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谜山瑰宝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87) ---- 【谜材】1917:古文人并称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7&id=241929) |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0/11/1 8:11:45 -- 【谜材】1917:古文人并称 声明:中华国粹网独家谜材,若转发作公开使用,请注明出处: 二李、二林、二宋、二苏、二谢、二晏、二应、高岑、韩柳、韩徐、韩孟、何刘、 黄陈、姜史、姜张、郊岛、九老、李杜、刘白、刘柳、柳范、卢杜、马班、枚马、 欧梅、欧苏、潘陆、皮陆、七子、钱郎、钱刘、仇白、屈宋、三包、三曹、三才、 三豪、三洪、三君、三俊、三孔、三刘、三罗、三沈、三苏、三谢、三杨、三袁、 三祖、沈宋、四洪、四裴、四友、苏黄、苏李、苏梅、苏辛、孙孔、孙许、陶谢、 王刘、王孟、王裴、王韦、韦杜、韦柳、温李、温韦、温邢、萧李、邢魏、休鲍、 徐庾、颜谢、晏秦、扬马、姚贾、阴何、游夏、元白、张蔡、张王、钟谭、周姜、 周柳、周秦、 ◆ 三字 前七子、前五子、十才子、双白石、四大家、四十子、小李杜、续五子、 ◆ 四字 东海三何、都门十子、二陆三张、二十四友、方外十友、芳林十哲、高岑王李、 高岑王孟、高梁柳范、高密三李、公安三袁、国朝八家、国朝六家、国朝三家、 韩门弟子、合肥三家、河东三凤、河汾诸老、弘正四杰、皇甫四杰、会稽二肃、 畿南三子、济南二安、嘉祐四友、建安七子、江右八家、江左二宝、江左十子、 金台十子、晋安二徐、竟陵八友、九华四俊、夔州七贤、李杜韩柳、李诗谢赋、 练川三老、两潘一左、岭南七子、岭西五家、娄东二张、娄东十子、庐山四友、 孟诗韩笔、绵州三李、明八大家、闽中十子、南北二曹、南施北宋、南唐二主、 南朱北王、辇下十子、宁都三魏、欧苏秦黄、毗陵四子、钱郎刘李、秦七黄九、 儒林四杰、三张二陆、山中四友、上饶二泉、十八学士、瘦权癞可、太仓十子、 苕中四子、王孟韦柳、文章四友、吴中七子、吴中四杰、吴中四士、西泠十子、 咸通十哲、浔阳三隐、燕台七子、姚门四杰、邺中七子、一祖三宗、易堂九子、 饮中八仙、尤萧范陆、尤杨范陆、元白张王、粤东七子、粤东三子、浙西六家、 浙西三李、正始名士、周柳苏辛、珠英学士、竹林名士、竹林七贤、竹溪六逸、 ◆ 五字 景泰十才子、岭南三大家、南园后五子、南园五先生、乾隆后三家、乾隆三大家、 宋氏五学士、苏门六君子、苏门四学士、唐宋八大家、王氏三珠树、姚门四弟子、 元嘉三大家、元曲六大家、元曲四大家、元诗四大家、曾门四弟子、中兴四大家、 ◆ 六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1-14 21:05:05编辑过] |
-- 作者:慧君 -- 发布时间:2010/11/1 8:14:14 -- 古文人并称 游夏 指春秋时子游、子夏。两人均为孔子学生。 屈宋 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枚马 指西汉辞赋家枚乘、司马相如。 扬马 指西汉辞赋家扬雄、司马相如。 班马 亦称“马班”。指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 班张 指东汉班固和张衡。 张蔡 指东汉辞赋家张衡和蔡邕。 建安七子(七子、邺中七子、) 建安时期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人的合称。 三曹 指三国魏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三祖 指三国曹氏祖孙三人:魏太祖武帝曹操、高祖文帝曹丕、烈祖明帝曹叡。 曹王 指三国魏文学家曹植(字子建)、王粲(字仲宣)。 曹刘 指三国魏文学家曹植(字子建)、刘桢(字公幹)。 王刘 指三国魏文学家王粲(字仲宣)、刘桢(字公幹)。二人同列“建安七子”,于七人中成就最高。 二应 指三国魏应玚、应璩。玚为“建安七子”之一;璩为玚弟。 正始名士 指魏末正始年间在朝的夏侯玄何晏、王弼诸人。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 竹林名士 即“竹林七贤”。 两潘一左 指西晋太康时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及左思。 潘陆 指西晋太康时诗人潘岳、陆机。二人为太康体的代表作家。 三张二陆(二陆三张) 指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及诗人张载与弟张协、张亢。 二十四友 刘琨、陆机、陆云、欧阳建、石崇、潘岳、左思、郭彰、杜斌、王萃、邹捷、崔基、刘瑰、周恢、陈昣、刘汭、缪征、挚虞、诸葛诠、和郁、牵秀、刘猛、刘舆、杜育等。 孙许 指东晋文学家孙绰、许询。 陶谢 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浔阳三隐 指东晋陶渊明、周续之、刘程之。 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 颜谢 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三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齐诗人谢脁。 大小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和其族弟谢惠连。时称灵运为大谢,惠连为小谢。 二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和齐诗人谢脁。 四友 指南朝宋谢灵运的四位诗友谢惠连、何长瑜、荀雍、羊璿之。 休鲍 指南朝宋诗人汤惠休、鲍照。 竟陵八友 指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个文学家。高祖(萧衍)与沈约、谢脁、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 何刘 指南朝梁诗人何逊和文学家刘孝绰。 四裴 指南朝梁文学家裴子野、裴黎、裴楷、裴绰。 东海三何 指南朝梁文学家何逊、何思澄、何子朗。 阴何 指南朝梁诗人何逊和陈诗人阴铿。 徐庾 指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和北朝文学家庾信。 三才 亦称“北朝三才子”、“北地三子”。指北朝文学家温子昇、邢邵、魏收。 温邢 指北朝文学家温子昇、邢邵。 邢魏 指北朝文学家邢邵、魏收。 大邢小魏 指北朝文学家邢邵、魏收。 孙孔 指隋文学家孙万寿、孔绍安。 李诗谢赋 指唐文学家李百药的诗和谢偃的赋。 河东三凤 指唐文士薛收、薛德音和薛元敬。 十八学士 指唐十八位文学侍臣。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等十八人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北门学士 指唐文士元万顷等五人。 苏李 指唐诗人苏味道、李峤。 王氏三珠树 指唐文学家王勃、王勔和王勮三兄弟。 初唐四杰 指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王刘 指唐诗人王勃、刘允济。 文章四友 指唐文学家杜审言、李峤、崔融和苏味道。 沈宋 指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 北京三杰 指唐诗人富嘉谟、吴少微和谷倚。 方外十友 指初盛唐之际,性行闲散放旷又并有诗名的十位文人:陆馀庆、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 珠英学士 指唐诗人李峤、张说、徐彦伯、阎朝隐、沈佺期、徐坚、刘知幾、宋之问等四十七人。 苏李 指唐文章家苏颋、李乂。 陈张 指唐诗人陈子昂、张九龄。 吴中四士 指唐诗人包融、贺知章、张旭和张若虚。 王孟 指唐诗人王维、孟浩然。 饮中八仙 指唐代贺知章、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 竹溪六逸 指唐诗人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储王 指唐诗人储光羲、王维。 王裴 指唐诗人王维、裴迪。 李杜 指唐诗人李白、杜甫。 卢杜 指唐诗人卢象、杜甫。 高岑 指唐诗人高適、岑参。 高岑王孟 指唐诗人高適、岑参、王维和孟浩然。 高岑王李 指唐诗人高適、岑参、王维和李颀。 萧李 指唐散文家萧颖士、李华。 钱刘 指唐诗人钱起、刘长卿。 钱郎 指唐诗人钱起、郎士元。 钱郎刘李 指唐诗人钱起、郎士元、刘长卿和李嘉祐。 二皇甫 指唐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 鲍谢 指唐诗人鲍防、谢良弼。 三包 指唐诗人包融、包何、包佶父子。 二包 指唐诗人包何、包佶兄弟。 常杨 指唐散文家常衮、杨炎。 王韦 指唐诗人王维、韦应物。 韦杜 指唐诗人韦应物、杜甫。 大历十才子 指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宋以后有异说,但多不可信。 三杨 指唐文学家杨凭、杨凝、杨凌三兄弟。 宋氏五学士 指唐诗人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五姐妹。 山中四友(庐山四友) 又称“庐山四友”,指唐诗人杨衡与符载、崔群(原辞典为李群——慧君注)、李渤。 张王 指唐诗人张籍、王建。 韩孟 指唐诗人韩愈、孟郊。 孟诗韩笔 刘白 指唐诗人刘禹锡、白居易。 九老 指唐诗人白居易、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僧如满、李元爽等九人。 韦柳 指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 王孟韦柳 指唐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和柳宗元。 韩柳 指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 李杜韩柳 指唐诗人李白、杜甫和散文家韩愈、柳宗元。 刘柳 指唐诗人刘禹锡、柳宗元。 元白 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 元白张王 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和王建。 刘元白 指唐诗人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 郊岛 指唐诗人孟郊、贾岛。 姚贾 指唐诗人姚合、贾岛。 三俊 指唐文学家李绅、李德裕和元稹。 二李 指唐诗人李益、李贺。 小李杜 指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温李 指唐诗人温庭筠、李商隐。 皮陆 指唐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温韦 指唐词人温庭筠和五代前蜀词人韦庄。 三罗 指唐诗人罗隐、罗虬和罗邺。 韩门弟子 指唐文学家韩愈的门人弟子。 芳林十哲 指唐懿宗咸通年间秦韬玉等十位诗人。 咸通十哲 指唐诗人郑谷、许棠、任涛、张嫔、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等。 九华四俊 指唐诗人张乔、许棠、张蠙和周繇���。 南唐二主 指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 韩徐 指南唐文人韩熙载和北宋徐铉。 高梁柳范 指宋古文家高锡、梁周翰、柳开、范杲四人。 柳范 指宋古文家柳开、范杲。 二宋 指宋文学家宋祁与其兄宋庠。 三豪 指宋文学家欧阳修、石延年、杜默。 苏梅 指宋文学家苏舜钦、梅尧臣。 九诗僧 宋代初期诗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 欧梅 指宋诗人欧阳修、梅尧臣。 嘉祐四友 指宋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四人。 欧苏 指宋文学家欧阳修、苏轼。欧 三苏 指宋文学家苏洵和其子苏轼、苏辙。 二苏 指宋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 七大家 指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七位散文大家。 唐宋八大家 指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大家。 苏黄 指宋诗人苏轼、黄庭坚。 苏门四学士 指宋文人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因同游苏轼、苏辙兄弟之门,故有此名。 苏门六君子 指宋文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六人。因曾游苏轼兄弟门下而得名。 夔州七贤 指宋鲁有开、张俞、范镇、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七位名臣文人。七人先后曾经行于夔州府。 晏秦 指宋词人晏幾道、秦观。 秦七黄九 指宋词人秦观、黄庭坚。“七”、“九”为词人之排行。 周秦 指宋词人周邦彦、秦观。 三沈 指宋文人沈遘、沈括、沈辽三兄弟。 黄陈 指宋诗人黄庭坚、陈师道。 二晏 指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幾道。 欧苏秦黄 指北宋词人欧阳修、苏轼、秦观、黄庭坚。 周柳 指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三孔 指宋文学家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 词家三李 指唐李白、南唐李煜、宋李清照三词人。 周柳苏辛 指宋词人周邦彦、柳永、苏轼、辛弃疾四人。 苏辛 指宋词人苏轼、辛弃疾。 济南二安 指宋词人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 三刘 指宋文学家刘攽、刘敞兄弟与敞子奉世三人。 尤杨范陆 指宋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人。 中兴四大家 同“尤杨范陆”。 尤萧范陆 指宋诗人尤袤、萧德藻、范成大、陆游四人。 三洪 指宋文学家洪适、洪遵、洪迈三兄弟。 一祖三宗 指宋江西诗派所奉之宗主。一祖指唐杜甫,三宗指宋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二谢 指宋江西派诗人谢逸、谢薖兄弟。 四洪 指宋江西派诗人洪朋、洪刍、洪炎、洪羽四兄弟。 二林 指宋江西派诗人林敏功、林敏修兄弟。 瘦权癞可 指宋江西诗派中二位能诗僧人善权、祖可。 上饶二泉 指宋诗人赵蕃(号章泉)、韩淲(号涧泉)。 周姜 指宋词人周邦彦、姜夔。 江左二宝 指宋文学家胡伸、汪藻。 双白石 指宋诗人姜夔与黄景说(二人皆号白石)。 二窗 指宋词人吴文英(号梦窗)、周密(号草窗)。 姜张 指宋词人姜夔、张炎。 词坛三绝 指宋词人周邦彦、姜夔、王沂孙。 二戴 指宋诗人戴复古与其侄孙戴颐。 姜史 指宋词人姜夔、史达祖。 河汾诸老 指金元之际河汾间八位诗人。 仇白 指由宋入元诗人仇远和白珽。 元诗四大家 指元代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位诗人。 元曲四大家 指元代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位杂剧作家。 元曲六大家 指元代马致远、王实甫、关汉卿、乔吉、郑光祖、白朴六位杂剧作家。 儒林四杰 指元代虞集、揭傒斯、黄溍、柳贯四位文学家。 吴中四杰 指明初吴中(江苏苏州)的四位诗文家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二蓝 又称“崇安二蓝”。指明初崇安(今福建武夷山)籍诗人蓝仁、蓝智兄弟。 会稽二肃 指明初会稽(浙江绍兴)籍诗人谢肃、唐肃。 闽中十子 南园五先生 又名“南园五子”。指明初广州籍诗人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 广中五先生 即南园五先生。 三杨 景泰十才子 指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6)以刘溥为代表的十位诗人:刘溥、汤胤勣、苏平、苏正、沈愚、王淮、晏铎、邹亮、蒋忠、王贞庆。 十才子 指明成化、弘治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十位诗文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等。 四大家 指明前七子领袖李梦阳、何景明,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李攀龙。 前七子 指明成化、弘治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以复古为宗旨的七位诗文家。 后七子 指明嘉靖、隆庆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继承前七子复古倾向的七位诗文家。 七子 又称“七才子”。又分为“前七子”、“后七子” 皇甫四杰 又称“四皇甫”。指明长洲(今江苏苏州)皇甫录的儿子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等四位诗文家。 弘正四杰 指明弘治、正德间诗文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四人均为“前七子”成员, 嘉靖八才子 指明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为代表,不依附七子派的八位诗文家。 明八大家 指明宋濂、刘基、方孝孺、王守仁、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茅坤等八位诗文家。 前五子 指明代与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声气相投的五位诗文家。 后五子 指明代与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声气相投的五位诗文家。 广五子 指明代与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声气相投的五位诗文家。 续五子 指明代与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声气相投的五位诗文家。 末五子 指明代与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声气相投的五位诗文家。 四十子 指明代作为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羽翼的四十位诗文家。 南园后五子 指明诗文家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 北郭十友 又称“十才子”。指十位活动于吴中郡城(江苏苏州)北郭的明初文人, 三袁 又称“公安三袁”。指明末公安(今属湖北)籍诗文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 练川三老 指明万历间嘉定籍隐逸诗人娄坚、唐时升、程嘉燧。 嘉定四先生 指明万历间嘉定(今属上海)籍诗人程嘉燧、唐时升、娄坚、李流芳。 苕中四子 指明万历时归安(今浙江湖州)籍文人茅维、臧懋循、吴稼竳、吴梦旸。 晋安二徐 钟谭 指明末竟陵籍(今湖北天门)诗文家钟惺、谭元春。 娄东二张 指明末太仓(今属江苏)籍文人张采、张溥。 江左三大家 指明末清初江南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畿南三子 指清初河北申涵光、殷岳、张盖三位遗民诗人。 国朝三家 亦称国初三大家。指清初散文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 南施北宋 指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 宁都三魏 指清初诗文家江西宁都魏氏三兄弟魏祥(后改名际瑞)、魏禧、魏礼。 易堂九子 西泠十子 一作西陵十子。指清初顺治、康熙间杭州诗人陆圻、毛先舒、丁澎、柴绍炳、陈廷会、沈谦、吴百朋、张丹、孙治、虞黄昊。 燕台七子 指清初居于北京之诗人丁澎、宋琬、施闰章、严沆、陈祚明、张文光、赵宾。 岭南三大家 指清初顺治、康熙间广东诗人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 岭南七子 指清初广东诗人陈恭尹、梁佩兰、程可则、王邦畿、方殿元、方还、方朝。方殿元与方还、方朝父子三人, 粤东三子 指清初广东诗人王鸣雷、陈子升、伍瑞隆。 粤东七子 指清初广东诗人陈恭尹、梁佩兰、程可则、王邦畿、王鸣雷、陈子升、伍瑞隆。 毗陵四子 指清顺治、康熙间文学家陈维崧、董以宁、黄永、邹祗谟四人。 娄东十子 又称“太仓十子”。指清初顺治、康熙间太仓诗人周肇、王揆、许旭、黄与坚、王撰、王昊、王抃、王曜升、顾湄、王摅。 太仓十子 见“娄东十子”。 南朱北王 指清初顺治、康熙间诗人朱彝尊、王士禛。 金台十子 指清初诗人宋荦、王又旦、曹贞吉、颜光敏、叶封、田雯、谢重辉、丁炜、曹禾、汪懋麟。 辇下十子 同“金台十子”。 都门十子 同“金台十子”。 南北二曹 指清初顺治、康熙间词人曹尔堪、曹贞吉。 浙西三李 指清初康熙间诗人李绳远、李良年、李符三兄弟。 国朝六家 指清康熙朝诗人宋琬、施闰章、王士禛、赵执信、朱彝尊、查慎行。 浙西六家 指清乾隆朝浙西诗人厉鹗、严遂成、王又曾、钱载、袁枚、吴锡麒。 乾隆三大家 指清乾隆朝诗人袁枚、蒋士铨、赵翼。 绵州三李 指清乾隆间四川绵州(今绵阳)诗人李调元、李鼎元、李骥元。 吴中七子 指清乾隆朝吴中诗人王昶、王鸣盛、曹仁虎、赵文哲、吴泰来、钱大昕、黄文莲。 高密三李 形成于清乾隆间的诗流派。代表诗人为李怀民(石桐)、李宪暠(叔白)、李宪乔(少鹤)三兄弟。 江右八家 指清代诗人王猷定、陈允衡、曾畹、帅家相、蒋士铨、汪轫、杨垕、何在田。均为江西人,古称江西为江右,故名。 国朝八家 指清乾隆间骈文家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孔广森、吴锡麒、曾燠、孙星衍、洪亮吉。 江左十子 指清乾隆朝江南诗人刘潢、顾宗泰、施朝幹、范云鹏、徐芗坡、任大椿、叶抱菘、诸廷槐、王廷堮、王元勋。 三君 指清中叶乾隆、嘉庆间诗人舒位、王昙、孙原湘。 乾隆后三家 见“三君”。 姚门四杰 指清桐城派文学家姚鼐门下四弟子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刘开(刘开或作姚莹)。 姚门四弟子 同“姚门四杰”。 粤东三子 指清嘉庆、道光间广东诗人黄培芳、张维屏、谭敬昭。 后吴中七子 本名吴中七子,以与此前王鸣盛、钱大昕、王昶等“吴中七子”同名,故改称后七子。为清嘉庆、道光间吴派词人群体,指戈载、沈彦曾、朱绶、陈彬华、吴嘉洤、沈传桂、王嘉禄等七人。 岭西五家 指清道光前后广西诗文家吕璜、朱琦、王拯、龙启瑞、彭昱尧等五人。 合肥三家 指清道光、咸丰间安徽合肥三诗人徐子苓、王尚辰、戴家麟。 曾门四弟子 指晚清曾国藩门下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四大弟子, 清末四大词人 指清末词人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
|
![]() |
|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