记载,世间一切苦难皆本于罪恶,而罪恶乃是世人自作自受,并非上帝所创造,不过由上帝所准许而已。 恶者 Evil one 此词只见《新约》,耶稣将此用于主祷文,专指魔鬼撒旦,认为他集诸恶于一身。《圣经》屡载撒旦诱惑世人,使人作恶。 恶言 Evil Speaking 希腊文中指所有不善之词,或害人之语。基督教认为,恶言罪极大,因为它出自恶毒之心。 信 Faith 此词在《旧约》中只出现过两次,而《新约》中则出现过230多次。普通的意思是诚实可靠。也作信实讲,即有信用。《福音书》用此词20多次,作信心解。 信、望、爱 Faith,Hopeand Charity 《新约》要求基督徒具有的三种美德。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堕落 Fall 基督教认为: 因人类叛逆上帝的缘故,罪恶便出现在世上。除耶稣以外,世人都是罪人。《圣经》追溯此现象至历史的开端。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即描述人类“堕落”的经过。起初亚当和夏娃与神有完美坦诚的相交。他们的生活没有罪恶的污染,这是上帝的本意。 饥荒 Famine 在《圣经》中,形成饥荒的原由,有时因为干旱或水灾,有时因为昆虫的侵害,有时因为城郭被围。巴勒斯坦自古就有饥荒,例如亚伯拉罕为饥荒所迫,自迦南迁至埃及,其后,以撒、雅各又相继遭受饥荒,而尤其以约瑟在埃及时所遭受的最为严重。《 肉体 Flesh 在《圣经》中,“肉体”这个字常喻指人的血肉之躯,表明人与神对比之下的软弱。当耶稣的门徒在客西马尼园睡着时,耶稣吩咐他们要儆醒祷告并说:“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 保罗用“肉体”这个字去形容非基督徒在罪恶权势下的生命。 洪水 Flood 洪水是《圣经》中的一场大灾难,只有挪亚一家和他移进方舟的雀鸟、动物和爬虫才免于难。洪水是上帝降下的,因人类极为邪恶,以致他后悔造人。上帝对挪亚说:“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因为在这世代中,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 愚人、愚昧 Fool,Folly 此词在《旧约》中与道德有关,与愚蠢、狂妄等字相连。以赛亚说: 愚顽人,必说愚顽话,心里想作罪孽,惯行亵渎的事,说错谬的话。基督教认为,人若愚昧,正与智慧相反; 因为凡敬畏上帝的人,上帝必以智慧赐之。盲然自大,目空一切,实际上正是愚昧无知。 饶恕 Forgiveness 《圣经》说:“若人离罪悔改,归向上帝,就会得到上帝的饶恕。基督教认为,作了基督徒,就有一个新的生命,得蒙饶恕,成为上帝的儿女。基督徒主张宽恕别人,虽然他们偶尔仍会陷入罪中,但只要向上帝悔改,他就会宽恕。 格很拿 Gehenna 指世界末日受审判时,恶者受永刑的地方。 上帝 God 《圣经》所描述的上帝是一位全能、有位格的灵,他的伟大远超人的理解能力。但他总是向人类启示自己。他创造众生也是生命之源,他在《旧约》中帮助以色列人,在《新约》中则在耶稣的生、死和复活上显灵。 福音 Gospel “福音”这个字是“好消息”的意思。《圣经》指出,这个好消息就是人不用再因罪与上帝隔绝,因耶稣已经使人的罪得到赦免。简单来说,耶稣本身就被认为是“福音”。福音的内容很简单:“照《圣经》所说,基督为人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基督第三天复活了。 恩典 Grace 《旧约》和《新约》中都认为上帝是善良的,并以恩慈待人。但这是人不配的,是上帝的恩典。基督教认为,基督在人还作罪人的时候为人而死,人类原不配得救恩,但上帝却无条件的赐给人类。《新约》也指出,基督徒的生命由始至终都要仰赖上帝的恩典。 残忍 Gruelty 基督教认为,残忍不是上帝的旨意,故《旧约》中每每以此为戒。只是偶尔允许犹太人为之,如亚伯拉罕将以撒献祭于上帝。但是惩罚犯罪不算残忍的行为,人之犯罪,当受惩罚,乃理所当然。 罪孽 Guilt 此词有三层意义: 1.责任; 2.罪有应得; 3.以身、或以物赔偿。基督教对犯罪之人,必考察其原因与结果及其主旨,方判定罪人应得之责罚。《旧约》 中对于罪当受罚的观念,就象对待公义、圣洁的观念一样。其范围包括律法、礼仪、道德及性灵方面。 异端 Heresy 希腊文,原意是选择,即人选择他所信仰之道。这个词在《新约》中共使用过九次,它的同根词则只出现过一次。它有两个意思: 1.作某派、某党或教门解释。如撒都该人的教派、拿撒勒教党。2.含有恶意,表示与正道不合。 医病 Healing 基督教认为疾病是罪恶入世后的结果之一,人的老、病、死是人的“堕落”(罪恶进入世界)带来的后果。耶稣宣告将有一个全新的创造,罪恶、疾病和死亡将不复存。 天堂 Heaven 希伯来文“天堂”这个字也代表天空,“天地”一词和“宇宙”这个字词含意相同。天堂也可用来表示上帝所在的地方,所以耶稣教导门徒祷告时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据信上帝并非独在“天上”,他被服侍他的“天军”所环绕。 地狱 Hell 耶稣指明地狱是为作恶者预备的永刑。他用垃圾池、外边的黑暗、不灭的火、令人哀哭切齿的火炉、上帝毁灭身体和灵魂之所等景象来形容地狱。 圣洁 Holiness 圣洁的基本意思是“为上帝分别出来”。在《旧约》里面,无论是地方、物件、人和季节被分别为圣时,就是分别出来被上帝使用之意。在《新约》中基督徒通常被称为“圣徒”。这并非指特别虔诚的基督徒,而是指分别出来事奉上帝的人。 圣灵 Holy Spirit 基督教认为,上帝的灵是与上帝和耶稣同在的一位。上帝的灵曾参予创造世界,他既是上帝,所以无所不在,整个创造都是他运行的范围。据信,当耶稣降世的时候,他是由圣灵的能力所生。他在约但河受洗时,圣灵降临在他的身上。 盼望 Hope 基督徒的盼望就是等候上帝所应许的来世。他们认为上帝的应许是可靠的,因此对未来有信心。 祈祷的时刻 Hours of Prayer 摩西律法并没有规定祈祷的时间,认为应该任其自然。焚香祈祷究竟起于什么年代,在犹太历史中很难察考。大约在基督之前早有定时的祈祷。大凡虔诚的犹太人,都遵守这种宗教仪式。祈祷之事由圣殿礼仪附带产生,《圣经》中有明确的记载。 阴府 Hades 希腊文此词为死者的居所。按希腊人的心理,阴府为接受一切死者的地方,内分二部: 一为受刑之区,一为享福之地。但《旧约》 中阴府未明示其内分二部,而且常与死亡并提,暗示这是世人有罪的必然结果。《新约》当中,阴府系一切死者等待之所。 杀人 Homicide 杀人行为,分为故杀与误杀。但二者皆为摩西律法第六条所严禁。杀人者必受罚。按基督教的观念,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因此,举刀杀人无异于反对上帝。 谦卑 Humility 新、旧二约均以谦卑为虔敬要素,同时也把谦卑做为敬爱上帝的特征。此词在《圣经》中占重要地位,据认为它明确了人对于上帝及其他人关系的新观念。谦卑并不含任何猥贱之意,与自重的观念并不矛盾。 恨 Hate,Hatred 意即不悦。据新、旧约载,凡不合理的恨,有罪而无赦。据《新约》律法,人的怀恨之心已软化于仁慈之中,但对于罪恶之恨,似更强烈。 闲怠 Idle,Idleness 原义为懒惰、疏忽。如法老以此词责备以色列人,摩西也以此词责以色列人。《圣经》中认为,闲怠乃导致贫苦的根源; 犯了这种罪过,房屋为之倾倒。 愚昧 Ignorance 即无知、错误《圣经》中认为,一人或一国之愚昧,在起初时可以原谅。而如果再次发生,轻则受责罚,重则为罪。 上帝的形象 Image of God 《圣经》说,上帝造人是依照自己的形象。所以人与上帝相似。基督教认为,人类与上帝相似之处,并非在肉体上,而是在灵性与道德上。上帝形象虽因人的犯罪已受损害,却没有全部丧失,再加上上帝的救赎,及人本身所具有的善性,从而上帝形象终将得以挽回而更见完美。 圣灵感孕 Immaculate Conception 这一教旨是罗马教所提倡的,意思是说圣母马利亚自从怀孕的时候起,就是无罪的了。公元1854年,蒲柏·皮乌斯九世发令召集许多主教和神父开会,宣告这一教旨。 不死 Immortality 基督教认为,世人所理解的不死大多模糊不清,他们不明了灵魂为何物,所以误以为不死乃身体已死而灵魂永存。《圣经》所谓不死,并非只指灵魂不灭,而是指人的灵魂与身体一切俱存,完全脱离死亡而进入永生的完善之境。《旧约》中所谓不死之道,是基于世人与上帝的关系而言。 归与 Imputation 按《圣经》用法,此词指以某种性质归与其人,或指以某事归其人负责。往往含有法律上的意义,所归与者可成为赏罚的理由。此词在神学中有三种用法,《圣经》特指三种行为,即原罪,赎罪,称义。这些含义是指上帝在法律方面的作为。 道成肉身 Incarnation 指上帝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即圣子耶稣通过圣灵感孕而生为人身的事。上帝认为世人的罪孽无法自救,所以使圣子降世而成人身,以便救赎世人。基督教认为,其他宗教虽然也有神成人身之说,往往是怪诞神话,不足为据。 无辜 Innocent 希伯来文此词有数字,最常用者见于《旧约》30余次。希腊文仅见《新约》两次。意为毫无瑕疵,或清白无罪。基督教以淫恶为重罪,故近邻居之妻者必以惩罚,不得谓无辜。《圣经》中其它处用此词,多有涉于杀人之事,比如流无辜者之血。 灵感 Inspiration 也称“上帝的感动”,在《圣经》中只见到两次。意思是说《圣经》的内容都是上帝之感动。希腊文原词的意思,是指《圣经》是上帝嘘成的,也就是由上帝的一种创始的气息所组成的。 代祷 Intercrssion 希腊文或希伯来文均为代人祈求和呼吁。这是指为他人、为众人呼吁祈祷,因而与一般的呼吁祈祷有所不同。《圣经》中记载着许多人为自己的同胞代祷的事例。 内心之人 Inward Man 这是保罗所用之辞,与彼得所谓隐于心之人相似。专指人的非物质部分、即心灵,以区别于人的外体。 耶稣基督 Jesus Christ 在《圣经》中,“耶稣”是降世成人的神子的名字,是“救世主”的意思。“基督”这个希腊字,即希伯来文的“弥赛亚”,是犹太人长久等待上帝应许的救主。“基督”是一个名衔,而不是一个姓氏。 审判 Judgement 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宇宙的统治者,所以他也是审判者。在《旧约》里面审判常指“良好的治理”,在以色列国还没有君主之前,“士师” (审判者) 是国家的领袖,上帝就是最高的“士师”,万物的统治者。耶稣宣讲的“最后”审判,就是在最后将好的和恶的分别出来。 称义 Justify,Justification 此词乃由保罗而成为基督教教义中的固定名词。它具有以下几种含义: 1.上帝使人脱离罪恶 (不义)而进入恩典 (义); 2.人脱离罪恶而进入义的转变;3.忏悔的罪人蒙上帝恩赦而取得义人的身份。 上帝之国 Kingdom of God 在《旧约》中有一个延续不断的主题,就是“上帝是王”。当耶稣开始在加利利传道时,他宣告:“日期满了,上帝之国邻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据信耶稣是受神差遣来建立新的统治,消除堕落世界的罪恶纷乱,开创一个新的世代。上帝之“国”就是上帝的统治。 知识 Knowledge 《圣经》中用此词处甚多。所谓知识,大抵包括三个方面: 1.自然界的知识; 2.道德灵性上的知识;3.对基督与上帝的知识。基督教尤其注重后两方面的知识。 火湖 Lake of fire 此词见于《启示录》。火湖即第二次之死,是受刑之处,永苦之所。 邪侈 Lasciviousness 此字原义指不虔敬的人,即推翻他人信仰而不信奉基督,非指肉欲而言。转意为纵欲。《马可福音》中与其他诸恶并称。保罗将此词与污秽、淫乱列为一类,又与其他肉体的恶行相提并论。 自由 Liberty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指与奴隶或被束缚相对的意思。所以,经常指奴隶已得释放或俘虏已脱逃而言。基督教认为,在道德上,使人为奴者就是罪恶,而自由则不仅是表面上不受管制和选择自主权,而且需要脱离道德上的腐败和心灵的压抑。 |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0/11/2 20:07:10 --
虚诳 Lie 此词本义为故意欺人的言语。基督教认为,凡对真理相对之谬误都是虚诳。其根源在于魔鬼撒旦。世人都有此罪。人离母体,即与上帝疏远,入世即入歧途,从而也就必犯虚诳。 光 Light 《圣经》中时常用光与黑暗的对比来显示上帝和邪恶势力之间的绝对分别。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全然良善的,因他绝对的圣洁,所以说他是“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与他对立的就是被称为“管辖这幽暗世界”的邪恶势力。 灵薄狱 Limbo 即未经受洗而死的无罪的人所处的环境; 他们在灵薄狱中虽然免受地狱之苦,但也无缘与上帝共享永生之福。limbo意为“边缘地带”。 连祷 Litany 在许多宗教里都有这种重复祷告的仪式。通常由一个牧师或歌咏者领念或领唱一篇祈祷文,会众进行应和,如:“怜悯吧,主。” 爱 Love 基督教认为,上帝就是爱,这是上帝的本性。上帝拣选和照顾以色列人纯是出于他的爱,上帝也期望他的子民能全心全意爱他,并彼此相爱作为对他的回应。在《新约》里面,“菲利亚”这个希腊字通常翻译为“爱”,它代表亲密的感情。 可爱 Lovely 《圣经》中有三个希伯来字、一个希腊字表明可爱之意。大卫作哀歌,悼念扫罗与约拿单之死,曾用此词 (撒下1:23)。《圣经》 中常以世俗之爱为喻,表现人对上帝的渴慕以及信徒对耶稣的爱。 贪欲 Lust 指人的贪得无厌。如饮食之欲,贪恋色欲,刚愎自用,随心所欲等。《圣经》载,上帝降重灾于贪欲之人,将埋葬贪心之人的地方称为基博罗哈他瓦。《新约》中所说的贪欲,还屡含好色淫乱之义。 玛门 mammon 《新约》当中对物质财富的一种说法,有人将玛门当作神来敬拜。玛门亦专指金钱。耶稣说:“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男人和女人 Man and Woman 基督教认为: 男人和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是“动物”,但却和一般动物不同,因为上帝是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他们,并使他们能与上帝相交。他们是上帝一切创造的荣耀。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上帝先创造了男人,将他安置在伊甸园里,料理园子。 吗哪 Manna 《圣经》上说,这是一种小而圆的东西,是上帝所赐的食物。其白如霜,与露同降,露气上升之后,见于地面,味如蜜饼,也如新油。 杀人者 Manslayer 无论故意杀人或过失杀人者,此词皆适用。据《圣经》载,凡过失杀人者允许避入上帝特设的逃城,待大祭司死后,才得归回故乡。若大祭司未死之前离开逃城,则仇家可以复仇。 殉道者 Martyr 《圣经》中,此词指留意之人,即指目睹某事的人或作证的人。基督教认为,耶稣以死保卫教道,也是在作证。 中保 Mediator 中保是使两个不和的人重新和解的“中间人”。当亚当叛逆上帝后,罪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人和上帝之间需要一个中保。但是,基督教认为即使是摩西,也无法成为上帝和人之间完全的中保,因为他也有人的罪性。只有那位没有罪的人并同时是上帝的儿子的耶稣,才是最完美。 默思 Meditation 此词有敬拜、尊崇、称赞、祈祷、沉思等多种意义。基督徒认为: 默思的态度必诚心诚意,朴实谦谨,不可骄矜。默思时,信徒不得向上帝发言,而应听凭上帝的发言。所以基督教徒作礼拜时,总是安静默祷 怜悯 Mercy 在《旧约》里面翻译为“怜悯”的希伯来字差不多出现了350次之多,它是指上帝对他子民的爱心忍耐,他的恩慈和乐于饶恕。基督教相信: 上帝曾与人立约,虽然人们时常毁约,但上帝却没有撇弃他们。上帝是信实的,对人们有“怜悯”。 弥赛亚 Messiah “弥赛亚”和“基督”同样是“受膏者”的意思,弥赛亚是希伯来字,而基督是希腊文的同义字。据记载,在以色列的多灾多难的历史中,人们一直期待上帝差遣一位伟大的弥赛亚君王,去建立他永恒的国度。 神迹 Miracle 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神奇观象的通称。在基督徒的信念中,神迹通常与启示相连,每当紧急关键之际,上帝施行神迹,证明其启示的真实。通过神迹显示上帝的存在的例子,可见于等 治死 Mortify 希腊文有二词,皆有处死和使死之意。保罗引申认为,信徒与基督既相连为一体,心中必得一种新生命。因此,信徒必须剪除过去有罪的状态,使基督圣洁之新生命贯通于心。 故杀 Murder 依希伯来人律法,故杀者当受死刑。既便逃至圣殿的坛前亦必杀之。对于杀幼孩及杀亲者之惩罚更特别明文。纵使杀掉凶猛之野兽,仍以故杀论罪。 私议 Murmur,Murmurings 希伯来文中指人鸣其不平而喃喃细语。又指诽谤者含恶意的细语声。在《新约》中有忿激苛求的意思。基督教认为,私议为重罪,应受严惩。 奥秘 Mystery 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指凡是以前人所不知而后经显示为人所知之事,而不是指人很难明白或不能明白的事情。基督教认为,上帝虽有秘密之事,然而它所启示的,则一定宣告大众,不但不会缄默,而且必然明白教人。 邻人 Neighbor 《旧约》中,邻人关系,含有道德的和社会的两重义务。邻里之间,不可作假证陷害邻居,不可侮辱邻居,不可对邻居设诡计、怀恶意,不可与邻妻行淫。 新生 New birth 据说远在耶稣的时代之前,先知耶利米已看出如果人要和上帝有一个新的关系,就必须从内心重新改造。耶稣和犹太的官长尼哥德慕讨论时,也提出这一点。他说人只有“重生”,才可以有新的开始。基督教认为: 当人成为基督徒时就有了这个基本的改变。 誓 Oath 指人向上帝表示决心。比如让上帝证实所言为真,言而必行; 倘如说假话或不守约,则愿受上帝的惩罚。基督教认为,对上帝发誓,表示人对于上帝的忠诚。 顺从 Obey 此词的直接意义为仔细听、倾听,并表示静听时的敬畏心理和服从的态度。如主仆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君臣之间的顺从关系。顺从的最高级用法,为世人与上帝的关系,基督教以顺从为诚信、敬畏上帝的最高表示。在先知预言中,未来的幸福与兴盛,均视顺从与否为条件。 比喻 Parable 从广意言之,比喻就是用几种事物并列来显示相同之处; 以狭意言之,则是用寻常事物比拟道德及宗教之理。比喻有隐喻、明喻和直喻。 主保圣人 Patron Saint 可以使一个人或一批人得到特殊保护或祝福的圣徒。例如,圣克里斯托弗一直被认为是旅行者的主保圣人,圣徒路加被认为是医生的主保圣人,而圣巴特里克被认为是爱尔兰的主保圣人。与某一圣徒同名的人可以将那圣徒视作自己的主保圣人。 平安和平 Peace 《旧约》中此词指脱去烦扰的样子。对外界而言,指无战争、无敌患; 对内心而言,指内心的平静。希伯来文中有安适康健之意。它的主要意义有:1.社交上的祝辞,用来问他人平安与否。2.无敌患而共享和平。3.心中平安是信仰上帝的一种证明。4.讲仁义的人都追求和平。 修和者 Peacemaker 此词在《圣经》中只有复数形式。 云柱 Pillar of Cloud 指奇异之云,呈柱形。以色列人在旷野时,云柱行于其前,是上帝为他们指示前进之路。据载:天黑时云柱发光,如火柱。 盐柱 Pillar of Salt 据《圣经》载,当所多玛城被毁灭时,天使引罗德及其妻子离开该城,并告诫切勿回头,以免受灾祸。罗德妻违命,遂被变为盐柱。据基督教的观念,此人依恋罪城不忍离去,所以上帝给了她惩罚,以警门徒。 埃及之灾 Plague of Egypt 在《圣经》中,这是指上帝惩罚埃及法老的一些奇迹。首次灾祸是亚伦用木杖击水,使水变成血红而发臭,水中的鱼马上就死了,即使是从河中取回家贮起来的水也变得血红发臭。因此埃及人只能掘井取水。 穷人 Poor 指财物匮乏的民众。基督教认为,上帝特别照顾贫穷者,并且让人宽待穷人 (申15:7),为穷人谋生计。《圣经》中常劝人惠待穷人,并且认为,凡在上帝面前,人们贫富同等,贫而行义优于为富不仁。 赞美 Praise 希伯来文中与此词意相近的有好几个,分别为赞扬、感谢、称颂。希腊文中与此词相对应的词可解释为诚心承认有价值的事物。《圣经》大部分的记载,都与人类对上帝所献的赞美、颂扬有密切关系。基督教认为,赞美是人的天职,是一种愉快的表示 祈祷 Prayer 《圣经》中此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别。狭义指祈求个人的利益,或为他人祈求 (代祷)幸福。广义指拜上帝的一种举动。包括个人与上帝交往时所具有的一切态度,主要是吁求、恳请、钦崇、认罪与感恩,所以吁求者也是礼拜者。 浪子 Prodigal 《圣经》中记载,耶稣以浪子作比喻,以表明上帝对罪人的爱心。据信,上帝对人不仅愿赦其罪,而且愿使之革面洗心,重为其子。 应许之地 Promised Land 上帝答应赐给亚伯拉罕与以撒及雅各后代的地方,即流奶与蜜之地,亦即迦南或者巴勒斯坦。以色列人直到逃离埃及之后,才征服了原来住在应许之地的人,占领了应许之地。 和解 Propitiation 基督教认为,按公道与法律,原应惩罚犯罪者,但这样会使犯罪人永远沉沦。因此上帝遣耶稣为世人赎罪。等到耶稣受难而死,人的罪得到救赎,公义与法律也得以顾全。 贞洁 Purity of the Sexes 《圣经》中论清洁,并非指审美与卫生而言,而是指道德的清洁,或男女交往之间的清洁。《圣经》中上自伊甸园,下至新耶路撒冷,都论到家庭的清洁与男女的关系。 炼狱 prgatory 某些死者灵魂所处的场所。炼狱被主为是一个受苦和导向天堂的净化场所。《圣经》中没有提到炼狱; 天主教为有关炼狱的教义辨护的理由是: 为死者祈祷是基督教的一种古老习俗,这一习俗假定死者可能处于一种受苦的状况中,而这种状况可以通过生者的祈祷得以改善。 拉加 Raca 来自希腊文,原义指虚无或鄙陋之人。据《圣经》记载,耶稣在世时,犹太人用此词辱骂他人,寓轻蔑之意。 诟骂 Rail 此词指高声出恶言,泄忿怒,以侮辱别人。基督教认为,诟骂乃是最重罪恶之一种,它足以阻止人们入天国。 和好 Reconciliation 《圣经》记载,人类自从和上帝的关系破裂,人立刻产生彼此为敌的情况 (如该隐谋杀亚伯)。只有和上帝的关系重新修好,人和人之间才可以真正和睦。 救赎 Redemption 在《圣经》中,去“救赎”一样事物就是将它赎买回来的意思。耶稣说他来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基督教认为: 人是“罪的奴仆”,即使我们不想继续犯罪也无力自拔。但耶稣藉着他的生,死和复活替人们付了赎价,使人们得到解脱。 重生 Regeneration 此词见于《新约》两次,有两个意义,但相互间亦有联系。第一义指世间万物的复兴,第二义乃属灵的根据基督观念,假如没有人类心灵的重生也就不存在物质的重生。所以此词的第二义才是基督教教义所特具的,而《旧约》中关于此词的涵义则比较模糊。 悔改 Repentance 希伯来文中与此字字义相符的有两个。一指呼吸困难、气喘、叹息、感喟,引申为悲叹或哀伤。在《旧约》中,此词约出现40余次,几乎都是涉及上帝的,特指上帝所表现的各种情感。此词用于普通世人,乃指人的罪过必需悔改。 重复语 Repetitions 指一句话反复述说,或对语言作机械式背诵。基督教认为,崇拜上帝,必须用心灵和诚实。而祈祷时仅用连续不断的重复语,则是缺乏敬拜的诚心。 弃绝 Reprobate 此词原义为不接受、不承认。引申义指不真实。此词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有时指上帝或人们应该拒绝的事情。《圣经》中说到一种基督徒,表面看象是有真正信仰,但到检验之时,发现其实并非如此,所以上帝就要弃绝他。 复兴 Restoration 指世界的复兴。《旧约》中的诸先知对于上帝及其允诺充满信心,以为国家兴亡之后,必随之以复兴。复兴的希望,是根据《圣经》中上帝所许诺的弥赛亚,即: 弥赛亚降临时,将有一种新秩序出现,其中不再有种种的罪恶。 启示 Revelation 基督教认为,《圣经》所示的宗教,是唯一超乎自然的宗教,其意义不仅仅是指人类生命、行动及其存在都属于上帝,而且是指上帝对于罪恶世界的干涉,把人类从中拯救出来。上帝的启示似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帝将其权力与品格显示于人; 一种是上帝对其选民,显示为救恩者。 报仇 Revenge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原有善良之意,如报仇以伸冤。也含有恶意,如报仇以雪恨。基督教认为,如有仇冤,人们不可自行报仇,而一律须上帝处理公断。 复生 Revive 此词有数义。在《旧约》中,或指人由死而生,指重建,指恢复灵性的健康,指上帝施恩于民之工 (哈3 : 2),指保存。在《新约》中指死而复活。 财富 Riches 希伯来文中有多种含义: 指积蓄,指劳动听得(诗119: 14; 箴8: 18; 结27:27),指权力,指充足有余等等。希腊文中指有用之财物。基督教认为,财富本无善恶之分,只是看其用得是否恰当。 书卷 Rou、Scroll 《旧约》时代用来记事的纸或羊皮纸,卷成一束,所以叫书卷,或者叫经卷。不仅古代的埃及和巴比伦两国用这种书卷记载文件,犹太国也用这种书卷。 成圣 Sanctification 在《圣经》中,此词原义指与世俗脱离而归奉上帝。仪典上的通常意义指基督徒由罪获释,在生活中体验上帝的旨意而成为圣者。在《旧约》中,凡属于上帝的概称之为圣。无论日期、时季、地卢、人 物等凡用事上帝者,皆可归奉于上帝而称为圣。 拯救 Salvation 在《圣经》中,此词的原义指脱离一切与上帝及正义相反的事物,尤其指脱离罪孽的玷污。基督教认为拯救乃个人之事,论拯救可以家为单位,也可以国为单位。所以为父者可使其子女受到诅咒,为君者可使其民受诅,一人犯罪可诛连全体。 撒旦 Satan 即魔鬼。希伯来文原意为仇敌。撒旦性恶,违反一切善德,被认为是上帝和人类的大敌。他诱人犯罪、使人离弃上帝、阻碍人接受上帝的悦纳和拯救。 亵慢 Scorn 由自矜或自夸心理导致的一种感觉与态度,其意为藐视、自满等。希伯来文与希腊文中有数词表示亵慢,如轻慢、讥讽、侮辱、藐视等。基督教认为,人有亵慢之心,则会蔑视上帝及其真理,而自视轻高,其结局总是自食其果。 经 Scripture 希伯来文、希腊文这个词的原意,是泛指人记录的东西。只是在《旧约》的《但以理书》中有一处把它称做“真理之经”。《新约》中的“经”字,就是专门指《旧约》而言的。 第二次降临 Second Coming 指耶稣重返人间,审判生者与死者,使善最终战胜恶。《新约》所载的那些使徒的书信,表明他们相信第二次降临会很快发生,甚至暗示出耶稣可能在他们那一代人的有生之年就重返人间。 第二次死亡 Second Death 此为《圣经·启示录》中特殊之词,指不义者的终久刑罚。 诱惑 Seduce 意为引人误入歧途,使人犯过。如引人离弃真理、不守本分、舍弃教义等等。在《圣经》中,此词不含性诱惑的意思。 舍己 Selfdenial 《圣经》认为这是人的最高尚品德之一。指人的个人欲望未遂,仍毅然舍己,听命于上帝。正式立祭司之礼,亦寓有舍己专献之意。基督教认为: 基督徒因对上帝舍己,也应对人舍己,唯求使人获益。 归上帝 Self-surrender 基督教认为,归上帝是人类最高尚的德行。《旧约》中归上帝之道,见述于始祖记事之中。亚伯拉罕离乡背井,远离亲人; 摩西为拯救希伯来人愿舍己为民,都是归上帝的例子。献祭、燔祭的宗教活动,也表示拜主者完全舍己而服从上帝。 自恃 Self-will 《旧约》中指在位者专权自主,不顾人意,不从情理。如雅各在遗言中谴责西缅、利未的妄为 (创49 : 6)。基督教认为,自恃与骄傲固执及叛逆之心相联,其根源在于不服从上帝之心。另外有些教派认为: 执政者乃上帝所立,不服从执政者即不服从上帝。 死亡之荫 Shadow of Death 此词《旧约》中共出现16次,多见于《约伯书》及《诗篇》。或指死亡与阴间; 或含幽暗以致忧闷悲惨之意,又指大愁苦或祸患降临人身。 羞耻 Shame 这是《圣经》中常见之词,含有一种罪恶与过失之意。与羞耻相连者,有失败、责备、纷乱、露体、轻蔑、愚昧、残暴、贫穷、空虚等,以上皆为羞耻之事也。 示俄勒 Sheol 希伯来文、希腊都作阴界解,即死者的住处或境况。古代人相信: 人死后,死者归其家族。故《旧约》五经中常有归本宗本祖等语。示俄勒也称阴府,又作坑坎。 示播列 Shibboleth 据《圣经》载,以法连人口音模糊不清,其土语不能说出示字音,常常把示念成斯,所以不能明白地读出示播列,而只能读斯播列。耶弗他率基列人击败以法莲人时,耶弗他士兵曾用能否呼出示播列一词来辨别以法莲人。以后示播列一语,成为喻词,用来辨别某党某派之人。 十字架手势 Sign of the cross 在天主教会、东正教会和安立甘宗中通行的仪式上的手势,在祈祷开始和结束时,作为对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提示而作。礼拜者用手先触一下额头,然后触一下胸部,最后轮流触两肩,这样就在空中描画了一个十字架的形状。 罪 Sin 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当中,表示“罪”的有几个不同的词,原义分别为“未达目的”、“越过界限”、“听而不闻”、“跌倒堕落”、“愚昧无知”、“违背规矩”、“未尽本分”等等。这些词在轻重程度上有所不同。 无罪 Sinlessness 根据《圣经》:自古以来真正无罪的只有耶稣一人,除此之外,即使是最虔诚的信徒也绝非无罪。也有些教派认为: 圣母玛利亚无原罪。 罪人 Sinner 此词用法不一。新、旧约所通用之义,可解为获罪于上帝的世人,一般都与道德、善恶有关。有时亦指不守犹太律法、礼仪的人。也用来指犯重罪、社会与之绝交之人。 慎节 Sober,Soberness 此词本意与醉酒相反,其引申义与癫狂相反。在《新约》中,此词指耶稣医治被鬼附体的人,使其心神安定,无狂妄放肆之举。使徒书信中也明示,人皆应有此德,以经常戒备易犯之罪。 忧愁 Sorrow 《圣经》所言的忧愁,有三种意思: 1.罪恶的报应; 2.上帝对善人必不可少的惩治,以扩充其德性; 3.信徒蒙耶稣扶持之恩,能在忧愁之中仍为欢乐。 魂 Soul 对此字有二种解释: 1.基督教认为人与无灵性的动物皆有魂。只是人具有身、魂、灵三大要素: 身,人的实体; 魂,生命之源 (物性、感性、知觉都属于魂);只有灵(意志、理智、良心)是人类独有的生命元素。因为上帝是按自己的形状造出了有灵性的人,所以人类之魂高于禽兽万物之魂。 灵 Spirit 《旧约》《新约》中原指风而言,也指嘘气,又喻指盛怒之气。泛指由灵所引发的智慧与德性。《圣经》当中,灵在指人的生命本原时,其用意各不相同。有时指妖幻,有时指已堕落或未堕落的天使。 狱中诸灵 Spirits in Prison 彼得劝勉基督门徒守道而忍受痛苦时,狱中诸灵指在不可见的世界中离开肉体而受审判的灵。对于耶稣向狱中诸灵传道的事,通常解释为,耶稣受难死去后,肉体离去,其性灵向诸灵宣道。 属灵者 Spiritual 上帝按自己的样子造的有灵性者皆为属灵。此词原来是就本性而论,不指道德行为。就是说,上帝、天使、人类、恶魔、群鬼都属于灵,其理智与道德方面的能力在最初并无两样。此外,灵字在《新约》也指由上帝之灵赋予的人的道德。基督教认为: 所谓属灵,必先有圣灵的感化。 属灵之体 Spiritual Body 保罗在说到人复生后的身体时,称为有灵性之体,用以区别世人的血气之体。 属灵之水 Spiritual Drink 原指上帝显灵,由摩西所击磐中流出的水。比喻渴望的灵魂在圣餐杯中的耶稣之血里获得的养料。 属灵之食 Spiritual Meat 滋养性灵之物。特指以色列人过去所食的吗哪。保罗引申为以圣餐饼代表的耶稣身体。 属灵之磐 Spiritual Rock 《圣经》把耶稣比喻为旷野之磐石,受人一击,水汨汨流出,人赖以止渴。所以,保罗以永流之磐喻耶稣的美德。 属灵之性 Spirituality 基督教认为,人为圣灵所化,上帝因人类生活的状态,概括出人的三种特性: 智慧、情感、意志。人之所以为灵,是因为人的智慧受上帝的启示,为上帝所感化。对上帝心怀至诚,圣灵亦将爱灌注于人心。另外如果是一个属灵的人,其意志就应专注于上帝,恪守上帝的旨意。 受苦 Suffering 《圣经》中用多种希伯来文、希腊文表示世人身心所受的各种痛苦。其中尤以耶稣所受的苦为甚。基督教认为,凡基督教信徒一定要身受其苦。这是必受的训练。 试探 Temptation 原义为品性知识的试验。此词有圣洁与罪恶二义。凡受试探而能通过者,便是高尚的人。所以是可喜之事。信徒们欲求圣洁,必须经过各种试探。但是人若受魔鬼的试探,一定是由其邪恶品性所引起的。 变体 Transubstantiation 耶稣在圣餐中显现的方法。据说经过变体,礼拜者在圣餐中所用的饼和酒不再是饼和酒,当一个司铎代表耶稣、对着饼和酒说“这是我的身体”和“这是我的血”时,它们就变成了耶稣的身体和血。 迁徙 Translation 希腊文中指将人由人世间迁入天堂,而无须经历中间的死亡阶段。 生命树 Tree of Life 此词在《圣经》中出现过3次: 1.在伊甸园的纪事中;; 2.在箴言中,是比喻的用法; 3.在约翰所得的末世启示中。生命树生长于伊甸园,其果实能使人永生不死。亚当、夏娃食知善恶树之果,丧失了本性的清洁。 三位一体 Trinity 在基督教中指上帝一体中含有三种位格,永远共在。即: 圣父、圣灵、圣子。其本体虽一,但存在形式各不相同。人们也将其简称为三一。基督教认为三位一体既非人的理性所能悟出,也是不能证实的。一些神学家提出: 三位一体的证明,就在于上帝之子的道成肉身和圣灵的降临。 不灭之火 Unquenchable fire 《圣经》中施洗约翰宣讲弥赛亚的审判时,说他将用不灭之火焚尽秕糠。上帝也曾用此语,以指火湖即永刑之地。 异象 Vision 《圣经》 中记载,上帝在古代屡用异象和梦兆与人交流。得到此种异象的,多为诚实高尚的人。新旧二约中都记载了此种现象,比如说上帝在异象中显现。 等待 Wait 《旧约》和《新约》中都有服役之意。也表示上帝对其逆子的容忍久耐。此词最重要、要通常的用法,是表明人对上帝的一种态度。基督教认为,人们对于上帝的真理与仁爱的启示,应当诚心地祈求等待,对上帝应该充满信心和恳切的希望。 资财 Wealth,Wealthy 基督教认为,拥有资财,并非罪恶,而是上帝所赐的福分。《新约》中议论财富时,前面多加不义字样。这是因为人们容易被财富所引诱,误入迷途。《圣经》中提及的用财之法,是以财结友,是以财救济沦亡的人民。 智慧 Wisdom 希伯来文表示此义的有几个不同的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见于《旧约》300多次。希伯来人以智慧、律法、预言为三大知识。律法表示上帝对人所立的诫命和要求,预言是按上帝的意旨判断人的品行,智慧则由观察、体验、思索而明察事物的真相及精神。 敬拜 Worship 敬拜是指从思想、感觉、行为上对人、天使或神灵的尊崇、敬畏与钦服。也可引申为对观念、权威或品性的尊崇。但《圣经》中,此词更多是专对于上帝而用。希伯来文中,此词有屈身俯伏之意。《新约》中,此字的希腊文,有俯伏在地之意,指的是东方的礼俗。 613条旧约诫命 在《旧约》当中,诫命的总数 (包括格言及禁令) 共有613。据称,所有律法均是上帝在西乃山向摩西显示的; 其中分为两大类: (1) 训令式的律法—共248条,可与人肢体的数目相应 (共分为18部分)。 (2) 禁令式的律法—共365条,相等于一年中之365 日 (共分为13部分)。 训令式的诫命 上帝 (1) 人必须相信上帝是存在的。 (2) 人必须承认上帝是合一的。 (3) 要爱上帝。 (4) 要敬畏上帝。 (5) 要事奉上帝。 (6) 要依靠上帝... 禁戒式的诫命 拜偶像和有关恶习,(1)人除相信独一无二的上帝外,不可信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3)不可给他人雕刻偶像来敬拜。 (4) 不可为任何目的雕刻偶像。 迫害 Persecution 此词在希伯来文《旧约》中是指有人受欺侮,遭鞭打,受捆绑,陷囹圄,受石击,被支解,被刀杀,四处奔逃,受穷乏,飘流不定等种种磨难。《新约》中则是指从诬陷到杀害的种种迫害之法。 法利赛人 Pharisees 犹太人当中的一群说客。耶稣常斥责他们的伪善,说他们就像是: 瞎眼领路的”,就像是“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非利士人 Philistines 与以色列人争夺应许之地的仇敌。巴勒斯坦就是因非利士人而得名。“非利士人”后来暗指愚昧、无知的人。 |
![]() |
|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