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粹论坛  (http://www.zhgc.com/bbs/index.asp)
--  ●谜山瑰宝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87)
----  【谜材】1587:潮乐潮曲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7&id=144480)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9/3/15 22:15:36

--  【谜材】1587:潮乐潮曲

  

  以下三帖有不少重复内容待整理,所搜集材料亦不能全,希望有心的朋友继续完善
  
  潮乐潮曲-大宅门群英会(3DVD)

  
  曲目

DVD 1
  01.迎仙客(轻三六调)
  02.千家灯(轻三六调)
  03.到春来(轻三六调)
  04.象弄牙(重三六调)
  05.红棉吐艳(笛套锣鼓)
  06.礼佛赞(佛曲,笛套锣鼓)
  07.朵朵红(轻三六调)
  08.平沙落雁(轻三六调)
  09.檐前燕语(轻三六调)
  10.崖山哀(重三六调)
  11.西江月(重三六调)
  12.四季莲(轻三六,重三六,活五,反线四调)
  13.浪淘沙(轻三六
  14.流水行云(广东音乐)
  15.双鹦鹉(重三六调)
  16.昭君怨(重三六调)
  17.中秋月(重六转轻六)
  18.柳摇金(轻三重六)
  19.寒鸦戏水(重三六调)
  DVD 2
  01.柳摇金,工字头(轻三六调)
  02.黄鹂词(重三六调)
  03.莲花峰赞(佛曲,笛套锣鼓)
  04.狮子戏球(重三六调)
  05.小桃红(轻三六调)
  06.思凡(重三六调)
  07.大八板(轻三六调)
  08.过江龙(重三六调)
  09.玉壶买春(轻三六调)
  10.柳摇金(尺字头轻六)
  11.出水莲(重三六调)
  12.红梅报春(重三六调)
  13.柳摇金(重三六)
  14.七月半(重三六调)
  15.思春(重三六调)
  16.阿拉木汗(新疆民歌)
  DVD 3
  01.回书
  02.井边会选段
  03.十五贯选段
  04.王熙凤选段
  05.龙江颂选段
  06.春香传选段-爱歌
  07.旱天雷(广东民歌)
  

内容提要

优美动听的潮州音乐,被行家称为隋唐遗响,中原古韵、华厦正声。2002年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德海在北京专题潮州音乐汇演时,在会上高呼绿色的潮州音乐万岁,万万岁!的确,潮州音乐形成隋唐,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建国初期。流传至今,乐曲逾千首,品种多样。
  
  潮州音乐伴及潮剧在解放后文革前更是饮誉国内外。五七年,广东潮剧团以姚璇秋主演的《扫窗会》洪妙主演的《辩本》,蔡锦坤主演的《闹钗》誉为潮剧百花潮中的三块金石。 进京,受到周总理,毛主席的多次接见与鼓励。一时间名震中外。潮剧是“文革”前全国演出剧种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有诗云:“清曲久曾传海国,潮音今已动宫墙”,……宫墙指的是中南海怀仁堂,当时,潮剧团出访东南亚等国演出,出现“情深似海恨如潮……,满载情谊到南洋……”
  
  据说:潮剧是宋元南戏的分支,形成于明代中期,后来又在广泛吸收昆腔,汉调,秦腔和潮州民间群舞,小调的基础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剧种,在吴老《潮州文库》的序中写道:1956年,梅兰芳先生率领中国艺术团访日本时,日本友人赠送给两份明代戏曲刻本的摄影本,不知是那一种剧种了,当梅先生等全团经香港回广州时,刚好潮剧团正在这里演出《荔镜记》梅先生等观看后,一查对才知道两份刻本都是潮剧的古本。……在序中,吴老还回忆起93年出版时写的30年前,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老舍,曹禺先生等一行十几人,专程来访潮汕,潮汕的山山水水和那古老独特的文化艺术,深深打动了客人们的心,老舍先生也写下了满怀深情的诗: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吴老回忆当时送别他们时,一再握别叮咛,要珍重潮汕的文化遗产,要好好发掘和整理呀。”难怪当时有民谚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回。”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四十年前预言:潮州音乐将在国际上可以有地位的。
  
  世界著名作曲大使潘德列茨基表示:我将在2007年为2008年奥运会谱写开幕式音乐时,将潮州音乐写进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5 22:32:45编辑过]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9/3/15 22:23:12

--  

  详细内容: 1 潮州大锣鼓
  1、抛网捕鱼
  2、十仙庆寿
  3、双咬鹅
  4、春满渔港
  5、追舟
  6、画眉跳架
  2 潮阳笛套音乐
  1、灯楼
  2、将军令
  3、小桃红
  4、大金毛狮
  5、山坡羊
  6、四大景
  7、上小楼
  8、下小楼
  3
  1、寒鸦戏水
  2、大八板
  3、月儿高
  4、平沙落雁
  5、昭君怨
  6、小桃花
  7、凤求凰
  8、黄鹂词
  9、锦上添花
  10、玉连环
  4 流行弦诗 玉壶买春
  1、玉壶买春
  2、凌霄花
  3、浪淘沙
  4、七月半
  5、双鸳鸯梳妆
  6、宜春令 皇姑问卜
  7、五月五
  8、朗清月 小放牛
  9、百日红 金蕉叶
  10、双飞燕
  11、北山腔
  12、粉红莲
  13、象弄牙
  5 流行弦诗 红梅头
  1、红梅头
  2、春月明
  3、赛金花 插花仔
  4、福德词
  5、思凡
  6、双狮戏球
  7、中秋月
  8、杨柳春风
  9、柳青娘
  10、踏雪寻梅
  11、雨溅梨花
  6 流行弦诗与唢呐曲
  1、柳青娘(重六)
  2、松柏缘
  3、风流子
  4、双鹦鹉
  5、吹箫引凤
  6、单美人
  7、过街蹓
  8、半夜梦 盼归 私奔
  9、柳青娘(活五)
  10、卖杂货
  11、粉蝶采花
  12、倒骑驴
  13、田头配
  7 细乐(三弦 琵琶 筝)
  1、寒鸦戏水
  2、西江月
  3、出水莲
  4、平沙落雁
  5、粉蝶采花
  6、深闺怨
  7、柳青娘(活五)
  8、雁南归
  9、胡笳十八拍
  10、雎阳恨
  11、福德祠
  12、柳青娘(轻三重六)
  13、雨溅海棠花
  8 潮州佛乐
  1、南海赞
  2、金莲三叠
  3、普陀晨钟
  4、大三宝
  5、双供
  6、大海慈航
  7、宝山 柳含荫
  8、礼佛赞
  
  


--  作者:寒灯
--  发布时间:2009/3/15 22:26:38

--  

  目录
  一、 潮州筝演奏特点简介
  二、 林毛根先生简介
  三、 乐曲
  1 大八板
  2 凤求凰
  3 锦上添花
  4 昭君怨
  5 小桃花
  6 月儿高
  7 黄鹂词
  8 寒鸦戏水
  9 柳青娘
  10 柳青娘
  11 柳青娘
  12 景春罗
  13 修妆
  14 象弄牙
  15 北雁思归
  16 粉红莲
  17 深闺怨
  18 福德词
  19 睢阳恨
  20 杨柳枝
  21 普天乐
  22 雁南归
  23 负米
  24 渔家乐
  25 倒插花
  26 思凡
  27 将军令
  28 红梅头
  29 过江龙
  30 胡笳十八拍
  31 倒骑驴
  32 问卜
  33 十杯酒
  34 絮阁
  35 一点金
  36 雁儿落
  37 小梁州
  38 铁断桥
  39 莲花赞
  40 南海赞
  四、 定弦及指法符号
  五、 二四谱及工尺谱曲目
  (附后,为中式翻身)
  (一) 二四谱部分
  1. 大八板
  2. 凤求凰
  3. 锦上添花
  4. 昭君怨
  5. 小桃花
  6. 月儿高
  7. 黄鹂词
  8. 寒鸦戏水
  9. 柳青娘
  10. 柳青娘
  11. 柳青娘
  12. 景春罗
  13. 修妆
  14. 象弄牙
  15. 北雁思归
  16. 粉红莲
  17. 深闺怨
  18. 福德词
  19. 睢阳恨
  20. 杨柳枝
  21. 普天乐
  22. 雁南归
  23. 负米
  24. 渔家乐
  25. 倒插花
  (二) 工尺谱部分
  26. 思凡
  27. 将军令
  28. 红梅头
  29. 过江龙
  30. 胡笳十八拍
  31. 挨书登楼(与"胡笳十八拍”联奏)
  32. 倒骑驴
  33. 问卜
  34. 十杯酒
  35. 絮阁
  36. 一点金
  37. 雁儿落
  38. 小梁州
  39. 铁断桥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SQL-商业正版
国粹网 版权所有
执行时间:140.62500毫秒。查询数据库5次。
当前模板样式:[国粹模板]
   页↑首

   滇ICP备17008350号-1